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俄語專業作為外語類專業中的一個受眾群相對較廣的專業,肩負著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任。依據“基礎俄語”課程性質及其教材內容特點,教師在授課中要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挖掘教材中可以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的題材與內容,進一步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大學生緣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俄語”;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2-0040-03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而當代社會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升華。本文主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高校“基礎俄語”課程進行探討。
“基礎俄語”課程在俄語專業中課時量最多(共有612學時),該門課程分為“基礎俄語”(1-4),需要歷時4個學期才能講完。該門課程所使用教材《大學俄語(新版)》(1-4冊)包含的詞匯量大,內容豐富,課后習題內容也豐富多彩。該套教材基本采用分專題編寫的方式。1-3冊依據日常生活設置所需專題,第4冊的編寫主題由日常生活話題向社會生活話題進行過渡。該4冊教程課程主題包括家庭教育、高校學習、休閑旅游購物、興趣愛好、書籍與網絡、外語學習、大眾傳媒的利與弊、俄羅斯飲食文化與節日等,課文中的日常生活題材豐富,教材內容均能引發教師和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時間觀、金錢觀、運動休閑觀、學習觀、健康觀、做人做事觀、和諧觀等價值觀。因此,教師要發掘出該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使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特別是文化自信,從而達到課程思政的目標。
1.詞匯層面:以句子為載體,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
在“基礎俄語”(1-4)課程中有大量的詞匯和各種固定搭配的講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會運用許多相應的例句,幫助學生理解詞匯和固定搭配的用法。而詞匯方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主要在詞類和各種固定搭配的講解中以句子的形式出現。
上述例句中的黑體詞是課堂必須講授的積極動詞。通過上述8個例句的講解,教師不僅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詞匯搭配關系及其用法,而且潤物細無聲地向學生傳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正確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具有積極引導作用。例1和例5的內容體現了愛國觀,例3不僅體現了愛國觀,還體現了平等觀,世界上的所有國家的主權都是完整的,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例2和例4是文明禮貌觀的體現。例6體現了任勞任怨工作的一種職業態度,當然也是敬業觀的一種體現。例7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教師在具體的講解中可以擴展到國家和個人的誠信的重要性,這是誠信觀的體現。例8說明了掙錢和養家的責任,這是富強觀的一種體現。
2.諺語和熟語層面:體悟內涵,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諺語和熟語是人民群眾集體創造、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是人民群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包含著巨大的教化意義。從價值觀角度分析,很多諺語和俗語中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運用教材中的諺語和熟語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影響。
“基礎俄語”(1-4)所用的《大學俄語(新版)》(1-4冊)中有豐富的諺語和俗語內容,摘錄如下。
1)工作娛樂各有定時。2)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3)投桃報李。4)家丑不可外揚。5)活到老學到老。6)事怕行家。7)做人要有眼色,眼里要有活兒。8)交情歸交情,公事歸公事,公事公辦。9)時間不等人。10)有志者事竟成。11)不勞動者不得食。12)人各有所好;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平等自由觀)13)所有人都擁有時間、朋友和秘密的權利。14)寧有一百個朋友,不取一百個盧布;良好的關系比任何錢財都寶貴。15)患難見真情。16)不是為公事,而是為交情。
諺語熟語是老百姓根據個人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基本都是從個人層面教誨人們怎么做人、做事、交友、生活、工作等,因而大部分的諺語俗語中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個人層面的價值觀。上述諺語和俗語的1-4條體現了和諧觀。第1條和第2條指個人的身心要和諧,工作和休閑要兼顧,這樣才會有好的身體。第3條是個人的人際關系要和諧,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友好關系才會長遠。第4條是家人關系要和諧。5-7條體現了敬業觀。第5條和第6條教誨人們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工作中要精益求精,要有學習能力和專業精神,這些都是敬業觀的具體表現。第7條教誨人們在工作中要吃苦耐勞,要有擔當意識和服務意識,這些也是敬業觀的具體表現。8-11條是平等觀的體現。第8條說明了規章制度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辦事人員不能徇私情,要公平地對待所有人。第9條說明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個人要有時間觀念,好好做事,不浪費時間。第10條和第11條說明了只要付出努力,所有人都會有收獲,都會達到自己的目標。相反,不付出勞動和努力什么都不會得到,這一點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12-13條是平等自由觀的體現。每個人都有選擇各自喜好、朋友等的權利和自由。14-16條體現了友善觀。這三條諺語都體現了友誼的重要性。
