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輝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教育在課程改革背景下不斷開發線上教學的手段和工具,通過網絡資源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研究出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近階段,我國中小學線上教學更是呈現“井噴式”發展,但是由于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利用電子設備在線授課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亟須了解線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科學的教學方式。文章就中小學線上教學新階段的發展進行了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線上教學
近階段,信息化教育模式開始被廣泛關注,我國中小學線上教學模式全面開啟,同時也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對象。然而,受一些思想觀念和外界因素的影響,線上教學中還存在一些限制性的因素,無論是教師的水平、線上教學的技術,還是師生對線上教學的接受程度等,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與改革,從而推動線上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新階段中小學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1. 獨立的網絡環境難以保證學生專注學習
專注力是指一個人專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動的心理狀態,具有持久性、分配性、轉移性和廣度等品質。在線上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網絡向學生講授知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完全依靠教師的語言引導,課堂學習的氛圍也完全依靠教師來營造。特別是在教師無法看到學生的行為和表情,不能準確判斷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否在思考和參與時,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也會降低。有些學生由于沒有教師的監督,或者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可能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不能專注于教師的講課。另外,在獨自學習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無法相互幫助和激勵,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2. 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有待提高
中小學教師只有具備了專業的信息技術能力,才能夠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結合線下教學的經驗,從而形成科學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效率。但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有待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知識和能力較為薄弱,如對較為高級的信息搜索方式、文字處理和線上教學軟件等了解不深入,而且大部分教師都沒有接受過相關的專業培訓。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不能靈活掌握在線教學的方法和技能,不能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和各種教學app的優勢來實現在線作業的批改與評價,不能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落實到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中。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欠缺,導致對線上教學的內涵把握不到位、線上教學經驗不足、形式主義過于嚴重、缺乏教學臨場感,造成線上教學時狀況不斷。
3. 線上教學回歸傳統課堂模式
傳統的課堂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新課程實施后,課堂的授課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會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師生之間的互動是經過長期探索而形成的,收到較好的課堂效果。然而,目前線上教學以錄播課為主,采取“錄播 + 答疑”的形式,似乎又回到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一味地教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新階段中小學線上教學的發展與思考
1. 增強學生自律性,落實網課效果
學生居家學習,教師進行線上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教育方式的變革。但是,學生居家學習的效果良莠不齊,僅靠家長的陪伴和監督還不夠,必須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增強學生的自律性,才能確保線上學習的效果。為此,教師要精心備課,增強課堂的吸引力,讓學生與教師保持同頻共振。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為此,教師要積極與家長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通過不斷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另外,在線上評價和批改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方式,以提高答疑解惑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在收集與整理教學評價的反饋數據時,全面了解線上教學的效果,以此來促進線上教學的良性發展。
2. 加強教師培訓,提升信息素養
教師的專業能力和信息素養是決定線上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教師不僅要充分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深入研究常用的線上教學軟件和工具,還要學會隔屏實現知識的傳遞,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以營造濃厚的線上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首先,學校要做好軟、硬件建設,如建立多媒體教室、教學資源庫、電子閱覽室等,創設教師備課、上課、研討、交流、比賽等常規工作的網絡信息環境,為線上教學提供物質保障;其次,著力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在理念培訓、技能培訓、拓展培訓上下功夫,增強教師的信息敏感度,培訓教師探索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最后,實施線上校本教研活動,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基礎,通過線上教研活動引導教師學習線上教學的方法和技能,開展文字處理軟件和多媒體課件等常用辦公軟件的再學習、再探究,根據教研活動主題開展教師線下自主學習,讓教師利用更多的時間去研究。
3. 整合優質課程,重塑線上教學
在推進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信息素養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若是讓教師在完全獨立的情況下制作線上課程或者進行直播教學,很容易出現各種突發情況。為此,學校不僅要鼓勵教師自主制作微課,還要助力線上學習平臺的搭建,組織優秀教師錄播公開課。在使用線上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篩選課程內容。首先,教師要及時根據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班級的整體學習效果,結合教材的教學目標,以個性化教學為基礎,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深入研究線上教學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重視對知識難易度的把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其從線上教學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實現自我成長。最后,提高線上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不是一問一答、一來一往,而是在課堂主線沒有受到干擾時,收集學生對于知識點吸收的反饋,并能在課堂的某個合適的時機反饋學生的疑問,適當地把這些問題融入課堂中。總之,學校和教師要豐富教學方式,構建多樣式的在線學習形式,調動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目前的線上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都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改善措施。學校要做好軟、硬件建設,為線上教學做好物質保障;教師要深入研究線上教學的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信息素養,同時要加強與家長的合作,共同為學生的線上學習創建良好的環境,以推動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雷翠花,張建棟. 中小學雙線混融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刊),2022(3).
[2]雷朝滋. 教育信息化:從1.0走向2.0——新時代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走向與思路[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6(1).
[3]王克勤,張波,范文敏,等. 中小學線上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 教學與管理,2021(12).
[4]宋占義. 論新形勢下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革新[J]. 學周刊,2022(18).
[5]梁曉雪. 海口市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 新教育,2020(13).
[6]毛會娟. 試論中小學線上教學的多方聯動機制[J].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6).
[7]張文波. 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新階段問題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