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積極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發展性理論為指導對數學教學模式做出全面優化,以數學教學為基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也逐漸受到重視。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對基礎性知識的講解,以結果為導向對學生進行指導,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狀況。面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發展性教學策略的有效運用,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導向推動教學方式的大膽創新,做好教育資源的全面整合,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數學課程中逐漸適應對知識的探索,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不斷強化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43-0103-04
在我國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做好數學教育應當格外重視對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的全面落實,基于學生成長特點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在關注小學數學教學核心要求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發展性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論,最早由蘇聯教育心理學家達維多夫提出,他認為人的心理發展過程決定著教育與教學,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應當格外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全面強化,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活動。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程中的發展性教學策略正在受到廣泛重視,為此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對發展性教學的深入研究,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滿足學生知識探索的需求,在開展高質量數學教學活動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 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形式缺乏創新性
推進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對教學方法缺乏合理創新教育過程,主要強調教師對基礎性理論的講解,而沒有做好師生之間的密切協作,課堂教學環節氣氛較為沉悶,學生在課堂上很難真正保持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目前許多教師對發展性教學的研究不夠充分,在教育過程中,只是按照教材的設計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過程缺乏合理的規劃,沒有真正做到層層深入,這就導致學生在接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很難獲得深刻的啟發,他們在主動積極解決問題的同時很難提高學習效率。另外還有許多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對自身角色定位不夠清晰,沒有真正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并且做出指導,而是一味地強調對學生的說教,希望通過知識灌輸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長此以往,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很難實現預期的效果,學生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無法保持對數學的濃厚探究興趣。
(二)教學內容缺乏拓展性
在選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時許多教師存在一定的偏向性,通常只是關注對教材中基礎性內容的解讀,而沒有真正做好對教育資源的有效延伸。教材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依據,其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和功能,但是目前許多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一味地強調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希望通過對教材中案例的解讀,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卻忽略了如何做好教育資源的全面拓展,這是影響學生知識體系建構的重要原因。另外還有許多教師在教育內容選擇方面缺乏新意,一味地強調理論而忽略了實踐,對生活化的教學元素開發不夠充分,這也導致學生在數學課程中接觸到的數學知識較為有限,他們很難真正基于對數學知識的深入學習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無法在主動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資源開發不充分的情況下,學生的發展容易受到較大限制和影響,小學數學課程中的發展性教學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三)作業設計缺乏針對性
作業是鞏固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工具,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機制下,許多教師并沒有做好對作業的全面優化,雖然能夠從發展性教學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布置作業,但是作業形式缺乏創新、作業設計缺乏針對性等問題仍然存在。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只是將教材中體現的數學作業作為作業設計的依據,直接照搬教材中的內容,而沒有做好對作業的全面優化,導致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容易產生厭倦感,原本較為開放的數學作業局限性變強。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在數學課程學習方面的表現也各不一樣,目前許多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通常只是采用統一規范的方式對學生提出作業方面的要求,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表現以及學習特點,由于作業設計針對性不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他們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很難實現學習狀態的及時調整,也無法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自我完善。在作業設計缺乏針對性的情況下,部分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容易受到影響,由于無法憑借自身的力量完成數學作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自我否定的心理,長此以往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難以得到落實,數學作業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方面的作用無法得到凸顯。
(四)教學評價過于功利化
教學評價通常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忽略了對評價機制的全面優化,通常強調以結果為導向對學生進行評價,將學生是否具備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作為評價的依據,這就導致小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中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只是將評價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通常以學年為單位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根據學生在一個學期或學年內的表現做出相應的評價和指導,這樣的評價方式時效性不強,對學生的評價通常不夠全面。這部分教師對評價標準的建立缺乏科學性,一味地強調基于數學學習學生取得了怎樣的學習成果,將是否能夠解決學習問題作為評價的唯一依據,導致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時,很難真正正確地認知自我。面對教師功利化的評價活動,學生很容易面臨過大的壓力,導致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氣氛變得沉悶,學生的學習態度難以得到及時調整。
二、 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的基本實施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以學生為主體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在采用發展性教學策略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學生主體價值的有效凸顯,根據學生學習表現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活動,在關注學生學習特點的情況下,對學生做出科學的引導,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發展性教學為核心,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遵循主體性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減少對學生的干涉,在圍繞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把握好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和個體差異,讓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成為保證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此外,遵循主體性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對數學課程教學流程做出相應的優化,真正引導學生探究數學知識,在有效凸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情況下,切實提高數學課程教學質量。
(二)遞進性原則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發展性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數學教學工作的層層深入,遵循遞進性的教育原則,逐漸幫助小學生適應數學課程學習,做到層層深入有效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發展性教學主要強調關注小學生的動態發展過程,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充分總結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圍繞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真正做好教學流程的合理優化,讓發展性教學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根據小學生數學課程特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做好對數學教學活動的全方位優化,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并且在層層深入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推動學生學習狀態的及時調整。此外遵循遞進性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做好長期規劃,從多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解決學習問題,在關注學生認知特點的情況下,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開放性原則
