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潔
摘要: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和認知方式是多元的,這與我國素質(zhì)教育理念十分契合。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將多元智力理論融入實際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同時發(fā)展多種智能,有效構(gòu)建英語思維,提升英語學習效果。文章從多元智力理論的含義和教育觀入手,分析傳統(tǒng)智力理念的弊端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影響,闡明多元智力理論對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啟示,并對多元智力理論指導下的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設計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多元智力理論;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8-0109-04
多元智力理論,即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理論)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博士提出,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智能結(jié)構(gòu)理論,其對西方國家的教育改革有著重要的影響。加德納認為,人類思維和認知的方式是多元的,單純的某種智力和達到目標的唯一方法根本就不存在,每個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挖掘自己的大腦資源,這種為達目的而發(fā)揮的各種個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才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個人優(yōu)勢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優(yōu)化發(fā)展。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是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其教育目標一般為培養(yǎng)生產(chǎn)、技術(shù)、服務、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基于高職高專院校這一人才培養(yǎng)目標,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可以多元智能理論為依據(jù),實施教學方式多樣性、訓練方式多樣性、發(fā)展方式多樣性、評價方式多樣化的大學英語教學,以激發(fā)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diào)動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學習主動性,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從而為高職高專學生成為未來職場需要的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傳統(tǒng)的智力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是一元的、個體的,智能是單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博士則認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huán)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于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或者生產(chǎn)和創(chuàng)造出有效產(chǎn)品所需要的能力。其指出每個人都至少具備八種智能,即數(shù)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交流智能、語言智能、環(huán)境智能、節(jié)奏智能、自省智能等。這些智能同等重要,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1)數(shù)理邏輯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主要指人類運用數(shù)學知識及自身的邏輯思維,對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進行運算和推理的一種能力。
(2)空間智能。空間智能主要指人類通過空間感受、方向辨別、空間記憶,以及不斷改變個體之間的空間關系等方式將自己內(nèi)心的思想和情感表達出來的能力。
(3)身體運動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主要指人類大腦驅(qū)動四肢及軀干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其主要體現(xiàn)在某一類人能夠靈活控制自己的身體,并運用身體和實際行動來獲取知識和表達自己的能力。
(4)交流智能。交流智能主要指人與人之間交往和相處的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其主要體現(xiàn)在某一人群能夠通過體驗他人的情緒來感知他人的意圖,并在此基礎上作出與之相適應的反應的能力。事實證明具有較高交流智能的學生,更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交流,并通過合作探討的方式獲取知識。
(5)語言智能。語言智能主要指人類在獲取語言知識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聽、說、讀、寫這四項能力。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能夠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及跨語言交流能力,并能夠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語言來完整地描述事件,也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還可以通過語言搜尋大腦中的記憶信息等。
(6)環(huán)境智能。環(huán)境智能主要指人類能夠識別并了解動植物,以及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一種能力。
(7)節(jié)奏智能。節(jié)奏智能主要指人類對樂曲的節(jié)拍、音準及韻律的識別和敏感程度。具有較高節(jié)奏智能的人能夠快速識別音樂中的音符,并在短時間內(nèi)記住音樂的旋律。
(8)自省智能。自省智能涵蓋了人類對自身行為的認知,對行為中不足之處的反省等。具備較高自省智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正確地意識到自身的情緒,并對自身現(xiàn)有的情緒、行動動機、欲望、意志力等做出評價,同時還能較好地掌控和調(diào)節(jié)自身的情緒。
(1)強調(diào)變化的、多因素組合的智力觀。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各種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是相對獨立的,各自有著不同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使用不同的符號系統(tǒng)。
(2)強調(diào)全面的、多樣化的人才觀。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或幾種優(yōu)勢智能,只要教育得法,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某方面的人才,都有可能獲得某方面的專長。
(3)強調(diào)積極的、平等的學生觀。多元智力理論認為學校里就不存在差生,學生的問題不是聰明與否的問題,而是在哪些方面聰明和怎樣聰明的問題。
(4)強調(diào)個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觀。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在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具有發(fā)展?jié)摿Γ逃咧灰獙λ麄冞M行合適的教育訓練,其相應智能就能得到發(fā)展。
(5)強調(diào)多元化的、以評價促發(fā)展的評價觀。多元智力理論認為評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者需從對學生單一的紙筆測驗評價走向多元化的評價,從結(jié)果評價走向過程評價,以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作用。
