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順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較為淺顯,無法對抽象問題進行合理認知,缺乏理解分析能力。教師將繪本插圖與文字有機結合起來,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創作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夯實語文寫作基礎。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推進是當前時代的必然選擇,小學語文教師應博采眾長,將繪本與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從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尋找靈感并展開一定思考,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繪本;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3-0167-03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picture books into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ZHAO Xushun ?(Luma Central Primary School, Xianfeng Township, Linxia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have relatively shallow thinking, cannot reasonably recognize abstract problems, and lack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eachers organically combine picture book illustrations with words, which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e ability,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wri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in the current era.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learn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effectively combine picture books with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and guide students to find inspiration and develop certain thinking from the reading process,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language learning.
【Keywords】Picture book;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Strategy
繪本以其圖文并茂的講授形式深受眾多小學教師青睞,被廣泛作為教學工具使用,繪本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文本式閱讀轉型為圖文并茂的閱讀模式,進而培養學生寫作學習興趣。同時,繪本憑借自身簡潔明了、鮮明生動的特征,成為學生最為喜愛的閱讀書刊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繪本以低年齡段的兒童閱讀需求為導向,以小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與認字水平為編撰基礎。教師通過繪本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能有效調動學生寫作熱情,實現對小學生的寫作啟蒙教學,循序漸進地提高其寫作能力。
1.繪本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意義
目前素質教育的推進是當前時代的必然選擇,為傳統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帶來了新鮮血液及活力,也帶來全新挑戰和難題。新課標指出,師生可通過閱讀教學建立交流渠道,學生需獨立進行閱讀實踐并自主思考,以獲得良好語感,提升文學理解鑒賞的能力,以熏陶自身情感、豐富自身內涵與文學素養。但全面審視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此階段學生心智尚未健全,仍處于發展中階段,他們缺乏全面的認知理解與判斷能力,仍舊依靠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判斷認知新興事物。同時,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文學作品與素材較少,加之傳統應試教育與家長固有思想的制約,使學生難以在寫作過程中展現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法創作高品質文章。為解決上述問題,教育部門應鼓勵教師積極開展繪本式寫作教學,創設新興寫作教學模式。
(1)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繪本以低年齡段學生為主要對象,其以小學生年齡特征為編繪基礎,通過優美簡明的語言文字與生動美觀的圖像展示自身的魅力,有效解決了低年齡段學生排斥純文字閱讀的難題,對培養低年齡段學生想象力、幫助學生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繪本教學利用自身的多元化題材,拓寬了教學渠道,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助力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審美樂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學生可從繪本閱讀中拓寬自身知識面與開闊視野,積累各領域理論知識,進而得到一定收獲及啟迪,促進自身積累寫作素材的能力,以便在今后能創作出更加優美、具有新意的文章。由此可見,繪本閱讀是豐富學生知識、提升學生寫作能力與語文素養的良好切入點。再者,繪本具有開放性結局的特點,教師可利用這個特點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根據故事內容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續寫,進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與語言運用能力。
(2)豐富學生思想感情
具有深切真情實感與飽滿感情的文章可有效感染、吸引讀者。為此,在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中,教師可選擇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描繪較為豐滿的繪本,將其與寫作教學相互融合,引導學生不斷實踐,逐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掌握閱讀技巧,使學生在繪本故事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感知文章感情基調與語境變化,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實現精神成長。繪本的閱讀學習也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價值導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其辨別是非能力的提升,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幫助其在今后寫作過程中創作出感情基調更為豐滿的優秀作品。
(3)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特點
小學生已形成良好的色彩辨識能力,極易被色彩鮮艷的物品吸引。繪本抓住了小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旺盛且閱讀能力薄弱的特點,將色彩鮮明的高質量圖像與優秀故事相互融合,幫助學生建立濃厚的閱讀興趣。再者,小學生思維運用能力尚未開發完全,他們主要以色彩與聲音判斷事物。而繪本故事采用言簡意賅的描寫方式,加之極具情節性的高品質插圖,以圖畫為引,以文字為紐帶,宛如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引領學生從繪本閱讀進入跌宕起伏的故事世界中,全面認識故事主人翁。教師通過圖文并茂的繪本講授模式,突破了普通讀物的單一文字閱讀形式,使小學生的閱讀不再浮于表面、流于傳統的文字形式,幫助小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中心思想與主要內容,滿足了小學生心理、生理的認知特征,對推動學生情感認知、觀察、想象以及創造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關鍵作用。
2.繪本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繪本留白
