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曉燕


摘?要:政治經濟學課程對當代大學生觀念塑造和價值引領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政治經濟學思政育人效果尚未達到預期。新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在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的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很有必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重點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面臨的主要難點,并從四個方面提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關鍵詞:翻轉課堂;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66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由此,高校各門課程的思政建設拉開序幕。政治經濟學不僅是高校經管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更是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的重要思政教育課程。因此,如何利用好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的這個主渠道,將立德樹人貫徹到政治經濟學教學全過程之中,推動政治經濟學知識傳授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實現三全育人,是新時代政治經濟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2020年《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中的應用,推動課程思政全程融入課程教學建設,努力探索課程思政建設方法和途徑。綱要為課程思政和翻轉課堂的結合提供了指引。鑒于此,本文著重研究政治經濟學課堂如何借助于翻轉課堂進行課程思政,以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1?課程思政實施翻轉課堂的必要性
1.1?翻轉課堂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增強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的獲得感
當代大學生無論是心理還是學習方式都具有顯著的特點。從心理特征看,當代大學生成長于獨生子女家庭,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長大,決定了當代大學生內心渴望自由,崇尚自我話語權?!耙谎蕴谩钡慕虒W模式忽視了大學生的心理需求,無法給予學生充分的話語權。長此以往,大學生必將喪失學習興趣,不愿意參與到政治經濟學課堂中,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于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內容的獲得感。從學習方式看,成長于網絡時代的當代大學生更習慣通過網絡獲取相關信息和知識,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的意識顯著增強。因此,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應在尊重大學生心理和學習方式特點的基礎上,作用于其興趣、情感、心理,才能增強當代大學生在價值和信仰上的“獲得感”。翻轉課堂正符合了這種要求。學生課前可以靈活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在相關平臺學習教師發布的視頻及文獻,參加線上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上進行師生交流,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學生擁有充分的話語權。翻轉課堂極大程度上尊重了大學生的特點,調動了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最終增強學生對思政內容的獲得感。
1.2?翻轉課堂實現知識內化,強化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的深度滲透
政治經濟學的傳統課堂上,教師只是將知識機械地灌輸給學生,學生將其作為權威性的結論進行理解接納并應用。學生沒有獨立思考、批判分析的機會,難以用自己原有的認知去檢驗和融匯知識,無法很好地內化為自己的見解和思想。學生進行的是一種淺層次的學習。課程思政的目標不是將社會道德與價值觀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將其深度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世界、情感體驗和理性意志之中,實現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潛在引導。學生對政治經濟學只有進行“深度學習”才能實現這一目標。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流程,實現了“深度學習”。具體來說翻轉課堂將知識講授從傳統的課中轉變到課前,通過短小精悍的短視頻將學生帶入與知識相關的情境中,增強學生建構知識的深度。課中,教師解答學生疑問,組織小組學生交流并展示成果,其目的是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形成個性化的見解以實現知識的深度內化。課后作業環節強調實踐性的作業,比如通過觀看視頻資料,行業調查等方式進一步深化認知,對知識進行再思考。顯然,翻轉課堂注重的不是知識和信息的簡單傳遞和接受,而是依托科學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主動學習,調動其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實現對知識的再思考。通過翻轉課堂的深度學習,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社會價值、道德信仰的深度滲透,有效達成課程思政的目標。
2?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實施的難點
2.1?教師翻轉課堂和思政的能力不足
當前部分高校教師對翻轉課堂具有排斥心理,不愿意進行教學變革,不具備翻轉課堂的能力。在為數不多的政治經濟學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微視頻呈現出的依然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視頻只是傳遞知識講解的工具。在課堂的翻轉中,有些教師害怕無法應對學生發言的各種觀點和各種問題,將課堂上的互動交流依然設定好標準的認知或者答案。這不僅僵化學生的思維,而且無法激發學生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嚴重影響課程思政的效果。此外,教師自身的思政理論水平也會影響到課程思政的效果。目前部分政治經濟學教師自身思政理論水平較低,在融入思政內容時過于生硬,為了思政而思政。正是由于部分教師翻轉課堂和思政能力的不足,導致思政理論或者案例強塞到只有形式沒有內核設計的翻轉課堂,無法實現學生的深度學習和價值觀的深度滲透。因此,如何提升教師自身翻轉課堂和思政的能力是政治經濟學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
2.2?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與之契合的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政治經濟學課程內容以《資本論》為基礎。150多年前完成的《資本論》的理論體系和理論內容至今幾乎沒有發生改變。以此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學的內容也就自然呈現出理論化以及用過去的理論難以解釋當代世界問題等特點。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費力,無法真正理解理論的精髓及其應用價值,學習的熱情不高。不僅如此,目前不少高校都不太重視政治經濟學課程。這些因素導致不少教師不愿意上政治經濟學這門課,政治經濟學的課程思政建設自然就比較滯后。新教師無暇顧及如何挖掘思政元素,有經驗的教師認為講好知識點就行,不愿意投入時間挖掘與知識點契合的思政元素。因此,政治經濟學進行課程思政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調整優化教學內容并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融入形象生動的思政案例,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經濟學的熱情。
2.3?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參與課堂交流互動的積極性不夠
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是實施翻轉課堂的關鍵所在。由于沉重的升學壓力,學生長期以來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自我探究式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不少學生課前不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做好新知識的學習和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與分析,課堂翻轉中的成果展示,小組討論,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等一系列活動都無法順利開展。不僅如此,長期以來的傳統教學模式還使我們的學生習慣于安靜地獨自學習,課堂上看不到學生積極交流互動的欲望和熱情。每當討論問題,回答問題時,大部分學生們都習慣性地低頭,缺乏獨立表達自己見解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是政治經濟學翻轉課堂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
