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秋
【摘要】文章基于“雙減”背景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并從五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措施和方法.具體來說,這五個角度分別為:作業設計的目標明確、作業設計的題目合理、作業設計的難度適當、作業批改的及時性和作業布置的規范性.同時,文章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探討了如何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貫徹“聚焦‘雙減,提質增效”,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提質增效;作業設計;教學措施
作業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合理與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然而,目前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作業設計目標不明確、作業題目不合理、作業批改不及時等,這些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文章從五個角度出發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措施,旨在為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現存問題
(一)作業目標不明確
作業設計目標不明確,缺乏重點.部分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只是簡單復制教材上的習題,缺乏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作業設計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然而,如果作業設計目標不明確,缺乏重點,就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引入相關理論,指導作業設計的具體實踐.在作業設計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目標是指教師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所具備的能力或知識水平.作業的設計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明確指出學生在完成作業后需要達到的目標,以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作業題目不合理
一些教師設計的作業題目存在難度過大、無章可循、沒有針對性等問題,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完成作業.作業題目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如果作業題目難度過大,會讓學生望而生畏,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果作業題目無章可循、沒有針對性,則無法有效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因此,在作業題目設計中,教師需要引入相關理論,指導作業題目的合理設計.
(三)作業批改不及時
有些教師沒有及時批改作業,導致學生在犯錯后很長時間才能得到糾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作業批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估的重要環節,及時、準確的作業批改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鞏固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如果教師作業批改的及時性不夠,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作業批改中,教師需要引入相關理論,提高作業批改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二、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分析
(一)明確目標,優化作業設計
在教育學中,作業設計是教學目標的延伸和拓展.作業是學生在家自主學習和鞏固所學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作業設計需要注重目標的明確性和針對性.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先確定作業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進度合理布置作業內容,突出重難點,確保學生能夠在家中鞏固所學知識點.
作業設計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作業的內容應該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課程特點,避免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在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的原則,通過設計有針對性的作業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以“加減法運算”一課為例,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數學加減法的基本概念和應用,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其解決問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數學加減法的基本概念和應用為主要內容設計10道加減法練習題,其中5道是基本加減法,5道是應用題,通過這些練習題,讓學生在鞏固基本概念的同時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本次課的教學步驟如下:首先,教師借助課件和黑板等方式向學生詳細介紹數學加減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加減法的符號和運算規則等,然后借助教學輔助工具,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深入理解加減法的概念和運算規則.其次,教師可通過舉例等方式向學生展示數學加減法的應用場景,引導學生理解加減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還可通過提問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參與,讓學生積極探索數學加減法的應用.再次,教師先下發5道基本加減法練習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完成.教師要及時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如發現學生存在問題和困難,要及時幫助其解決.接下來,教師給出5道應用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借助討論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促進學生在思維和應用能力上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教師還可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最后,教師可通過總結等方式對本次課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和反思,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合理布題,優化作業設計
在教育學中,作業中的題目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以此保證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既不會感到過于輕松,也不會感到過于困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學科特點設計作業題目的難易程度、題目類型以及題目數量.此外,教師在設計作業題目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進度,采用分步驟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作業,讓學生感受到作業的完成過程是一個遞進的過程,從而避免學生對作業產生抵觸情緒和不良心態.
作業題目的難度應該適宜,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作業題目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并與課堂教學的內容和進度相符合.同時,作業題目的設計應該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避免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在設計作業題目時,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下面以教學案例“分數的概念和運算”來說明.教學內容:分數的概念、基本性質和基本運算.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概念和基本性質;其次,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分數的基本運算方法;最后,讓學生能夠靈活應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步驟:首先,教師通過展示圖片或具體實物等形式引入分數的概念,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加深對分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師向學生介紹分數的基本性質和表示方法,并通過具體的例子講解分數的加減法和乘除法,然后通過多組練習題,帶領學生熟練掌握分數的基本運算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接下來,教師通過講解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分數的應用價值,并讓學生嘗試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可向學生介紹一些與分數相關的知識,如小數和百分數等,以加深學生對分數及其應用的理解.最后,教師通過總結和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為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難度適中,優化作業設計
作業設計的難度應該適當,這是因為適當的難度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又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能力和學科特點進行合理安排,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困難.如果作業難度過低,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動力,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如果作業難度過高,學生可能會感到挫敗和沮喪,產生消極情緒,影響學習興趣和動機.
