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湯華
摘 要:本文通過探索中職學校行政管理崗位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的路徑,為促進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職業教育 行政管理崗位教師? “雙師型”教師校園工作室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的先導性工程,也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程。筆者作為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商用設計系室內設計專業方向的教師,自2001年進入學校工作至今,已有21個年頭。其中有17年,筆者一直是教學、行政“雙肩挑”,曾擔任過畢業班實習帶隊教師、實訓中心管理員、就業服務中心干事、學生輔導員教師、校辦公室副主任、校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有著豐富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經驗,為筆者成為“雙師型”教師奠定了基礎。筆者在從事學生實習帶隊、頂崗實習單位考察工作期間,深入企業一線了解學生理論與實踐中的互通與差距,積累了大量實際經驗,提升了自身教育教學工作水平。后又參與到行政工作中,經過黨務工作環境的熏陶,對課程思政融通有了全新的認識。經過長期思考與實踐, 2013年筆者經過培訓、考核、申報,順利被省教育廳授予全省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資格證書,成為學校首批“雙師型”教師。真正的“雙師型”教師不是僅僅取得一紙證書,同時要將“雙證”在知識、能力、實踐三方面進行有機融合,還要全面系統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質、教學水平和職業能力。通過在長期對理論科學進行研究與實踐工作中經驗積累,并通過對行政崗位人才培養“四部曲”進行研究,提出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有效路徑。
一、“雙師型”教師培養理解認知
學校要實現弘揚“工匠精神”,實現學生所學與企業崗位“無縫對接”的目標,首先要完成師資隊伍的建設。當前,師資隊伍建設存在教師專業素質不達標,教育教學能力不足,缺乏基本理論教學與實際動手操作技術相互銜接的能力等問題。為了能培養出更多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成為學校提高學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二、“雙師型”教師培養四部曲
(一)行政工作助力教學能力提升
筆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身兼教學與行政兩項任務,始終把為師生服務作為工作宗旨,明確自己的角色與職責,將行政管理與教學科研有機結合,提升自身教學能力,讓自己成為合格的“雙師型”教師。作為行政工作人員,除了通過行政管理事務鍛煉自己的執行、統籌、協調、溝通和寫作等能力外,區別于專職教師的最大優勢是通過借調、出差等外出工作機會以及校內項目建設等行政事務,接觸外界行政部門、企業單位和行業機構,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了解行業企業一線信息。
將行政管理與教學科研有機結合,可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在職業院校,教師不僅要教導學生成為專業技能上的行家里手,更應該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對比專職教師,有行政工作經驗的教師更有機會接觸外界資源,只要合理運用好崗位優勢,化被動為主動,借助行政工作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工作閱歷和綜合能力,從而更好地助力“雙師型”教師成長。
(二)培訓學習助推專業能力晉升
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特別是職業院校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財政部每年都出臺一系列“國培” “省培”計劃,各地院校也積極響應。學校激勵教師積極參與行業教育機構開設的相關專業培訓。從上至下鼓勵教師不斷自我完善、不斷學習進步。對于行政管理崗位教師來說,這是絕佳的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專業技法的機會,打破自身工作壁壘,全面、系統、專業地提高教學本領,向“雙師型”教師成長。
通過培訓學習,可以大大拓寬教師個人的視野,緊跟時代步伐,了解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變化,強化掌握了許多本專業的新知識和前沿技術。例如,2019年,筆者赴北京參加室內設計聯盟主辦的“室內設計菜鳥訓練營第一期”行業培訓,此次參培的學員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行家里手,通過共同的學習生活,筆者收獲了很多行業方面的成功經驗。訓練營的授課教師們,均是業界資深設計師出身,并一直從事行業內的相關工作,擁有大量一線實際設計經驗和案例,通過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解,為筆者的專業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培訓”模式,更加自由選擇網上推出各種教育教學專業課程。這種模式特別適合行政管理崗位教師,避免因為日常行政事務影響學習的精力和時間,影響其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提升。行政管理崗位教師更加需要定期充電,以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助力自身專業技能晉升,能更快地助推“雙師型”教師發展。
