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在不斷改革完善,在“雙減”背景下,研究初中班主任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特點為出發,分析初中班主任工作在立德樹人、家校共育和學生主體三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主要有發揮學校作用、促進家校合作,提升課后服務質量、“五育”并舉促發展,提升理論水平、創新教學模式。此研究旨在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推動初中教育發展。
關鍵詞:雙減;初中班主任;策略
一、引言
“雙減”政策意在解放學生課后時間,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致力于個性化發展。在“雙減”背景下,廣大教育者紛紛進行教學調整,減少書面作業和重復性作業的比重。要在減負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需班主任和各科教師通力合作,在課外積極探索,在教學模式、班級教學管理方面進行大幅度調整,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真正實現“增效減負”。
二、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欣賞和鼓勵學生
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一些差異性,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此教師一定要正視這種差異,轉變以往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不能抑制其釋放個性,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習成績不夠優異的學生身上也有獨特的優點,教師要善于發現這部分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多對其進行鼓勵,激發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全班學生都能在班級管理中獲得進步。當學生對某一個事物有不同的見解時,教師不能急于否定,而是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如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很多學生可能會存在不同的想法與建議,教師要認真思考學生的想法和建議,對于好的建議也可以納入班級規章制度中。
三、轉變思想,實施和諧管理
思想是一個人付諸行動的先驅導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更應該及時轉變思想,改革創新管理策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制訂科學的管理計劃和活動方案,在保證班級和諧性的基礎上,來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和進步。首先,班主任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此來更加有效地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其次,班主任要樹立師生和諧發展的班級管理觀念。師生和諧并不是一句口號,更應該是落實在行動當中的實際表現。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及時調整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完善對學生的評價機制,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真正將學生所需變為自己所需,將學生所想轉變為為學生所想,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最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要建立互通有無的交流機制。師生的和諧重在溝通,身為班主任,更應該建立一個與學生之間更為高效和緊密的交流機制,學生能夠將自身的問題向班主任進行反饋,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來進行及時的干預,在相互協商、合作共進的管理模式下,提升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四、打造開放式研學新模式,著眼于學生綜合教育教書在于育人,教書的目的是育人
對此,作為班主任應該清楚地認識其方向性、多元性,“雙減”啟動,這一點尤為重要。因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應該堅持把握機會,“借題發揮”,適時教育,著眼綜合發展。首先,應該根據課程內容不斷開發新的模式,完善課程體系。在簡單的內容上,延伸出多種教學形式。其次,可以多多設計讓學生有體驗感的課程,打破以往教師主導學生接收的模式,由封閉式課堂轉為開放式課堂,根據應試內容讓學生自主延伸分享內容,小組式討論,結合學科的認知規律,輪流向班級展示系統展示自我感興趣相關的內容,不僅能打牢學業基礎還能鍛煉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系統整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最后,可以落腳于教學實踐,走出課堂,根據課程主題進行不同的學科知識體驗課,在課堂內的學習時間上做“減法”,在教育的本質上做“加法”。
五、采取有效激勵和評價手段,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
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僅要關注實際的管理內容,還要有效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必須結合有效的理論指導,落實初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具體行為,確保建立科學的管理理論體系,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實際工作,真正促進班主任的工作發揮效能、落到實處。在初中班級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必須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發揮對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的促進作用,結合有效的激勵和評價,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也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必須采用激勵和賞識的方式管理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班級管理和教學的過程中采取賞識性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給予客觀且積極的評價,讓學生能夠看到自身的優點和長處,以此來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班主任要不斷提高工作的細致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促進班級管理工作效果的大幅提升。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隨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對于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要針對學生突出的表現設立班級光榮榜,設立各種學習、實踐技能標兵,激勵學生不斷地向榜樣看齊;同時還要結合先進人物表彰等活動,與家長建立有效的溝通,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認可和激勵;要建立班級積分制度,給予學生階段性的精神和物質獎勵,這一切措施都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增強榮譽感,成為學生不斷成長和進步的內部驅動力。
六、提升理論水平,創新教學模式
學校定期召開“雙減”工作專題會議,明確“雙減”工作重要性: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校通力合作。二是保質保量,扎實開展,常抓不懈。三是有序進行,相互學習,借鑒推廣。逐步形成校園特色“雙減”工作,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組織班主任教師參與相關學習培訓,在專家科研團隊的引領、示范下,班主任聚焦班級管理、學生心理、課后服務等方面得到理論上的有效提升,從培訓中也及時了解了教育教學方面的相關政策,班級管理中需要改進和加以重視的相關問題。課堂是“減負、增效”的主陣地,學要求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貫穿在課堂教學整個活動中,使之成為課堂的主流。在雙減政策下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避免和解決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少;隨意提問多,激發思維少;關注形式多,實質落實少;重復作業多,有針對性的作業少等現象和問題就是當務之急,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聚焦課堂,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原有教學模式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的要求,提升教學效率,著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踏實勤勉,團結協作,鉆研教材,研究題型,關注學生的發展,與時俱進,用新思想、新理念教育培養新時代中學生。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認為,重視團體游戲的社會化教育功能,能夠學到與人合作,也可以學到遵守道德規范。班主任協助科學教師結合校情開展科普親子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學校設施大棚,了解蔬菜種植情況,介紹栽培的蔬菜種類,如:合理澆水,冬季氣溫低,大棚菜澆水不同于其它季節,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等。在黃瓜大棚看到黃瓜藤蔓上纏繞的線上頂端開著喇叭狀的小花;在西紅柿大棚瞧見秧子在一根根細繩上攀爬延伸。可結合課本所學知識進行科技實踐活動:如種大蒜(土培和水培)。學生任意選一種培育方式對大蒜進行種植,觀察其生長過程,并拍照記錄。學生們積極參與科學實踐活動,在班里爭相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時積極挖掘校內資源、尋找校外社會優質資源。開設專業舞蹈課(民族舞、古典舞、街舞)、武術專業課等,豐富學生校園生活,調動學生主體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舞蹈課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感受到了藝術帶來的快樂,武術課不僅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們吃苦耐勞的品質。通過經典誦讀、棋行天下、美術之聲、室內操等豐富多彩的興趣類課程真正讓學生發現個人特長,提高綜合素質。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班級教學管理中,班主任應樹立責任意識,優化教學結構,參與教學研討、明確在校教學任務,將校外作業的教學目標遷移到在校時間內,整合碎片化時間,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力提升。班主任還應面向全體學生,引入合作競爭機制,設計多元化課外作業、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在校時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家時減輕作業壓力,家校聯合,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方瑩.“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創新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1,23(05):217-218.
[2]劉艷.雙減政策下的教培行業轉型趨勢與新風口[J].中國商界,2021,(09):32-33.
[3]莫俊,陳媚,盧洲,等.落實“雙減”政策 首府學校在行動[N].南寧日報,2021-09-29(B04).
作者簡介:韋艷雪(1977–),女,中學一級教師,本科,主要從事中學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