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臣
摘要:德育教育是整個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小學是培養學生品格的黃金時期,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還可以規范學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品行。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最大限度地讓每位學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最大限度發揮語文課堂的德育教育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德育教育
良好的道德是每一個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強化學生的愛國意識是教育的根本目標。“德、智、體、美、勞”五育的首位就是“德”,所以德育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道德敗壞、品行不端的學生即使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異,他也算不上是一個“好”學生。“好”學生要做到“三好”,其中“第一好”就是思想道德好,然后才是學習成績好。愛國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國家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的生活品質,作為華夏兒女,學生都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分析在小學語文中開展德育教育的原因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學校要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愛國、守法、誠信、積極向上、品行端正的好少年,教師一定要加強對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三觀的重視程度,在和學生互動交流一些話題的時候,把德育教育真正地帶入其中。
二、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巧妙使用多媒體貫穿德育教育
上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播放一些愛國的歌曲,《我愛你,中國》《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都是不錯的選擇。經常帶學生聽或者唱這些歌曲不僅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這些歌曲可以讓學生更加透徹地體會我們中華民族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小學語文中,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主題,教師可以在課前找出與本節課主題內容相關的歌曲,以這種歌曲的方式引入課本的內容,幫助學生以更好地狀態進入課堂。好的學習狀態是學好課本知識的前提,只有學的更加投入,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變得更加顯著。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帶領學生們一起唱《五星紅旗》這首歌。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在國外漂流的過程中,“我”不小心遇難,沒有親人在身邊,傷痕累累、狀況非常糟糕。在這種情況下,面包店老板讓他用五星紅旗來換面包吃。雖然他很餓,但是他還是拒絕了,因為五星紅旗它不僅僅是一面旗子,它還代表著我們整個國家,它象征著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代表的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五星紅旗那么鮮艷,看到五星紅旗就讓他想起自己的國家。教師可以先通過一首《五星紅旗》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五星紅旗的精神、感受到五星紅旗的理解,然后再帶領學生開始學習這篇文章,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這種歌曲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濃厚的愛國之情。
(二)加強禮儀教育,展現德育風采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我們是一個重禮節的國家。加強德育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加強禮節的教育,尊老愛幼、關愛同學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語文課上,老師可以結合課本內容聯系實際情況向學生滲透一些我們中華民族的禮儀,餐桌禮儀、待客之道、拜訪之禮等都可以融合到小學語文的課堂當中。講文明、懂禮貌是一個人內在的體現,教育不單單是文化知識的傳授,禮儀的教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校有責任也有義務加強對學生禮儀的教育。教師要以身作則,多向學生講述一些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學習我們中華民族的禮節。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講文明,懂禮貌》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通過和學生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看到公共場所的垃圾主動撿起來,汽車上看到老爺爺老奶奶主動讓座,對長輩要用敬辭,這些雖然都是很小的細節,但其中卻滲透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禮儀。這些真實場景的討論可以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學習禮儀的重要性,可以拓寬學生對禮儀禮節的認知程度,可以讓學生把中華禮儀牢記于心、發揚光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有多種方法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校和教師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解德育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能夠真正有所提高、有所進步。上述文章只論述了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交流,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冬美.小學語文德育教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淺析[J].學苑教育,2021,No.329(29):35-36.
[2]王珠君.愛在陽光下,讓陽光照進孩子的心靈——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21,No.394(27):83-85.
[3]李朱依苓.立德樹人視域下小學語文滲透德育的教學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1,(7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