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張濤 崔鵬程



摘要:為建立完善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梳理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環節,對各環節不同作業工藝進行系統評估,通過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HA)對聯運環節人、物、環境、管理等因素的風險進行定性分析,結合危險因素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嚴重程度確定風險等級,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期降低危險因素,避免和減少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事故的發生,為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全環節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提供依據。
關鍵詞: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預先危險性分析法;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F713.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30521
基金項目: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結余經費課題(JY2203)。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bulk gra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 process based on PHA method
Chen Xin, Zhang Tao, Cui Pengcheng
( Academy of National Food and Strategic Reserve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Grain Storage and Logistics, Beijing 100037 )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bulk gra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 process, the process of bulk gra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 was sorted out, and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processes of each link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The risk of human, materi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was qualitatively analyzed by pre-hazard analysis (PHA). The risk level was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 possibility of accidents caused by risk factors and the severity of accide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factors, avoid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in the process of bulk gra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 which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bulk gra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
Key words: bulk gra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 pre-hazard analysis, risk factors
糧食作為人們生存的必需品,是國家經濟發展支柱和基礎。因不同糧食在不同地區的產量不平衡,產地和銷地的分布不均勻,造成了糧食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因此,跨區域、跨國界的糧食運輸需求油然而生。糧食已經成為繼煤炭、礦石之后的第三大散貨貨種[1]。數據[2]顯示,2017—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從6.10億t增長到6.83億t,糧食物流總量從4.80億t增長到5.35億t。按照糧食運輸的時效性和獲取最大效益考慮,決定了公路、鐵路和水路運輸3種運輸方式在糧食運輸中占主導地位[3]。目前我國糧食物流運輸主要依靠八大糧食通道和“兩縱六橫”糧食物流線路完成,隨著物流節點不斷完善,糧食物流“四散化”不斷推進,初步形成了以“公+鐵+水路多式聯運”為紐帶的現代糧食物流網絡[4]。
多式聯運是兩種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作為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工程,多式聯運既是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又是綜合運輸服務效率提升的主要方向,可以有效實現物流中成本和效率的統一[5]。在散糧多式聯運過程中,糧食儲存形式以包裝、散裝、集裝箱運輸的多元化方式組成,其中,集裝箱散糧運輸具有機械化設備裝卸,節省人工勞動強度及成本,減少糧食損耗,節約包裝材料,綠色環保,運輸成本低,物流時間短等獨特優勢,在散糧物流中發展很快。我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集裝箱散糧運輸規模與能力,也形成了較大的市場空間[6]。隨著我國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的進行[7],鼓勵糧食企業將貨物“散改集”,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在糧食物流運輸中的占比將不斷提升,除了保障糧食運輸過程中質量安全之外,保障多式聯運中集裝箱銜接及散糧輸送裝卸工藝的安全生產也尤為重要。
在現有報道中,白玉等[8]對危險貨物集裝箱港口作業進行危險性分析及風險評估;許凡[9]對港口危險貨物集裝箱重大危險源管控進行了探討;亓明[10]對港口危險貨物集裝箱及堆場安全管理標準化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李晶[11]對港口貨物裝卸作業安全風險管控進行了研究;石正雄[12]、傅國成[13]對港口集裝箱裝卸設備安全管理及集裝箱碼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進行了探索;張安寧[14]進行過港口散糧筒倉設備防塵防爆工藝的探究,而關于集裝箱散糧裝卸的安全生產管理及作業危險源的研究報道較少。本文基于PHA法,對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不同作業環節的危險因素進行辨識,分析不同作業的危險源及防范措施,旨在加強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的安全水平,為做好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的風險辨識、事故預警,并保障相關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
