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各個專業、學科廣泛運用,但是目前對于線上線下結合的足球教學模式研究還較少,限制了其發展。本文歸納總結了足球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指出足球教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單薄,足球教學的形式單一,足球教學的互動性不強,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與此同時,提出了線上線下結合的足球教學創新模式,包括利用線上途徑拓展理論教學內容,利用線上技術豐富教學形式,串聯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過程,靈活替換線上線下教學步驟,開展線上線下綜合的教學評價。
[關鍵詞]線上線下;足球教學;創新模式;教學評價;教學形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50
引言
足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體育運動之一,2013年6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墨西哥城發表演講時就說:“我是一個足球迷”,足球運動已經深入我國千家萬戶。我國的足球熱愛者人數眾多,但是,足球水平卻難以滿足實際發展所需,究其原因,足球教學水平不足、教學模式單一是重要的成因[1-3]。從2020年至今,由于疫情影響,教育部推動各地建立了線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指出:線下教學重點確保安全,線上教學重點確保質量,由此可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滿足教學實際。近年來,不少學者開展了各個專業、學科的線上線下結合教學理論和實踐研究[4-8],但是,目前對于線上線下結合的足球教學模式研究還較少,存在明顯的空缺,限制了足球學科的創新發展。
一、足球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足球教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單薄
足球教學的實踐需求很強,在傳統的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傾向于“教練”身份,教學重視實踐而忽視理論,無論是體能訓練、技巧訓練還是體感訓練,教師會要求學生在訓練場中做身體鍛煉、學習。但是,足球運動不單要求運動員要有足夠的個人體能、身體素質,還要求運動員掌握集體合作能力、足球競賽規則等等。雖然這些能力和知識能夠在實踐教學中被學生們獲取,但是效率較低,僅靠學生們根據實踐教學中的直接感受,并不能迅速提升學生們的實際能力,同時也容易忽略知識中的系統性。導致上述結果的原因主要是現有的足球教學理論十分單薄,傳統的足球教學十分片面,從知識點上,難以讓學生全面認知足球運動的規則、集體配合技巧等等,導致理論和實踐相脫節,也很難讓學生快速掌握基本的足球知識。足球理論知識除了競技知識以外,還有足球發展歷史、足球訓練及足球指導知識,而傳統的足球實踐教學更多的關注足球競技,對于足球理論的認識廣度和深度都很有限。現代足球運動中,除了足球競技以外,還有足球解說、指導、訓練等等,通過足球教學,應當讓學生更全面的認識到足球運動相關的領域,提升興趣。
(二)足球教學的形式單一
現有的足球教學形式十分單一,一般的教學中,通過教師布置訓練任務,學生完成對應的學習環節,例如傳球與射門、角球與頭球等,教學中是以教師為主體地位,學生是以完成任務的姿態來參與到教學環節,這樣不僅造成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還導致學生對于足球知識的認知都停留在一個維度,讓其對于足球運動的認知出現偏差。在足球教學中,應當合理定位教師與學生的主體關系,以學生為出發點,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觀念為目標,不斷完善足球教學形式,才能推動足球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得教學效率事半功倍。已有的足球教學的形式集中在線下教學、實踐教學、集體教學,這也是許多體育課程的常見形式,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方法,利用線上手段,可以極大的提升足球教學的種種路徑,突破思維常規。
(三)足球教學的互動性不強
現有的足球教學往往以認識→學習→比賽為過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僅在認識階段和學習階段有體現。同時,由于教學內容體現在實踐教學為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還較弱,教師以“教練”的身份來對待學生,忽視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體驗,也忽略了足球教學的預定教學目標。因此,需要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能任由學生進行自我訓練、自我發展。然而,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僅僅將足球課程視作休閑課程,任由學生自我娛樂,導致學生對于足球課程的重視程度也受到影響,因此,更應當關注如何培養學生對于足球課程的長期關注,這必須要通過教師加深引導、形成師生之間長期的有效互動才能夠實現,而實際上,僅僅利用有限的線下學習的時間,往往很難實現這一點。
(四)易受外界環境影響
足球教學對于外界環境的需求也較高。例如,在疫情期間,為了避免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出現病毒感染,體育課程往往都被擱置。同時,在特殊天氣,例如暴風、暴雨、沙塵暴等意外氣候,室外的體育課程都極容易受到影響,而足球教學環境往往在室外。除了上述因素外,運動場修繕、被租用等情況也經常發生,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必然會干擾正常的足球教學活動,導致教學時長減少、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降低等等,而外界環境的因素難以控制,因此常常困擾足球課程教師,難以做出合理有效的應對。
二、線上線下結合的足球教學創新模式
(一)利用線上途徑拓展理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課程存在的根本,對于足球教學而言,“輕理論重實踐”的教學思路往往貫穿于許多足球課程教師的教學方案之中,然而,理論教學的缺失不但不能讓學生快速掌握實踐技巧,還可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顯得更為迷茫。因此,必須有效利用線上途徑,從多渠道來挖掘足球教學的內容,包括足球發展歷史、足球指導、足球訓練、足球裁判等多方面的內容,從多方面內容體系出發,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關注點變得更加豐富,同時,也能夠從線上渠道找到更多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幫助教師不斷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案。從內容體系出發,完善學生的綜合能力,開拓學生的足球視野,也為實踐教學鋪墊良好的基礎,讓實踐教學體系有充分的理論依據,還能加強理論和實踐的融合能力。對于線上線下的路徑還可以從理論與實踐相對應的角度出發,在線上教學中強調理論教學內容,在線下教學中強化實踐教學的成效,從而形成綜合性的教學思路,有效彌補已有教學模式的空白。
