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永蓮
摘? 要:目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教學目標不全面,教學內容存在局限性,教學方法陳舊、單一,評價功能發揮不充分。為此,數學教師要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材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課堂教學評價等入手,積極探索改進措施,全面提高數學教學效益。
關鍵詞:初中數學;現存問題;改進措施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它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它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強化數學文化的重要學科。然而,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基于此,認真分析和研究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根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科學、有效的改進措施來解決現存問題,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師亟須探討的課題。筆者結合數學教學經歷,提出了對該問題的具體思考。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現存問題
1. 教學目標不全面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指出,課程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進一步強調使學生獲得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以下統稱“四基”),發展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統稱“四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標準》的研讀不夠深入,在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時,過于注重知識與技能目標,而忽視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教學目標不全面,數學教學效率偏低。
2. 教學內容存在局限性
目前,部分教師簡單地認為教材內容即為數學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給學生講述教材內容,無法引領學生深度思考,學生習得的數學知識較為表面。數學承載著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部分數學教師忽略了數學文化的滲透,致使學生不能很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 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部分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傳統守舊,仍然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接受教材知識,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程式化,以本為本,復印式講授教材知識,粘貼式歸納小結,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不到有效培養。
4. 評價功能發揮不充分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風向標。當前初中數學教學評價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方法、能力、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的綜合評價。教師一般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準則,教學評價機械、單一,不能給予教學正確的導向。部分教師在評價時未能給學生提供指導性建議,評價的激勵功能和育人導向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進措施
1. 制訂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首先,教學目標的制訂要充分考慮核心素養內容。課堂教學內容具有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作用,教師要注重建立具體內容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聯,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將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體現在教學要求中。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以下統稱“教材”)“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這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掌握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3)掌握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以及利用其關系解決實際問題。從核心素養的視角來看,這三個教學目標可以理解為學生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后,能夠形成推理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讓學生學會探索、學會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
其次,處理好核心素養與“四基”“四能”之間的關系。教學目標是對“四基”“四能”的繼承與發展,“四基”“四能”又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載體。因此,教師要處理好核心素養與“四基”“四能”之間的關系。仍以教材七年級下冊“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這節課為例,教學目標(1)旨在引導學生學習坐標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教學目標(2)旨在讓學生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獲得基本的活動經驗,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教學目標(3)旨在讓學生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2. 靈活處理教材內容
首先,挖掘教學素材,活用教材內容。葉圣陶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既然是例子,說明教材并非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應摒棄“唯教材是本”的觀念,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在整合教材時,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現實,這樣教學內容才能有利于學生學習,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最短路徑問題”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內容:班級需要到附近超市購買一些文具,計劃讓王亮騎共享單車前去購買。當前,在距離學校1 000米的馬路沿途有很多共享單車停放點,學校、共享單車停放點、超市不在一條直線上。大家試想一想,王亮到什么地方提取共享單車,可使他所走的路徑最短?這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學校、馬路、超市位置示意圖,引導學生運用已經積累的數學知識進行合作探究。改編后的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有助于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其次,關注數學文化,豐富教學內容。數學教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教師要關注數學文化,積極滲透數學文化。在講解教材知識時,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文化,可以拓展延伸與其有關的數學發展史、數學家的相關事跡,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數學發展史,以及我國數學家在數學領域取得的成就,領悟中華民族獨特的數學智慧,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有利于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 選擇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數學教師要大膽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數學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法。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畫軸對稱圖形”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以及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假如現在給大家一個圖形和一條直線,如何畫出與這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的圖形呢?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形成問題猜想,讓學生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實踐操作,通過觀察、歸納等方法,發散思維,研究問題,最后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即對于某些圖形,只要畫出圖形中的一些特殊點(如線段端點)的對稱點,連接這些對稱點,就可以得到原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教師拋出問題,不要急于告訴學生解題思路與方法,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最后得出解決辦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引發學生思考,對提高數學教學效率、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4. 豐富評價內容,發揮評價育人的導向作用
初中數學教學評價不能只是以對、錯或者分數等級評價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檢測分數的高低,要用激勵性的語言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例如,針對學生聽課表現評價:“你最近表現真棒,不僅聽課認真專注,還能積極發言,思路清晰,老師為你的精彩表現點贊!”針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評價:“盡管本次作業有一點小問題,但書寫工整細致,卷面整潔美觀,學習態度較為端正,望能再接再厲,做最好的自己!”針對考試成績有進步的學生評價:“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本次考試成績足以說明你的努力沒有白費,希望你在以后的學習中優化學習方法,并能持之以恒,老師相信你會有更出色的表現!”這樣,評價內容更為全面,能充分發揮評價育人的導向作用。
總之,目前初中數學教學正面臨著許多挑戰,需要數學教師進行長期的探索與研究。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認真分析問題的根源,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作用,助力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全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振華.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5).
[2]潘泊. 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教學優化策略[J]. 試題與研究,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