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燦
摘要:培養合格的基礎美術教育人才,是高職美術教育專業的根本任務。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應結合新時期下美術教學的特征和要求,對美術教學理念和模式進行優化,提升教學水平。文章在深入衡陽市各區小學進行美術師資現狀及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對美術教育專業教育教學進行反思,指出高職美術教育專業教學應強化課程實訓、提升職業能力,創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培養綜合素質、激發從教意愿,深挖傳統文化、豐富課程資源。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專業;教育教學;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5-0013-04
隨著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辦法》等文件的連續出臺,中小學藝術教育學科的地位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肯定,美育的重要意義得到凸顯和強調。顯然美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為中小學輸送優質藝術師資人才成為規范藝術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推進高校藝術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構建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中小學校協同培養的育人機制。在國家大力發展美術教育的契機下,衡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立足本土教育,在2020年7月深入湖南省衡陽市各區小學考察,進行“衡陽地區小學美術教師隊伍現狀及需求調研”,力求分析衡陽市小學美術教育師資上的短板,尋求小學美術教師培養的策略,為美術教育專業開展教學改革工作提供依據。
1.調查目的
了解衡陽地區小學美術師資需求及崗位素質要求,對美術教育專業開展教學改革進行反思。
2.調查對象
衡陽地區小學教學主管領導,衡陽地區小學在崗美術教師,參與網絡問卷調查的小學美術教師。
3.調查內容
第一,調研學校的基本情況,包括學校名稱、學校所處地區、性質、學生人數及專職美術教師人數及兼職美術教師人數。第二,調研行業發展情況,即小學美術課程教育意義的落實情況、美術教學方式、美術課程資源、美術課程內容。第三,調研人才需求情況,包括衡陽市小學美術教師學歷層次,衡陽市小學對未來美術教師的素質要求。第四,調研職業崗位群,即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師的崗位特色。第五,調研崗位能力水平,包括小學美術教師的職業能力、從教意愿、專業技能要求。
4.調查方法
第一,訪談法。通過事先擬定的訪談提綱,現場與學校教學主管領導、教師進行座談、訪談,就美術教育發展、人才需求、學校課程體系、實習實踐等方面進行交流。第二,問卷調查法。采取線下問卷調查與網絡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第三,現場觀察法。在調研期間,參與調研的人員分組進行現場觀察和記錄,為后續研究工作的開展積累第一手材料。
5.調查工具
制作“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調查問卷”及“訪談提綱”,并在“問卷星平臺”發布調查問卷。
1.調研學校的基本情況
第一,現場調研。衡陽市(區/縣/鄉)小學共27所,其中市區小學5所,學生3210人,專職美術教師9人,無兼職美術教師;縣、鄉、鎮、村公辦小學20所,學生總人數15676人,有專職美術教師14人,兼職22人;縣、鄉、鎮、村民辦小學2所,學生總人數5575人,有專職美術教師14人,無兼職美術教師。第二,網絡調研。完成有效調研問卷69人(次)。衡陽市(區/縣/鄉)小學35所,其中市區小學7所,地處城郊結合處小學2所,縣城小學6所,鄉、鎮、村小學20所。共有專職美術教師31人,兼職美術教師19人,學生總數38951人。
2.行業發展情況
網絡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認為小學美術課程還需加強美術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影響”比例為73%,“認為小學美術教學方式單一”的比例為62%,認為“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資源豐富”的僅占15%。針對“最受小學生歡迎的美術課程內容”這一問題(多選),顯示受小學生歡迎的教學內容依次為造型表現67%、綜合探索58%、欣賞評析52%、設計應用45%。
3.人才需求情況
衡陽市(區/縣/鄉)小學美術教師學歷層次集中在大專層次及大專以上,其中大專占45%。對未來小學美術教師素質要求的結構比重依次為:美術教學能力、組織綜合活動能力、教育情懷、師德規范、人文素養,詳見表1。

4.職業崗位群
針對小學美術教師的崗位特色,認為美術教師除了美術教學工作外,還可勝任的崗位按占比依次是:學校文化和宣傳、主題教育、少先隊和社團活動輔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調查顯示,75%的小學無特色課堂,超過78%的小學希望開設特色課程,特色課堂內容按占比依次是:書法、創意繪畫、手工,詳見表2。

5.崗位能力水平
對小學美術教師崗位能力進行結構分析,按占比依次是:對小學生的態度與行為、教育教學態度與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教育教學組織實施、教育教學設計等,詳見表3。小學美術教師隊伍從教意愿一般,詳見表4。專業技能中占比依次是:手工、色彩、簡筆畫,且訪談中99%的被調查者認為加強小學生書法知識技能很有必要,詳見表5。



