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菁 龐中蘭
摘? 要: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在思維品質素養的視角下加強對高中英語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更為精準的把握,找到教材內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教學期間修正問題,發揮教材的實際價值。本文借助案例分析法開展研究,對當前高中英語教材較為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但是在內容編排上還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把握問題,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通過多種措施共同利用好英語教材,最終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思維品質;教材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7-0059-04
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之一,也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目標,從高中英語教材的角度來看,現階段的英語教材中,對思維品質的培養和訓練并不明顯,尤其是在課后練習題中,低階習題占比較大,無法對提升思維能力起到良好的訓練作用,而且閱讀習題的各個思維層次分布失衡,因此,更需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做好對教材的開發利用。
一、核心素養及思維品質概述
2014年教育部頒發的文件中,強調了核心素養的培養,尤其指出在各階段的教學活動中,都要關注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自從核心素養提出后,國內的學術界和教育界對其定義一直在進行反復摸索,并且在教學實踐之中不斷嘗試,雖然對于核心素養還未形成具體的、統一的定義,但其核心在于以學生為核心,反映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既要學習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又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終身學習,關注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當前,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部分,這也是當前教育界和學術界對核心素養的共同認知[1]。
思維品質具體指的是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及思維特點,思維能力指的是人類在分析、比較、概況、抽象、思考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學習能力的核心和關鍵,當一個人具備強大的思維能力時,才能形成正確的思維習慣,進行高效的思維和學習活動。與之相對應,思維特點指的是一個人在進行思維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同于他人的特征,包括思維的深刻性、創造性、獨立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統性。思維能力和思維特點共同構成了思維品質,不同人的思維品質體現著其思維水平或者智力發展的差距。
二、高中英語教材對思維品質的培養
思維品質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深刻性、創造性、批判性等方面表現出的思維能力,學生需要能夠對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語言、文化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并且通過對已經學過的知識的歸納分析和概括,形成新知識的學習基礎,通過分析和推斷過程得出信息背后的邏輯關系。與此同時,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要求學生能夠對各種觀點進行正確思考和評價,并且能夠形成自身觀點。此外,學生在學習期間需要表現出思維的多元性和創新性,思維品質體現了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期間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能力[2]。
文本解讀能力可以有效體現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意識,并且在閱讀、思考、總結等一系列過程中體現個人思維,強大的思維品質才能夠催生強大的閱讀能力,由此,英語閱讀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的鍛煉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利用英語教科書開展教學時,更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六個維度鍛煉學生思維。教材編寫人員通過對不同思維品質維度的把握,讓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從教材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輸出信息,按照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思維提升需求來進行教材編寫,使得教材成為提升學生思維發展能力的良師益友。思維培養的過程與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致的,在解決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并且在不斷的練習之中促進思維品質提升。
當前教材的閱讀練習主要包括Warming-Up、Pre-Reading和Comprehending三個部分,本研究對教材之中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統計分析。
在當前的英語教材之中,有關思維品質的習題占比較大,超過50%,而有關記憶層次的思維習題占比則達到了23.4%,由此可見,在當前的英語教科書中,編者對學生的記憶能力較為重視,安排了較大的習題量,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在借助習題進行思維訓練時大多只能停留在低階層次,對于高階層次的思維能力鍛煉相對不足,尤其是分析和評價,其中與分析能力相關的思維品質練習題只有5.9%,評價能力的習題占比略多,達到6.3%。這種情況在第一冊、第二冊教科書之中尤為明顯,而到了第三冊、第四冊教科書中,有關創造思維能力的習題占比相對略有提升。這符合高中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即在高一年級讓學生扎實掌握相應的知識,從而達到初步的記憶、理解和應用狀態,隨著年級的增加,教材也逐步開始重視高層次的分析、評價和創造等方面的思維能力的培養[3]。
本研究針對高中四冊教科書進行了統計對比,尤其是對于思維層次的相關習題進行了統計分析,通過統計結果可以發現,對于記憶角度的習題,在第二冊教科書之中占比最多,而后逐漸呈下降趨勢,評價和創造的相關內容逐漸增加,開始關注對學生較高層次的思維的鍛煉。但是現階段的習題中,依舊還存在著些許不合理的地方,例如記憶和理解層次的內容設置比例較大,導致學生缺乏對其他思維能力練習的機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盡量避免這一短板,增加對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訓練。
