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晨青
摘 要:我國擁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自古以來就有著文化古國和詩歌大國的美譽。自盛唐以來,詩歌更是在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的推波助瀾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自此以后,詩歌文化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橫跨千年而不衰,深深地融入了我國人民的精神世界。因此,現代教育者認為,語文學科應重視現代詩教學,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開拓其視野,豐富其內心情感,鍛煉其思維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現代詩;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4-0164-03
Poetic sentiment, infiltrating childlike innocence
——Exploration of modern poetr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MA Chenqing? (Zhouxiang Primary School,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Our country has a long and profound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has been known as an ancient cultural country and a great poetry country since ancient times. Since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poetry has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peak with the help of famous poets such as Li Bai and Du Fu. Since then, the poetry culture has spru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rain, and it has not declin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deeply integrated into the spiritual world of our people. Therefore, modern educators believe that Chinese subjec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modern poetry, help students accumulate rich language material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nrich their inner emotions, exercise their thinking abilit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Chinese learn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Modern poetry; Teaching exploration
現代詩具有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語言精練、貼近生活和朗朗上口等特點,相對于古詩詞的意境高遠、字詞深奧、情感多變和難以掌握,學生更樂于學習現代詩。鑒于此,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結合學生喜愛現代詩的特點,以現代詩作為切入點,通過引導學生朗讀、背誦、積累詩詞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和明悟詩詞意境,并在現代詩創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最終促進學生實現審美鑒賞、語言建構和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
1.朗讀現代詩歌,體悟詩韻之美
現代詩歌意涵豐富,詩文形式自由多樣,語言結構簡單而優美,許多學生樂于學習。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必須充分認識到現代詩的魅力,積極組織現代詩的朗讀和學習,使學生在濃厚的詩歌學習氛圍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充分體會其中語言美和韻律美。同時,教師應該認識到,朗讀是促進學生掌握與理解現代詩的直接手段,不但能夠使其流利地讀出詩文,從而初步感受詩文中表達的情感內涵。
(1)明確朗讀目標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習現代詩的第一步。通常情況下,教師可將朗讀目標分為判讀、對接及抒發三個層次。判讀可鍛煉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幫助其理清詩歌脈絡,理解詩中大致內容;而對接則是學生將現代詩內容與自我感受融為一體,從而完成情感內化的過程;抒發指的是患者將從現代詩中得到的情感體驗以朗讀和吟誦的方式表達出來,有助于深化體會與感受。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延安,我把你追尋》一詩中,教師可讓學生多朗讀幾遍這首詩,保證朗讀正確與通順,如果一遍無法理解,那就多讀幾遍,直至對現代詩所表達的內容有所感受和領會后,再讓學生說一說現代詩中,哪些詩句最能表達作者對延安的熱愛之情。接著,可引導學生通過默讀的方式來思考,延安有著怎樣的魅力?為何能讓作者這么如此熱愛和眷戀,要去追尋它?當學生通過默讀初步掌握現代詩內容后,可指導學生通過把控文中的節奏、情感和韻味,來感受秋天的雨所帶來的豐收和喜悅,可品味到作者在創作時所運用的藝術手法,進而深化對詩文的理解和感受。
(2)指導朗讀技巧
現代詩多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教師在教授現代詩時,要充分預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自由自主地去朗讀現代詩,通過一遍又一遍的讀,加強對現代詩韻律之美的感受。同時教師可適時地在旁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技巧,便于學生在之后朗讀的中,注入抑揚頓挫的語感和情緒,增強對現代詩的體會和感悟。此外,小學生正處于喜歡模仿他人的階段,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讓學生模仿范讀錄音,積累朗讀技巧,促進朗讀能力快速提升。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下冊《池子與河流》一課中,教師需指導學生理解現代詩中的重點詞句,并在其中投入朗讀情感,如在讀“親愛的姐姐,你難道不會疲勞?”等詩句時,要指導學生,改變口吻,體會文中語句所表達的關心和疑惑情緒;在讀“你幾時才能拋開這樣的生涯?要是換了我,說句老實話,我可真要愁死啦!”等語句的時候要注意朗讀的節奏,在其中注入強烈的語調,深化對現代詩所表達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學生通過情感飽滿、節奏分明的朗讀,可有效提升朗讀現代詩的效率。
(3)鼓勵自由朗讀
教師在開展小學現代詩教學時,需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現代教學思想,積極探尋與摸索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興趣特點,鼓勵學生大膽、自由朗讀現代詩,尊重學生對詩歌的獨特看法和想法。朗讀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以聲音為傳遞媒介,體會與表達思想感情,可加深文章理解和表達。因此,教師應積極變革教學思想,鼓勵學生自主自由朗讀現代詩,尊重學生對詩歌多樣性認知,激勵他們對詩歌朗讀進行點評,從而養成良好的評鑒和批判思維。
