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瑋瑋
摘要:在實際的美術專業教育工作當中,中國畫的臨摹學習是必修的一門課程,而之所以開設這一門課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與中國畫相對應的知識理論、技能技法,還需要針對學生開展藝術層面的教育工作,使其藝術修養、審美能力等等多方面得到提升,感受、體會中國繪畫魅力和價值的同時,真正意義上將中國畫的“精氣神”繼承下來,這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但是目前來看,在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學習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難以讓學習者體會到中國畫的內在魅力和精神品質。因此,在本文中就將針對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問題與藝術教育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傳統文化;中國畫;臨摹問題;解決對策;藝術教育
前言:
無論是對于美術專業學生還是對于接觸傳統中國畫的學習者,臨摹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有利于幫助記憶,保護傳統中國畫技能、意象等等方面的記憶,從而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并且,經過長時間的傳統中國畫臨摹學習,可以使得學習者形成重要的習慣性無意識形態,相當于將臨摹過程中的知識、技法等等內化成為學習者自身的能力和意識。但是目前來看,在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學習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包含重復機械性臨摹等等,難以取得很好效果的同時,還會使得學習者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和負擔。因此,在本文中首先分析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問題,最后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對策,希望對中國畫臨摹藝術教育的實現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引導作用。
一、中國畫臨摹學習重要性
無論是中國畫的學習還是理解,臨摹都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其中具有學者將其比喻為“站在巨人肩膀上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而且,在中國畫的傳統法則當中,中國畫是無數創作者通過經驗總結和智慧實踐所積累得到的。
從相關學習者的角度上來說,臨摹過程,其實就是用中國畫大師眼中的事物帶領自身進行中國畫的臨摹學習,進而接觸自然、接近自然和融入自然,再加上學習者自身的經驗,最終就可以成就學習者自身的筆墨世界。而且中國畫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優化,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善、全面的系統[1],想要進行高效、高質量的學習,缺少臨摹大師床作品就難以做到這一點,反而會因為萬匯紛紜的五彩世界而變得盲目,難以著手進行精而準確的描繪。因此,在中國畫的教學工作當中,需要重視中國畫臨摹,有利于實現學習效果快速和全面的提升。
二、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問題
中國畫在世界繪畫中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并且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包含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筆精墨妙和墨分五色等等,從中不難看出傳統中國畫的博大精深,但正是因為這一點,對于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具體的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機械性的重復臨摹
在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學習當中,想要學生領悟的絕不僅僅是中國畫的技能技法和色彩運用等等知識理論方面的內容,更加需要重視其中藝術教育方面內容的實現,簡單來說就是理解其中“精氣神”[2]。
但是目前來看,在中國畫的臨摹學習當中,機械性重復臨摹占據其中的絕大多數,中國畫雖也講究隨類賦彩,但最重要的是畫面整體效果,在重復性的機械臨摹學習當中,學習者只能學習到其中的技法和色彩,到了自己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難以創造出一副能夠欣賞的、合格的作品,譬如中國畫中的墨使用上就是十分考究的,墨分為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五種,在重復性機械臨摹中,學生只能體會其中的一種或者兩三種墨的使用方法,不能將每一種墨色若運用得巧妙、適當,臨摹學習失去了其主要意義和價值。
(二)隨意性的簡單臨摹
對傳統繪畫的繼承并不是不加思考地繼承,而是有選擇地繼承,中國畫臨摹學習也具有繼承和弘揚傳統中國畫的目的。但是目前來看,由于在傳統中國畫學習中主要應用臨摹,導致這些學習方式過于常見,學習者非常容易出現隨意性臨摹的現象和問題,而在這種意識層面不重視傳統中國畫的情況下,自然難以體會到臨摹的價值和樂趣[3],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學習者失去臨摹興趣,不利于臨摹學習取得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三、傳統中國畫臨摹學習優化策略
(一)減少機械性重復臨摹
傳統中國畫臨摹學習的重點在于“體會”、“感悟”,但是以往機械性、重復性的臨摹學習局限在體會之上,并不利于使得學習者產生自身的感悟。因此,在后續的傳統中國畫臨摹學習當中,需要減少機械性的重復臨摹訓練,轉而需要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互聯網等等渠道,搜羅重要的教學資源,配合作品臨摹,使得學習者在臨摹的過程中產生感悟。
例如,在墨是中國畫必不可少的基本色,在相關臨摹教學工作當中,需要重視同時的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五種作品的臨摹學習,并且加強教學資源的配合,使得學習者對幾種不同墨的使用方法產生全新的理解[4]。
(二)重視經典作品的臨摹學習
為了避免出現隨意性臨摹的問題,在后續的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學習之上,需要盡可能選擇適合學習者的針對性作品,同時結合具體作品背景進行臨摹,從而使得作品在當時背景中的創新性,由此就可以使得學習者感悟到“創新”重要性,每一次的臨摹學習也不再是隨意臨摹和學習,而是一種創新學習方式,有利于當代畫家的創新,不能僅從傳統的技法和表現形式出發,而是要結合中國的繪畫理論,緊跟時代步伐,并融入自己的審美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有所創新。
結論: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在傳統中國畫的學習和理解中,臨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渠道,而目前來看,傳統中國畫臨摹學習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因此需要重視問題分析,采取針對性的對策,另外還需要重視教育工作者綜合素質提升,從而使得傳統中國畫的繼承和弘揚,這對于國內的文化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作用,需要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蘇妍妍.通識教育理念下我國高師中國畫臨摹教學思考[J].文化月刊,2022(03):150-152.
[2]姚東一.高校中國畫臨摹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22(03):134-135.
[3]王瑩.復原臨摹在高校中國畫專業臨摹課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文獻,2021(01):79-80.
[4]王天樂.何為臨摹?——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問題與藝術教育[J].美育學刊,2020,11(06):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