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源
關鍵詞:區域游戲;幼兒;教師;觀察;指導
區域游戲是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構建區域角的過程,是幼兒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獨特方式,其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幼兒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因此, 教師應重視區域游戲對幼兒的積極影響,加強對活動的有效觀察,為幼兒提供系統化的教育指導,以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和學習意識。這其中,教師的有效觀察與指導非常重要,教師不僅要以間接指導的方式幫助幼兒組織和開展游戲,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還要認真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情緒變化等,以此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分析,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提升區域游戲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分析區域游戲含義及應用價值、區域游戲中教師觀察與指導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探究區域游戲中教師觀察與指導的具體策略。
一、區域游戲的含義及應用價值
1.區域游戲的含義
區域游戲是指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構建區域角的過程,其是幼兒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獨特方式,也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培養方式。常見的區域角包括生活區、語言區、美工區、科學區、建構區、角色游戲區等。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幼兒園區域角的不同投放不同的游戲材料,讓幼兒通過自主操作、合作游戲,獲得有益于成長的經驗。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必要的細致觀察以及教學指導,并針對觀察、指導中發現的“教”與“學”的問題,進行優化、調整,從而最大程度發揮區域游戲的教學價值,實現區域游戲對幼兒的培養作用。
2.區域游戲的價值
(1)區域游戲是落實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因此,在區域活動中, 教師應重視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 對幼兒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和個性化教學培養,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活動、學習,積極探索全新的未知領域,實現個性化發展。同時,個性化的區域游戲還能滿足幼兒的不同學習需求,提升其創新能力,挖掘其學習潛力。然后,教師以此為基礎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目標,為后續的教育活動提供積極的教學指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2)區域游戲體現教學價值。在區域游戲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幼兒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培養,讓幼兒通過日常學習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有效指導,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學習體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幼兒,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另外,在區域游戲教學中,教師還要加強對幼兒的觀察,以此提高區域游戲的教學價值,體現區域游戲對幼兒成長的積極影響。
(3)區域游戲體現教師教學能力。區域游戲有利于增進幼兒與幼兒、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對此,教師應認真觀察, 充分了解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并根據觀察結果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可見,區域游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全情投入。在實際教學中, 教師不僅要重視區域游戲對幼兒的教學影響,還要通過專業化的教學方式,對幼兒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導,從而形成系統的區域游戲培養體系。
二、區域游戲中教師觀察與指導存在的問題
在區域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幼兒的教學觀察。這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工作,教師通過對相關教學活動的有效觀察,可以提高課堂管理能力,促使幼兒進行積極、自主的探索,并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對此,教師應該加強區域游戲的觀察與指導等教學活動,從而發現并解決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區域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教學作用和價值。
1.游戲過程缺乏有效觀察
教師對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行為應多觀察,充分了解幼兒的活動狀態和存在的問題。部分教師錯誤地將幼兒區域游戲當作幼兒日常放松的活動,認為其對幼兒的學習發展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因此很少對幼兒進行科學觀察, 忽略了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變化。另外,區域游戲比較難控制,幼兒一直保持活動的狀態, 所以教師很難對整個班級的幼兒進行觀察。正因為教師對區域游戲的認識不同,所以觀察的重點也不同, 有的教師不僅對區域游戲缺乏有效觀察,對于如何觀察、怎樣觀察,也缺乏有效理解,這直接影響到區域游戲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區域游戲中對幼兒教學管理存在的不同認識, 甚至一些錯誤認識,會直接影響到日常的教學觀察,而缺乏有效觀察的區域游戲無法發揮其教學價值, 起不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作用。
2.游戲中缺乏對幼兒的尊重