三、教學案例分析
(一)教學案例內容分析
為了更深入地探討高中英語教材對于思維品質的培養效果,本研究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和教學實踐進行了探討,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角度和教學環節實施三方面對其進行了分析。
教學案例的章節選擇必修一Unit5的Reading:Elias’stroy,在這一單元之中,學生需要學習的主人公是黑人運動的重要人物Nelson Mandela,通過Elias的視角講述了在南非社會中黑人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他們進行平等斗爭的經歷,贊揚了Nelson Mandela身上的優秀品質,教師在教學期間要使學生通過教材對Mandela形成初步了解。
(二)教學設計思路
所選教學案例章節主要重在組織學生通過導入、讀前、讀中和讀后四個環節的閱讀,形成對文章主線的把握,通過四個環節的信息輸入,從而輸出學習主線。在導入環節和讀前部分的準備之中,應當介紹文章主題,然后讓學生根據了解到的信息進行猜測,在讀中授課期間,教師設計對Elias和Black people的信息表格,讓學生通過閱讀填寫表格,在填寫期間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一些細節進行準確把握,在讀后階段,主要讓學生對教材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鼓勵學生通過口語交流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以及語言應用能力。教師在讀后環節中,也可以插入一些自己設計的問題,起到強化引導的作用。
(三)教學實施分析
教科書為教師的授課活動提供了重要基礎,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完全按照教科書的內容來安排授課,因此,在導入與讀前環節,教師并未按照教科書上的設計進行教學,而是通過網絡搜集有關曼德拉的名言,并且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背景知識進行思考,通過這一步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在Pre-reading兩個環節中指出所選教學案例的核心人物,鼓勵學生猜測。相較于教科書安排的授課環節,教師的教學調整使得授課內容更加簡潔明了,且教學活動也未脫離教材,有效節省了教學時間。
由于所選教學案例的文體為敘事文,因此,在接下來的讀中環節的教學期間,教師讓學生填寫了有關Elias和Black people的信息表格,并且對其從who、where、what以及when四個角度進行了分析整合,由于給出的閱讀時間較短,因此,學生必須通過略讀來鍛煉自己的閱讀速度,在略讀的過程中大致掌握整篇文章的內容,形成對文章的整體印象。
在接下來的教學之中,教師對Comprehending的前三題進行了整理,鼓勵學生將文字信息轉換為更為直觀、更為明晰的信息卡或者圖表,不僅可以讓學生增強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還能夠讓學生主動理順知識,對知識進行系統化整合,提升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可以使得學生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豐富有關黑人運動的一些信息。
在讀后階段授課之中,主要包括critical thinking、further thinking和speaking三個環節,在第一個critical thinking環節內,教師向學生提問,并且讓學生對曼德拉開展評價及評價的原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第二個further thinking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曼德拉身上的優秀精神品質,并且通過相關的名人名言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塑造,起到升華教學活動的作用。在speaking環節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曼德拉成了現代民族英雄,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例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What did he do?”以及“What qualities does he have?”而后讓同學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對同學們的觀點看法進行整理。
通過這一整個的教學案例,學生可以有效學習新的知識,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訓練不同層次的思維品質,包括記憶、理解、應用和分析、評價、創新,兼顧了聽說能力和口譯能力的訓練,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過合作探討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四、基于核心素養思維品質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材開發利用分析
(一)高中英語教材中思維品質的培養體現
當前英語教科書中較為關注對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品質培養,并且關注思維品質發展的全面性和多樣性,但是教科書的練習題在思維層次的培養過程中呈現出分布占比不均衡的情況。從新課標改革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教科書的編纂和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應當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使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能力都可以獲得均衡發展[4]。
考慮到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思維發展特點,現階段的教科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比例也在發生重大變化,隨著年級的增加,對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越來越明顯,正好體現了學習活動循序漸進的特性。
(二)英語教材開發利用措施
從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角度來看,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并沒有實現對教材的充分開發,沒有意識到核心素養以及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部分高中英語教師過于拘泥于素材,忽視了對教材信息的開發和補充,也沒有適當應用教材之外的知識信息來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視野。因此,亟須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推動英語教材的充分利用:
