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
【摘 要】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學科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物理學屬于自然科學,核心素養的視角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物理探究意識、科學態度與意識四方面的內容.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想,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下開展教學工作,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價值,適應新課改要求.本文就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解讀及教學建議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建議
在新課改標準實施后,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新課改對高中物理學科的重要教學任務.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是既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物理知識,還應讓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當前的教學形式,新形勢下教師需要明確當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以及當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問題,并能夠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成效,以使學生具備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能力.
1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
1.1 關于物理學科
所謂物理學科是指在自然條件下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能量、時間等維度的一種知識的總和,以物理現象作為其主要特點,逐漸形成和完善了物理學科.所以可知,物理學科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產生了關鍵性作用,同時物理學科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更加側重于知識的實踐應用,逐漸成為了高中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高中階段,物理學科不但包括了豐富的知識內容,而且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能夠逐漸探索知識和世界,并且明確物理知識與社會自然存在的必然關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認識物理概念、物理規律能夠解釋物理現象,從而可以以科學的思維認識和看待世界.
1.2 物理科學思維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知識內容是在物理科學思維基礎上形成的.教師需要逐漸讓學生應用科學思維推論、建立模型并且提出問題,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科學思維是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學生在學習中從不同的層面、角度發散自身的思維,而在分析和思考問題時能夠通過應用論證、建模、提問等方式逐漸驗證物理知識,從而學生能夠形成科學的物理科學思維,最終解決物理問題.
1.3 知識探索能力
物理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包括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及一些實驗操作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具備知識探索意識和知識探索能力,在掌握實驗知識基礎上動手操作,這是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同時也是物理知識教學的特點.
2 基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要點
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于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進而提升物理教學成效.在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分析,需要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具備自主探究以及物理思維分析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驗論證、生活實際以及習題練習、科學思維方法等方面全面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具體分析如下:
2.1 實驗驗證
物理實驗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具有較高的地位,諸多的物理原理或概念都需要依靠實驗驗證,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提出質疑和假設,再進行驗證、交流,最終得出結論,這個實驗過程就是應用物理觀念以及科學思維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創造力,讓學生具備科學思維以及探究能力.所以實驗驗證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下的重要教學實施要點.
2.2 結合日常生活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物理屬于自然科學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較為緊密,所以,在大部分的物理教學內容中都需要結合日常生活實例,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物理現象,并嘗試應用物理思維解釋現象及解決問題,繼而可以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意識以及運用能力.
3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3.1 積極培養學生物理思維
物理思維是對于物理現象、物理知識產生認識的一種方式,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產生了關鍵性作用,同時也是前提條件和必要基礎.高中物理教師不但要輔助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知識,而且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
在物理教學中普遍應用的物理思維方法包括模型建構法、逆向思維法、圖像法等,讓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逐漸推理并且加以論證,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能夠提出自身獨特的觀點和認識,從而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1].
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解決物理問題和分析物理問題的方法,并加以指導,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具備良好的物理思維對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的重要性.在制作物理教學課件內容中,教師可以應用模型建構物理知識體系,將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形象化和生動化,將知識體系建構成形象的模型,進而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認識物理知識,有助于學生深刻地認識和理解物理學科知識.
3.2 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
高中物理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教材內容中一些理論方面的知識是通過驗證而獲得的,所以應認識到實驗操作的重要性,而這就需要意識到培養學生知識探索能力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只是要讓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知識,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實驗操作.
傳統的實驗教學沒有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和條件,并且也沒有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需要輔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操作中,教師應給予積極的引導及正確的指導,并且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逐漸輔助學生掌握實驗操作的步驟、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學生在完成實驗操作以后,要求學生能夠歸納總結實驗過程以及實驗操作的方式方法,在此之后需要與其他同學、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并要討論實驗操作的整個過程,逐漸完善實驗操作方案和實驗總結報告.而此時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述對于結果的認識并對于學生實驗操作的整個過程給予科學客觀的評價,讓學生明確實驗操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經過不斷調整,掌握更加有效的實驗操作技巧,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并且鍛煉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對培養學生知識探索意識和能力產生了關鍵性的作用.
例如 在高中物理動量守恒定律教學中,為了培養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需要逐漸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讓學生學習和理解物體之間碰撞變量方面的知識.比如可以向學生設計一些問題:如果物體質量不變,那么物體在碰撞以后,速度產生變化,那么存在的物理量中質量與速度的關系是否也會產生變化,讓學生之間分析和討論這方面的問題,并且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猜測如果物體碰撞過程中沒有外力作用,那么動量是否會守恒,逐漸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驗證現象,深入地探索動量守恒現象存在的物理規律,鍛煉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讓學生加深對于動量守恒定律知識的認識和應用.
3.3 應用物理現象展開教學工作
為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將物理知識相關的一些現象融入到教學中.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一些學生會認為物理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并不密切,而且還有學生會片面地認為學習物理知識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學生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學生不能意識到物理學習的重要性.長久下去,學生會抵觸物理知識的學習,進而產生厭學的心理[2].
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將日常生活引入到教學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展開教學工作,拉近學生與物理知識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于熟悉的日常生活事物或者現象產生探索的意識和欲望,逐漸體會到物理知識的魅力和價值.除此以外,還需要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學習不只是在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在學生以后的學習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應用到物理知識.所以,需要學生逐漸提升學習以及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積極地發現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并將物理現象相關的知識點加以應用解釋物理現象,進而驗證物理知識,而這也鞏固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3].
例如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于萬有引力定律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萬有引力的物理現象,比如衛星升天、物體掉落等現象,這樣學生能夠認識到萬有引力定律存在于物體的運動中,且存在著必然的關系,進而學生可以認識和掌握萬有引力定律知識,學生對于物理現象的認識也會更加生動、形象、直觀,這也輔助了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3.4 轉變教學觀念注,注重培養核心素養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并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下,不但要讓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此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作為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和正確的指導,并要認識到轉變教學觀念、加強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重要性,要以此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課件內容,以圍繞培養學生素質能力作為主要教學依據,健全并完善物理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4].
3.5 實施分組教學并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教學與初中教學、小學教學工作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是由于小學和初中階段學生有一定的基礎,而且掌握了基礎學科知識,而高中階段學生在具備良好的知識學科基礎上需要拓展所學知識的范圍,并且教學工作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學生過度依賴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習知識,就會影響學生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且也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以及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實施分組教學,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高中階段學生有著自己的觀點認識,并且具備鮮明的特點,包括學習特點和性格特點.學生獨立性較強,但是由于缺少生活經驗和生活認識,因此對于一些事物的認識不夠深入,這會影響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在進行了分組學習以后,學生能夠與教師、同學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并且分析討論問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掌握知識以及自身能力的水平的提高產生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于此,需要認識到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并在此基礎上應用有效的策略逐漸健全并完善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包括積極培養學生物理思維、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等,以此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培養核心素養、實施分組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芳,劉志紅,岳寶良.淺談如何通過習題教學來提升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J].高考,2018(35)
[2]晉文梅.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8,36(10)
[3]吳福金.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7(68)
[4]任立福.淺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1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