1.1 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環節
在研究對象選取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的裝卸轉運環節及涉及的有關安全生產的工藝環節及生產要素。在目前的研究中,王小萌等[15]在散糧集裝箱運輸標準體系構建中梳理了散糧集裝箱運輸的主要流程和環節,王鑫[16]在港口企業安全管理分析中對經營的集裝箱、糧食等進行了主要作業工藝流程的梳理。結合危險因素辨識需要,將散糧輸出地區定義為“產糧地”,散糧輸入地區定義為“銷糧地”,梳理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主要環節和生產要素,并將其中涉及的主要流程歸納為:集裝箱裝糧→車船裝箱→聯運換裝→車船卸箱→集裝箱卸糧,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環節及生產要素如圖1所示。
1.2 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危險因素辨識
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2022),從人、物、環境、管理4個方面辨識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各環節中涉及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1.2.1 人的因素
在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涉及的人員主要包括裝卸糧過程中的現場作業人員,集裝箱載具的駕駛人員,集裝箱換裝過程起重設備操作人員及調度人員,以及各作業環節的管理人員。人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情形:
作業人員未經過崗前培訓,無法對作業現場相關作業工藝的異常情況做出合理辨別,高處作業、熏蒸作業等未按要求佩戴、更換防護用具,未合規上崗或擅自脫崗,未按規操作,未按指示或調度遠離作業區域等。
駕駛人員及設備操作、調度人員未持證上崗,未經崗前培訓,操作過程中未按規操作,指揮傳達反饋不及時,作業場區駕駛過程未遵守指示牌駕駛,在途危險駕駛等。
管理人員未按規提供崗前培訓,未做技術交底,危險作業未執行審批制度,未按規提供防護用具,未按規設置警告標志或警示線,未設置安全巡查或安全檢查不到位等。
1.2.2 物的因素
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存在的集裝箱起重設備,集裝箱翻轉設備,集裝箱載具包括車輛、火車皮、船舶,糧食輸送設備,糧食的熏蒸藥劑,以及集裝箱和糧食本身都屬于物的范圍,物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情形:
物理性的危險和有害因素:有缺陷(老化、生銹)的設備設施;設備配件或系統故障;帶電設備漏電、短路或破損裸露;設備過載異溫異振或故障;翻轉設備液壓系統故障;起重設備未按規試吊試剎;起重設備載重時急走急停急轉;集裝箱配重不均、偏載或超載;集裝箱連接固定不穩或連掛、鎖死;載具系固鎖具加固不勞或松動斷裂;集裝箱門或側壁斷裂或崩壞;糧食流動沖擊箱體等。
化學性的危險和有害因素:主要是涉及糧食熏蒸的藥劑,如磷化鋁片劑。1.2.3 環境的因素
環境方面的危險因素主要是再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作業場所環境不良,如地面雜物或障礙物未及時清理;散糧裝卸環節設備設施運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灰塵、噪音等,以及熏蒸藥劑未能充分散去殘留的有害氣體;在多式聯運過程中,遭遇的不良天氣,如雨雪、大風等。
1.2.4 管理的因素
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關于管理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或安全管理人員的缺位;各崗位安全責任制未完全落實;安全檢查及事故預警措施不完善等。
2 研究方法
2.1 PHA法簡介
預先危險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也稱初始危險分析,是在項目設計、施工和生產前,首先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性類別、出現條件、導致事故的后果進行分析,從而識別系統中潛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判斷危險有害因素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評價事故發生對人員及系統產生的影響,確定其危險等級,最后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的對策措施,防止危險發展成事故[17]。
曾勇等[18]應用PHA法對危險化學品物流過程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安全分析;吳憲宗等[19]應用PHA法對環境類實驗室的危險因素進行辨識并提供安全對策;李科斌等[20]將PHA法應用于高聳煙囪拆除爆破安全評價中,并建立了高聳煙囪拆除爆破作業單元危險性評價表,為指定爆破次生災害預防措施和現場施工管理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PHA法在散糧進出庫環節評價危險因素的應用具有以下優點:方法簡單,容易掌握;能識別所有可能的危險,用很少的費用、時間就可以實現改進;適用范圍較廣,可應用于不同倉型、不同糧食品種進出糧作業的安全分析[21]。
在糧食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危險因素辨識中應用PHA法,可以針對包括散糧裝卸、集裝箱轉運換裝以及車船裝卸箱等不同作業環節和工藝,進行作業前的危險性分析及安全評價,并針對安全風險評價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同時,該方法較為簡單,而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涉及的不同企業不同工種較多,可以方便應用,利于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安全評價和自我安全防護。
2.2 PHA法應用
2.2.1 實施步驟
應用PHA法進行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危險因素分析時,具體實施步驟如圖2所示。
首先明確評估系統便于評估分析工作的開展,在實際評估時,通常以危險、有害因素的類別作為評估系統進行評價,如設備漏電、短路或破損裸露——火災、爆炸,高處作業未做防護——高空墜落,機械設備故障——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等,此外,評估系統還可以劃分若干評估單元進行逐一分析、評估,如將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各工藝流程或以環節中人、物、環境、管理等因素作為評估單元進行分析;明確評估系統后,通過資料查找及現場調研等方式收集過去的經驗和同類企業生產中發生的類似事故情況,為后續危險因素辨識的定性分析提供理論支撐;再以不同類型危險因素、作業工藝流程展開對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環節的危險源辨識,評估不同危險因素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可能導致的風險后果,并按照風險可能性(見表1)、風險嚴重程度(見表2)及風險矩陣(見圖3)確定風險等級,將風險分成5個等級:Ⅰ級(稍有危險)、Ⅱ級(輕度危險)、Ⅲ級(顯著危險)、Ⅳ級(高度危險)和Ⅴ級(極其危險);最終針對風險等級中Ⅱ~Ⅴ的危險因素,制定消除和減輕風險的措施,并落實防范措施,保證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進行。
