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芳
【摘? 要】數學是邏輯的科學,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的培養尤為重要。思維導圖能夠將數學知識以有條理、成體系的方式展現出來,且圖文結合的形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可以作為教學中的重要工具。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有條理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系統化思考的能力。本文以小學數學復習課為研究對象,探究思維導圖在教學中最為有效的應用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復習;思維導圖;有效應用
有研究表明,學生認知體系的建立是學習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講授具體的學科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帶領學生以系統化的方式思考問題。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提升認知體系的教學,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也有十分正面的意義。在學科知識的教學中,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對完整的知識結構有清晰的認知,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深入。在思維方式的培養上,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系統化思考問題的過程,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能夠逐漸建立起成熟的認知體系。
一、思維導圖綜述
(一)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通過繪圖的方式,將某一焦點進行拆分或發散并形成體系。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直觀地了解到某一知識內容所包含的細分知識點,或與之有關聯的其他內容。它主要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思維導圖具有中心焦點,即內容概述或核心問題;第二,內容的展開是通過從中央向四周發散分支完成的;第三,分支內容為核心內容的下一級內容或關聯性內容,即對核心內容的拆分或發散;第四,各分支內容間具有整體性,均與核心問題緊密相關。
(二)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優勢
1.增強學生課堂注意力
由于數學復習課沒有新的學習內容,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失去學習興趣、缺乏對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將已經學過的知識以全新的方式進行梳理,對學生來說具有新穎性。舊知識的新演繹更能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學生也就更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上。此外,思維導圖是將知識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學生可以增加知識點學習的新視角,更容易攻克知識難點。通過這種正向反饋,學生在獲得學習進步后將對復習課堂有更高的學習熱情,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2.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長期來看比學科知識點的學習更重要,能夠對各學科的學習均帶來提高。邏輯思維的培養需要在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完成。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系統化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具有邏輯思維。學生觀看教師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學習思維方式的過程,教師繪制思維導圖的分支選擇、順序等均是對學生的示范。在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時會模仿老師的思考方式,在不斷的模仿和練習中逐漸構建出自己的認知體系。
3.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思維導圖能夠以核心內容——圖像中心為紐帶,將分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數學教學是對某一知識點不斷深入的過程,如從簡單加減法到高數位加減法,因此,更適合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連接。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認識到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點并不是分散的,互相之間能夠融會貫通,因此,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系統和深入。
二、小學數學復習課的困境分析
復習課設置的目的是溫故知新,即通過復習更扎實地掌握已學過的知識點并將知識融會貫通,因此,復習課在數學教學中十分重要,對學生提高數學能力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課堂實踐中,復習課面臨諸多困境,其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是教師對復習課的認知不足,將復習課看作習題課。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做習題或進行習題講解,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甚至會打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教師不能站在學生的視角分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一味地對學生進行重復的知識灌輸而不考慮學生的吸收效果。這樣的復習課堂不利于學生思維邏輯的建立,對已學內容難以有深入提高,有悖于復習課設立的
初衷。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路徑探析
(一)課前準備階段
課前預習對課堂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好的課前預習能夠使課堂效率事半功倍。教師應根據小學數學復習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獨立或分組將復習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學生自行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能鍛煉其系統化學習的習慣,還可以對課堂內容有較為細致的了解,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更容易吸收。在布置課前的思維導圖作業時,教師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思維導圖的完成度要求不應過高。對小學學生來說,整體認知水平還處于較低的階段,在課前自行完成思維導圖對其來說難度較大。若教師對思維導圖的要求過高,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自信受挫,進而影響學生對復習課堂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應對學生講明思維導圖的難點,并對該難點均予以放低要求。二是根據所學知識內容的復雜程度及時調整作業小組的人數。對于較為復雜的知識點,為了使每個學生的課前預習任務不至于過重,教師可以將任務設置為小組完成。小組人數可由知識點難度決定,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可按照分支數量拆分,由每個學生負責數量相等的幾個分支,最終集中成為完整的思維導圖。若某些分支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也應增加該分支參與的學生人數。例如,在“方程”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知識點時, “用字母表示數”“列方程解決問題”這兩個分支所涉及的內容更多,可以在小組中選出兩名組員共同負責一個分支。通過學習小組的方式完成課前預習任務不僅能夠減輕每個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能夠促進組員之間相互監督,最終獲得更好的課前預習效果。
