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繪本是指運用精美的圖畫配合簡短和精彩的文字,為兒童敘述英語小故事的書籍。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繪本,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實際的繪本閱讀教學中,還存在教師認知不全面、教學不靈活等問題,阻礙了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文章主要論述了在繪本閱讀中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繪本閱讀;英語能力;小學英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特別強調,英語教師需要積極開發、合理引入多元化的課程資源,特別是貼近學生生活和時代發展的內容,這樣才能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拓寬英語教學路徑,推動英語實踐[1]。在繪本中,一般都會編排大量的插圖,這一特點和小學生的閱讀需求相吻合,學生能夠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畫面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這不僅與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及年齡特點相吻合,還可以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理解英語語言。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繪本不僅是極佳的課外閱讀資源,也可以成為重要的學習輔助工具,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能力。
一、英語繪本概述
英語繪本是指運用精美的圖畫配合簡短和精彩的文字,為兒童敘述英語小故事的書籍。學生通過對英語繪本的閱讀,能夠了解不同主題風格的故事,還能更好地感受故事中所表達的情感[2]。通常情況下,押韻句和反復句是英語繪本中常見的句子形式。在對繪本故事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英語押韻句和反復句中的音節、韻律,便于日后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習。同時,學生還能更加清楚地判斷各種人物的情緒變化,這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繪本的優勢
(一)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小學生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滲透英語繪本內容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傾聽故事,還能讓學生實現知識的獲取。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學習。豐富多彩的故事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學生在聽故事的基礎上還鍛煉了聽力,促進語言語感的形成。
(二)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
學生對英語單詞掌握的具體數量對閱讀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加入英語繪本內容,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讀懂故事,還能在此基礎上了解繪本中的生詞,進而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通常情況下,一本英語繪本中包含的單詞或是短語,都會反復地出現在其他繪本故事中,學生在多次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熟悉生詞,進而達到深刻記憶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一本優質的英語繪本包含關鍵性主題句。如果教師能夠加強引導作用,組織學生開展抓取關鍵詞和關鍵句的閱讀方式,逐步分解繪本內容,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得到有效鍛煉。比如,小學英語教師在為學生講解Colour這個繪本故事時,就可以針對各種顏色的描述,增加推理預測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大膽猜測后續的故事內容,進而活躍學生的思維。
三、當前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認識不夠全面
部分教師對英語繪本的認識不夠全面,在實際教學中仍主要運用傳統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并沒有依照課本的知識進行教學,在教學中也沒有考慮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有些教師雖然已經認識到繪本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尚未找到適宜的方式將課程與繪本教學很好地整合到一起;還有的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時沒有進行全面的思考分析,只是進行淺層的研究,對很多重點單詞的講解一筆帶過;有部分教師甚至認為繪本加重了教學的負擔,因而不重視繪本閱讀。
(二)繪本教學缺少靈活性
教師需要依照實際情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繪本閱讀,由此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依然運用傳統的教學形式,沒有將圖片與文字進行全面的整合,而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文字的講解上,導致繪本教學缺少靈魂[3]。學生不能對繪本學習進行全面的認識,缺少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小學英語教學出現較多的問題。
四、在繪本閱讀中提升英語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運用英語繪本,激發閱讀熱情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繪本里豐富的圖片、文本及音頻都是學生比較喜愛的閱讀內容。因此,教師應當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英語繪本,以此輔助英語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其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為例,在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7“At weekends”時,學生需要掌握“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這一句型的運用。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句型,教師可以結合繪本閱讀,深化學生對這一句型的理解,引導學生模仿繪本中人物的回答,如“I always have swimming lessons.”“They sometimes go to the cinema.”。繪本圖文結合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閱讀和表達的積極性。
(二)善用繪本作話題拓展,豐富教學內容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內容基本上都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選擇英文繪本材料時,可根據這些話題讓教材內容進一步拓展,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繪本內容,充分理解英語知識[4]。
例如,在教授完26個英文字母后,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教師可選擇繪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讓學生在對該繪本的閱讀中學習英文字母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學生還能從中學到簡單的顏色表達與動物名稱。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繪本中的內容為學生制作PPT,并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其能透徹掌握26個英文字母。為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能力的教師還可以使用Flash軟件將繪本制作成簡易的動畫片,并和學生一同進行觀看。當學生對繪本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選擇好相應的角色進行扮演,由此加深學生對繪本內容的印象,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4]。
(三)借助英語繪本,學習語法句式
