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化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快速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并在教師一定的引導下對幼兒的語言、認知思維、學習習慣等起到良好的培養作用。在幼兒園里,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教學廢料和生活廢棄物,如果將這些廢舊材料再次利用,應用到幼兒園的區域游戲當中去,使其變廢為寶,能夠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還可以幫助幼兒樹立起良好的環保意識,這對幼兒園教育及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廢舊材料;幼兒園;區域游戲
區域游戲活動是幼兒園開展教育的重要途徑,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不僅可以感受到快樂,還可以學到一些必備的技能和知識。而游戲道具是幼兒園開展區域游戲的關鍵部分,也是直接決定區域游戲活動開展質量的重要因素。游戲道具的采購一直是幼兒園的一筆大開銷,而且隨著越來越多價格高昂的游戲材料的出現,游戲材料的采購成本也出現了不斷上漲的趨勢。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下,目前很多幼兒園開始積極應用廢舊材料制作區域游戲材料。
一、合理應用廢舊物品,制作多樣化游戲道具
(一)應用廢舊物品,降低游戲道具采購成本
游戲道具是開展幼兒園區域游戲的關鍵素材,而將廢舊材料合理地制作成游戲道具,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區域游戲材料的種類,還能夠降低幼兒園的游戲材料采購成本。將廢舊材料應用于開展區域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也會得到充分發揮,其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養。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予以適當的引導,幫助幼兒正確地認識廢舊材料,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其理解“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價值觀[1]。
在廢舊材料的選擇上,一部分的廢舊材料可以直接應用到區域游戲之中,還有一部分的廢舊材料則需要進行再次加工。教師需要根據材料的類型,合理地對其進行分類,并制作成適合幼兒游戲的道具,發揮出廢舊材料的真正教育價值。例如,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廢棄的塑料袋進行加工,將其制作成裙子、帽子、衣服等游戲道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幼兒一同參與到“變廢為寶”的環節中來,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貼、畫等一系列方法將塑料袋制作成裝飾品。在完成了游戲道具的制作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一場時裝走秀,讓幼兒們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和飾品,在歡快的音樂之中開始表演。自制服裝、飾品,再進行走秀表演,不僅可以讓幼兒充分地表現自己,激發其表演才能,還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豐富幼兒的生活經歷,對于其交際能力的培養也有著重要意義。而且表演的所有道具都是幼兒自己親手制作的,這也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表演的過程中,通過這樣的區域游戲活動,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有利于其個性的發展。
(二)應用廢舊物品,調動幼兒游戲興趣
在幼兒園的區域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十分重要。以往幼兒園采購的大部分游戲材料都存在玩法單一的問題,這也導致幼兒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甚微,并且單調的玩法也只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幼兒的興趣,長此以往,幼兒很容易失去對該游戲的興趣。但是廢舊材料則不同,其具備了更高的可塑性、多變性,幼兒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廢舊材料加以改造,這有利于持續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長期培養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應用廢舊材料,將其變廢為寶,也是一種對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
目前市面上很多游戲道具都是一次性的,無法反復應用,因此合理利用廢舊材料能夠很好地降低資源的浪費,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要想合理應用廢舊材料,首先需要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正確認識廢舊材料的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在幼兒區域游戲活動中組織幼兒開展“我們的家園”主題活動,讓幼兒回家以后尋找家中廢棄的鞋盒、紙箱、塑料袋、飲料瓶等,并有選擇性地將其帶到幼兒園來。教師再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幼兒認識到廢棄的塑料制品對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的危害,以及環保對于保護家園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再組織幼兒利用手中的廢棄材料一同搭建房屋,充分發揮想象力建造起自己心目中的家園。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們積極地參與,有的幼兒用紙盒搭建起了“高樓大廈”,有的幼兒則用塑料袋和樹枝制作出了一棵棵“大樹”,還有的幼兒將飲料罐拼接起來制作成了“大橋”等。在這樣的區域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培養,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到環保的意義,從而為自身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合理應用廢舊物品,創設良好區域游戲環境
(一)利用廢舊物品創設良好區域游戲環境
要想提高幼兒的活動參與度,首先要為其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氛圍。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地利用廢舊材料,為幼兒構建起一個有趣的區域游戲環境,這不僅僅可以對幼兒的探索能力進行培育,還能讓幼兒感受到區域游戲帶來的樂趣。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的圖書角放置一些有關于環保的書籍、繪本,并做好引導工作,帶領幼兒進行觀看和學習,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述這些書籍的內容,幫助幼兒逐漸養成節約、環保的意識。在進行游戲“搭建房屋”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將“吸管拼接”作為游戲主題,然后再讓幼兒去尋找和搜集各類紙盒、紙箱,進行輔助搭建。
