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會對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產生影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關重要,這正是教育要立心鑄魂的意義所在。立心鑄魂與立德樹人密不可分,班主任是第一責任人。在新形勢下,班主任要自覺開啟從普通教師走向“大國良師”的新征程,成為立心鑄魂的自我雕塑之師、教育雕塑之師、有為雕塑之師,為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默默耕耘、孜孜以求。
[關鍵詞] 立心鑄魂;立德樹人;雕塑之師
當今的中國正面臨著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國要應對當前局勢,在逆境中奮勇爭上,就需要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習近平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致力于建設教育強國?!吨袊逃F代化2035》中明確提出了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為先,更加注重全面發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終身學習,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并提出到2035年的目標是,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繼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則明確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從自身做起,立心鑄魂,在教書育人的歲月中默默耕耘,做新時代的雕塑之師,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
一、立心鑄魂:做不忘初心、善筑匠魂的自我雕塑之師
教育之初心在以身垂范,而非慕名逐利;教育之初心在因材施教,而非簡單灌輸;教育之初心在指引心靈,而非制造產品。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擔任班級德育工作的班主任,秉持初心、德才并進是立心鑄魂的第一步,更是成為“大國良師”的前提。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孟子曰:“教者必以正?!睘跎晁够蔡峒啊敖處煹娜烁窬褪墙逃ぷ髡叩囊磺?,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這些都說明了教師的素養決定了學生的發展。我們選擇了三尺講臺,就要“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不計名利,潔身自好,為教育事業雕塑好自身的人格形象。
過硬的教學能力是教師的立足之本,班主任首先應是一名合格的教師。肩負“傳道授業解惑”重任的我們需懷有“匠心”,不斷提高學科素養,站好課堂講壇,因此要懂得見賢思齊,不斷錘煉業務功底,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時刻保持謙虛的學習者姿態,做智慧型的“大國良師”,雕塑好自身的專業形象。
班主任的工作平凡而不平淡,所做的正是對學生生命之“根”進行長久、無聲的滋養,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精神生長力。而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行為往往是最好的教材,因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能違反,以實際行動為學生作出表率。譬如,教師平時要求學生上課不能遲到,自己卻常常不能守時,那么對遲到學生的批評教育就會缺乏底氣和說服力。班主任不僅在道德水平上高于一般群體,更要時刻以“匠行”來要求自己、約束自己,雕塑好自身的嚴謹形象。
習近平對教師提出要做好“四個引路人”的目標要求,而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關注學生的心靈狀態、思想動態。這就需要班主任不斷學習教育心理學知識,因時而新,始終緊隨教育發展的步伐。不僅要用愛和溫暖去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更要用自己的學識、閱歷,讓學生學會對世界保持審慎的認知。“引路人”首先自己要知道路是什么,路在何方。為了成為照亮學生前行路途的燈塔,喚醒學生蓬勃向上的激情,我們還需要雕塑好自身的引領形象。
要想成為立心鑄魂的“大國良師”,就應對教育職業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教育事關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振興,教育是在為國家培養人才,教育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國家是否有未來、民族是否有希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苯處熢谶M行自我雕塑時要下得了狠手,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追求品格的高尚和靈魂的純潔,懷“匠心”施“匠行”,在不斷的深耕中筑“匠魂”,努力以自身的人品、學品和高品來引導學生,影響學生的心靈,培養出具有優秀品德的時代新人。
二、立心鑄魂:做喚醒心智、鑄就品質的樹人雕塑之師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與科技單列,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為題,明確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習近平也曾對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提出過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的殷切期待。
中國教育已步入3.0時代,由傳統的只注重分數到關注全面發展再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育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在于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學生的文化基礎,培育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最終實現學生逐漸具備適應挑戰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班主任都要耐心疏導、積極引導、因勢利導,喚醒心智與鑄就品質并重,做好學生“拔節孕穗期”的引路人、立心鑄魂的雕塑師。
