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鋒 朱西平 謝丹 朱秀靈 王順民


摘要:新冠疫情初期,各高校積極開展了在線教學實踐活動,線上教學模式的諸多優點已深入師生心中。同時教育部提出要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實現 “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教學要求。為積極響應教育部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文章以“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為例,開展了對該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從課程設計、教學互動、教學質量評價等方面,建立“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堂模型,旨在為高校教育提供可資借鑒的新型混合教學模式,切實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形成良性的課堂生態,全面有效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食品生物化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30516
基金項目:安徽工程大學本科生教學質量提升計劃項目(2022jyxm33,2022szyzk42,2021jyxm023,2021hhkk07);安徽工程大學 “四新”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021sx010)。
Explo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Food Biochemistry"
Li Yufeng, Zhu Xiping, Xie Dan, Zhu Xiuling, Wang Shunmin
(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VID-19,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carried out online teaching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many advantages of online teaching mode have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min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posed to use network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continuous teaching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he article took the "Food Biochemistry" cours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this course. Established an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classroom model for the "Food Biochemistry"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design, teaching interac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iming at providing a new hybrid teaching model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effectively promoting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forming a benign classroom ecolog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online classroom and offline classroom, hybird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food biochemistry
目前,我國依然存在高等教育資源與區域發展相對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因此抓住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契機,有機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我國現代化高等教育教學水平,最終實現高等教育公平[1-2]。線上教學模式已成為應對突發情況與教學并重的有效方法,同時其也掀起了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場革命[3-4]。本課題組總結了線上教學的優勢,結合線下教學方式,構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模式整合了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兩種教學模式的長處,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方式的優勢,從而建立了良性課堂生態環境。本文以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核心課程“食品生物化學”為例,從教學內容、課程設計、教學方式和教學質量等方面開展教學方法和教育思路探討,并構建“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1 “食品生物化學”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教學的必要性
1.1 “食品生物化學”課程介紹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的基礎。食品生物化學是生物化學領域的重要分支,是食品類相關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在食品專業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對食品專業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5-6]。以安徽工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食品生物化學”課程共48個學時,內容主要包括分析食品成分的結構、理化性質、化學組成、營養功能和安全性能,其理論基礎廣泛應用于食品的生產、加工、封裝、貯藏和運輸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通過食品生物化學相關技術提升食品品質和安全性。通過“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開闊了學生的專業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從事食品領域的相關研究及其與生物化學有關的生物技術產業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和技術基礎[7-8]。由于“食品生物化學”課程內容的理論性較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掌握課程內容,同時也不便于老師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9]。網絡教學模式給學生和老師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學生的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等限制,教師也能做到因材施教,便于教學后與學生的溝通。在“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融合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建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食品生化課程教與學的需要。
1.2 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1) 順應新時代國家教學改革的理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實現現代化是大勢所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大力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建立健全的互聯網教育資源,完善線上學習體系,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國務院也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互聯網+”教育事業的發展,開發在線教育資源。高校是國家教育事業的主要承擔者,探索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順應了國家教育事業“十四五”的規劃[10]。
(2) 促進教育資源共享的需要。目前華南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已經在慕課上建立了“食品生物化學”課程,其初衷主要是為了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增進學習交流和互助,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11]。開展“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綜合利用線上優質教學資源和豐富線下教學內容,促進開展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借鑒和學習優質的網絡課程資源,建立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教學資源庫。
2 線上教學模式的建立