2.2.2 危險因素分析
按照人、物、環境、管理等不同類型的因素,評估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危險因素,并分析危險因素產生原因及事故發生的可能后果,評價危險因素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最終完善繪制預先危險性分析工作表(見表3)。
3 分析與討論
3.1 結果分析
根據表3可以得知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危險因素評估結果:在目前評估分析的28項危險因素中,風險等級達到Ⅱ級的有15種,風險等級達到Ⅲ級的有7種,風險等級達到Ⅳ級的有3種,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的安全生產風險整體在可控范圍,其中未使用防護用具、作業區域未按指示牌行駛、集裝箱門或側壁斷裂或崩壞等3種危險因素均達到了高度危險(Ⅳ級)的程度,如不能及時消除隱患、做好預防措施,將很有可能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健康損害和財產損失,產生嚴重的風險。以上危險因素涉及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有關熏蒸作業、集裝箱載具轉運、散糧裝卸、集裝箱裝卸等不同環節,針對不同危險因素,在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各項工藝,應采取對應的防范方案和整改措施,以期降低危險因素,避免和減少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事故的發生。
3.2 討 論


通過PHA法對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的人、物、環境、管理等因素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并提出了不同因素下的危險因素、風險等級和防范措施,對構建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提供了理論支撐。但PHA法也存在如只能進行定性分析,受評價人員主觀性影響較大以及只適合作業初期應用的缺點,在進行危險因素定量分析及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危險因素評估時,往往針對不同的評價對象和實際情況選取合適的一種或多種分析方法進行風險評估。如王君莉[22]采用PHALEC評估模型對煤礦電氣火災風險進行了評估,任建綱等[23]將AHP-PHA法應用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安全管理。在糧食倉儲行業的危險因素辨識中,高玉樹等[24]使用LEC法對平房倉糧食進出倉作業進行了危險源辨識,任麗輝等[25]通過工業工程方法對糧堆埋人事故的風險進行評估與分析,王德華等[26]通過WBS-RBS法進行了糧食烘干作業風險識別與分析。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涉及的環節較多,不同環節的作業工藝也有不同,在完善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過程中,可以參考不同危險因素分析方法應用的研究成果,對聯運過程中散糧裝卸、集裝箱裝卸、集裝箱轉運銜接、集裝箱載具運轉、集裝箱碼頭堆場換裝等各個環節進行統籌細化,劃分評估單元,按照評估單元適用的一種或多種分析方法進行危險因素分析,定性定量地確定聯運過程的危險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保證聯運過程各環節人員健康安全和財產安全。
4 結 語
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放在安全生產工作的首位,努力做到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補救。危險因素辨識是安全生產預防的前提,未發生風險事故,不代表不存在危險因素,通過危險因素辨識,發現并找出潛在的安全隱患,并針對安全隱患進行防范預警,是降低事故發生可能性和嚴重程度的重要手段。關于集裝箱的作業安全規范也有現行標準,如《集裝箱熏蒸操作規程》(GB/T 36854—2018)、《集裝箱港口裝卸作業安全規程》(GB 11602—2007)等,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涉及的集裝箱企業、運輸企業、糧食企業、飼料企業、港口碼頭等在日常的生產也會按照企業、地方、行業、國家標準或規定進行。行業內也提出了《散糧集裝箱裝卸作業操作規程》(LS/T 1228—2022),同時也有人對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中的一些顯著風險因素制訂了防范措施,如集裝箱卸糧的安全控制[27],散糧集裝箱裝卸機和卸箱站的設計研究[28-29],以及對散糧碼頭設備運維的探討[30]。
散糧集裝箱化運輸,因其“門對門”的運輸優勢,相較散糧化運輸,經濟適用、高效、綠色環保,可以避免散糧中轉過程中粉塵導致的安全健康風險,破碎率、雜質提高導致的品質下降,以及散糧多次裝卸導致的能源消耗等。但在實際應用中,散糧集裝箱化運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糧食入庫面臨的“逢車必檢”,集裝箱需翻轉后檢樣,增加了作業工序和人員上下翻轉平臺高處作業的風險;存在部分企業散糧集裝箱接卸設備缺乏,只能采用露天自卸車進行集裝箱卸糧作業,機械設備如振動篩、移動式皮帶輸送機,散糧清理平臺的增多也導致人員作業強度增加,導致粉塵、噪音、機械傷害等危險因素的增加;此外,還存在資金投入、場地、需求、設備適用性等因素影響,不同企業具有的散糧集裝箱接卸設備不同,集裝箱散糧運輸的推廣應用程度不均衡等問題。
綜上所述,在政策制度比較完善的情況下,人員和設備設施在實踐操作中的按標按規執行就成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同樣,散糧作為大宗商品,作業任務較重,作業人員面臨作業工作較重的情況下,如何有效保證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就需要依靠管理人員對作業人員的管理監督和安全保障。標準規定的制定實施,也要從實際情況和作業人員需求兩方面入手,便于政策實行推廣。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在糧食物流體系中存在較大的應用前景的情況下,其安全生產水平不應成為散糧集裝箱化運輸的掣肘。細分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各環節,對危險因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升集裝箱散糧裝卸、生產從業人員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提高風險的預防能力、管控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提高散糧集裝箱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可為構建散糧集裝箱多式聯運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完善糧食物流過程安全生產體系打下基礎。
參 考 文 獻
[1]朱昱音.糧食集裝箱運輸的現狀與前景[J].東方企業文化, 2011(10):128-129.