教師在履行立德樹人的使命之時,要時刻牢記讓人民滿意、學生滿意的育人初心。當今社會,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的更新速度也隨之越來越快,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將終身學習的理念傳遞給學生,和學生一起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成一種樂趣,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發展能力,從而做好學生文化基礎的雕塑之師。
在教育過程中,立心鑄魂與立德樹人是分不開的。所謂立心,就是要讓學生擁有高尚的品德,有一顆中國心,心中裝著中國夢;所謂鑄魂,其實就是“樹人”,就是要讓學生具備報效祖國、服務社會、成就人生的能力。這就需要班主任自覺堅守“教育之道,道在心靈”的主旨,以心喚心,以心立心,用師德引領風尚,引導學生勇于綻放自我,喚醒拳拳報國之心,做學生心靈的雕塑之師。
青春是美麗的,而奮斗的青春尤其閃耀。廣大青少年學生既要有真才實學,又要不斷增進個人道德修養、社會擔當、家國情懷。身處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新時代的教師重任在肩,在引導學生堅定信念、定位好自身的價值坐標的同時,更要引領學生腳踏實地,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奮進新時代,做好學生奮斗之魂的雕塑之師。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制度體系,為教師提供充足的保障,成為“大國良師”應是每一位教師的自覺追求。班主任應充分利用教育者的身份,建立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遠大目標,喚醒學生的心智,鑄就學生的生命品質,身體力行地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立心鑄魂人,為實現教育強國的宏圖偉業而不懈奮斗。
三、立心鑄魂:做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有為雕塑之師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戴維·珀金斯認為:我們需要以一種“未來智慧”的新視角來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關注已知,也關注未知。在今天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啟發智慧,增進自主性和責任感,引導他們積極、廣泛、有遠見地追尋有意義的學習。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角色和教育方式。班級授課的教育教學常態范式被顛覆,“互聯網+教學”成為教育領域新常態,這就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具備整合信息素養、線上線下多元教學意識和能力正逐漸成為未來教師的必備武器。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如何實現“立心鑄魂”,是一個需要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新課題。
1.打破教師知識權威,激發自主學習意識
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是立心鑄魂的前提。新形勢給教師的知識權威帶來了挑戰。疫情初期,教師線上教學的基本邏輯還是基于將線下教學簡單地遷移到線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們逐漸認識到這種簡單的遷移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可以輕松通過搜索軟件獲取知識,因此也常出現聽課效率下降、自行其是的現象。在線教學的開展讓教師們更清晰地認識到教與學的邏輯起點是學生,教師的教學要從了解學生的需求開始。
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動機,并在此基礎上重新設定教育情境,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翻轉課堂,以小組合作、學生主講、教師充當腳手架等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發現自我、表達自我,互幫互助,在向網絡、同伴等學習的過程中,化被動聽課為主動探究;還可以借鑒國外的教學理念,如STEAM,打通各學科間的壁壘,培養學生綜合、系統的思維模式,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教師都要特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給予學生平等的機會,設定個性化的學習任務,使每一名學生都能處于充實的學習狀態中,做助力學生學業發展的雕塑之師。
2.借助多樣教育形式,譜寫新時代人生華章
把握學生思想動態是立心鑄魂的關鍵?,F代教育的核心目標是“把一切的知識教給一切的人”。在線教育的經驗告訴我們,比讓學生“學會”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愛學”的情感。教師也要逐步適應不同的教學方式,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技術,充分利用、整合現代化教育手段,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高效性,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譜寫人生華章。
平時可以通過班會、談心、讀后感、隨筆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傾聽學生的心聲,及時糾偏或提供幫助。同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協作、融合的需求也日益凸顯。教師和家長同步加強教育專業理論、專業方法的探索和學習,增強家庭教育意識,注重家風和家教的傳承,從立足當下到關注未來,身體力行地做助力學生精神成長的雕塑之師。
教育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以時光和信念為刻刀,在教育細節中雕琢學生的心靈,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真誠的表揚和贊賞;要自覺成為教育的反思者、實踐者,在追求成為“大國良師”的道路上不辭辛勞、砥礪奮進,努力將教育的深刻性、自覺性印刻在學生的心中,將精神的喚醒、潛能的彰顯塑于學生的靈魂深處,在立心鑄魂中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追求和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吳非.不跪著教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 [美]丹·蘇利文.終身學習[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
[4] [美]戴維·珀金斯.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李韋唯?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曾獲江蘇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