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深化,高職院校的連鎖專業適應行業調整變化的新需求開展人才培養,通過產教深度融合開展實訓基地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對當前連鎖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情況分析,發現其存在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投入產出比不高、供需耦合效果不佳、實訓內容更新慢、缺乏人才培養成本分攤機制等問題。高職院??赏ㄟ^搭建“引企入教”的校企協同育人智慧零售實訓平臺,構建目標導向、校政行企四方協同管理的實訓基地運行機制,健全校企雙師素質師資培養機制,加強以行業企業為指導的課程與專業建設改革的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的長效運行機制建設,推動高職連鎖專業產教深度融合的實訓基地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教融合;智慧零售;實訓基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9.058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9-0196-04
0? ? ?引 言
大學生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作為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從長期的實踐過程發現,我國高職教育中的產教融合管理中系統性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企業對于職業教育的參與也缺乏長遠的規劃,大多數職業院校的產教融合項目都不夠長期、穩定和高效,因此,校企合作還是缺乏深度,再加上評價機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導致高職院校的產教融合流于表面[1]。
作為改革開放的探索先驅,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廣州市產業轉型不斷升級,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深化,各行各業中對于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加凸顯。以培養廣州地區服務行業的人才需求為目標的高職院校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適應行業調整變化的新需求,面向智慧零售行業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產教深度融合育人體系,探索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的長效運行機制,對于提升高職連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 ?高職連鎖專業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的問題分析
根據2021年《中國教育概況》對全國教育事業發展情況的統計數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共有2 756所,其中高職院校為1 486所,數量上占了高等學校半壁江山。高職教育發展迅猛,作為“辦好職業教育之關鍵因素”的產教融合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為促使產教融合進一步落到實處,2017年和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助力推動產教融合,促進校企“雙元”育人,深化校企全面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
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大多是在商科類院校開設,且以高職院校為主。以廣州市為例,2021年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招生的大約有二十所,占廣州市高職院??倲档?6%,招生人數1 200余人,均分到各院校數量還是達到了一定的規模。由這一數據可知,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規模的基數是比較大的,從這些學校連鎖專業的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發展情況來看,建設特點如下。
1.1? ?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投入產出比不高
商科類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大多以軟件平臺居多,連鎖專業實訓體系同樣也存在這個問題,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以軟件平臺為主,但軟件平臺是無法達到產教深度融合這一目標的,部分具備條件的院校建有校園超市或便利店等完成實景項目的校內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在崗實訓則借助大學生校外實訓基地完成,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合作企業的參與度。由于高職院校多為公辦院校,受管理體制的影響,在校園超市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投入過程中,有諸多限制,往往會出現現實運作過程中教學實踐功能與生產性經營功能的矛盾,影響其功能的發揮[2]。
為保證實踐教學能有效實施,無論是借助校園超市或便利店,還是依托校外實訓基地,都將連續占用資源和崗位進行實訓,這對校園超市或所依托的校外實訓基地合作企業的正常經營都會造成影響,不符合企業的利益原則。因此,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絕大多數連鎖專業學生面臨在崗真實項目的實訓時間被大大壓縮和生產功能被削弱的局面。因此,連鎖專業的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投入產出比并不高。
1.2? ?實訓基地建設供需耦合效果不佳
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持是高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辦學的宗旨所在,單向供需顯然無法實現校企深度融合的目標,要把連鎖專業的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就急需面向產業需求來進行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目前的連鎖專業實訓基地資源極為有限且功能較為單一,使用效率偏低,不能為連鎖專業的學生提供穩定、專業和多層次、一體化的崗位職業訓練,究其本質還是在于高職院校和企業還未能實現有效的合作共贏,供需耦合效果不佳,缺乏有效協同,使得眾多的商科類專業包括連鎖專業在內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浮于表面。
因此,高等職業院校連鎖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應聚焦到吸引企業全程參與上來,促進供需耦合,通過訂單培養、新型學徒制探索等方式來引企入教,根據企業實際生產和經營過程,共同開發實訓體系和項目課程,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定制化資源包,實現校企“雙元”協同育人,使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保持與零售產業發展的方向同步發展。
1.3? ?實訓內容更新慢
從各高職院校連鎖專業的實訓師資與內容來看,實訓課程絕大部分是由專任教師完成的,單從實訓師資需求來講,要求教師既能進行實習計劃編排,可以對學生商品經營流轉的全過程進行指導,又要熟悉零售行業商品狀況與規則,這樣的“多面手型”師資在各院校都是稀缺資源,因此,連鎖專業的實訓過程質量上和實訓評價體系上與行業的崗位需求是并不匹配的,加上近年消費需求升級,零售行業知識與技術更新速度很快,高職院校的實訓內容總是滯后于行業發展,更新緩慢。
連鎖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一方面是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另一方面,近幾年學生參加技能競賽也衍生了實訓基地建設的需求,這種面向技能競賽的實訓內容與企業流程還是有區別的,也與訂單培養、新型學徒制培育的定制化需求發展要求相背離,長遠來說,并不利于連鎖專業面向行業產業需求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更談不上培育學生技術技能功能的發揮。
1.4? ?缺乏人才培養成本分攤機制