[2]全拓數據.現代物流行業發展迅速,帶動我國糧食物流行業加速崛起[EB/OL].(2022-10-27)[2023-05-26].https://zhuanlan.zhihu. com/p/577759943.
[3]邢嘉.我國糧食物流運輸的發展[J].現代食品,2020(5):1-3.
[4]錢煜昊,王晨,王金秋.中國糧食物流體系現代化建設策略[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2):27-35.
[5]東方.“十四五”時期我國多式聯運發展趨勢探究[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1(5):48-50.
[6]張福釗,韓赟,李成,等.集裝箱散糧裝箱機在糧食流通中的應用[J].糧食與食品工業,2020,27(2):60-62.
[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2(2):29-33.
[8]白玉,黃晨,盧琳琳.危險貨物集裝箱港口作業危險性分析及其風險評估[J].水道港口,2021,42(6):824-832.
[9]許凡.港口危險貨物集裝箱重大危險源管控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19,5(8):16-19.
[10]亓明.港口危險貨物集裝箱及堆場安全管理標準化的關鍵問題[J].港口科技,2014(8):33-36.
[11]李晶.港口貨物裝卸作業安全風險管控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9.
[12]石正雄.港口集裝箱裝卸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的探索[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13):17-19.
[13]傅國成.集裝箱碼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措施[J].集裝箱化,2016,27(7):5-8.
[14]張安寧.關于港口散糧筒倉設備防塵防爆工藝的探究[J].現代食品,2019(10):9-11.
[15]王小萌,師建芳,周新群,等.散糧集裝箱運輸標準體系三維框架構建研究[J].糧食與油脂,2022,35(4):111-113+118.
[16]王鑫.港口企業安全管理分析與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5:17-20.
[17]張清友,蘇東亮,彭建華.TND-PHA法在項目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7(1):55-56.
[18]曾勇,沈最意.基于PHA法在危險化學品物流中的安全風險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3(4):56-57.
[19]吳憲宗,歐蕾,李智.基于PHA法的環境類實驗室危險辨識與安全對策分析[J].化工安全與環境,2022,35(38):2-5.
[20] 李科斌,周俊珍,馬海鵬,等.PHA法在高聳煙囪拆除爆破安全評價中的應用[J].采礦技術,2013,13(5):134-137.
[21] 陳甜,鄧樹華,蘇振華,等.4種進出糧作業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價方法[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7,42(6):59-62.
[22] 王君莉.煤礦電氣火災風險的PHA-LEC評估模型及其應用[J].煤礦機械,2017,38(12):138-140.
[23] 任建綱,王定河.基于AHP-PHA法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經濟,2022,43(S1):641-644.
[24] 高玉樹,劉帥冰,曹陽,等.基于LEC法的平房倉糧食進出倉作業危險源辨識[J].糧油食品科技,2018,26(4):68-72.
[25] 任麗輝,林琳,王赫,等.基于工業工程方法的糧堆埋人事故的風險識別與分析[J].糧食加工,2020,45(6):77-80.
[26] 王德華,郝立群,董梅,等.基于WBS-RBS法的糧食烘干作業風險識別與分析[J].現代食品,2022,28(20):8-11+17.
[27] 徐瑞財,戚浩,陳友飛,等.集裝箱卸糧安全控制裝置[J].糧食加工,2022,47(5):106-108+114.
[28] 高志航,趙瑞營,陳藝,等.一種新型的散糧集裝箱多工位集中卸箱站的研究[J].糧食與食品工業,2021,28(3):53-55.
[29] 秦正平.“北糧南運”散糧集裝箱裝卸機的應用探討[J].糧食與飼料工業,2020(4):19-20.
[30] 盧茹利.散糧碼頭門機作業系統運維管理[J].現代食品,2022,28(4):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