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
【摘要】“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對于早期教育具有深遠影響.盡管經濟不斷發展,教改逐步深化,“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仍適用于當前的教學領域.本文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進行分析,探究“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和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常見問題,并簡述“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落實方案.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
課堂、教材和教師都是初中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從課堂實際出發,實現“教學做合一”,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主體地位,能夠更有興趣和動力去自主探究和實踐.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探究和互動交流,營造更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全面促進學生自主鉆研,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1 “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概述及其必要性
1.1 “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概述
“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思想.它提倡在教學中重視教、學、做的統一,視三者為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整體.強調教學內容和方式應圍繞學生的客觀實際進行,關注知行合一,教與學均應以“做”為中心.也就是說“做”才是該理念的核心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
1.2 初中數學中應用“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的重要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學的理念和模式都在不斷完善,“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更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這一理念的要求下,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大膽思考,能夠更加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理念,不但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而且有助于消除傳統應試教育遺留的影響,強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的實踐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明顯提升學生積極性,能夠更加主動、更加大膽地提問、交流,對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促進學生思維拓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數學學科對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要求較高,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了解發現,多數初中生經常會在學習中出現對數學知識了解不深入的情況,若在教學中依然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會更加阻礙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影響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對于提升學生的知識領悟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均具有負面影響.
“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要求更加重視教學過程中“做”的環節,若想要進行積極強化的培養,就務必在教學各環節中開展積極的引導和鼓勵,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與能力,對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也大有裨益,在這樣寬松、自主、積極的學習環境中,初中生的綜合素養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2 初中數學教學常見問題
2.1 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多數初中數學教師仍然只重視知識講解和學生成績,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或者對數學產生畏難心理,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2.2 教學過程重視形式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多數初中數學教師為適應教改的要求,會在教學方式上進行不斷的嘗試.但是,這種過度追求教學方法創新的方式也經常會導致教師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盡管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有所豐富,但卻沒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3 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相較傳統教師單向輸出的教學模式而言,初中生更喜歡實驗教學和自主探究,而不是死記硬背理論知識.“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關注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即可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然而,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忽略了這一過程,替代學生完成動手實驗的部分,使學生失去參與的機會,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會同樣受到影響.
3 “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教——重視教學相長,轉變教學模式
“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要求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積極創新,使教師意識到教學相長的重要性,使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保證課堂學習的質量.
首先,在教學模式上,教師應善于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加強課堂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創新課堂導入,營造教學情境等.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點時,推導出二次函數的公式后,即可針對問題內容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比如,公式中共包含幾個相關量、套用公式務必指導的條件有什么等,這樣就可以以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學生自主投入到分析問題的過程之中.這種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能夠激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和自主解決問題,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在教學中營造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對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也很有幫助.結合“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創設多元化遷移情境,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十分重要.例如,數形結合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常用方式,就其本質而言,其實就是代數和幾何知識的遷移.教學過程多變且復雜,在此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轉變模式,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也是激勵學生的良好方式,對于構建高效課堂、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3.2 學——由學切入,重視合理應用教學題目
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之前,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教材進行深入鉆研,仔細研讀教學大綱的要求,查找出近年來數學中考中比較常見的知識模塊,對其進行標注和分析,并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模塊知識點進行有計劃的引導和啟發,激勵學生自主探究,以此來提升教學效率,獲取良好教學效果,進而實現培養初中生思維運用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課程改革后,初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重視“學”的過程,能夠由“學”切入,深刻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興趣變化情況以及課堂配合度,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免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在教學中靈活穿插應用中考重點知識模塊題型,使學生在保持高度積極性和自主性的同時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另外,教師應充分結合教學大綱的內容對學生進行中考重要考點的滲透,運用多變的題型來進行知識點訓練和講解.所以,在教學中仍不能忽視對學生解題意識的培養,鍛煉學生逆向思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解題速度,以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數學成績,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的信心,減輕中考帶來的壓力.
例如 在學習垂徑定理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多收集和分析考題,篩選典型題目進行課堂講解.教師應優化自身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進行科學調整.比如在分析題目“若圓O的半徑是10,Q為⊙O內一點,OQ=7,那么經過點Q且和OQ垂直的弦長為(? )”時,教師不必馬上對題目內容進行分析講解,而是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分析的時間和空間,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生得到一定結論后教師再做強調、更正和講解,使學生了解題目重點考查的內容是圓垂經線的使用方法,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最后,教師再根據知識點進行題目演變,變化問題提問方式來幫助學生鍛煉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3.3 做——以做為主,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陶行知教學理念是先進的教學理念,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中,“做”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對于教師而言,應意識到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留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機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不斷的探究中獲得更多的信心,感受數學的魅力,進而增加對數學學習的好感.
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應把控好課堂教學的難度,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自我認可,更具成就感,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難心理.教師還應重視數學方式的多樣化,竭力營造更加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小組合作的探究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如在中考中比較常見的“勾股定理”知識點的講解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等劃分小組進行問題探究.課前要求學生在預習階段自學有關勾股定理的證明方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合資料,在課堂上小組討論,相互交流、補充和辯論,最終達成統一結論并派代表做課上報告.
重視數學教學中“做”的環節,就應積極引導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在做中思考、在做中驗證,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例如 在學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準備5根小木棍,長度為10~50厘米,任選三根擺出三角形造型,在不斷的嘗試中,學生就會發現同一個三角形之中,任意兩邊的和永遠大于第三邊.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學生的好奇心會被明顯激發,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更樂于思考和探討,也更容易發現問題,尋找出解決辦法,最終掌握數學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
4 結語
“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初中生數學思維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競爭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教學過程,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善于運用先進教學手段,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本前提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素養為第一準則.
參考文獻:
[1]蔡婷.“教學做合一”理念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探索[J].情感讀本,2022(21):63-65.
[2]于曉楠.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初中數學微課教學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中),2022(3):70-71.
[3]潘政.基于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2(2):122-123.
[4]王旭東.“教學做合一”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21(22):185.
[5]陳穎.談“教學做合一”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正引領[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10):65-66.
[6]李張紅.淺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SAS)”教學為例[J].讀與寫,2021,18(28):145-146.
[7]鄧國雄.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研究[J].考試周刊,2022(21):87-90.
[8]黃麗秀.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現狀分析與提升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0(A3):75-76.
[9]焦麗英.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實踐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7):80-82.
[10]史亞紅.初中數學思維教學現狀及能力培養分析[J].考試周刊,2020(47):90-91.
[11]梁為杏.初中數學教學現狀與學習意識培養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20(26):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