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應加強對幼兒的了解。部分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缺乏工作熱情, 不僅不主動了解幼兒的個體情況,甚至出現不尊重幼兒、不平等對待幼兒的情況。因此,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很難形成情感認同。游戲是幼兒日常學習的內容,不是一種學習過后的獎勵,是幼兒探求未知世界,獲取成長經驗的有效途徑,對幼兒的成長具有積極影響。在區域游戲中,幼兒會因為好玩而玩,但是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應該玩什么、怎樣玩,是教師在區域游戲教學中應研究的內容。對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權。幼兒只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得到教師的認可, 才能進一步激發出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并在游戲中實現自我突破。
3.缺乏對幼兒個體差異性的認識
區域游戲活動對幼兒的成長具有積極作用,對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游戲活動的教育價值,并通過科學的教學管理以及良好的教學引導,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提升區域游戲效率。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對幼兒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引導,并重視游戲環境創設,以靈活的教學培養模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但部分教師缺乏對幼兒個體差異性的認識,以“一刀切”的模式開展區域游戲活動。
4.投放的游戲材料單一
在區域游戲活動中,部分教師隨意投放游戲材料,材料不僅單一,甚至還存在不及時更新的情況,有時甚至一學期都沒有更新,這就導致幼兒缺乏可選擇的游戲素材,影響到幼兒的區域游戲參與積極性。而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如果不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還會導致幼兒在區域游戲中只是“玩游戲”,而沒有實現“玩中學”。
三、區域游戲中教師觀察與指導的教學策略
1.做好進行區域游戲的準備工作
(1)教師和幼兒就區域活動規則進行磋商。在區域游戲中,當幼兒做出與教師設定的規則不符的行為時,部分教師會“親臨指揮”。可見,這是教師的區域游戲,而非幼兒的游戲,會導致幼兒漸漸失去進行區域游戲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制定游戲規則,讓他們當“小主人”,自己去思考,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既可以強化幼兒對區域游戲的認同感,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
(2)做好區域游戲素材選擇。教師在投放游戲素材時, 要根據當前的幼兒教育主題和幼兒的興趣、需求,適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即針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學習需要,投放適合的結構材料。例如,為小班幼兒提供低級結構的游戲素材,為大班幼兒提供高級結構的游戲素材。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能力發展情況,在教學中要兼顧弱勢幼兒,通過和幼兒一起做游戲,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并適當增加游戲素材的操作難度,激發幼兒對游戲素材的探究興趣,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
2.材料投放契合主題活動內容
在幼兒區域游戲教學中,教師要制定適合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策略,根據活動主題投放相應的材料,以趣味性的活動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勵幼兒進行大膽操作,提高幼兒的學習意識,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例如,在“認識水果”的區域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用彩筆制作水果小卡片,或提供一些水果學具,讓幼兒辨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制作一些簡單的水果美食,如水果沙拉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可加深幼兒對水果的認識,并能讓幼兒感受到區域游戲的樂趣。
3.把握指導時間,有效介入
幼兒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對此,教師要關注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表現, 對幼兒進行有效指導,解決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正確把握指導時間,并將關注重點放在提升幼兒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上。例如,在“折紙船”的游戲中,教師首先指導幼兒折紙船, 然后將折好的紙船放到水里。過了一會,幼兒發現紙船因為底部濕沉入水中。“現在請小朋友們動腦筋,看看誰能想出一種辦法,不讓紙船沉入水中? ”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引發了幼兒的積極思考。紙船沉入水中的原因是什么? 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有的幼兒想到用蠟筆涂抹紙船的底部。經過這樣處理后的紙船被放到水里后,真的沒有沉沒。當幼兒對此興奮不已的時候,教師可適時引出防水的話題, 積極拓展幼兒的知識視野,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可見,這些有趣的活動可引發幼兒的積極思考,并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時間、介入角度非常關鍵,可以起到鼓勵幼兒,引導幼兒進行知識探究,促進幼兒成長的積極作用。
4.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區域游戲中, 教師可為幼兒創設問題情境,將某些游戲環節以問題的形式呈現,有效激發幼兒的探索能力,促使幼兒形成問題意識,并逐步提高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為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設計問題, 以此激發幼兒的參與動力,促使幼兒進行深度學習。另外,教師還可適當延長游戲時間,拓展游戲空間,讓幼兒自主選擇區角,自主分配游戲角色,以此提升幼兒的想象力以及合作能力。在區域游戲中,教師還要積極營造和諧的內部環境,這是深度學習的重要推動力。例如,教師可根據幼兒喜歡探究、親近自然的特點,為幼兒創建“小推車”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在每天午間散步時間收集石頭、樹葉等自然資料,然后將其收納到小推車內。同時,教師可在小推車的收納格內放置木工工具、放大鏡等,引導幼兒利用自然資料進行自主探究,以此拓展幼兒的思維。