1.傳統(tǒng)智力理念的弊端
(1)傳統(tǒng)智力理念認為一個人智力的高低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測量出來,并用IQ的分值表示出來。在教育領域中,部分教育工作者經(jīng)常會用IQ分值來評定學生的智力水平,并認為IQ分值較高的學生智力水平也較高,而智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會更好。
(2)傳統(tǒng)智力理論對人的智力水平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并且智力是先天因素決定的,與后天發(fā)展關系不大,因此一個人在5歲之后,智力就很難再發(fā)生改變了。在教育領域中,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是先天智力水平不高導致的。
(3)傳統(tǒng)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商與人的語言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智商較高的人具備較強的記憶存儲能力,他們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地記住語言學習的內(nèi)容,因此他們的語言能力會更好。
2.傳統(tǒng)智力理念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在傳統(tǒng)智力理念影響下,部分英語教師常常將智力單純地理解為學生在語言或邏輯方面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特別是學生在校園學習及考試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出色能力。然而事實上,人的英語學習能力并不能簡單地通過智力高低去進行評判,IQ分值高的人不一定語言能力強,IQ分值低的人也不一定學不好語言。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將這種傳統(tǒng)的智力理論應用在英語教學中,不但難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英語學習效果不理想,使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呈低效化發(fā)展。
1.英語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識和教育理念在某種程度上比其傳授具體知識所采用的方法更能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如何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怎樣看待學生智力水平的發(fā)展情況,會深遠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傳統(tǒng)智力觀念影響下,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通常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判斷學生英語語言的掌握情況。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他們會更傾向采用“灌輸”的方式展開英語教學,而在“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語言能力難以得到真正發(fā)展。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智力并不是以整體的方式存在的,而是相互獨立的,這充分改變了我國教育工作者對智力的認識,促使我國教育工作者意識到挖掘?qū)W生潛能的重要性。對于英語教學而言,英語教師應意識到,英語教學并不僅僅是對語言符號和語言表達形式的傳遞,而是對學生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在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將教學的側(cè)重點放在開發(fā)學生多種智能、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上。在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發(fā)展交流能力,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閱讀文本內(nèi)容的想象和延伸,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視覺和聽覺活動的方式,為學生呈現(xiàn)語言信息,幫助學生發(fā)展空間智力。
2.英語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選取
由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可知,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和啟發(fā)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因此,在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進行語言理論知識的傳輸,還要重視學生語言學習策略的選取,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語言學習策略主要包括語言認知策略、語言原認知策略和語言社會交際策略三部分。語言認知策略主要是指學生通過記憶單詞、歸納語法、猜想詞意和句意等方式學會并認識語言的方法。語言原認知策略主要指學生有意識地進行語言學習,并能夠?qū)ψ陨憩F(xiàn)有的語言學習行為進行掌控和反省的方法。語言社會交際策略主要指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語言知識的遷移和應用,使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應用英語語言知識。英語教師引導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語言策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還能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發(fā)展自身的語言智能。
3.英語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多種智能,并且這些智能都是可發(fā)展的。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多種智能能夠?qū)崿F(xiàn)全面提高。例如,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每個小組成員都必須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通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完成任務。而在小組評價中,每個小組成員都可以在個人評價及小組成員互評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以便及時吸取他人意見,進而彌補自身的不足。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模式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智能和交流智能,又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自省智能。因此,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以有效達成英語教育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學習活動中,為了確保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能力的提高,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情、性格特征等科學地為學生分組、合理地為小組成員分工,并引導學生就自己負責的任務,與同組其他成員就課程的重點句式、英文表達與漢語語言表達之間的差異等展開探討,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英語思維。