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應用各種廢舊材料開展角色扮演游戲。這類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也是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2]。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將一些廢棄紙杯制作成娃娃,為其畫上眼睛、鼻子、嘴巴,并將家里的舊衣服帶來給娃娃們制作衣服。在這樣的區域游戲活動中,廢舊材料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最大化的發揮,幼兒也能學會觀察,養成節約、環保的良好品質。傳統的幼兒區域游戲區域都是固定的,幼兒在進行游戲時,只能在固定的區域中進行,活動范圍、靈活性都受到了較大的限制。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封閉式的游戲區域轉換為開放式的區域,讓一個個區域相互連接,提高幼兒游戲的靈活性。例如,將各個游戲區域互相連接以后,幼兒們要去“農場”“花店”買一些物品的時候,就要先去“銀行”取錢,只有取到了錢才能去買東西。如此連貫的游戲過程,能夠提高幼兒的靈活性,培養其隨機應變的能力。
(二)通過自然資源創設良好區域游戲環境
幼兒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師在開展區域游戲的過程中,還應給予幼兒藝術學習的機會,合理利用大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幫助幼兒提高審美能力,使其學會感受生活、自然之美,并獲得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持續提升。想象力是幼兒與生俱來的能力,而且幼兒年齡較小,認知不足,對于任何事物都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其思維模式和成年人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幼兒的個性發展,保護其想象力,并抓住幼兒想象力豐富的特點,開展區域游戲活動。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走進秋天”的活動,帶領幼兒一起走出幼兒園,走進戶外看一看秋天的景色,并讓幼兒想一想:秋天和其他季節有什么不同呢?幼兒的好奇心會被教師的問題所調動,開始自主思考和討論。有的幼兒說,秋天的天氣會更冷,有的幼兒說秋天樹葉會變黃掉落等。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拾取樹枝、樹葉、花瓣等自然資源,一起將“秋天”帶回幼兒園,然后再讓幼兒大膽地發揮想象力,用這些物品創作一幅自己的畫。有的幼兒用彩筆將樹枝涂上顏色,裝進了透明的玻璃瓶里,有的幼兒則將樹葉、花瓣粘貼在紙上完成了一幅畫。每個幼兒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完成獨屬于自己的作品。幼兒十分喜愛這樣開放式的游戲活動,因此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也相對更高,在實踐動手的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培養,教師再加以鼓勵,幼兒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
三、合理應用廢舊物品,豐富幼兒區域游戲選擇
廢舊材料的種類和幼兒的游戲活動質量有著直接關系,豐富多樣的材料能夠提高幼兒的實踐效果。教師不僅要根據幼兒的實際需求收集廢舊材料,還要通過收集多樣的材料來豐富幼兒的游戲選擇。在收集過程中,只要教師細心尋找,就能夠在生活之中發現很多適合開展幼兒區域游戲的廢舊材料[3]。在細心的基礎上,幼兒也會受到教師的影響,開始自主留意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一同參與到游戲材料收集的過程中來,如幼兒開始收集紐扣、舊衣服、紙箱、塑料瓶,還有一些大自然的資源,如石頭、落葉等。
在幼兒進行材料的收集過程中,教師要教導幼兒學會對材料進行分類,然后再引導其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游戲,以此來提高廢舊材料的利用率。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在課后收集一些不同種類的袋子,如紙質袋子、塑料袋、尼龍袋等,再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袋子進行游戲活動,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裁剪、繪畫等形式對袋子進行裝飾。有的幼兒在袋子上畫上了彩虹、動物等圖案,有的幼兒將袋子裁剪成了塑料小花的模樣,并為其涂上五彩繽紛的顏色。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的繪畫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又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使用各類廢棄材料制作一張全家福,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和鼓勵,讓幼兒們自行發揮。此時有的幼兒就會選擇使用礦泉水瓶,將其進行修剪,再選擇一些紙張進行裁剪,制作成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有的幼兒會選擇包裝盒進行裁剪,將其做成放置全家福的相框,再用紙張剪成小人,并將其貼在包裝盒中;還有的幼兒使用舊報紙進行折疊和裁剪,制作成了家人們的衣服等。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意愿,讓其選擇各類不同的材料,發揮想象力進行游戲,制作成一個個不同的全家福作品,這不僅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還有效培養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及實踐能力。
四、合理應用廢舊物品,提高游戲材料利用價值
在開展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已經開始注重利用廢舊材料,但是很多時候收集的大量廢舊材料往往是針對某一個游戲活動或者某一個環節而準備的,在完成了該游戲之后,還會剩余非常多未使用的廢舊材料,而這些材料最終很有可能會再次浪費。為此,教師應當帶動幼兒思考,開動腦筋,尋找這些材料的用途,最大化地發揮出廢舊材料的價值,提高其利用率。例如,在用紙箱搭建房屋的游戲活動中,剩余了一些紙箱,而經過長時間的放置這些紙箱會變軟,不能夠再次用于搭建房屋。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用彩色的筆給紙箱上色,并在上面畫畫,將一個個舊紙箱制作成漂亮的小桌子,使其物盡其用[4]。又例如,班級的圖書角有一些廢舊的書籍,教師可以從中進行挑選,找出一些難以修復,破損情況較為嚴重的書籍,將其當作是手工課的材料再次利用。除此之外,廢舊報紙也可以讓幼兒進行繪畫或是隨意的涂鴉,在繪畫完成以后,教師可以將舊報紙團成球狀,制作成報紙足球,讓幼兒用來進行足球游戲。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廢舊材料的利用率,并且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將廢舊材料應用于幼兒的區域游戲之中,能夠提高區域游戲材料的豐富性,還能有效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幼兒的引導,使其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為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薛紅霞.幼兒園小班區域游戲中廢舊材料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9,26(15):317-318.
[2]賈梅.試論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的利用[J].神州,2018(32):156.
[3]汪莉萍.談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小班區域游戲中的應用對策[J].才智,2018(19):25.
[4]陸苗.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的利用分析[J].意林·兒童繪本,2020(51):26-27.
作者簡介:楊子瀾(1998—),女,江蘇省啟東市濱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