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泰
摘 要:本文圍繞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展開思考和探索,針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介紹了面向新課改的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通過分析探究式教學方法對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我發展的作用、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探索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社會責任感;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3-0155-03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理念的變革,新課改理念的提出對于各個學科的教學改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初中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也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改革,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培養目標。本文將從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角度,探索如何促進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以此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推動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新課改的背景和動因
新課改是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改革思想,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其背景和動因主要包括知識結構的變化、學生需求的變化以及教育方式的變化。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知識結構的變化、學生需求的變化以及教育方式的變化,積極探索適應新課改理念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體驗。
在知識結構的變化方面,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改革,化學領域的知識不斷擴充和更新,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需要對初中化學教學進行改革,使其更貼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1]。在學生需求的變化方面,現代化學教育的目標已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操作的體驗,學生們更加渴望通過實踐學習來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而不僅僅局限于死記硬背。因此,我們需要將實踐性教學納入課堂,并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教育方式的變化方面,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探究式、合作式和參與式的教育方式,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需要轉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參與,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讓學生參與課堂互動、進行小組合作、開展實踐操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探討新課改對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意義
新課改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傳統的化學教學以講授知識為主,缺乏實踐操作和實際問題解決的環節,容易使學生對學科產生抵觸情緒,而新課改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探究和合作,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經驗來鞏固和應用化學知識,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力。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發展,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2]。不同學生在學習方式、學習節奏和學科興趣等方面存在差異,傳統的統一化教學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而新課改倡導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教學,充分尊重和關注學生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幫助他們從自身的興趣和特長出發,積極參與學習并發揮潛能。新課改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跨學科能力,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傳統的化學教學偏重知識傳授和記憶,缺乏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和融合,容易使學生形成知識的孤立認識,而新課改提倡跨學科合作和資源整合,鼓勵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和交流,使學生能夠全面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培養跨學科的綜合素養。
(一)新課改對初中化學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創新
新課改對初中化學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創新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在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學科的知識結構進行了優化和調整。傳統的化學教學往往注重知識的堆砌和記憶,而新課改強調知識的聯系和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3]。新課改還加強了化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比如與生物學、地理學的交叉,以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實驗指導和實踐操作在化學教學中得到重視和強化。傳統的化學教學往往缺乏實驗環節,學生只能通過教材和圖表等方式來學習化學知識,缺乏對實際操作的了解和掌握,而新課改要求化學教學要注重實踐性,鼓勵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操作,感受和探究化學現象,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在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傳統的化學教學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互動和交流,而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之間的合作和共同探究。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實驗和項目研究等活動,使他們充分發揮個人優勢,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而且在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內容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傳統的化學教學往往側重于知識的傳授,缺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環節。而新課改倡導學生通過探索、實踐和創新來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問題,鼓勵他們進行自主思考和研究,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將新課改理念融入初中化學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寫
新課改理念下,如何將新課改理念融入初中化學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寫是一個重要的思考和探索方向。針對知識結構的調整,應在課程設置上注重培養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強調知識的聯系和應用,將化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在教材編寫方面,應根據新課改理念要求進行創新和完善[4]。教材內容應緊密貼合新課改理念,注重問題導向和實踐性的內容設計,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實踐等方式來鞏固知識。教材還應加強應用性和綜合性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使學生更加主動參與和探究。例如,倡導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分析和問題解決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評價方式上也需要進行調整和改變,應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項目評價、實踐任務評價,鼓勵學生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果。因為傳統的化學教學往往注重對知識點記憶和應試能力的評價,而新課改要求評價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
(一)面向新課改的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
在新課改理念下,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探索,它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實驗和實踐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提問、假設和實驗驗證等全面的科學探究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實踐,就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的內涵和應用,并且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除此之外,探究式教學方法還注重學生的問題解決和思辨能力的培養。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提出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深對于化學理論的理解,還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考、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式教學方法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交流能力。
(二)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和實踐操作等方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在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中,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和實踐操作等教學方法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探索。
首先是合作學習的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小組討論、合作實驗和項目研究等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僅可以互相借鑒和學習他人的優點,還可以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是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5]。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入一系列的開放性問題,帶領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研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物質的組成》教學過程為例,該單元的內容是探究物質的組成和特性。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引導學生思考、研究、解決問題。
一是進行導入。教師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樣品,如水、金屬、鹽等,引起學生的興趣,并提出問題:“我們常用的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讓學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觀點。
二是鼓勵自主探究。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1:“除了常見的物質,還有哪些不同類型的物質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學生自由發揮,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收集、整理和分類不同類型的物質。每個小組選擇一種類型的物質進行介紹,并展示給全班,讓其他同學提出問題或者補充信息。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物質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并鼓勵他們進行思考和探索。
三是開展實驗探究。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2:“如何分離混合物中的成分?”引導學生思考物質分離的方法。教師設計一個分離金屬和非金屬混合物的實驗,供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應用,如磁性分離、過濾、沉淀等。教師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并實施一個針對其他混合物的分離實驗,以培養他們的實驗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是進行總結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實驗結果,并向全班進行匯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不同混合物的實驗結果,歸納總結物質分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3:“為什么物質會發生化學反應?”鼓勵學生思考和探究,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
五是運動拓展應用。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一些與物質的組成和特性相關的實際問題,如生活中的酸堿中和、金屬與非金屬的使用等。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和啟發式思維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
六是進行活動總結。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和評價,并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思考和探索物質的組成和特性。
實踐操作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驗指導和實踐操作,讓學生親自進行化學實驗和實踐活動,感受和探究化學現象。在實踐操作中,學生不僅能夠鞏固和應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
(一)新課改對初中化學教學評價體系的影響
在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中,評價與反饋對于推動教學改革和學生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新課改要求評價體系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評價不再僅僅局限于對知識點的記憶和應試能力的考核,而是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業發展的全面表現,評價體系的轉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鼓勵他們參與實踐活動、合作學習和問題解決等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通過有效的反饋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我發展
在新課改理念下,評價與反饋對于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我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有效的反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當學生得到及時而準確的反饋,他們能夠了解到自己學習的成績和不足之處,從而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進而孜孜不倦地為了取得更好的反饋而努力學習,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尋求發展和提高。有效的反饋也能幫助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通過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能力水平,使其根據反饋信息,評估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不足之處并進行調整。
通過分析和探索,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新課改理念下,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該方法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觀察、問題解決和討論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探究式教學的優勢,倡導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性,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和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相信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將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培養綜合素質,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1]薛玉紅.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化學綠色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2(08):124-126.
[2]張貴山.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建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1):41.
[3]丁麗萍.活用教材內容 實施智慧教學——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0(34):143-144.
[4]張貴山.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建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1):41.
[5]寧多文.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互動式課堂的構建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4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