學生在說英語的過程中,語法是保障其表達正確的關鍵基礎,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語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表達方式。在選擇繪本時,教師需要選擇一部分具有重復性語言表達的素材,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對語法的記憶,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學生英語表達的正確性[5]。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為例,在教學四年級上冊“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輔助繪本故事I can do it為學生進行講解。在這個繪本故事中,反復強調兩句話—“Can you do it?”和“I can do it.”。將這個繪本融入課堂教學,能使學生有效鞏固課堂所學,同時順利掌握需要學習和記憶的語法、句式。為了幫助學生靈活運用這兩個句式,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繪本進行故事續寫,如“I am a sheep and I shake my eyebrows.Can you do it? I can do...”。
(四)進行繪本導讀,豐富課外活動
對于語言教學而言,其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透過語言揭示其規律。而活動是在感知和理解語言的基礎上才能夠完成的,因此,學生還需要自主梳理、歸納,完成知識體系的架構,這樣才能提高識別語言、精準使用語言的能力。所以,針對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的設計,教師可以進行繪本導讀,為學生創設體會語言和實踐語言的機會。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3“Our animal friends”一課時,教師首先拿出了繪本At the Zoo,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該繪本的封面,并詢問學生:“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What are they?”。這兩個具有明顯導向性的問題能夠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參與閱讀的興趣。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閱讀繪本,具體的閱讀過程需要遵循問題的推進,逐步梳理繪本中所有描寫動物的形容詞,然后對其進行分類。當學生完成這一步驟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整理出來的詞匯運用于恰當的句型中,并讓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猜一猜這些詞匯是形容什么動物的。師生共同完成課外繪本的閱讀,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還能夠幫助他們掌握語言知識,歸納英語詞匯的正確使用方法,激發其對英語表達的渴望,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6]。
(五)活用繪本作環節連接,讓課堂變得更有趣
為確保英語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英語教學的質量不斷提高,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師要加強對英文繪本材料的應用,發揮繪本對課堂教學起到的積極輔助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
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 8“Dolls (Story time)”一課時,就可加強對英語繪本的應用。英語繪本的選擇應該是有針對性的,如選用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這一繪本,不僅能讓學生從中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形象,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復習有關動物的相關單詞,幫助學生進行英語詞匯的鞏固。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如“What color are these animals?”,進而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他們積極地觀察繪本中不同動物的顏色。
由于繪本每一頁所呈現的圖片為半張,因此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猜測,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其想象力,使學生在逐漸掌握課文知識的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得到不斷提高。
(六)使用繪本作情感滲透,延伸教學主題
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各學科教學都應恰當地滲透情感教育。小學英語屬于基礎課程,教師在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也應適當地為學生滲透情感教育。而優秀繪本中包含著豐富的情感與動人的故事情節,教師為學生呈現精彩的繪本故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還能達到對繪本中故事升華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 2“My Family Time”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可引入 Heinemann 繪本叢書,充分利用網絡為學生搜集具有節奏感的音樂,并通過多媒體播放,帶領學生大聲地朗讀該繪本中的經典句子。教師還可以將繪本內容通過課件的形式加以呈現,并讓學生前后桌之間進行討論與表演,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讓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在課堂的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讀后感,并結合故事情節說一說自己與家人之間的故事,以此加深學生對家庭關系和親情的感悟。
(七)利用英語繪本,開展繪本仿寫
繪本對學生而言是最佳的寫作模板,以繪本閱讀來組織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能夠降低寫作難度。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關注繪本內容本身,還需要利用學生對繪本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繪本仿寫,從小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與方位詞相關的課文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使用方位詞進行表達,教師就可以借助Rosie’s Walk 這一繪本。此繪本中的句子結構與表達十分簡單,而且還設計了很多形象生動的畫面,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借助多媒體播放這一繪本,能讓學生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學習到繪本中的方位詞表達技巧。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此繪本進行仿編。在開始仿編之前,教師還需要介紹一些仿編繪本的技巧和方法,由此為學生指明仿編的方向。
在閱讀英語繪本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自然地發揮想象,補充其中的故事情節,或者為其設計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故事的結局常常會與學生的想象之間存在差異,還有一部分繪本實際上并不存在結局,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想象,補編故事結尾。仿編繪本結局不僅為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還能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收獲成就感,掌握方位詞的正確語法。
結語
在閱讀英語繪本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合理的切入點,既可以選擇情境創設時帶領學生誦讀繪本,也可以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帶領學生領悟繪本。總地來說,引入繪本的核心目標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敏.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6):93-94.
[2]劉坤.利用英語繪本提升小學英語閱讀能力[J].中學生英語,2020(32):31.
[3]郝影.立足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提升核心素養能力[J].校園英語,2020(17):108.
[4]王夢媛.提升小學英語繪本深度閱讀能力教學策略與方法的研究[J].校園英語,2020(03):173.
[5]宦燕夏.如何利用英語繪本提升小學英語閱讀能力[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5):62.
[6]張曉慧.讓學生的英語能力在繪本閱讀中提升[J].情感讀本,2019(18):54.
作者簡介:闞晴晴(1992—),女,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