(三)跟崗實踐強化業務能力
職業教育更注重技術人才的培養,并以對接實際崗位為目的。如果授課教師自身都沒有在實踐中對接過專業崗位,又如何指導學生學以致用,又如何判斷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與實際工作需求是否脫節或是滯后?行政管理崗位教師要有目標、有目的性地選擇跟崗企業,強化自身業務能力。行政管理崗位教師在學校跟崗鍛煉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選擇本專業學生“工學交替”帶隊實習;二是利用假期去企業鍛煉學習。
為進一步提高自身實踐動手能力,從2002年至今,筆者有針對性地選擇平面、展示和裝飾三個不同方向進行跟崗實踐,全面了解和訓練設計專業技能。特別是在室內裝飾設計方向基本達到公司設計師標準。通過跟崗實踐與帶隊實習,加深自身對專業的認識,拓寬自身的職業視野,提高自身追求,并從中提煉總結出“三步教研法”,即“做中學”“學中研”“研中教”,為今后的教學中培養出符合行業需要的專業型技能人才提供堅強保障,有效強化“雙師型”教師的業務能力。
(四)創新教學模式增強育人效果
有了綜合、專業、業務三大能力,又具備“雙師型”教師資格的教師是否就是一名合格的“變革者”和“指路人”呢?其實這些都只是“雙師型”教師長征路上的第一步而已,擁有再多的能力,最終也要體現在培養學生上。經過思考,筆者認為知識的學習和傳播,不是只有課堂教學、頂崗實習這些現在慣用的方法。畢竟再怎么完善的課堂教學模式,始終難以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個性化成長。知識的起源和設計靈感是同根相系的,人與人的思想碰撞,是推動知識傳播最為有效的手段。對設計專業的學生,教師能夠傳授他們知識、技法、操作及經驗,但很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團隊協作、相互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以增強育人效果。2014年,筆者與本專業教研組教師一起,在學校設計專業班級開設第二課堂興趣小組,成立校園工作室,以參加省級比賽為任務目標,建立教師和學生兩支團隊。在工作室,教師團隊以專業教學能力探究為主要任務,學生隊伍以創作和團隊協作為主要任務,共同完成案例探討和項目任務。教師對學生來說更多是引領者和任務發布者的角色,啟發學生自主探究和相互學習。直接采用 “三步教研法”教學,不管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自由發表個人的觀點和想法,并以團隊方式對每個好的觀點進行實踐。經過努力,教師隊伍方面,筆者帶隊在2020年全省防疫期間線上教學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學生方面也同樣獲得了不少榮譽。筆者還被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組織委員會授予“優秀指導教師獎”。
三、“雙師型”教師培養主要成效
(一)“雙師型”培養模式提升教師實踐能力
“雙師型”教師培養,在無形中給予教師一種壓力與動力,讓教師主動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以便跟上國家和社會需求的步伐。“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無疑將這種潛在的動力完全激發出來,讓教師認識到自身的知識缺陷,不斷完善更新自己的學識積累。在跟崗實踐的環節中,不但讓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得到了很好的強化與提高,同時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加深了自身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二)創新校園工作室模式形成教學良性循環
與傳統教學內容相比,第二課堂校園工作室教學模式更加注重所學知識的應用性,把書本中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使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調團隊協作和應急處理問題能力。教學成果不是以試卷的形式體現,而是以任務、比賽、作品等形式呈現。教師團隊也在吸收新進教師的基礎上不斷壯大,并不斷地從新進教師身上吸收、更新、進化知識和技能,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這些都為教師今后的課堂教學提供更加強勁的支撐,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著極大的益處。
行政管理崗位教師一定要精準定位自身培養目標,不斷磨煉綜合、專業、業務三大能力,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模式,定能通過“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成為“大先生”。正所謂學海無涯,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的同時,更應該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把“匠心育人、德技并修”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過程,從而成為一名當代合格的“雙師型”教師。
[作者單位:江西省商務技師學院(江西省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