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龍
摘 要:眾所周知,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德育教育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班主任對初中生的心理發展能起到導向性作用。因此,在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優先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從教師的教導中不斷汲取正能量,提高思想品德修養,明確人生的發展目標,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以供廣大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班級管理
在初中教育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這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滲透德育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對外界事物進行正確的感知和判斷,還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文章對了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必須從初中生實際的心理發展情況出發,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靈活地引入德育教育,從而使初中生得以健康成長。一方面,德育教育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并從中學習到一些道德法律的知識,對萬事萬物形成更全面更明確的認知;另一方面,德育教育也可以讓學生的心智和思維都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做好明確的安排和規劃,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重新產生興趣和動力。而對于一些已經存在問題的學生,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明確問題的嚴重性,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積極改變現狀,努力通過學生充實自我,提升自我,使自身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
二、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一)建立班主任德育工作導向,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
眾所周知,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之中的負責人,也是開展班級管理的主要組織者。想要保障學生在學校中積極健康成長,班主任應當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主體責任,對班級進行高質量管理,形成任務統一、目標統一、責任統一的德育班級管理模式,構建良好的班級風尚。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濃厚的班級氛圍中積極開展學習。具體而言,班主任應當制定相關的德育工作制度,并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來轉變德育管理策略,提高班級德育管理質量。同時,教師在制定班級德育管理制度時,應當把學生考慮在內,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相關的管理任務。例如,班主任可以讓班干部協同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或者是挑選出比較優秀的學生一起制定班級管理制度。這樣可以使班級管理中的制度和評判標準都更貼近學生,能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如此,德育活動才可以更加適合學生,因為不論是設計什么樣的德育活動都是要以學生為主,在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做到因材施教,就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真實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策略,讓學生獲得應有的提升,進而使班級德育工作更具體,更具針對性,不斷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重視班主任師德師風建設,發揮教師道德模范作用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責任人,也是平時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人,所以無論是從教學目標還是班級管理工作上,都應當重視自身的模范帶動作用。為此,班主任應當始終加強自身的道德引領作用,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建設,守師德、嚴私德,立足本職崗位,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嚴格落實好崇尚教師職業愛崗敬業之正德、道德示范之大德、敬愛學生之美德、嚴于律己之賢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道德示范作用,成為一名道德品質高尚、言行品行端正的新時代模范教師。同時,班主任在具體開展班級管理時,要始終重視自身的言行舉止與儀容儀表,為學生做個好的表率,不能在班級中斥責學生,更不能出現任何不尊重學生的舉動。開展勞動實踐課時,如植樹、義務勞動,或者是參與社會勞動等,也要積極為學生做表率,從活動的制定到實踐上,凡事親力親為,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從而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班主任要始終堅守教書育人的初心,將學生擺在工作的首位,愛本職崗位、愛學生,擁有對教育執著追求的恒心和愛護學生的愛心,努力成為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的優秀班主任,成為學生心中的道德模范。學生將班主任作為自己的榜樣,就會不斷模仿和學習,從而可以在榜樣的引領下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
(三)建立班級管理責任制,有效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責任制是伴隨著輪班制而產生的,實施班級管理責任制的目的就是讓每天值日的班干部能夠細化自己的管理內容,使班級的管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班主任在分配具體任務時,應征求學生的意見,對于分配到每個學生身上的具體管理任務,需要和學生進行協商,進而達成一致。責任制的目的不僅僅是讓班級管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還包括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做到與班級共榮辱,明白無論自己的工作職位是什么,都應該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玩忽職守,更不能給班級的整體管理工作帶來不良影響。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把每個值日的學生的具體工作內容制作成一份責任書,讓學生時刻銘記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除此以外,教師也應指導學生,讓學生的管理內容和管理形式不斷得到更新與豐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為班級的良好運行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建設合理的德育評價指標
班主任應當努力提高德育的管理效果,因此,建立合理的德育評價指標就十分有必要。比如在一些實踐活動當中,如果能夠設定一些明確的德育評價指標,就可以讓學生對自身有更加明確地定位,愿意主動獲得一些提升自我的機會,班主任也能夠從學生的表現和活動的效果中積累一定的經驗并加以總結,為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可借鑒的經驗,這樣可以使德育效果不斷得到優化,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品格。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必須明確德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而且能夠使班主任和學生的個人素養都得到大幅度地提升,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三觀,班主任要不斷關注學生的發展變化,給予學生最大的尊重和關懷,為學生營造舒適健康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德育的滲透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白琴.淺談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滲透[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36):0222-0223.
[2]鄭偉秋.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