例如,可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中《少年中國說節選》中組織詩歌對讀活動,詩中提及:“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梁啟超先生以擲地有聲、深沉有力的話語,深刻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教師在帶領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后,鼓勵學生自由朗讀,展開朗讀PK大賽,并在朗讀過后,讓學生互相評比。在組織現代詩朗讀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認知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有效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獨立思考的思維模式,鼓勵他們自由朗讀,互相點評,有助于養成良好的評價和批判思維。
2.以背誦積累詩歌底蘊,提升語言構架能力
小學部編版教材中的現代詩歌充滿了優美的意境和語言,具有質樸易懂、哲理深沉等特點,且詩歌中沒有成人化的語言,能夠激發學生對現代詩的學習熱情。同時,語文教材中還融入了許多語言質樸、直白易懂、內涵意深的現代兒童詩,相對于晦澀難懂、立意高遠的古詩文而言,現代兒童詩更加淺顯易懂,更適用于學生的語文教學,有助于學生積累是個文化底蘊,培養語言構架能力。
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延安,我把你追尋》《池子與河流》課文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豐富多樣的誦讀平臺,如在班級中組織一個朗誦大會,要求學生在這兩篇課文中隨意挑選一篇進行背誦,背誦時要求感情飽滿、語調明朗、語氣節奏分明,有抑揚頓挫之感。在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給予學生中肯的點評,對于背誦較差的學生,給予安慰和鼓勵,并指出其背誦中的問題,對于背誦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和肯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同時,教師在開展現代詩教學時,不能局限于課本,還需根據教材內容的核心要義進行拓展,將課堂學習和課外自學相聯系,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知識,培養語言構架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3.感悟現代詩中意境,提升文學鑒賞素養
現代詩形式自由多樣,且有著與古詩一般的深遠意境。教師在開展現代詩教學時,要側重于引導學生體會并感受詩歌中所描述的意境,借此豐富自己的內心體驗和感受,完成對詩文的自我理解和轉化,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
(1)創設詩歌意境
在開展現代詩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與時俱進,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技術,以教育現代化理念為指導,創設現代詩情境,通過展示與詩歌相匹配的風景圖片、視頻和背景音樂,從而營造出與現代詩意境相符合的情境。以此將抽象的詩歌內容,轉變成動態立體的畫面表達,以此讓學生獲取直觀的情感體驗,進而深刻理解現代詩的內在含義。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花牛歌》一課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詩中意境,結合詩人所描述的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種情境:或休息,或睡覺,或走在草地上,引導學生得出詩人想要通過花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表達其追求自由、熱愛生活的樸素情感。
(2)在賞析中感悟
教師還應引導學生仔細品味現代詩中的意境表達,借此來探討詩歌中的藝術表達和內涵思想。在賞析現代詩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進而形成積極豐富的鑒賞態度,通過讓學生沉浸在詩文塑造的遐想世界,豐富其內心感受和體驗,促進情感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秋晚的江上》一課中,詩中寫道:“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這首現代詩是在白話文正處于推廣和流行的時期所寫,在字詞軌跡中不難看出舊詩詞的情調,寥寥數筆,便勾畫出了一幅靜中見動、聲色俱備的美麗圖景,同時有攜帶有詩人自身別具一格的風采,如通過“妝”和“紅顏”,將植物的蘆葦人格化了,給全詩平添了一些情趣與生氣。教師要通過循循誘導,帶領學生酌詞酌句地去理解與品味詩句,使其感受到現代詩文的魅力,從這首秋晚的江上,讀出詩人想要表達的那種凄美的情感,既讓人留戀,也讓人感傷,留戀的是即將落下的斜陽,感傷的是遠去的青春時光,從而感悟出美麗事物總是稍縱即逝的,要更加珍惜眼前擁有的情感體會。教師在教學現代詩的時候,要在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朗讀基礎上,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通過帶領他們逐字逐句地解析詩歌文辭,以此理解詩歌表象和內里所表達的情感含義,從而為日后的現代詩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發展。
4.鼓勵學生自主創編,培養詩歌創作能力
培養良好的語言和語文運用能力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故而在現代詩教學中,教師可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詩歌創編,以此建立閱讀和習作的聯系,以閱讀為基礎進行創作練習,鼓勵學生將既往所學知識運用在現代詩的創作中。現代詩具有語言凝練、風格多樣的特點,為達到抒發情感的教學目的,作者在寫詩的時候一般不注重思考語法的框架,因此現代詩的寫作往往更加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教師在開展現代詩教學的時候,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鼓勵學生閱讀詩歌中的奧妙,發揮個人的想象力,綜合生活感悟抒發個人情感,通過仿寫詩文來增擴思維容量,促進現代詩學習素養發展。
5.帶領學生深度解析,升華情感理解
現代詩中大多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教師需帶領學生深度解析教材內容,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去感知詩中傳達的思想和情感,以此激發學生的感性思維,促進其情感上的升華理解。而上文提及在《少年中國說節選》中梁啟超先生慷慨激昂地敘述了少年對中國崛起的重要性,那么教師可進一步提出問題:“詩中的少年指的是什么呢?”之后再帶領學生深度解析詩歌中的“少年”所要表達的意思,它既不是特指兒童,也不是特指青年,其所代表的意義是:“一切有振興中華之理想和意愿的有志之士!”同時結合現代詩背景展開解析:這首少年中國說,是寫于1900年,作者雖流浪國外,但心系祖國,迫切希望一個充滿朝氣的少年中國的到來。為喚醒沉睡中的猛獅,覺醒國人的斗志,揮毫寫下了這篇少年中國,由此引出“少年”一詞背后所蘊含的對國家、民族覺醒的迫切希望,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其熱愛民族、熱愛祖國、充滿朝氣與勇敢的德行品質。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可以將粗讀、細讀和深讀相結合,粗讀可知大體,而無法深入理解內涵所在,細讀可以明道理,但無法深入理解詩歌精神,而深讀可以領會精神所在。
總之,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歌文化大國,有著豐富的詩歌學習氛圍和環境。學習詩歌,可豐富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拓展其思維眼界,還能豐富語言表達,提升自我文學素養。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對現代詩教學給予足夠重視,并充分發揮現代詩的教育意義和藝術價值,為學生創設詩意濃情的詩歌課堂,讓現代詩的意境和內涵浸潤學生的心靈,使其獲得思想的啟迪和情感的體悟,提升精神品質。
參考文獻
[1]馬金梅.小學語文現代詩教學探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01).
[2]孫艷梅.小學語文現代詩歌教學策略創新應用[J].讀寫算,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