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瑛琪
摘要:高校黨建工作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環節,對于具有傳統兵工精神的沈陽理工大學來說,實行“黨建導師制”不僅能搭建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橋梁紐帶,讓學生黨建工作有制度、有溫度、有力度,而且有利于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提升黨支部的活力與組織力,推進學生黨建工作的全面發展,提高新時代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文章從挖掘內涵、構建路徑、創新載體等方面對“黨建導師制”工作思路進行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導師制;高校黨建;黨建導師;兵工精神;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4-0007-03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青年的成長成才密切相關。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當代大學生的生長環境、學習環境都發生了極大變化,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多元,大學生的思維差異越來越明顯。所以,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大學生思想狀態把握的難度也與日俱增。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結合,對推進學生黨建工作、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此,兵工高校實行“黨建導師制”,逐漸成為促進高校黨組織建設的熱點話題。高校基層黨組織安排專門的黨建導師,可以為學生黨建工作提供新的視角,促進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自從我國部分高校基于“導師制”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實行“黨建導師制”后,“黨建導師制”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得以展開,并在學生黨員培養和學生黨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全面實施班導師制度,即大一新生入學后學校黨組織便為其配備與其專業相關的專業教師作為班導師,班導師會對其從提交入黨申請書到發展成為一名黨員,直至完成大學本科學業的成長過程負責,在專業知識、學業幫扶、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給予持續性的指導,以促進其全面發展。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則積極探索學生黨員教育的長期發展體制,要求教工黨員充當學生管理、學生服務、教學科研等方面的領頭羊。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時,實行黨員導師制,實現了工作體系和工作重心的創新。近年來,一些黨建研究專家為深入探索兵工院校黨組織建設的新路徑,促進學生黨建工作的系統化、全方位開展,保證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集美大學的林芳教授指出,黨建導師制可以實現對學生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能在極大程度上推動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
通過文獻查閱和整理發現,學者們從“導師制”內涵分析到“高校導師制”研究,再到“黨建導師制”的提出,經歷了一個較漫長的過程。目前學術界對黨建與高校導師制相結合的研究還比較少,而且多是研究高校黨建導師制的路徑探索及引入載體,對高校黨建導師制工作路徑的研究較少。
1.學生黨支部活動單一
就目前而言,學生黨支部活動的開展存在活動方式單一、靈活性不夠、探索性不強等問題。黨支部開展學生黨員教育活動時,大多是象征性地講解一些政策性內容,或者是在重大節日開展一些紅色活動,很少開展創新性的、能切實提高學生黨員個人素質的有意義的活動,這導致黨支部缺少組織力和活力,無法實現良性發展。此外,兵工類院校受招生政策及專業設置等因素影響,學生男女數量不均衡,黨支部內男女生比例懸殊,再加上大學生思想特征較為單一,與其他類別高校相比,學生黨支部的活力不足。黨員黨日活動通常是按照上級布置的任務來機械操作,不重視任務完成的實際效果,缺乏專業導師的引領和帶動。由于學生黨建工作缺乏長效的教育引導機制,部分學生在從提交入黨申請書到成為黨員的過程中表現得上進積極,但在成為一名正式黨員之后,就逐漸變得懈怠自私。
2.基層黨務工作隊伍力量不足
新時期,兵工院校發展越來越快,辦學水平持續提升,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學生黨員的數量也逐漸增多,然而學校的基層黨務工作隊伍建設卻相對滯后,黨務工作者和學生黨員的比例存在不協調的問題。部分院系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員、支部書記均非專職,甚至基層黨委(黨總支)的組織員配備也不足。這使得由高校輔導員及專業任課教師組成的兼職黨務工作者成為學生黨員培訓、思政教育的關鍵力量。在基層黨務工作隊伍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及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工作勢必會受到影響。
3.教師黨員在育人過程中缺乏使命感
首先,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黨建工作的主體之一,不僅負責學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然而,很多輔導員由于精力有限,通常每天在完成煩瑣的事務性工作后,就很難再投入到黨務工作中,無法從理論及實踐方面給予學生黨支部太多的幫助。其次,專業課教師在專業教學中沒能很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進來,甚至一些專業教師根本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忽視高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缺乏育人使命感。最后,黨員專業教師雖然擁有較高的綜合素養,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但除在課堂上開展教學外,無法通過其他途徑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優勢。
1.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黨員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黨建導師制的實行,創新了黨建工作模式。黨建導師制與兵工類高校兵工精神的結合,不僅契合社會主義建設對人才的要求,而且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搭建了新平臺。
2.弘揚兵工精神,發揮制度優勢
“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追求卓越”,是沈陽理工大學獨特的精神財富。兵工人鑄就兵工魂,沈陽理工大學充分發揮兵工精神的優勢,將其作為紅色精神的文化典范滲透于教書育人全過程,代代傳承。黨性修養的培育更需要真摯情感的投入,要讓教工黨員認真履行自身職責,發揮教育改革、素質教育的示范帶頭作用,將兵工精神轉化為教書育人的情感,以黨建工作推動學風教風的良性發展,利用兵工精神為黨建導師制的實行,提供獨具特色的精神支撐和動力源泉,充分發揮制度優勢。
3.創新工作載體,提高工作效果
黨建導師制的實行勢在必行,其能夠為兵工類高校培養政治素質過硬、綜合素質一流的復合型人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學校應以黨建導師制為契機,充分發揮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作用。當前,高等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生源的持續增多、大學生黨員數量的攀升,對學生黨建工作的專業化、系統化和針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黨建工作迫切需要創新工作載體和工作模式,而黨建導師制的實行,有利于創新黨建工作載體,進一步培育爭先創優的“亮點工程”和“示范基地”。
4.發揮黨員專業教師的作用,搭建立德樹人平臺