(二)課堂講授階段
1.提升對思維導圖的認知
思維導圖在小學課程中屬于新型教學工具,對教師和學生來說均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應該對思維導圖進行全面了解和深刻認識。在使用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前,教師應先吃透思維導圖的繪制方式,避免在課堂上對學生產生誤導。為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思維導圖,教師在課堂上應引導學生從零開始認識思維導圖,學習思維導圖的繪制方式,并了解其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意義。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并建立更為完整的知識網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對學生課前完成的思維導圖進行點評,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完善和優化。
2.利用思維導圖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
思維導圖是基于中心問題的拆分和發散,對重難點問題能夠起到很好的拆解作用,在小學數學復習課堂上可以利用它進行重難點突破。重難點問題是學生完全掌握數學知識的重大障礙,也是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將復雜的問題拆分成為數個難度適中的問題,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以《列方程解決問題》為例,這一知識點引申出的題型數量較多且較為零散,如年齡問題、相遇問題、和倍數問題、差倍數問題等。教師可將《列方程解決問題》這一知識點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將所有相關題型作為各分支并詳細講解,使學生對全部題型有整體上的認知。
3.通過思維導圖構建系統化復習思維
思維導圖本身具有較強的體例化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復習思維。許多學生在復習時只是對分散的知識點進行習題練習,不能在思維中將知識點串聯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將學生點到點的分散思維轉變為點到面的全局思維。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中各分支的相互關聯,意識到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認識到構建知識網絡的重要意義。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雖然高年級的小學生從思維發展的角度來講,已經具備了繪制思維導圖的能力,但是教師也應關注學生的課堂反饋,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學生對思維導圖的吸收程度。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調整課堂教學節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以全局化的思維進行復習。
4.循序漸進提高思維導圖繪制水平
對從未接觸過思維導圖的小學生來說,突然接觸到較為復雜的思維導圖一定會產生畏難心理。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將思維導圖的內容由淺入深地分階段講授。首先以貼合實際生活、具有趣味性的思維導圖為例子,激發學生對思維導圖的好奇。其次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共同完成思維導圖,并在繪制過程中設置互動環節,鼓勵學生對不懂的地方及時發問。在學生對思維導圖熟悉后再開始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完成課前預習,前期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知識點進行繪制,并邀請家長幫忙共同完成以降低難度。對于內容較多的知識點,可以設立學習小組,由多名學生共同完成。最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完成的思維導圖予以點評,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漏并進行彌補和填充。
5.利用思維導圖提高總結能力
總結能力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的能力,能夠直觀反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應通過復習課程予以提高。總結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二次分析和內化,不但要求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內容,而且要求學生具備在習題中靈活使用各知識點的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對其有明顯的提升效果。教師通過布置思維導圖的任務,激發學生對知識總結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進而提高對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
(三)課后復習階段
在課后復習階段,思維導圖可以應用于習題練習中。每一道習題都有對應的考查知識點,明確該考查點是正確回答習題的關鍵所在。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發現習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從而找到解答方法。學生在練習一套習題時先將習題進行考查點的歸納,分析每個習題考查的知識點,并在思維導圖中予以羅列。然后將思維導圖中所表現的考查點與課堂復習中所列出的復習知識點相對照,設置題目更多的考查點就是應該重點掌握的內容。學生同時也清楚地了解每個知識點能夠設置出多少不同的考查方式,對應的解題方式是怎樣的。通過這種方式的積累,學生對習題掌握得更加牢固,在面對相同類型的題目時能夠有正確的思路并準確作答。此外,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發現同一題目中考查的多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在面對復雜問題時能有效進行拆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促進效果。一方面,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扎實,對所學的知識能夠更好地融會貫通。另一方面,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隨之增強,能夠更好地構建認知體系。但在課程實踐中要注意預防應用思維導圖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把握思維導圖教學整體方向。密切關注學生的反饋,并及時調整教學方式以便學生更好地吸收。
【參考文獻】
[1]張其軍,李英麗.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有效應用[J]. 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5):1.
[2]李素榮.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有效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