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揚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班級管理也慢慢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并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一直擔任著引導者與組織者的身份,能夠有效管理、調節學生的學習、生活矛盾,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但是通過調查發現,如果教師在管理中,始終以自身為主體,不考慮學生的想法,將極有可能造成師生之間的矛盾,使學生不聽從教師管理。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積極引導學生朝著正向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以便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所以,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有助于班級管理的有效進行,使學生在優質的班級管理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一、在班級管理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意義
在小學的班級管理中,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對班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構建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服從班級管理,更容易構建良好的班級風氣。并且,還有益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使學生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其次,和諧關系的構建還利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再次,學生受到班主任的更多關心,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與身心自信,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學習與生活。最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構建,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與生活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以此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在班級管理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措施
(一)尊重差異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因此,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時要盡量采取平等、友善的態度進行溝通與交流。并且,班主任不要以成績去評判學生,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不好,就對學生抱有不好的態度。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時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找到每個學生不同的閃光點,并進行不斷的鼓勵,以此來優化學生的閃光點。只有小學班主任在師生關系中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順利構架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雖然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但是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要求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因此,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班主任與學生應盡量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首先,班主任應該在班級管理中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念,讓學生對班級具有責任感與歸屬感,使學生更愿意參與與服從班級管理。其次,班主任還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優點與缺點,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增強自身優點,補全自身缺點,并通過不斷充實自己,實現自身的優質發展,從而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作鋪墊。
(三)加強課堂互動
加強課堂互動也可以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由于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學生與班主任的知識傳送方式大多都是“灌輸式”教育,但此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教育觀念。因此,教師應摒棄原有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構建和諧、平等的課堂互動。
通過和諧、平等的課堂互動,易使教師更了解學生,更容易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教師可以定期在每周五舉行學生課堂分享會,讓學生講述對當前課堂教學形式的感受,以此來不斷改進教學形式,并能夠使教師更了解學生。通過課堂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減少師生矛盾,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從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與學生關系和諧的構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加強課堂互動。同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通過與學生良好關系的建立,使學生愿意與教師傾訴內心想法,以此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與缺點,并對其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班級管理的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