高校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陣地,教師是立德樹人的實踐者。高校基層黨組織聘用黨員專業教師作為黨建導師,既能避免專職輔導員及組織員兼職黨支部書記的交叉工作,解決工作任務繁重的問題,又能體現黨員專業教師的重要價值,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在思政領域的傳、幫、帶作用。黨員專業教師黨性修養高,除了可以在專業上給予學生指導外,還可以與學生加強思想政治交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搭建更高水平的立德樹人平臺。黨建導師要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可以成立專門的工作室,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科研立項活動及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1.挖掘黨建導師制的內涵
黨建導師制的實行,有助于提高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力和活力,形成師生命運共同體。兵工類高校應該將自身特有的兵工精神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指引大學生黨員的實踐外化行為,以培養政治素質過硬、綜合素質一流的復合型人才。黨建導師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黨建工作,以影響學生、指導學生,著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紅色黨史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
2.構建黨建導師制路徑
黨建導師的選拔,簡單來說就是在二級黨支部的領導下,遴選出品行兼優、專業相適的黨員專業教師擔當黨建導師。黨建導師必須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品德高尚,熱愛教育,責任心強。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時,黨建導師要對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進行全面考察,并定期開展黨課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對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另外,黨建導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等,幫助學生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給出相關啟示,有針對性地教育引導學生。
3.創新黨建導師制載體
(1)擇優遴選,完善機制。學校要選擇優秀的黨員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擔任學生黨支部黨建導師,使其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將兵工類高校特有的兵工精神融合到專業教學中,在基層黨支部對所分管的學生進行長期的黨性教育,深入學生黨支部了解學生需求,探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新時期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尋找解決途徑,完善機制建設。同時,學校可以建立黨建導師制幫扶模式,通過“三會一課”黨日活動、黨員大會、組織生活會等形式,了解學生在基礎課學習方面及專業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學生實時互動交流,突破時空限制,探索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黨建導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并通過專業意識教育、科研訓練、素質教育等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學生黨性修養、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幫助。
(2)付諸實踐,凝聚合力。黨建導師可以在學生黨支部中成立工作室,帶動大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提高大學生的科研水平。對于有想法、有能力但沒有尋求到合適團隊的黨員學生,黨建導師可以通過學業引導、專項幫扶、優勢梳理等方式幫助其創建科研團隊,引導其參加科研立項和校內外各類實踐活動。黨建導師的引領,能夠改變過去學生黨支部活動方式單一、活動內容不足的現象,促進健康學風建設和整體素質提升,提高學生黨支部活力,凝聚師生合力,建立師生命運共同體。黨建導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特點,探索個性化的真正受大學生歡迎的育人載體,從思想教育、專業、科研、創新創業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培養,提升大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
[1]初漢平,姜莉莉,許騰,韓雪,李靜芳.“黨建導師制”模式建構進路———基于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制度創新的視角[J].菏澤學院學報,2020(03).
[2]林芳.“黨建導師制”大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9(03).
[3]張春偉,張爾秘.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導師制模式的實踐探索[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
[4]郭巧玲.構建“黨建導師制”促進學生黨建工作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4).
[5]郭巧玲.導師制引入學生黨建工作的探討和思考[J].北京教育, 2013(12).
[6]黃新建,姚冠新.大學生黨建引入導師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09).
[7]代婭麗,謝媛媛,馬偉寧.論在高等學校本科生黨建中實行導師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7(04).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Party Construction Tutorial System" Mod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Yingqi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59, China)
Abstract: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ith the traditional military spiri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tutorial system" can not only build a bridge between Party construc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systematic, warm and vigorous, but also help to innovate the working methods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vit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Party branches,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Party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working idea of "Party construction tutorial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excavat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ng path and innovative carrier.
Key words: tutorial system;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building tutor; military spirit;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