作業難度的適宜性非常關鍵.作業設計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和重點,突出重難點,讓學生能夠在家中鞏固所學知識點.但是,作業的難度也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讓學生感到無法完成或者過于簡單.故在作業設計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進度合理布置作業內容,注意難度的適宜性.
下面以教學“幾何圖形”來說明.首先,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掌握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質,能夠繪制常見的幾何圖形.教學內容包括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分類、性質和繪制方法.其次,實施教學.引入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如點、線、線段、角等,讓學生初步了解幾何圖形的構成要素,以及不同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然后介紹幾何圖形的分類和性質,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讓學生理解幾何圖形的特點和規律,并能夠將不同的圖形進行分類和比較.接下來,教授幾何圖形的繪制方法,包括用尺子和圓規繪制不同的圖形,并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提高他們的繪圖能力.再次,設計練習題目,包括幾何圖形的分類練習、性質練習以及繪制練習,難度上逐步增加,讓學生逐步掌握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質,提高他們的繪圖能力.最后,對本節課所學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分類、性質和繪制方法進行總結,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四)及時批改,優化作業設計
在作業設計中,教師應該注重作業批改的及時性.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并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錯誤和不足之處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提高.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寫作業評語等方式給學生及時的反饋和建議,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和提高.
作業批改的及時性是作業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該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發現學生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并及時糾正,幫助學生提高.下面以具體的教學案例“時間”來說明.其教學內容為時間的概念和計算.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時間的概念和計算,能夠運用時間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步驟:首先,引入時間的概念,讓學生了解時間的起源和基本單位.其次,介紹時間的計算方法,包括小時和分鐘的加減法以及簡單的時區計算方法,然后通過舉例演示時間計算的具體步驟和技巧,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時間計算的方法,接下來進行時間計算的練習,讓學生逐步掌握時間計算的技巧和方法,除此之外,還要引導學生通過發現生活中的時間問題,運用時間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對時間的計算應用能力.最后,教師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總結,強調學生需要繼續加強對時間的計算練習和應用能力.
(五)規范布置,優化作業設計
在作業設計中,教師應該注重作業布置的規范性.教師可以在布置作業之前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進度進行綜合分析,合理安排作業內容和題量,避免過度布置作業.同時,在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作業難度和題量的適宜性,讓學生能夠在不過度負擔的情況下完成作業.此外,教師需要制訂明確的作業提交時間,避免學生因為時間安排不當而影響作業完成質量.
下面以“小數”的教學案例來說明.其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掌握小數的概念和計算,能夠靈活運用小數解決實際問題.其教學內容為小數的概念和計算,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小數的含義以及小數的加減乘除法則.教師可先采用分步驟的方式進行教學,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小數的計算方法,強化其對小數的應用能力.接下來,教師設計三道小數應用題,旨在讓學生靈活運用小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避免過度布置作業,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提高小數計算能力.最后,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應掌握小數的概念和計算方法,并能夠靈活運用小數解決實際問題.
結 語
小學數學作業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有著直接的影響.文章從五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方法,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進度合理安排作業內容和題量,注重作業的設計和批改,鼓勵學生積極投身于作業完成過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聚焦‘雙減,提質增效”的目標,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鐘招蘭.“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研究[J].教師博覽,2023(33):74-76.
[2]徐士鋒.“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探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11):112-113.
[3]付永紅.“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問題及解決對策[J].名師在線,2023(31):56-58.
[4]章春瑋.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策略[J].啟迪與智慧(上),2023(11):121-123.
[5]茍亭瑄.“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探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3(10):119-121.
[6]賴華金.“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J].文理導航(下旬),2023(12):28-30.
[7]楊雪.立足“雙減”優化作業:探“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3(10):25-27.
[8]鄭燕霞.“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優化設計研究[J].智力,2023(30):88-91.
[9]高泗香.“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評價[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19):73-75.
[10]吳存明.小學數學高品質作業的本質和設計進路[J].教學與管理,2023(2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