3.課文內容:挖掘精髓,引導學生學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課文講授歷來是“基礎俄語”課程的重要內容,“基礎俄語”(1-4)所使用的《大學俄語(新版)》(1-4冊)中課文題材廣泛,主題具有時代氣息,內容豐富。題材方面涵蓋了家庭、社會、歷史、文化、人文、科技和環境等方面的內容,課文主題突出。教師通過課文講授,可以讓學生形成關愛他人、誠信做人、對愛情忠貞、愛護環境等良好的品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基礎俄語”階段的課文按照題材分類如下。
1)家庭:《關于自己》《我的家庭———就是7個我》。2)學習:《我的大學生活》《外語:怎樣成為多語人才》《學習語言中的困難》《考試》。3)工作:《我的工作日》。4)做客:《朋友家做客》。5)人與自然:《俄羅斯的一年四季》《地球的情感》《綠十字》《曾經有一條小河》。6)休閑娛樂:《什么是休息》《學習打網球》《我的興趣世界》《紀念品》《我喜歡旅行》《旅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7)電話:《俄羅斯的電話服務》。8)就醫:《我是怎樣生病的》。9)購物:《莫斯科人與購物》。10)人的外貌與性格:《什么樣的奇遇》《火車上的一天》《圖書管理員》《俄羅斯性格》。11)文化生活:《家庭書籍》《書還是網絡》《大眾傳媒:利和弊》《莫斯科中心的森林》《特列基亞科夫畫廊》《在劇院》《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在全蘇人民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文化生態學》。12)網絡:《生活中的網絡》《科里亞的故事》《網絡會使真實交流被虛擬交流取代嗎?》。13)餐飲:《俄羅斯飲食》《早餐》。14)城市:《安娜去上班》《莫斯科概況》《莫斯科地鐵》《圣彼得堡》。15)節日:《俄羅斯節日》《雅羅斯拉夫謝肉節》。16)名人:《孔夫子———古代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尤里·加加林》《步入太空》。17)童話和小說:《石頭花》《芬蘭綢短襪》。
根據上面的分類可知“,基礎俄語”(1-4)所用教材的課文題材基本分為17類,每一個題材都隱含著價值觀教育內容。
(1)提倡和諧觀。“人與自然”題材下的四篇課文體現了人與自然要和諧發展。人們要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樹立正確的生態觀。“休閑與娛樂”題材下的幾篇課文體現了人與自身的和諧發展。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顯著特色。因此,工作和勞動不是人生活的全部內容,人要有自己的愛好,要有強壯的身體,要懂得生活和享受生活,這樣作為獨立的人,人與個體自己才會和諧發展。
(2)凸顯愛國、愛家與敬業。“人的外貌與性格”題材下的幾篇課文教育學生不要以貌待人,要真誠示人。尤其是短篇小說《俄羅斯性格》中的主人公中尉伊戈爾·德里莫夫在一次英勇作戰中毀了容,相貌丑陋。但他勇敢,有一顆愛國和愛父母及未婚妻的金子般的心。在講授這篇短篇小說時,教師可以深入挖掘思政要點,以《俄羅斯性格》為主線,教育學生不僅要有為祖國英勇獻身的精神,還要有熱愛父母和忠于愛人的高尚品格。在講解“名人”題材下的三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融入敬業觀和愛國觀教育。通過對《孔子》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可以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對祖國的熱愛。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和阿列克謝·列昂諾夫為國家的榮譽不怕犧牲、刻苦鉆研業務的精神正是新時代所需要的敬業和愛國精神。童話《石頭花》里的主人公丹尼爾對技藝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深深打動了學生。在當代社會,人們提倡的就是這種求知和專業的工匠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觀。
總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俄語專業作為外語類專業中的一個受眾群相對較廣的專業,肩負著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責任。依據“基礎俄語”課程性質及其教材內容特點,教師在授課中要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挖掘教材中可以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的題材與內容,進一步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大學生緣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史鐵強.大學俄語東方1(新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2]史鐵強.大學俄語東方2(新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3]史鐵強.大學俄語東方3(新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4]史鐵強.大學俄語東方4(新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1.
[5]李艷.在俄語專業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J].德州學院學報,2020(10).
[6]張惠芹.外語教學細微處的“課程思政”元素研究[J].北京教育, 2020(08).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to "Basic Russian"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71, China)
Abstract: As a foreign language major with a relatively wide audience, Russian major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basic Russian" course and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value guidance, excavate the themes and content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at can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value orientation, political belief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further integrate in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beauty and labor.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basic Russia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