(二)利用線上技術豐富教學形式
足球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當關注教學形式的創新,改革傳統的“任務式”教學形式,充分利用線上的技術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線上技術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更加生動的教學模板,例如,通過線上的教學平臺,包括騰訊會議、雨課堂等,讓教師和學生能夠跨區域進行交流,同時,也能通過錄制相應的教學視頻,匯總形成MOOC課堂,讓教師的教學時間得到充分的拓展,學生也能在不同的教學形式之中充分吸收知識。利用線上技術,不但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更加活潑,還能夠有效的利用線上的教學圖片、語音、視頻等內容,讓教學體系更加完善,也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線上技術的使用需要教師對于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掌握程度較高,并且,應當認識到線上技術要有明確的使用范圍,對于足球體能訓練等,可以通過線上技術來幫助學生領會技術要領,但是還是應當以線下的教學為主。
(三)串聯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過程
傳統的足球教學基本只有線下教學過程,但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思路下,應當合理的串聯線上線下的教學過程。首先,應當合理劃分足球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例如,對于體能訓練、技巧訓練和體感訓練,其特點在于側重于人體感官,因此更適合線下教學。而對于足球發展歷史、足球指導、足球訓練等方面,則更適合于線上教學,原因是理論方面的內容多,且具備系統性。同時,還有一些教學內容適合于線上與線下教學綜合,例如足球裁判方面的內容,需要經過理論指導,再進行現場訓練。在劃分了教學內容所適合的對象之后,再根據足球教學的主要特點,依據傳統的認識→學習→比賽的學習過程,先鋪墊基本的足球理論,再開展相應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并在此過程之中不斷提高對于足球運動的全方位認識,最后再形成以實踐為主的足球競賽,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足球的文化知識,同時又提升運動能力。
(四)靈活替換線上線下教學步驟
由于足球教學活動受外界干擾因素很大,大部分足球課程教師都遭受過不得不調整室外課程為室內課程的經歷,在此情況下,教學目標、教學步驟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甚至不得不刪減掉部分教學內容。對于上述現象,應當合理利用線上線下教學互相支撐的特點,做好課程調整預案,充分利用線上課程的優勢,讓學生們能夠在特殊情況下完成線上課程。在此環節之中,應當關注教學內容的合理性,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教學規劃中能夠并線運行,不能將二者的教學進度脫離太遠,讓線上和線下都能有一個良好的過渡。
(五)開展線上線下綜合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決定教師和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改善教學計劃的主要依據,因此,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要改變以往單一的實踐評價或是理論評價,將二者相統一。一方面,要將足球發展歷史、足球指導、足球訓練等方面的知識作為理論考核的內容,而將體能考核、技巧考核和體感考核等方面的能力作為實踐考核的內容,并適當賦予相應的權重,才能夠充分把握學生在足球課程學習時的弱點,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同時,還能提升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體育運動的魅力,讓學生能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能夠全方位接觸到足球運動的核心內容,從而提高足球教學的生機和活力。
三、結語
傳統的足球課程教學中,教師教學重視實踐而忽視理論,教學形式十分單一,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較弱,對于外界環境的需求也較高,因此,足球課程教學的效果難以保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線上線下結合的足球教學創新模式,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學評價五個渠道出發,充分運用線上線下教學的優勢,合理整合教學階段,從而為足球課程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王崇喜,陳治.校園足球運動縣域推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以臨潁縣校園足球發展工程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4):105-110.
[2]李衛東,夏倫,王健.校園足球活動政策的本質內涵、發展目標與推進思路[J].體育文化導刊,2018(2):18-22.
[3]酒華煒.“校園足球熱”背景下高校校園足球文化的內涵與構建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6(1):102-106.
[4]鄭宏,謝作栩,王婧.后疫情時代高校教師在線教學態度的調查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7):54-64.
[5]張策,徐曉飛,張龍,等.利用MOOC優勢重塑教學 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新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18(5):37-41.
[6]李海東,吳昊.基于全過程的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以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21(5):65-71+91.
[7]趙宏梅,洪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為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4):107-111.
[8]曹侃.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為例[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7,34(2):106-109.
作者簡介:鄭熠煒(2001.1-),男,漢族,福建泉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