連鎖專業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是為了使專業教育能對接連鎖行業變化,實現教學與實踐通過崗位對接,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但在現實運作中,往往是高職院校主動推動,企業的熱情并不高,其根源在于缺乏人才培養成本分攤機制,企業方參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投入人、財、物等各項企業資源,提供實習崗位,學生得到訓練后卻不一定能為企業所用,這使得企業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的成本過高,且實訓基地建設周期長、風險大,企業方的利益卻得不到切實保障。沒有有效的人才培養成本分攤機制,企業參與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的內驅力得不到強化,這一問題還將長期存在。
2? ? ?產教深度融合對高職連鎖專業實訓基地運行機制的影響分析
要形成校企“雙元”主體、產教深度融合的局面,需要以連鎖經營與管理的專業教育為平臺,以實訓基地為教學載體,進一步融合高職專業教育和地區經濟發展變化。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開展專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先通過校內實訓基地進行企業真實業務流程的仿真訓練,再通過校外實訓基地來進行在崗訓練,達到“面向產業辦專業”的校企深度融合的效果[3]。
從高職連鎖專業的職業面向特點來看,實訓基地建設運行機制對高職連鎖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基于產教深度融合來開展高職連鎖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一,可以縮短連鎖專業畢業生在企業入職后的就業適應期,使連鎖專業的畢業生更加貼合當地企業用人需求;第二,有利于連鎖專業加強和當地連鎖企業的聯系,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運行機制進一步促進產教深度融合,使實踐教學的開展更有針對性,教學標準參考企業的市場化運作和發展趨勢進行修訂,為學生建立更加真實的工作環境與氛圍;第三,通過引企入教,產教深度融合來強化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共贏機制,實現校企協同育人,企業作為人才需求方,能真正深度參與到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來,有針對性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讓學生能在真實的項目背景下接受職業訓練,為企業提供穩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資源,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3? ? ?高職連鎖專業產教深度融合智慧零售實訓基地運行機制研究
3.1? ?搭建“引企入教”的校企協同育人智慧零售實訓
平臺
通過與校、政、行、企等多方的協同和聯動,搭建多方互融的“引企入教”校企協同育人智慧零售實訓平臺利益共同體[4]。該平臺可通過訂單式合作、現代學徒制培養等方式實現供需側的需求耦合,一方面加深校企合作,促進多方資源共享,實現校企雙方在就業創業、專業服務、技能培訓、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更廣泛合作;另一方面,學??沙浞职l揮其在人才培養和教學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解決招工、技術研發等問題,而企業則可為學校提供更多實習就業機會,提供更多來自企業一線的人才需求方向和教學改革指導,使學校了解并掌握更多最新和最前沿的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
3.2? ?構建目標導向、校政行企四方協同管理的實訓基地運行機制
充分挖掘高職連鎖專業與智慧零售行業標桿企業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實踐成果,進一步完善現有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探索建立“以目標為導向、校政行企四方協同管理”的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運行機制,構建產教深度融合育人體系,并加快開發新的實訓基地,進而建立與連鎖專業相關的職教聯盟[5]。
成立校政行企四方參與組成的實訓基地領導小組,明確利益相關主體的共建共管機制;合力打造成果共享機制,創設產教深度融合、多方協同發展的內驅力,確保各利益主體能通過公平的利益分配和共享緊密聯系在一起;建立以行業企業專家咨詢、第三方參與導向的多元化實訓平臺效果評價體系,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3.3? ?健全校企“雙師”素質師資培養機制
產教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要有一支專兼結合、特色凸顯的高素質專業技能型“雙師”素質教師隊伍作為保障,因此,高職連鎖專業還需進一步健全校企“雙師”素質師資的培養機制,結合實踐教學需要和職業教育教師資格標準體系的要求,適當在實訓教師考核中增加對于實踐技能的考核內容。
首先,進一步探索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師培養和培訓的機制,依托產業學院建立起“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的培養和培訓基地,形成協同育人的優良師資技能提升環境,加快培養面向智慧零售、現代農業和服務業等行業的教師培育;其次,不斷推進職業院校引進具有行業企業一線經歷的人事管理改革試點探索,暢通能工巧匠進課堂、企業文化進校園的渠道,使企業能參與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全生命周期的培養,校企雙元為主體共同打造一支知識、技能、創新能力兼具的高素質師資培養隊伍。
3.4? ?加強以行業企業為指導的課程與專業建設改革
在連鎖專業產教深度融合的智慧零售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密切聯系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產業實際發展和行業需求變化情況,不斷升級人才培養目標,創新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繼續開發建設“智慧零售校企合作職業拓展”特色課程,不斷吸收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企業全程參與構建課程與教材開發體系,加快以崗位技能要求為教學體系設計,探索建立“定制式—項目式—研修式”的三段進階式專業培養體系,著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術和能力,形成連鎖專業特色課程體系。
依托校企合作項目,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和崗位技能,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實訓平臺內部合作企業項目相融合,培育優質的創新創業項目和團隊;開拓社會培訓項目,依托平臺人才優勢,與合作企業共建產品銷售和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同時提升高職院校自身創新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黃德橋,杜文靜.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88-92.
[2]牛國鵬.產教融合下的物流生產性實訓基地運營機制創
新[J].管理觀察,2020(2):119-120.
[3]張國新.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路徑與機制的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8(4):37-39.
[4]陳茜.農村勞動力向智慧零售行業轉移的路徑研究:教育扶貧視角[J].農業經濟,2021(6):80-82.
[5]陳茜.地方政府職能視角下產教深度融合育人體系建設[J].機械職業教育,2021(8):31-35.
[收稿日期]2023-03-02
[基金項目]2023年度廣州市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高水平專業群(高職)項目“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群”(2023GSPZYQ006)。
[作者簡介]陳茜(1983— ),女,湖南益陽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連鎖經營與管理、城市經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