留白屬于中國傳統繪畫文化中的一種美學表現形式,為觀賞者留存了一定遐想空間,為作品鋪上一層神秘色彩,繪本也采用這種方法。部分繪本在為讀者講授故事的過程中,采用了留白手法,以開放性結局引發讀者思考,提供讀者一定的續寫與想象的空間。同時,繪本閱讀讀物的質量與學生收獲知識的效率息息相關,因此,在開展課外閱讀前期,教師應對所選繪本讀物嚴格把關,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擇適宜的繪本,在保證故事情節鮮明有趣的同時,挑選具備豐富思想內涵、語言表達生動細膩、便于學生理解且具有極強教學意義與教學價值的繪本,助力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與審美體驗。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應注重描繪故事情節變化、人物情感波動等內容,創設身臨其境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充分體驗主人公的語言、心理、神態等,帶動學生走進故事內容與人物內心,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寫作的興趣,并以此引導學生尋找、摘錄文本中的優美詞句與寫作技巧,推動學生提高寫作經驗與積累能力,為其后續的故事編寫能力夯實基礎,以實現寫作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2)繪本改寫
興趣是學生探索某種新事物的前提,教師若能恰當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閱讀、寫作興趣,就能使教學過程更加鮮活生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一個趣味性故事的導入也是活躍課堂氣氛的關鍵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借助繪本故事的導入,激發學生求知欲與閱讀興趣,引導其在閱讀過程中展開深入思考,在故事原有基礎上編寫為更加生動有趣、富有深意的作品,實現寫作創造能力的提高。
(3)模仿寫作
據相關研究表明,小學生仍處于發展中階段,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為適應嶄新環境,往往通過觀察和模仿 完成對世界的認知與探索。由此可得,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模仿能力對其認知世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模仿的能力培養,以模仿能力為根基,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運用能力。繪本語言表達言簡意賅,但往往具有一定的深意,教師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解讀繪本所含哲理,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仿寫繪本故事,以更加鮮明、深刻的形式展現故事所含的哲理。
3.繪本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應用現狀
(1)繪本閱讀與語文作文教學脫節
目前,部分學生無法有效認識繪本閱讀與自身寫作水平提升的關系,無法系統完成繪本的閱讀學習與知識積累。在進行繪本閱讀過程中,他們仍將閱讀作為額外負擔作業,缺乏端正的學習態度,致使繪本閱讀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無法正確掌握繪本閱讀與寫作的有機關系,致使教學過程與實際目標嚴重脫節,無法實質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反之讓學生感受到多重學習壓力,與預想結果大相徑庭。
(2)教學模式過于單調
教學模式的優劣與寫作教學的順利開展具有密切聯系,合理的教學模式可調動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其主動投身學習。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結構單一,對學生強制灌輸知識,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降低了知識接收的能力,還會使他們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激發思維的靈活性乃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需引導學生通過新穎的角度解決問題,打破常規思維方式,從多方看待問題,進而突破自我,使自身思維能力得到質的飛躍。因此,教師應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重新定義培養創新思維的價值,深化教學改革,改變學生單一接收知識的方式,通過多元化繪本閱讀模式豐富語文寫作教學的課堂內容。
4.繪本閱讀助力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1)提升圖文并茂教學模式的重視度
為切實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及效率,教師首要的一步就是順應新課標改革方針,轉換現有的傳統教學理念。于學校而言,應提升相關教師的語文教學能力,注重教學課堂中繪本閱讀與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同時,健全校內語文課堂教學評估制度,引導教師根據新課標規定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注重繪本在語文寫作教學全過程的有效應用,進而提升課堂的質量。
(2)系統性把握繪本
目前,全面感知文本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目標之一,也是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必備技能。感知文本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深入揣摩與感悟文章的內涵與感情基調,提升文章駕馭能力。同時,繪本與一般讀物存在較大差異,它通過立體化設計,全方位地為讀者展示內容情節。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時,應從繪本整體出發,全面精讀文本,引導學生反復品讀、陶冶情操,對文本內容逐步認識、感知、感悟、理解及思考,領悟文本含義,感受語言文字的力量,學會對文本進行自主鑒賞及評價。
(3)創設情境,以問題為驅動
課堂是師生進行互動、溝通、建立良好關系的場所。為此,營造輕松有趣、引人入勝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新課標的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必要學習內容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實用性,提供了小學語文教師更為廣闊的教學空間。教師在進行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避免填鴨式教學,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個體差異創設閱讀情景,以問題導入為源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助力學生掌握寫作方法。
(4)借助繪本閱讀幫助學生鍛煉寫作能力
處于小學生由于其年齡特點的影響,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差。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所采用的是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就會讓小學生感到知識的枯燥,從而難以提起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為小學生提供具有趣味性的閱讀繪本,從而引導小學生從海量的閱讀中找到寫作的源泉。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語文教師還應該借助繪本閱讀的作用不斷鍛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在此基礎上幫助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部分小學生在觀看繪本的過程中是囫圇吞棗的,結果在閱讀后期發現自己什么都沒有學到。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通過趣味性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正確的閱讀訓練。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能更好地理解繪本的環境。教師還可以在繪本教學過程之后,讓小學生通過情景對話的形式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繪本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顯著效果。寫作是學生積累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反饋信息的途徑。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逐步深化,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挑戰不斷涌現,這要求教師將小學寫作教學置于教學目標首位,使學生掌握語言文字表達技巧,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寫作表達內心的真實感悟,以提升寫作能力與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曠姣.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2]趙曉麗.兒童繪本在小學第一學段語文教學中的使用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