第一,加強教學內容的編排設計,教材本身是嚴格按照課標要求來編寫詞匯的,因此,在學習新詞匯時,可以將有關聯的單詞或者詞形較為類似的單詞排列在一起,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方便學生記憶,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掌握的英語知識來表達單詞的詞義,從而創設良好的情境,以便于學生有效掌握單詞,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思維。教師需要對教材內整篇文章的結構層次進行整合,構建屬于所選教學案例的知識系統,在構建知識系統期間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此期間具有機會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形成思維體系。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層次化整合來凸顯出教材的系統性,加深對文化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推動教學由淺入深地開展,分層次進行教學評價設計。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結合教材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工作時,要做到以教材為基礎,在忠實于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性調整和補充,既有利于學生拓寬英語視野,加強對多元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推動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5]。
第二,設置多元化、開放性的思維能力習題。在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之中,問題教學法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通過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推動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表達,因此,為了強化英語教材的充分利用,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本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置多元化和開放性的問題。教材內部的閱讀練習題就是鍛煉學生思維品質的絕佳素材,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近段時間的學習需求,思考如何通過閱讀習題的優化設置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針對不同學習基礎、不同水平、不同時期的學生設計不同習題,從而有所側重地訓練學生某一方面的思維品質。
第三,推動思維品質與其他核心素養的融合訓練,本研究的論述重點和探討重點在于思維品質,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核心素養的其他內容,也不意味著將核心素養的其他內容與思維品質割裂,對此,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期間,就要著重推進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三個維度與思維品質的有效融合,并且借助教學主題、教學問題和教學活動設計推動四方面的有效融合。以文化意識為例,現階段的英語教材之中,本民族語言文化的內容幾乎沒有,這一點并不符合《課標》(2017)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借助教科書開展教學時,應當適當加入與本民族文化有關的知識,這并非是對英語知識和國外文化學習的削弱,反而是通過國外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融合,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并且在對比國內外文化差距時,學生也能夠通過比較、思考等活動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實現文化意識的培養與思維品質培養的融合。
第四,關注學生的思維需求,注重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現如今,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在不斷更新,教師在教學期間也應當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核心,了解學生的思維發展現狀,并且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思維成長需求,開展針對性訓練,將教材內的材料整合為系統性、層次性、遞進性的教學問題,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鏈來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教師可以借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課后作業優化設計等方式提升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效果。教師也應當對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和拓展,只有教師具備了良好的思維品質,才能夠在教學之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結論
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關注思維品質的培養,而高中英語教材之中也包含了有關思維品質培養的大量內容,對此,本研究針對思維品質培養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簡單介紹,而后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了論述,在文章末尾以思維品質培養的視角分析了如何加強對英語教材的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 王紅蕊.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教材讀寫結合研究[J]. 新課程,2021(49):67.
[2] 蘭仁加.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J]. 校園英語,2021(46):116-117.
[3] 楊代兵. 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品質培養策略的研究[J]. 中學生英語,2021(40):93.
[4] 田笑晗.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下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實踐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第4單元為例[J]. 現代職業教育,2019(34):229-231.
[5] 張春麗.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記敘文文本解讀——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4 Unit 1為例[J]. 校園英語,2018(26):117-118.
基金項目:山西大同大學校級教改創新項目“立德樹人理念下《高級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同大教(2020)40號(項目編號:XJG2020238)。
作者簡介:徐菁(1985—),女,碩士,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龐中蘭(1972—),女,碩士,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漢語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