2.4?缺乏完善的思政效果的考核評價體系
現階段政治經濟學課程主要采取了“30%的平時成績+70%的期末成績”考核體系。這種考核體系不僅無法檢測課程思政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影響,而且偏重結果考核,過程性考核不足。這不僅會引導學生在期末考試前突擊學習,死記硬背教材上的內容,而且不利于激勵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主動地思考探究。這既偏離了政治經濟學教學的初衷,也不利于翻轉課堂的推進。因此,目前這種考核體系難以滿足政治經濟學翻轉課堂課程思政的要求。
3?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3.1?打造“三位一體”的政治經濟學教師團隊
翻轉課堂模式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是教師團隊的建設,必須打造一個集“專業、思政、技術”于一體的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首先,政治經濟學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不僅要深入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思想精髓,更要能夠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偉大的思想有機融入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注入新的生命力。
其次,注重提升政治經濟學教師的思政能力。高??梢岳枚ㄆ谂嘤?、講座、專題研討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常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師自主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內容,以心得體會的形式定期匯報。
最后,政治經濟學教師要善于學習新技術,勇于創新教學模式。教師應拋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信息技術、微課、翻轉課堂的培訓,努力學習如何進行微課的錄制和剪輯,如何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等內容,并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實施翻轉課堂的能力。
3.2?借助“雨課堂”平臺重新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能動性
將翻轉課堂應用于政治經濟學的課程思政中,并不是簡單地把線下課搬到了線上,而是要借助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重新設計課前、課中、課后三環節的內容,才能實現傳統課堂到翻轉課堂的真正轉變。“雨課堂”這一智慧教學平臺賦予了每一教學環節全新的體驗?;凇坝暾n堂”的課程思政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如圖1所示。
圖1?基于“雨課堂”課程思政的翻轉課堂教學環節設計
以政治經濟學“貨幣的起源及職能”這一節內容為例說明上述教學環節的設計。課前,教師首先發布體現資本主義國家貨幣具有超越生命的魔力的視頻,激發學生探索貨幣起源,認識貨幣本質的興趣,為融入思政做好鋪墊。其次,制作并發布“4分鐘解讀貨幣起源”和“12分鐘解讀貨幣職能”的有趣的微視頻。最后,布置任務。一是要求學生學完發布的三個視頻后搜集整理與主題相關文獻資料,提出問題并在“雨課堂”提交;二是課前環節融入思政,要求學生思考社會主義中國面對生命和金錢是如何選擇的,并用案例來說明思考的結論;三是完成線上課前測試。
課中,教師首先根據學生課前在“雨課堂”完成的測試情況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并對學生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其次,對課前設置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比如學生可以把我國各級政府成功抗擊疫情的實踐與美國應對疫情的實踐從多方面對比分析。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貨幣本質,而且能夠使學生認清我們中國的發展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樹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而深化課程思政的成效。在此基礎上要求各小組的代表輪流展示體現貨幣職能的案例并由貨幣的支付手段的職能引導學生討論誠信的重要性,進一步進行思政的滲透;最后,教師對各組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學生互評,并借助“雨課堂”完成課堂測試。
課后,教師要根據課堂學習情況,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在線輔導,提升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并再次設置融入思政的問題,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同時強化思政效果。
由于雨課堂能夠記錄并顯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成效,課中參與課堂和內化知識的情況以及課后復習鞏固的效果,并能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量化,這讓學習的過程有趣而富有挑戰,能充分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思政的能力。
3.3?充分挖掘并精準融入思政元素,促進專業知識與思政的有機結合
教師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精準融入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是實現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目標的前提。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不是簡單的、機械的嫁接。
首先,教師應立足于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內容挖掘思政元素,提煉思政資源(見表1)。
其次,教師應結合當代大學生成長的個性化需求深挖政治經濟學課程的思政元素。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化的需求,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立場、方法的基礎上密切關注時事熱點問題,用學生喜愛的語言和新穎鮮活的案例講解政治經濟學理論,實現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
3.4?建立科學完善的課程思政考核評價體系
要檢驗翻轉課堂模式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需要從多維度考核學生,建立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科學的考核體系。
首先,設計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過程性考核指標。過程性考核涉及的方面主要包括課前在雨課堂學習情況;課堂上的出勤、課堂發言、小組討論、成果展示;課后線上復習、提交作業;階段測試等。把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進行量化,設計合理的權重。建議過程性考核的成績權重達到70%,從權重的設置上引導學生重視平時的一系列學習活動,通過雨課堂每次課的得分激勵學生及時優化自己平時的學習方法,端正日常的學習態度,提高平時的學習效率,從而消除考前突擊復習、一考定終身的傳統考核體系的弊端。
其次,終結性考核可以通過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成績權重建議為30%。
最后,在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中加強對學生思政效果的考核評價。比如在過程性考核中,對學生參與課程思政的小組討論、完成的課程思政的作業等進行量化打分,按權重計入綜合成績;在閉卷考試中增設能夠衡量學生思政成效的試題。
綜上,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政治經濟學教師只有系統地研究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建設中所面臨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才能提升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的效果,實現“立德樹人”的重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郭洪濤.高?!罢谓洕鷮W”課思政強化路徑研究[J].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2(82).
[3]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高[2020]3號,202006.
[4]付強.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挑戰與對策[J].教學前沿,202006(27).
[5]齊玉梅.翻轉課堂在“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的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062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