營造開放自主的教育環境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通過對教學模式的有效優化營造開放自主的教育環境,在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情況下,帶給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感悟,通過這樣的方式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探索需求,讓開放的成長環境成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推動力。遵循開放性教育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在數學教學中減少對學生的干涉,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為主要途徑,在課堂上創造自主開放的空間,通過對數學知識內容的有效解讀,幫助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及時調整學業狀態的同時,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進步和發展。開放性的教育原則還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保持密切的溝通,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并且在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探究數學問題的同時,帶給學生深刻真實的學習體驗,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關鍵,在契合發展性教學理念的同時保障數學教學實施效果。
(四)應用性原則
數學是一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學科,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教師應當遵循應用性的教育原則,重視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將貼近生活的教育元素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為發展性教學的全方位落實提供支持和保障。遵循應用性的教育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將數學知識的理論和實踐相互關聯在一起,一方面做好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科學引導,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深刻解讀,從多個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強化自身應有能力,并且在有效解決學習問題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狀態的進一步調整。教師還應創造充分自主的教育空間,在圍繞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在聯系現實生活對學生進行指導的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探索,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懂得如何應用數學知識。
三、 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的有效實踐策略
(一)興趣導向創新教學形式
充滿趣味的教學手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在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中,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教學方式的全面優化與調整,從不同角度出發對數學知識進行解讀,并且在課堂上通過教學流程的全面優化帶給學生趣味性的學習體驗,以此為基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影響下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需要具備更強的統籌能力,在了解數學教學重點的情況下,采用適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無論是對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和還原,還是對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全面落實,這些活動都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次大膽突破,為此教師需要做好課堂教學設計的進一步優化,在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對學生做出指導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小組合作教學為例,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有效解讀和剖析,帶給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以數學知識講解為依據,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狀態,在關注學生興趣愛好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做好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有效指引,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在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基礎上帶給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教師應當根據數學教學內容設置學習任務,并且在課堂上營造互動交流的活動平臺,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實現思維發散,并且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強化,讓數學課程中的發展性教學實現預期的效果。
(二)聯系生活拓展教育資源
豐富多元的教育素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促進學生智力發育和綜合素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為此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中做好對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從不同角度出發呈現出多元化的教育內容,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知識,教師應當做好對生活化教學材料的有效開發與整合,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呈現圖片和視頻等形式的材料,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生活中的實際物品實現對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數學課程學習中了解數學的獨特魅力,并且在貼近現實生活的教學環境影響下,不斷實現知識體系的有效健康。學習現實生活,拓展教育資源,意味著教師需要具備更強的統籌和協調能力,在關注數學知識解讀的同時盡可能地做好教學內容的全面設計和規劃,無論是對學生生活經驗的總結,還是對數學案例的解讀,這些活動都應當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在一起。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學習特點,從學生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水平提升的角度出發,實現教育資源的全方位拓展,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實現知識應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結合學生優化作業設計
優化作業設計是開展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的重要環節,為此教師應當對作業形式做出合理的優化,根據學生學習特點設置具有針對性的數學作業,通過對作業的有效創新與調整,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并且在具有針對性的作業驅動下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但是應當結合分層教學的相關要求,在作業設計環節做好合理的規劃,既要考慮到小學生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表現出的學習特點和個體差異,能夠真正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并且在實施教育的同時做好作業難易度的調整。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對作業形式的全面創新,除了傳統的書面類型作業外,還應格外重視對實踐作業的有效融入,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且在貼近現實生活的數學作業影響下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作業成為鞏固數學基礎的關鍵,為發展性教學策略的合理運用提供保障。
(四)基于過程表現實施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發展性教學策略必須關注對評價機制的全面優化,以發展性評價為基礎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進一步優化,以教學評價為依據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狀態。教師應當做到以過程為導向對學生進行評價,關注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實際表現和一舉一動,從多個角度出發,引發學生的深刻思考,讓評價活動的教育價值得到進一步的凸顯。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數學學習情況采用動態化的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在一段時間以來取得的成長和進步,并且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表現,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讓教學評價具有更強的發展性特點,確保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正確認知自我,為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強化提供有力支持。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發展性教學策略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保證數學課程質量的關鍵,為此教師必須格外重視對數學知識的深刻解讀,通過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帶給學生深刻的學習感悟,在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影響下強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應有的價值,基于高質量的數學教育活動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其年.發展性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評價活動中的體現[J].新課程研究,2020(33):127-128.
[2]王梅.小學數學構建發展性教學評價結構的有效方法[J].知識文庫,2020(20):22-23.
[3]李文慧.“四三一”發展性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8(1):84.
[4]莫玉芳.小學數學課堂發展性教學模式的初步探討[J].小學教學參考,2014(20):76-77.
[5]王妍.合理運用學具,提高小學數學發展性課堂的教學效率[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10):70.
[6]林群謙.正確運用發展性評價 激活小學生學習信心——淺析發展性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1(10):137.
作者簡介:賈欠欠(1987~),女,漢族,安徽亳州人,利辛縣前進路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