5.借助多媒體工具,有效指導美工區域游戲
美工區的設立是為了讓幼兒感知色彩的多樣性,看到生命之美。然而,幼兒缺乏人生閱歷,思維方式單一,這是開展美工區域游戲的障礙。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開展游戲。這不僅可以豐富游戲內容,還可以帶給幼兒更多的視覺體驗,讓他們在區域游戲中感受到五顏六色的色彩美。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幼兒播放一部有白云、藍天、綠樹、紅花的短片,讓幼兒欣賞,并思考“短片中都有什么顏色? 自己最喜歡什么顏色? 為什么”。這樣, 幼兒可形成自己獨特的顏色感知和生活體驗。然后, 教師可隨意選擇一種色彩作為活動主題,用圖片來展現由這個顏色構成的世界。如在藍色的背景下,教師可以準備各種不同的圖片,藍天、藍色的汽車、藍色的海洋、藍色的裙子等。這種教學方式可讓幼兒在區域游戲中認識多種顏色。最后,教師還可讓幼兒隨意挑選一種顏色, 以其為主色調繪畫,以此進一步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認知。
6.動態觀察、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游戲
在區域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觀察與指導是教師的重要工作內容。幼兒在游戲中會徹底放松,表現出比平時更強烈的情緒,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可通過細心觀察,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個性、學習能力,并通過有意識的指導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潛能。教師還可在不影響幼兒游戲興趣的情況下,通過有效指導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區域游戲中認真觀察、分析幼兒的游戲狀況,并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游戲環節和內容中,對幼兒的參與感、學習效果進行準確評估。首先,教師要確定幼兒在整個區域游戲活動中的角色,并根據具體情況來判定其思維和學習能力。例如,在“過家家”的區域活動中,有的幼兒是主導型的,有的幼兒則是完全參與型的,還有的幼兒很少參與游戲。對此,教師要認真分析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角色,了解其個性特征和興趣取向,以便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其次,教師要注意觀察細節, 對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情況、探索能力以及挑戰能力等進行全面觀察、分析,并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判斷其行為是否符合年齡特征,以“培優補劣”的教育觀念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7.挖掘游戲潛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區域游戲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挖掘各種游戲工具和教具的功能,給幼兒提供更多的自由選擇權,指導幼兒進行創意游戲,以此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對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來安排游戲,不強迫他們參加自己不喜歡的游戲,并讓他們有足夠的自由選擇空間。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盡量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使他們通過游戲獲得更多的成長經驗。
例如,在區域游戲“小兔拔蘿卜”中,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兔子頭飾、服裝,讓幼兒扮成一只兔子,并通過感統訓練器材抵達目標地點。在此區域游戲中,感統教學工具是非常關鍵的要素,可以讓幼兒通過跳躍等形式實現感統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盡量不打攪幼兒,讓幼兒進行自我思考,以不同的方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可見,該課程的設計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能使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完成學習任務。另外,教師要從整體上對幼兒的游戲參與狀態進行分析。有的幼兒跳躍能力不強,在參加區域活動時多采用爬、走的方式。對此,教師可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設計開放式的區域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索, 使其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最佳方式,實現運動能力的整體提升。
8.恰當評價,積極進行總結反思
在區域游戲中,教師應重視對幼兒的教學指導以及恰當的教育評價,積極反思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經驗,以此逐步提高區域游戲教學效果,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例如,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意識,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贊美的語言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讓幼兒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探索。另外,在游戲活動過程中, 教師要認真觀察幼兒的表現,游戲結束后,對幼兒進行合理評價,逐步完善教育培養方式,找到教學工作中的不足,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四、結語
區域游戲是幼兒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獨特方式,這其中,教師的有效教學觀察與指導可為幼兒營造積極的游戲環境,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探索能力,培養幼兒主動思考的意識。對此,教師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投放與主題活動相符的材料,把握好指導時間,并充分發揮情境、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優勢,挖掘游戲潛能,進行動態觀察指導、科學評價,最大程度發揮區域游戲的教學價值,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