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賀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體育教學日益受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和重視,而一年級跳繩教學由于方法守舊,阻礙了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對跳繩充滿興趣,并主動參與其中,于是文章就花樣跳繩教學進行了探究,并分析花樣跳繩的開展對學生跳繩能力的影響,以此讓學生在花樣跳繩中提升自身的彈跳能力、運動技能以及團隊精神,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程,為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而鋪平道路。
關鍵詞:花樣跳繩;跳繩能力;一年級;小學體育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小學生對電子產品和游戲充滿了好奇,常年在電子產品的侵蝕下缺乏體育鍛煉意識,因此身體素質極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運動習慣,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師將花樣跳繩活動引入課程之中,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在跳繩中展現青春的活力,并在跳繩的過程中健身、養心,以此體現陽光體育的精神,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將體育教育的價值充分得以體現。而花樣跳繩的開展對學生跳繩能力的培養有哪些影響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此發表了幾點看法,力求給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啟發,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程。
一、開展花樣跳繩,培養學生的彈跳能力
一年級的學生要想學會跳繩,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彈跳能力,而彈跳的高度不宜過高,只要跳過搖繩即可,主要是把握好節奏。而很多學生從未接觸過跳繩,所以在學習跳繩時常常繩未到,就跳起而繩到之后則腳落地,因此節奏把握不準,導致不會跳繩,常常出現絆腳的現象。而花樣跳繩的開展則幫助學生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在開展花樣跳繩時可以首先讓學生練習節奏,掌握跳繩的規則,進而在熟悉動作之后讓學生積極參與跳繩,提升彈跳能力,提升手腳之間的協調性。
例如,在開展花樣跳繩之前,筆者讓學生練習了基礎的動作:第一,并腳跳。意思是學生兩手持繩向前搖,雙腳并攏跳躍過繩,繩子繞過身體一周,一搖一跳,完成并腳跳。在做這個動作時,兩手腕注意放松,自然柔和搖繩,膝蓋放松與手部節奏一致,踝關節與膝關節富有彈性,做到前腳掌著地。第二,雙腳交換跳。意思是兩手持繩向前搖一次繩,兩腳分先后以此向前抬腿跳躍過生,連續單腳交換跳躍過生。一搖一跳,左右各四次,完成雙腳交換跳。要想完成這個動作,學生可以開展徒手練習,分手部搖繩,腳部抬腿。再接著單手帶繩搖與單腿跳動。當學生將這些動作掌握之后就可以參與簡單的花樣跳繩,而這些動作的練習已足以讓學生參與普通的跳繩,增加了學生的彈跳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跳繩中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二、開展花樣跳繩,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
要想學會跳繩,不僅需要學生的彈跳能力足夠強,還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耐力和爆發力,心肺功能必須健康,這樣才能持久跳繩。而這些技能在花樣跳繩中都可以得到訓練,學生在花樣跳繩的過程中將速度與力量、競技與觀賞進行了結合,讓原本無趣的運動變得有趣和游戲化,體現了青春的活力,進而在提升運動技能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美感和激情。
例如,在開展花樣跳繩之前,筆者會讓學生多練習幾個動作,目的是強化學生的心肺功能。除此之外,在個人花樣組的和車輪花樣組中,學生們在音樂和節拍的訓練中完成各種成套的動作,促使學生在足夠的氧氣進行代謝,以此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最后,在掄繩的過程中不斷地鍛煉肩關節,增大胸廓肌群,使學生的肺活量得到了提高。總之,花樣跳繩的開展讓學生的身體機能得到了提升,這給接下來的50米短跑,800米長跑的訓練奠定了基礎,讓學生的運動技能得到發展,自信心得到強化。
三、開展花樣跳繩,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體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在步入社會后不可或缺的精神。而普通跳繩中除了持長繩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之外,短繩很難涉及到。而花樣跳繩則不同,樣式多,需要學生們之間的合作,才能完美地完成跳繩這一活動。所以,相比于傳統的跳繩而言,花樣跳繩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
例如,在花樣跳繩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個人跳躍,也可以集體跳躍。而在集體跳躍中需要持繩者和跳繩者必須有足夠的默契與合作才能完成動作,如兩人車輪花樣跳時,兩條繩一上一下的交替打地,促使學生在配合下建立你幫我搖,我幫你搖的互助關系。一旦一名學生沒有反應過來或者出錯,那么直接影響另一位學生跳繩。所以在兩人車輪花樣跳中,需要搖繩者和跳繩者密切合作,并在互相配合下順利做出搖繩和跳繩動作,進而完成這一活動。除了在兩人車輪花樣跳中需要學生的合作之外,在三人交互繩花樣跳和多人花樣跳繩中更需要大家的配合,搖繩者和跳繩者的節奏必須一致,當看到跳繩者的體力消耗后應將搖繩速度降低,慢慢適應跳繩者的節奏,從而保證花樣跳繩的順利開展。隨著這在傳統跳繩中可能會體現出來,但是遠遠不足,花樣跳繩中體現的更加明顯,甚至發現沒有合作精神就不能開展多人花樣跳繩。可見,花樣跳繩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花樣跳繩是陽光體育教學的一種體現,教師在開展這一教學活動時注意分析一年級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身體機能,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從而讓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花樣跳繩的樂趣,進而積極參與其中,以游戲的方式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最終學會跳繩,提升自身的彈跳能力和合作意識,為今后的發展鋪平道路。當下花樣跳繩的教學方式和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教師對此進行深入地探究,進而將其教學價值充分得以發揮,讓更多的學生在花樣跳繩的訓練中確保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張婭. 12周花樣跳繩不同跳法對8-9歲小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9.
[2]劉冬奧.花樣跳繩運動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4):12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