周靜
摘 要: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助推鄉村加快振興發展步伐,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農業”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一個重要途徑。廣大農村充分運用互聯網優勢,借助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農村剩余勞動力促就業、增創業、提收入,助力鄉村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何推動電子商務與農村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為農村經濟騰飛作出更大貢獻,促進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是我國大部分鄉村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電子商務基本概念和應用領域的簡要闡述,探析了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從明確發展方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健全配套服務等方面,就如何推動實現電子商務與農村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加大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實現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進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 電子商務 農村經濟 人才培養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持續增加,互聯網經濟的重要作用愈加凸顯。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在互聯網經濟的巨大沖擊下,紛紛與互聯網融合,從而催生許許多多的新產業、新技術和新模式,使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創新,全力以赴做好鄉村振興。從2014年開始,“農村電商”一詞就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黨和國家對農村電子商務大力扶持,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部分基礎條件好、政策力度大、創新思維強的農村地區,不斷適應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變化、新趨勢,積極抓住電子商務帶來的增長紅利,緊緊依靠產業基礎和物流條件,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深度融合農村產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迎來了跨越式的新發展。
一、電子商務概述
簡單來說,電子商務是以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為媒介,通過集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進行異地交流和交易的一種方式。相較于傳統的交易活動,電子商務由于其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特點,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安全,應用領域不斷擴展。例如,在教育領域,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可以實現在線教學、遠程課堂;在金融領域,可以實現網銀轉賬、證券交易等;在醫療領域,借助遠程醫療問答和預約平臺,可以實現網上掛號、在線診斷等服務。至此,電子商務的適用范圍已經走出實物商品的初級應用,走向更廣闊的領域,它既適用于實物商品的銷售,又適用于信息咨詢等服務。與此同時,電子商務還具有很強的數字屬性,依托其數字屬性,還可以建立起完全數字化的產品和服務,如游戲中的虛擬道具交易及在線視頻收費等。
二、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農村電子商務是以服務“三農”為目標的電子商務新業態,即通過網絡平臺匯聚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從而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和服務領域,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和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除了最基本的能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經濟收入外,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增加農村人口并優化勞動力就業結構,從而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有機的、可持續的人力資源活力。
第一,農村電子商務可以為當地農民提供大量兼職就業機會。在農閑時間,農村剩余勞動力可以從事對文化知識要求不高的抖音等短視頻直播,或者針對民宿、農家樂等電子商務配套產業進行短期或兼職就業,獲取額外經濟收入,優化農村區域勞動力就業結構并提高收入水平。
第二,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化發展可以為農村帶來大量的人力資源。一方面,規模化發展的農村電子商務聚集區必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知識型、創新型人才,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必將吸引更多外出求學的大學畢業生回到鄉村施展抱負,最大程度發揮所學專業優勢進行創業和就業;另一方面,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還將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流。以前,由于農村區位劣勢和產業短缺,就業崗位和收入水平遠低于東南沿海城市,農村勞動力不斷“脫農”向回報更高的地區和產業流動,造成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空心化”。但隨著電子商務給農村經濟模式帶來的轉變,就業方式和收入水平必將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不用再背井離鄉去謀生,在家門口高質量就業成為可能,也成為他們更好的選擇,農村“空心化”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緩解。
第三,基于電子商務快速、便捷、廣闊的信息交流屬性,農村在電子商務產業的引領下,與外界電商建立的工作聯系將帶動人口流動與信息交流不斷疊加,使得農村原有的封閉人際關系走向開放,思維不斷創新,社會網絡與經濟網絡交錯融合,帶動鄉村經濟高速發展。
三、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措施
(一)因地制宜,明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方向
電子商務最為突出的優勢就是網絡產業的市場存在于每個角落、任何時間,這就使消費的渠道無限擴大,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農村的交通日漸便利,產業基礎非常牢固,大大降低了商務成本,再加上物流產業的迅猛發展,給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廣大農村地區政府部門,要不斷強化互聯網經濟思維,及時了解、學習、發展電子商務這項極具活力的新興產業,順應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潮流,積極搶抓機遇,將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項戰略來抓,充分發揮各自的區域特色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制定好各項規劃目標和支持舉措,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展起強大的農村電子商務特色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特色發展。
(二)轉型升級,促進農村經濟與網絡經濟融合發展
農村經濟發展要積極適應與電子商務融合的發展趨勢和時代要求,將網絡經濟發展模式有效“嫁接”到農村經濟上,使二者融為一體,互相促進。大力發展工業企業B2B、農業企業B2C、服務企業O2O等新型模式,使農村產業發展不斷創新和升級。一方面,不斷發展農村小微型企業電子商務,鼓勵、支持其向網絡進軍、與網絡結合,逐步建立農村特色產品網上批發和分銷體系,利用電子商務的有效資源和廣闊市場推動農村小微型企業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產品和農貿中心電子商務,樹立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積極運用電子商務平臺推動農貿中心發展,重點打造符合鄉村區域特色的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交易中心、交易平臺和交易企業,促進農貿中心不斷向網絡電商平臺轉型發展。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大力宣傳農村特色產業,形成特色品牌并做大、做強、做好,從而帶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三)多措并舉,加大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力度
當前,電子商務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經濟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瓶頸,要充分發揮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電子商務相關專業和教育資源優勢,以政府引導、院校和機構主要供給、社會力量補充的市場化、多元化培訓載體為支撐,構建資源充足、結構合理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培訓體系。一方面,院校積極開設農村電子商務相關專業,并與農村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重要的電子商務人才支撐;另一方面,職業培訓機構不斷加大培訓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模式,采用短期培訓、遠程教育、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手段開展電子商務技能提升培訓,大力培養適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新型農民。此外,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組織開展各級各類農村電子商務相關技能競賽活動,促進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技能水平提升。
(四)優化服務,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
1.優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環境
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健全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政策制度體系,在稅收、行政審批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專項資金和配套措施,使更多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農村生根發芽、發展壯大。同時,要加大對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宣傳力度,搭建各級政府部門招商引資平臺,吸引投資者進行農村電子商務產業投資經營,不斷壯大農村經濟實力,促進與網絡經濟的融合發展。
2.健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服務體系
一方面,要推進傳統運輸企業不斷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實現網絡信息化發展。建立一批方便快捷的物流集散地,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支持,促進農業產品更好、更快流轉;另一方面,要加大農村信息基礎建設力度,建立覆蓋城、鄉、村的農村信息網絡。推動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發展,建立綜合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為農村小微型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和處理、數據管理等各種信息技術服務。
總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農村要積極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機遇,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把農村經濟和電子商務充分結合起來,使其互相融合、互相促進,帶動農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從而實現有效的、可持續的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張秀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研究——以江蘇省沙集鎮為例[J].電子商務,2020(2).
[2]劉智深.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遼寧農村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對策研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1(2).
[3]覃棹.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電子商務,2019(10).
[4]劉茗.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與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21(9).
[5]王宇,丁勝.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的物流支持優化探究——以江蘇贛榆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5).
[6]顧兆姝.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推動鄉村振興——評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 2021(6).
(作者單位: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