1.美術教師職業化程度不夠
從美術教師隊伍看,美術教師大多畢業于藝術學院,有扎實的繪畫基本功、一定的藝術素養,但缺乏對美術教師職業的整體認知,對學生的繪畫能力和身心發展規律把握不夠,對教育教學理念不明確,使教學內容過于專業化,技法難度過高,使學生難以理解課程內容,影響教學效果。偏遠山區教育落后,師資、教育資源都比較缺乏,常常要求教師在語文、數學教學的同時兼任美術教學。例如,衡陽縣和祁東縣的7所公辦學校,需要美術教師能夠兼任多種科目,而條件較好的城區、民辦小學要求美術教育能出特色、出成績。訪談中,各校校長多次提到美術教師職業化程度不夠深,需要一專多能的美術教師,提出美術教師既要專業基礎扎實,又要具備綜合素質,要能“畫”,更要會“教”。
2.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在小學美術教學方式是否過于單一的選項中,認為“是”占62%。說明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單向輸出式的傳統教學,知識容量大,知識點簡單。也有部分教師對教學方式嘗試改變,在與雁峰區一名美術教師訪談中,她表示學校大部分課堂都會采用新媒體技術,如PPT、音樂導入或小組合作探究,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模式。一方面是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傳輸知識,從“教師說”變成“視頻說”,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先進教學理念的內涵,徒有形式。另一方面是教師雖然接觸到一些相對先進的教學理念,但是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導致落實到實際中無法準確實施,教學實踐無法深入。
3.教師綜合素質不高,從教意愿低
目前小學美術教師隊伍的從教意愿不夠積極,有待提高。訪談中也有學校反映師資不足的原因更多的是美術教師的從教意愿低,不能安于教師崗位,愛崗敬業精神缺乏,人員流動大。一方面以學科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體系中美術學科的重要性不突出,教學時間被擠壓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師缺乏教學激情,從教意愿低。另一方面美術教師自身缺乏對職業的熱情和教學研究能力,對學生的教學僅限于專業技能上,認為學生創新能力、三觀的塑造與美術學科關聯不大,缺乏對學生理想信念的引導。部分學校認為教師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專業能力、教學能力,還要有組織綜合活動的能力、教育情懷、師德規范、科學人文素養,職業道德是教師的終身修養。
4.美術課程資源缺乏
所調研學校中,只有25%的學校開設了美術特色課堂或者活動,美術特色課程開課率不足、活動形式單一、本土美術特色資源匱乏等情況不同程度存在。美術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強美術教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將本地區、民族的自然資源、傳統文化資源與美術課程教學進行充分整合,能使學生厚植鄉土情懷與愛國主義情懷,因此探索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各階段美術教學改革很有必要。
1.強化課程實訓,提升職業能力
在培養美術教師的過程中,理論聯系技能、專業轉為職業是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根本途徑,必須將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能力緊密結合。教師要盡力創設真實情境,除了傳授美術專業知識、基本理論,還要針對學科特性讓學生將專業知識轉化成職業素質。教師可以聯系當地學校進行“崗位互換”,每月安排時間去聯點學校進行小組訓練,讓學生服務一線,進入美術課堂,明白學生的真正需求,了解美術教師的職業素質要求。同時,當地學校優秀教師可以進入高職院校為學生帶來一線的學習經驗,為自身的理論知識添磚加瓦,培養既具美術學科能力又具教育職業能力的交叉型教師。針對衡陽地區美術教師的不平衡性,高職院校不僅要注重學生美術專業能力的廣度與寬度,還要注重學生對各學科知識的融合,使培養的人才能夠進行跨學科教學。
2.創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教師應該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與性格特征,并據此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強化師生互動。第一,要結合學生的職業規劃與學習能力形成多維度、多層次、多方面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實踐活動。第二,要優化教學方法,堅持生本課堂,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可嘗試引入翻轉課堂、STEAM跨學科統整概念、支架式教學、合作探究教學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自學、搭建支架、獨自探索、小組合作等教學手段,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美術能力與綜合素質。第三,要靈活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教師可將自媒體創作、兩微一端窗口、慕課、微課等多種形式融入美術課程教學。
3.培養綜合素質,激發從教意愿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應突出職業道德和教育情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除了使學生掌握美術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外,還應使學生了解基本教育理論,提高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教育反思能力,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產生強烈的從教意愿。高職院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使學生具有深厚教育情懷、良好的師德修養和人文素養,掌握美術教育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備一定實踐能力、創新意識。
4.深挖傳統文化,豐富課程資源
教師要深挖本土、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資源,汲取傳統文化中藝術精髓,把獨特的地域文化引入高職美術課堂教學,豐富美術課堂。例如,教師可利用衡陽大橋剪紙(祁東縣)讓學生練習造型表現,利用蔡倫古法造紙(耒陽市)讓學生感受紙藝,利用大和滾地龍(耒陽市)讓學生嘗試制作,利用張綠林面人(石鼓區)讓學生制作設計。值得一提的是,衡山皮影戲(衡山縣)又稱紙偶,制作精美、造型準確、色彩豐富、虛實結合,人物角色清晰,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是高職學生美術課程資源的寶藏。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以“微課”為載體,拓展課程資源,通過本土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深度結合,提高學生美術技能,優化教學資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使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唐志.我國高職美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及改革發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2]蔡偉.關于普通高校美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 2006(33).
[3]何冬妹.高職美術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設想[J].遼寧高職學報, 2004(01).
[4]曾佳妮.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01).
[5]吳麗婷.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17).
[6]馬娜.高職美術教育改革創新原則及其專業人才培養[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14).
Reflection o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Art Educ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Investigation
Gu Can
(Hengy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Hunan Province, Hengyang 421001,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qualified basic art education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art educ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rt educ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optimize the art teaching concept and mod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art teaching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eds of art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in various districts of Hengyang city,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art education specialt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eaching of art educ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curriculum training, improve professional ability, innovate teaching means,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imulate the willingness to teach, dig deep in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rich curriculum resources.
Key words: 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rteducation maj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vocational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