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語嘉 閆少華
[摘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的新命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科學內涵,其政治哲學具有視域與思維的整體性,目的與制度的一致性和個體與整體的統一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世界政治的創新性貢獻主要體現在對傳統政治哲學的創新性發展,體現了中國政治格局與擔當,為世界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政治哲學;理論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豐富科學內涵、理論淵源與實踐路徑,是在中國共產黨政治思想指引下的世界治理構想,繼承了中華政治文明的理念,超越了西方政治學的“差序世界觀”,是世界治理的最佳實踐方案。因此,從中國政治哲學視角分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內涵、政治哲學意蘊與理論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指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密聯系在一起[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反對霸權至上的運行法則,強調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密相連,應同舟共濟團結協作共建美好家園。
(一)地位平等相互尊重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認為各國之間是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和共同協商的關系。所有國家都應堅持主權獨立原則,尊重各國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和制度,在國際事務上都有權平等發表意見和建議,共同參與公共事務發展決策,無論處于什么發展水平都能在世界舞臺發表意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我們要堅持主權平等,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4]”各國應擱置不同政治文化之間的差異,通過建立規則和平解決矛盾,以開放、包容、和平的姿態相互尊重和平等協商,共同制訂并且嚴格遵守國際規則,而不是一國對另一國通過霸權去干涉別國內政。
(二)對話交流解決紛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溝通協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談判是解決沖突的根本之道。[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提倡國際社會應以克制態度對待國際矛盾和摩擦,避免日益增長的全球安全威脅。一方面,各國應攜手應對生態環境、糧食安全、公共衛生等領域面臨的問題,建立對話交流機制協調解決國際矛盾,通過合作促使國際安全風險不斷降低,使國際紛爭和平解決。另一方面,國家間合作應推動建立健全兼顧發展和各方利益的國際合作規則和公平公正的國際法律規章,填補國際紛爭的法律空白,明文規定對各國都具有約束力的權利和義務,嚴格規范和懲罰蓄意損害他國和全球安全的不法行為。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傳播和實踐使各國通過對話交流解決爭端,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能公平公正參與國際事務。
(三)和平共處協同發展
當今逆全球化趨勢使國際之間的交流往來受到嚴重挑戰,也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充分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性、前沿性和現實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敝袊冀K將自身定位為人類共同利益的擁護者、倡導者和捍衛者,堅持交流合作、互利共存,讓世界各國平等享受全球化帶給人類的發展紅利,最終實現共同發展。中國堅決反對損害不發達國家的利益,反對破壞世界穩定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惡意制裁等政治經濟行為。倡導通過打通全球市場,拆除各項貿易壁壘,倡導多邊主義和促進世界各國加深了解和相互借鑒,尋求合作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以實際行動促進世界各國共榮共生。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政治哲學意蘊
當前人類也面臨著諸多新問題與新矛盾,世界亟需重建一種新的觀念體系與規則體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超越了民族或國家的界限,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和西方政治哲學進行了反思與發展,實現政治哲學理論的系統創新。
(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視域與思維的整體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和,則世界安;國家斗,則世界亂?!睒嫿ㄈ祟惷\共同體思想認為所有國家是一種相互聯系的政治共生關系,國與國之間雖存在有形地理疆域概念,但地理疆域內民心與公意應共同維護有序的世界制度,通過這種整體性世界制度消除二元對立,避免使世界分裂而陷入無序狀態。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采用整體性思維方式。首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將世界作為最高層級政治分析單元,為人類處理政治關系提供“世界尺度”。其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堅持整體有序性原則,倡導在全世界建立充分有效的政治制度并且涵蓋所有政治空間,使整個政治空間治理達到相同的有效性與層次性。第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秉持整體性民主的世界政治觀,致力構建具有世界政治意義的國際關系。[6]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目的與制度的一致性
在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政治哲學視野中,世界是一個具有共同規則的政治整體,和平與發展才是世界發展的目的,在世界制度框架下建立國與國之間和諧、穩定、聯系的關系,將為人民謀利益作為世界和國家治理的初心和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睒嫿ㄈ祟惷\共同體思想認為不能僅僅將國家疆域作為限制政治制度構建與意義生成的場域,世界的地理空間才應該是人類政治生活的總體空間,在這個廣闊空間需要構建具有普遍共識的世界制度,通過世界政治制度的有效運行才能達到初心和目的。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個體與整體的統一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超越地理空間,從一體化心理空間與政治空間視角來關注世界,認為世界是多個獨立主體組成的多元化存在,通過世界制度的建立和運行促使個體之間形成和諧的多元化整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強調承認、接受并尊重所有與自己具有差異性的他者,承認他們在國際社會中的正當性與合法性,促進世界成為和諧統一體,在尊重基礎上使所有參與者都能和諧相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運用整體主義方法論促使個體與整體達到和諧統一,倡導不同國家或民族作為一個整合單元,強調以秩序穩定為前提,照顧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多邊利益,強調弱勢階層、落后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促進世界各民族和各國平等參與政治,實現全人類范圍內公平公正。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世界政治的創新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既是中國政治哲學的創造性發展,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責任擔當和當代世界治理可行性方案。
(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傳統政治哲學的科學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天下大同、協和萬邦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憧憬,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的文化淵源?!睒嫿ㄈ祟惷\共同體思想一方面植根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一方面對世界整體性進行了創新闡釋,提升了對新形勢下人類命運普遍聯系的理解與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國際社會期望和主張正是對中國政治哲學整體性思維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實現“大同世界”的現代行動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整體性思維是人類在當今時代謀求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和處理國際問題的基本準則和共同政治倫理規范,為構建當代積極健康的國際新秩序提供了中國智慧。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體現了中國的政治格局與擔當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承認和尊重人類共同價值,直面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普遍難題,承認人類社會普遍聯系的客觀事實,這些思想內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新時代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堅決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反對等級世界觀,主張世界國家堅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追求互贏原則,堅決反對強勢國家壓迫他國接受自己的政治模式、道路或觀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們應該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結合中國政治哲學否定了西方“中心主義”霸權思維模式,為構建平等包容的國際新秩序指明了新路徑,體現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世界治理中的胸懷與擔當。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世界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國際形勢的新變化與新發展依然包含諸多“不變”的構成。如何處理“變”與“不變”諸種因素的關系,促使我們去尋找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行動方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主要體現在發展趨勢與特征,主要表現在不同國家實力格局變換與國際秩序的調整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主導下的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逐漸加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世界作為整體有序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作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不變因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主張改變舊國際秩序的建構邏輯,反對憑國家實力形成國際秩序中霸權地位,強調建構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協作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以多元、尊重、平等為特征的社會制度、共同利益、文明形態被“人類命運共同體”接納和包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既對世界變化和不變因素綜合考量,也對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因素進行整體思考。
四、結語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從整體視角關注人類的前途與命運,攜手一切進步力量共同建設和平等、尊重、包容的國際新秩序,通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全體中國人民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為造福全世界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以中國應對世界發展和挑戰而提出的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方案,也是推動共建美好世界的最佳方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1).
[3]楊守明.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球化意蘊[J].社會主義研究,2019(3):20-26.
[4]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17-01-20(2).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4.
[6]姚琨.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N].光明日報,2022-12-20(16).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項目名稱:“‘延伸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項目編號:20JDSZK107)
作者簡介:
馮語嘉(1997.9-),女,漢族 ,湖北宜昌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
閆少華(1972.2-),女,漢族 ,湖北宜昌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