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樂木格
摘要: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學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則相當于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本文主要從家長如何把握教育的“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對如何讓家庭教育質量獲得更佳。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長;把握好“度”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著不可取缺少的奠基作用。但在當下,很多家長或許是因為自身教育水平較低,或是缺乏正確科學的教導方法,導致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不能正確把握如何以及怎樣教育孩子的“度”。那么,家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把握好教育的“度”呢?
一、采用民主式教育方式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即倡導讓家長尊重孩子的意見與想法,重視孩子的自我發展意愿。同時,這種方式也提現了父母對學生的關愛,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選擇。在遇到困難時,家長要認識到孩子與自己的平等關系,和孩子進行商量,考慮孩子的想法。這種方式有利于讓家庭教育健康合理進行,讓孩子接受正確的家庭教育。
例如,當孩子想要去學習興趣班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作為家長盡量滿足學生想要多樣化,全面發展的愿望。比如,孩子想去學習彈鋼琴,家長首先要與孩子進行商量,讓孩子知道家長尊重在意其想法。然后跟孩子進行交流,告訴孩子要想學習好鋼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確定自己是否能堅持住,明確跟孩子說不能半途而廢。并提前告訴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自己是否能克服。如果孩子在考慮到這些情況下還能堅持想要學習,作為家長就應當支持孩子。另外,在學習方面,讓孩子勞逸結合,而不是一味讓孩子將全部時間用于學習。作為家長,不能剝奪其娛樂需求:在現實中,父母應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有些家長在發現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后,則會強制要求其花費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與復習,而不允許有適當放松。然而,家長并沒有想到的是,其實適當放松娛樂,對于孩子而言,能夠更大程度地提升孩子學習的效率,更有利于孩子提升學習的質量。
二、因材施教個性化發展
因材施教式主要是考慮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家長會根據孩子的愛好與特長對孩子進行教育,并且考慮學生能否做到來進行對孩子的培養。這種方式有利于讓學生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讓孩子在自身優勢下成長,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個性化家庭教育對把握家庭教育的“度”很有幫助。
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根據孩子表現,引導其個性化發展。比如,孩子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你就可以通過給孩子報學習班。如果孩子某一學科的成績偏差,作為家長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家長應當意識到學習成績不是檢驗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家長應當理性接受孩子的好與不好,并且通過分析自己孩子的特性與優缺點,揚長避短。家長可以通過選取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引導你的孩子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如若你的孩子在學習上確實不太理想,但她的動手能力十分強,并且有創新思維。你可以引導孩子學習自己擅長的領域或是習得一門技術,比如,觀察到他從小動手能力就很強,在學習修理電子設備上甚是無師自通。當家里某個家具損壞時,他很多時候都能將它們修好,那么家長可以讓孩子向維修方向發展。由此可見,因材施教不失為一種促進教育,與預設性教育相比,更為尊重自己孩子意向。作為家長,可以好好利用該方法來做好家庭教育引導工作,而不要一味強迫孩子學習他不擅長的事情。由此,才能促進家長們發現孩子長處,并順著方向為孩子發展鋪路。
三、實施鼓勵式教育理念
實施鼓勵式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在孩子遇到學習難題或者選擇困難時,多給鼓勵與給予孩子精神支持,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做到最好。通過這樣積極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學生樹立自我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任何事。家長通過對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與鼓舞,讓孩子能夠從家庭中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因此,在孩子未來成長道路上,孩子才可以更加樂觀向上地面對困難與挫折,不畏磨難。
例如,很多時候一些家長只會強迫孩子用大量的時間學習,態度強硬,從不尊重孩子并且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更加責備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就是我們通常成為“強迫式教育”。如果一直以這樣方式教育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正確的教育方式應當注重照顧孩子的情緒,并且以像朋友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鼓勵支持孩子勇于嘗試與挑戰,而不是打擊式教育。比如,家長時常引導鼓勵孩子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盡管最后結果不一定所愿,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勇于承認錯誤,然后在給孩子分析原因并且鼓勵下次改正。就比如當你的孩子在課堂上睡覺被老師罰站,或者是不小心打破了家里的花瓶時,你坐下來和孩子慢慢溝通,而不是直接罵他或者打一頓。并且鼓勵孩子說“你做錯了事就要勇于承認與承擔,爭取下一次糾正并且記住教訓。”通過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也能最大程度減少很多孩子在青少年時候的叛逆心理,幫助家長們掌握好家庭教育的“度”。
四、結語
教育子女是父母必須要履行的責任,家庭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影響不可忽視。對于家長的教育方式而言,要想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度”,家長可以通過民主方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且多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從而讓家庭教育合理科學進行,并且達到最好的效果,即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軍強.淺談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自我成長[J].科普童話,2019(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