2.1 線上教學模式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還未形成統一的模式,在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使用新型的教學工具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教師教學效果[1]。其中線上教學主要通過借助互聯網平臺,以電腦、移動終端及電視等為媒介完成遠程教學。主要分為輕直播教學模式、直播教學模式和社交軟件教學模式3種[12],具體見表1。
2.2 “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借助于“學習通”和“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平臺,主要從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3個教學環節開展,具體流程見圖1。
(1) 課前學習任務與課程預習。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首次上課時建立微信或QQ群,并讓班級同學加入。每次上課前1 d梳理本次課程的難點和重點,提前在線上教學軟件(雨課堂或學習通等)中發布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學習難點和課前預習任務。學生手機端的APP會接收到課前預習任務。同學們根據預習任務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同時觀看教師發布的視頻。班級同學分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4~6人,可以相互探討,相互監督,總結難點和疑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預習參與率和完成率。
(2) 課中學習任務下達與課中互動學習。線上課程:教師提前在線上教學軟件中布置課中學習任務,課后教師后臺檢查簽到和完成情況。學生在上課學習過程中,積極完成教師設置的問題,可通過字幕與老師隨時互動。教師需針對教學重點或難點發起引導性話題,引導同學們分組討論解答,尋找答案。如在學習核酸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引入社會熱點內容“基因編輯”,發布話題“基因編輯技術對人類的益處和不利有哪些?”供同學們思考和討論,引導同學們從多個角度思考和探索,從而增加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需查閱相關資料,以提升學生動手查閱資料的能力。同時可以通過雨課堂的出題和隨機點名功能,隨即提問學生,增加課堂的互動。最后3~5 min,教師梳理本節課程的知識點,再次強調重點難點部分,布置課后復習任務。
線下課程:上課以后,教師可針對學生對上次線上課程反饋的難點和問題以及在線學習過程中的共性問題逐一詳細講解和解答。為了提升學生掌握情況的熟悉度,可增加線下互動。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進入本節課的課程,這種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包括案例分析、小組串演、教師學生角色翻轉和小組辯論等。例如在學習“蛋白質”這一節時,讓同學們圍繞“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有哪些?”制作課件,然后與教師互換角色,最后教師補充不足的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參與意識。
(3) 課后復習提升階段。課后作業和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環節,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軟件檢查學生課后表現和習題完成情況,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并對學生留言的問題進行答疑,并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下次上課集中解答。這既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參考。課后發布學習任務,學生需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教師根據具體的作答情況,進行集體的解答,增進學生對課題內容的掌握和理解。
2.3 考核評價方式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綜合了面對面教學方式和線上教學模式的優勢,重新建立的教學活動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為目標。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也應綜合線下和線上兩個方面進行。按照教學活動設計,分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以安徽工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為例,課程總評成績分為線上成績(50%)和線下成績(50%)。其中線上成績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簽到情況(10%)、課堂活動參與情況(25%)、作業(25%)、教學視頻觀看時長(20%)和章節測驗(20%)。線上成績主要通過雨課堂和學習通等教學軟件的數據統計,成績的評定可衡量、可評價,且科學公正,能有效防止教師在給成績過程中由于個人偏好而給出不公平的成績。線下成績主要由平時成績(30%)和期末考試成績(70%)組成。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這種考核方式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習進行全方位評價和考察,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主動性,切實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和掌握效果。“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的課后時間在線上預習、課后復習和線下討論等。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導的按照學生課堂表現、作業和最終期末成績等的評價體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評價模式更多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平時不努力,臨近考試“抱佛腳”的現象,最終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3 結 語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新模式融合了當代“互聯網+”線上教學方法和線下課堂教學經驗,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的各教學環節,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教學模式的優勢,從課堂內容、課程設計、考核評價等方面構建“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食品生物化學”課程內容。同時也能將此模式推廣到其他課程,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也能滿足學生差異化的需求,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參 考 文 獻
[1] 李航,周樂瑞.后疫情時代線上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2,24(2):63-65.
[2] 陳曄,姜丁文.后疫情時代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混合式教學[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4(3):124-126.
[3] 付衛東,周洪宇.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在線教育帶來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22(2):14-18.
[4] 沈飛,李琦. 糧食倉儲工藝與設備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J]. 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12):130-133.
[5] 曹際云,劉云利.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實驗教學改革研究:以食品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為例[J].德州學院學報,2019,35(4):74-77.
[6] 陳艷,范小林,孟曉,等.食品生物化學課程思政教育難點及對策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23(4):122-124.
[7] 謝旻皓,邢常瑞,李向菲,等.后疫情時期食品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23):153-154+166.
[8] 吳錦蘭,白云,陳正培,等. 基于信息化的“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應用[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3,48(1):58-60+74.
[9] 汪薇,任文彬,白衛東,等.“雙萬計劃”背景下“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的建設與探索[J].農產品加工,2021(23):95-97+100.
[10] 趙蘇亞,田維亮.“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化工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大學化學,2023,38(2):49-55.
[11] 李志紅,彭帆,肖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2021(39):70-72.
[12] 朱海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2020(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