4.英語教師應重視發(fā)展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多元智力理論可以幫助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多元智力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生活中的獨立個體,其不僅擁有多方面的智能,還能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智能發(fā)展自身的弱勢智能,從而使自身實現(xiàn)全面綜合發(fā)展。這種“以優(yōu)補弱”的智能發(fā)展方式被稱為知識的遷移。知識遷移是人類認識知識、探索知識的重要途徑。知識遷移其實就是指學生在某一特定條件下將獲取的技能和知識應用到另一事件或問題中,從而通過對某一領域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影響另外一個領域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學校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將所有知識和技能都傳遞給學生,因此其必須重視發(fā)展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成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新型勞動者。
1.詞匯及句型教學設計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前5分鐘時間里,組織學生開展詞匯和句型的頭腦風暴活動,要求學生快速列出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相關的詞匯和句型,以此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課前打開思路,從而為學生語言發(fā)展智能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與飲食習慣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快速列出中西方菜肴的名稱,以及相關句型,以此幫助學生快速熟悉教學內(nèi)容,并有效掌握這些詞匯和句型。5分鐘詞匯和句型的頭腦風暴之后,教師可帶領學生一起統(tǒng)計出每個小組列出的詞匯及句型總數(shù),并對列出數(shù)目最多的小組給予獎勵。
2.語法和寫作教學設計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可將語法和寫作教學的設計與視覺符號連接在一起,并借助色彩豐富的顏色標記和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在運用顏色標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用綠色表示動詞及動詞短語,用藍色表示重要的詞匯句型,用紫色表示重點語法知識點,用紅色表示學生較難理解的語言知識內(nèi)容。在借助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與本節(jié)課程相關聯(lián)的所有知識點都放在圓圈或方框中,再通過連線的方式引導學生快速找到這些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知識網(wǎng)絡。顏色標記法和思維導圖都更適合空間智能較強的學生,他們對顏色的敏感程度較高,這能幫助他們通過不同顏色的標記實現(xiàn)對重點內(nèi)容的記憶。
3.歸類翻譯教學設計
歸類翻譯是當前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考試中最常見的題目類型,其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分類對象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將翻譯題目分為不同的類型,并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在英漢互譯及短文翻譯中,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要教會學生快速區(qū)分簡單句、被動句、從屬句以及長句,并將這幾種句型進行翻譯分類,從而快速找到合適的翻譯方法進行翻譯。
4.反思學習設計
反思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在階段性的學習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其是智能發(fā)展較好學生的重要特征。由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可知,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每一個個體都至少同時擁有八種智能,這八種智能彼此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它們能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以不同的方式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另外,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實現(xiàn)提升的。因此,在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置反思環(huán)節(jié),以此促使學生在完成階段性學習后可以快速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并通過不斷學習補齊短板,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智力是人類大腦中文化知識的積累,它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潛能,這種潛能在個人經(jīng)驗、文化和動機的影響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xiàn)。在多元智力理論的指導下,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教學理論的局限,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艷,黃雅佳.多元智能理論視域下大學英語口語課堂設計與實施[J].黑河學院學報,2021(01).
[2]張黎明.基于多元智力理論的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課堂教學———對湖北經(jīng)濟學院本科大學英語教學的調(diào)查分析[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2).
[3]熊伶俐,鄭紅艷.多元智力理論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漯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4(06).
[4]張培紅.多元智力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金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4(03).
[5]張淑燕.多元智力理論與高職高專大學英語隱性分層教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10).
[6]鞏占坤,王靜,任志鵬.基于多元智力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嘗試[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2).
Research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hen Minjie
(Minjiang Teachers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holds that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 of human beings is diversified, which is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College English educa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e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to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can promote students to develop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effectively construct English thinking, and improve English learning effect. Starting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intelligence and its impact on English teaching, clarifi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collegeEnglish;multipleintelligencetheory;instructional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