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路玉,*,孫洛風,孜尼哈爾·祖努尼江,楊延成
(1.伊犁師范大學生物與地理科學學院,新疆伊寧 835000;2.伊犁師范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新疆伊寧 835000)
由于新疆特定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現實條件,一段時間以來,相當一部分來自于南北疆農牧區少數民族家庭的學生由于缺乏普通話語境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在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的思維習慣、能力水平上受到較大的制約和影響[1]。通過民語言招考的高校學生雖然經過了一年預科階段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系統學習,在進入專業院系學習時,普通話能力仍然較通過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有一定差距,在生活學習中運用普通話交往交流的意識仍然較弱[2]。當前,新疆高校全面加強普通話教育教學,開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高質量發展。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屬性,對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增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不僅能為各族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提供便利,還能拓寬各族學生獲取現代知識和信息的渠道,更能提高各族學生的交流和交往能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是各民族學生走向現代化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各民族學生全面發展的保障。優化普通話課程建設符合各族學生的根本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各族學生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需求。本文基于近年來的教育教學經驗,開展普通話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入研究,以期為新疆高校相關課程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參考和借鑒的經驗方案。
新疆高校黨委都應高度重視統籌引領,突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思想政治性,加強干部教師教育培訓,讓教師達成課程思政共識。高校行政管理部門應健全頂層設計,制訂普通話課程思政實施意見、方案機制,將普通話考試通過率、普通話課程思政建設情況作為督導考評的重要指標之一。
各專業院系應該定期摸排統計學生普通話考試通過情況,做好分析研判,及時有針對性地開設國家通用語言課程,同時開展普通話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探索與實踐。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政治引領作用,確保由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師組成高素質教師隊伍,推進普通話課程思政的開展。學校院系可以鼓勵普通話達標的學生黨員踴躍報名擔任普通話課外結對輔導小老師,做好“普通話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傳幫帶”工作。
專業教研室組織教師制度化、常態化集體備課,凝聚共識合力,研討探究能夠有機融入普通話教學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共同完善課程思政教學大綱。教師通過說課試講、互評互議,優化普通話課程思政授課方法,切實提升課程思政實施成效,力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既要有驚濤拍岸的聲勢,也要有潤物無聲的效果”的教育之道。
教師要加深對來自各地各民族學生不同家庭情況的了解,不僅要關注學生普通話學習的考試成績、能力水平,更用心用情地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思想實際情況,秉持關心關愛、扶志扶智的教育態度,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全面提升各族學生的綜合能力,加深師生民族團結進步的情誼。
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由4個測試部分構成,分別為朗讀單音節字詞、朗讀雙音節詞語、朗讀短文、命題說話。其中,朗讀短文、命題說話部分最能體現能力水平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也最適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開展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入。
普通話水平測試中朗讀短文部分的題目從測試大綱材料中隨機抽取,素材主要來源于文學名家名篇選段,而在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時,可結合新疆歷史地理、民族文化、人權保障、風俗習慣等方面的重點熱點問題,梳理出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科學論述。篩選出新時代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黨的治疆方略生動實踐取得的顯著成效、各地各界各族愛國奉獻的先進人物事跡、地方紅色教育資源、思想解放署名文章等重要資料中的相關篇章,凝練成朗讀短文思政素材集。可使用附帶拼音注釋的字體,將朗讀短文思政素材排版制作成教學資料匯編,將思政元素自然有機地融入普通話課堂教學中。
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命題說話部分的題目是從30個話題庫中隨機抽取1個,題目內容覆蓋范圍較廣,但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能夠使用部分共性素材,可以挖掘與融入思政元素,因此也適合開展普通話課程思政建設(如表1所示)。

表1 普通話課程命題說話思政素材集示例

表1(續)
授課教師制作視頻圖文結合的課程思政元素課件增強吸引力,通過對知識和思想無縫銜接地講解論述,互動交流與講授傳達并重,鼓勵學生提問發言、交流討論[4],采取正向激勵評價機制,鍛煉學生積極思考、表達的能力。教師講解、師生互動完成后,由學生集體、個體誦讀文字材料,促進情感觸動、思想碰撞,激發各族學生提升課程思政學習思考的內生動力。學校通過教學實踐持續修訂完善普通話課程思政資料匯編,進一步提升普通話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各族大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綜合素養,逐步形成可供參考借鑒、推廣試驗的管理機制辦法和運行實例。
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問題。新疆高校要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改革中高度整合、深度融合課程思政元素,能夠落實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雙重任務,促進各族學生認知、情感、思想全面提升。同時,學校也必須注意到課程思政元素、學生群體都有很強的時效性,課程思政素材集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堅持因時而進、因事而化、因勢而新。
綜上所述,新疆高校應確保提高新疆基層生源地各族青年學生普通話能力和思政水平同向同行,爭取使各民族學生都能在認知判斷的過程中堅定地選擇追隨科學真理,牢固樹立對黨和國家的深刻認同和感恩意識,持之以恒,實現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