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 李娟
摘要:《操作系統》是計算機專業眾多專業課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課程,本文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地方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通過解析《操作系統》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教學方式的局限性,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教學改革探索,同時,本文結合課程的結構組成,簡要介紹課程思政案例的設計思路,挖掘課程思政點,并將其融入課程教學之中,讓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希望能為其他專業課程開展思政教學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混合教學;操作系統;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85
0引言
操作系統而課程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在計算機專業科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課程教學內容從操作系統的四大功能一接口出發,全面介紹操作系統原理,包含操作系統的架構、設計原理、進程的管理、存儲器管理、輸入輸出系統的管理、文件系統的管理、用戶統一接口主要內容,并涵蓋了重要的算法,包括有CPU調度算法、銀行家算法、頁面置換算法等。傳統的授課模式已經無法現代化教學的實際需求,隨著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手機APP的普及,各種在線學習平臺APP迅速涌現出來,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課堂教學和學習方式,為此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順應而生,并在不斷的實踐中趨近于完善,本文針對目前的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開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超星平臺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教學探索。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過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并提出各類專業課程應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相結合同向而行的新需求,至此,課程思政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問題,課程思政的含義是什么?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例如操作系統如何聯系起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課程思政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和效果以及思政點如何設計和實踐。針對諸多問題,本文結合操作系統課程探討課程思政的建設問題。
1操作系統課程教學現狀綜述
操作系統課程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專業課,但是與硬件技術密不可分,與其他專業課程相比而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門課程涵蓋的知識點多,概念抽象,課程內容中涉及許多專業的課程,包括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等多門學科,給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正因如此,操作系統課程專業中公認的難課,教師覺得難教,學生覺得難學。
目前傳統的操作系統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還是以課堂傳授基礎理論知識,再結合實驗課的實操的方式進行教學,而在課外自學和聯系這部分有所欠缺,而且課外師生互動非常受限。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較為僵化,單一的教學方式,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而言,無法體現多樣性,且雖然能夠在計劃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教學效果差,教學質量不如意。教學資源獲取渠道單一,教學知識點內容局限于教材內容,沒有課外擴展和能力擴展,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且教材教學資源采取以前的教學方式,容易學生學習較為被動;沒有創新的教學活動,只局限于傳統課堂的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思考與實踐能力等方面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考核方式仍舊是以試題試卷為主,單一的考核和評價方式,缺少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
2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與實踐
2.1建立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綜合線上教學平臺
為順利進行混合教學模式,首先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可建立線上線下教學方式,建立綜合性的課程教學平臺。超星學習通APP是一款超星公司發布的,致力于線上課程輔助教學的交互式學習平臺,集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與課后強化鞏固于一體,平臺可供電腦端、平板端和手機端APP下載安裝后學習,擁有通知、活動、討論等諸多板塊,學生可利用該平臺進行主動自主學習、教學資源下載、任務點課程學習、收看講座等活動,同時,對于教師而言,亦可用該平臺建立線上課程,翻轉課堂,建立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將課內的學習與課后的線上學習完美結合起來,對提高教學質量并提升學生的學習滿意度起著明顯的積極作用。
2.2混合教學教學活動組織方式和實踐
課前,教師提前超星平臺后臺編輯課程內容對應的章節,可根據課堂知識點的情況,上傳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課件、文字資料等,為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可根據需要創建“任務點”,作為任務發布給學生。為了解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可在“作業”布置客觀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提前預習和學習能力的目的。為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可以引入相關話題,并在“討論”區進行發布,學生可根據話題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一方面營造專業課的學習氛圍,另外,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供師生進行溝通。通過以上方式以及平臺的強大輔助教學功能,一方面為枯燥的專業課提供了有效的學習途徑,另一方面達到了預習目的,為理論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也為教師在此上進行啟發式、引導式教學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除了常規教學,教師利用超星平臺,推送題目、搶答和隨機選人等功能更好地組織課堂互動環節,提高課堂抬頭率,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互動積極性,活躍氛圍。同時,教師可根據課前布置的作業、任務點,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為課堂的講解指明了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有重點、有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同時,為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和效果,教師可在平臺上布置和推送同類型的題目,以此來彌補了“填鴨式”教學方式的缺陷,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變“被動”為“主動”,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課后,為鞏固學生課堂學習知識,可使用學習通發布“章節檢測”和“任務”布置相應題目,學生在要求的時間內完成平臺完成,教師通過平臺批閱,通過題目統計情況掌握學生的薄弱知識,為以后的教學提供重點和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學生如果遇到難題,可超星的平臺上向老師咨詢,可以是語音、圖片、文字等方式,同樣,這個溝通平臺也為教師提供的解答途徑,為學生做統一指導、解答。超新學習通平臺提供了“統計”板塊,供教師課后統計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作業完成情況、討論交流、任務點等,為后續教學的改進和調整,以及學生的指導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2.3混合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考核模式改革
操作系統課程傳統考核方式通常以考試為主,這將無法體現教學過程中的成績管理,為此建立合理評價機制,量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得考核成績的每個環節透明公開,讓學生知曉,借助“學習通”平臺,課程考核方式可改革為以下方式如表1所示。
3融入課程思政的操作系統課程的整體設計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在操作系統的日常教學中,如何進行課程思政,如何在專業課知識點挖掘相關的思政要點和元素,并把這些元素與專業知識融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實踐技能,使其健康成長,是本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目標。為此,本文將課程思政設計如表3所示。
4結語
本文對操作系統課程在現有教學模式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弊端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了超星學習通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方式,并針對具體的實踐和執行提出了詳細的實踐方式,同時,挖掘出操作系統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的思政元素,實現了多個思政部分與專業教學有機融合,實現“教學”“育人”雙管齊下,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專業文化素養,實現全方位育人,培育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1).
[2]張玉琢,肖飛,向宇,等.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8):71-72.
[3]陳靜.思政教育融入《操作系統》課堂初探[J].數字通信世界,2019,(02):237245.
[4]陳寶國,陳磊,鄧明,等.基于“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操作系統課程為例[J].計算機教育,2021,(02):85-88.
[5]荊園園.基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016(035):113-115.
基金項目:武昌工學院2021年度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課程思政融入《操作系統》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2021JY43)。
作者簡介:陳園(1983-),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武昌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李娟(1977-),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博士研究生,武昌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