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心算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珠心算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和數學思維。教師在珠心算教學中可采用情境激趣、跳出定式、集中注意力等策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教學策略;珠心算;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齊雯(1994—),女,江蘇省揚州市四季園小學。
珠心算是在傳統珠算的基礎上發展的在腦海中形成珠像圖,幫助計算的一種心算方法。在練習珠心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相應的技巧和口訣,尋求數值之間的變化規律。珠心算有益于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與思維運算能力。
此外,在數學教學環節中加入珠心算教學可以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筆者就數與運算領域進行了小學數學與珠心算課程相融合的教學探索。
一、珠心算課程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優勢
(一)培養直觀想象能力
珠心算以算盤為主要工具,學生可以通過看數撥珠、看數譯珠等方式來對數學知識建立直觀印象,從而對數產生直觀的認識和了解。珠像圖是指算盤上算珠形成的平面圖形,數的幾何最直接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珠像圖。所以,在撥珠、畫珠、想珠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借助珠像圖更加直觀地看到不同數值之間的聯系,從而進一步了解數的相關概念,這對培養幾何直觀與空間的想象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綜上所述,教師可以在珠心算教學過程中通過珠像圖鍛煉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二)培養數學建模能力
數學建模是指將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化處理,然后使用數學語言、數學方法構建模型。在珠心算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創設珠心算情境,將學生引入情境當中,并引導學生根據問題構建數位表模型,同時教會學生運用數位表模擬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三)培養數學思維
開展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選擇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習真正發生。珠心算是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的,因此,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二年級下冊安排了“認識算盤”一課。珠心算需要動手操作,符合學生從感知表象到最后建立概念的認知規律,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主動感知直觀形象,而且能變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獲得感性信息,自主形成表象型知識,并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透過表象去概括本質特征,形成科學概念。
二、珠心算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策略
(一)情境激趣,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教”與“學”都需要圍繞“思”,而質疑是思考的開始,是學習內化的開端。因此,教師要善于用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
在珠心算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兼顧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在課堂上用靈活有趣的方式與學生互動,營造和諧、自由的課堂氣氛。另外,為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可設置交互式問答環節,以此檢測學生的運算水平。
教師對于表現好的學生予以相應的鼓勵,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思考,構建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性交流局面,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專注力。教師還可把珠心算內容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代入多種現實生活情境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珠心算教學重點在于使學生經過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珠算過程,理解進位的原理,能較為熟練地珠算兩位數加一位數。
教學時,教師創設了和豬豬俠一起參觀數學樂園的教學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豬豬俠帶我們參觀數學樂園,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首先,豬豬俠說要先考考同學們的基本功,只有基本功非常扎實的同學才可以進入數學樂園。”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個位進位,十位滿五(雙手四指、雙手三指)的撥珠方法;教學重點是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撥珠方法及計算原理。本節課創設了有趣的數學樂園情境,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顯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讓學生從生動的情境中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經過學習,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激發了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培養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跳出定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知識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簡單的匯集,數學知識本身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嚴謹的體系,新知識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經歷從生活經驗中歸納數學規律,在舊知的基礎上挖掘新知的過程,用熟悉的例子解釋晦澀的概念。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將新的知識融入個人認知體系,并與舊知識整合的過程。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由于單一的教學方法較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式,造成學生思想僵化,缺乏創新思維,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幫助學生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驟。
在對小學生進行珠心算的教學時,有多個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教師可以采取組織競賽的形式,多方面對學生進行鍛煉,幫助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的鼓勵可能是激發他們創造力的鑰匙,能夠讓他們將自身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反之,對于學習較為吃力、接受知識速度慢的學生,教師必須多鼓勵、多幫助,這對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解教學例題27+3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嘗試,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創造力,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嘗試解題。
生:“7+3等于10,10加20等于30。”
師:“好的,這位同學用到了口算的方法,我們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先擺多少,再擺多少?”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擺小棒,并一邊引導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剛剛同學們都說先算7+3,請問7是哪來的?”
[板書內容]27+3=30
師:“根據剛剛擺小棒的過程,請你在算盤上撥一撥27+3。”
跳出思維定式的趣味探索教學注重使學生掌握多樣化的算法。新課標指出,要改變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教學方式的應用,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跨學科的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對象,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或是將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開展針對性教學。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教師發揮每一種教學方式的育人價值,學生在實踐、探究、體驗、反思、合作、交流等學習過程中感悟基本思想,積累活動經驗,促進數學核心素養得以發展。
在指導學生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撥珠方法和計算方法時,教師不能束縛學生的思考,應從學生原有的經驗出發,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自主探索性學習,讓學生主動動腦思考、探索、發現、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小組總結、小組匯報等形式完成知識的內化。
這一方式能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體驗算法多樣化的同時,體會算法優化的優勢,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的同時,引導學生優化計算方法。教師在培養學生算法優化意識的同時,應在珠心算課程中實踐社會化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珠心算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技能,更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要抓住概念的本質,滲透學科的思想方法,關注學科的多元育人價值,尤其是要注重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
(三)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除了組織學生開展珠心算練習,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在課后利用習題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鞏固。但往往實際情況是大部分學生認為這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不愿意花時間進行珠心算練習。
對此,教師可在課堂上增設獎勵環節,對在珠心算練習中用時最短的學生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讓每個學生更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
但是有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總是開小差,注意力的不集中會造成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完成相關任務,練習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在開展珠心算教學時必須重視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訓練和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力,以培養學生在面臨問題時能夠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處理問題的思維能力和靈活性。
師:“數字王國里的知識可真豐富,接下來我們就跟著豬豬俠一起去闖關吧!下面我們就來到了‘動手撥一撥’體驗館,一起來試試看吧!”
[訓練活動1]實撥比比
師:“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可引導學生從題目形式、撥珠方法、算理等多個角度回答)
[訓練活動2]小動物找家
師:“同學們真棒,下面我們來到了歡樂動物館,這里面的小動物想請大家幫幫忙找到自己的家,大家愿意嗎?”
師:“瞧,有哪些小動物呢?小動物的胸前都掛著卡片呢,我們來幫它們找一找家吧!看,這是誰的家?”(站起來回答的小朋友說口訣報答案)
師:“大家這么快就幫小動物找到家了,下面一定也難不倒大家,請大家快速拿出作業紙,空撥,畫出珠像圖,畫好坐正。”
師:“時間到,這位同學已經完成了任務,并且完成得非常好。這位同學不僅完成了作業,還在認真檢查,真棒。”
師:“請做錯的同學對著屏幕,把畫錯的地方空撥一遍改正。”
[訓練活動3]思考題
師:“最后老師要來給大家出難題了,請看這道算式,54加一位數要等于十位是6的兩位數,綠色方框里可能填幾?”
師:“再看這一題,54加一位數等于六十幾,藍色方框里最小填幾?”
小學珠心算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應更側重于過程與方法,而過程與方法就體現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
【參考文獻】
[1]吳亞男.在珠心算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9(27):49.
[2]陳銀華.小學珠心算與數學融合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2021(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