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梅
[摘要]教輔期刊是記錄偉大時代、傳播主流價值、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以史鑒今、傳承文明、立德樹人的重要平臺。文章從教輔期刊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和表現形式入手,利用全媒體手段探尋教輔期刊思政教育在主題選擇、內容選擇、形式選擇、價值選擇方面的實施路徑:緊扣正確導向和時代需求的主題,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切入點;講好中國故事、實現學科融合,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對接點;整合資源、跨界融合,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結合點;弘揚中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著力點。
[關鍵詞]教輔期刊;媒體融合;思政教育;實施路徑
教輔期刊承擔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塑造中國形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擔負著幫助青少年建構自我認知、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使命。教輔期刊對青少年的思想塑造、價值引領、道德培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政教育作用。教輔期刊編輯作為面向青少年的有溫度的人生指引者,應關注教輔期刊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表現形式,探尋實施路徑,助力青少年樹立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文章以《初中生學習指導》融入思政教育內容的實踐為例,探尋教輔期刊發揮思政教育作用的實施路徑。
一、教輔期刊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1]。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2]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3]。這些重要論述為教輔期刊思政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教輔期刊應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選題策劃的重中之重,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作為核心內容,將增強青少年的家國意識、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及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重要導向。
二、教輔期刊思政教育的表現形式
近年來,教輔期刊思政教育工作呈現可喜變化:關注重大歷史題材與現實主義題材,運用???、專欄、專題、征文、直播、故事會、讀書會等多種形式,講述近現代歷史、偉人事跡、模范故事、百姓生活,展現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
例如,2018年,《中學生天地》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專刊《青春史:四十年來那些年輕人的愛與夢》入選第三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2020年,《小學生時代》刊出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系列文章《一只長毛兔》《我們都掉進了“福窩窩”》等,入選第五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2021年,《七彩語文》的“恰同學少年”黨史故事專欄,《金色少年》的“作家講紅色故事”專欄,《初中生學習指導》的“心向黨、鑄師魂、樹美德”系列活動,《作文大王》的“脫貧感黨恩、奮進新時代”主題征文活動,《興趣閱讀》的《追尋“新安旅行團”足跡,爭當新時代“小好漢”》主題文章[5],入選2021年“青少年期刊講黨史”100個優秀選題。
三、教輔期刊思政教育的實施路徑
在全媒體時代,教輔期刊思政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體現時代精神;要以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為主要內容,體現國家意志;要重視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傳承民族文化基因;要結合新角度、新形式、新闡釋,講述紅色故事、發展故事、創新故事、傳承故事。如何在政治性、主題性、時代性極強的思政教育主題與青少年的閱讀需求、審美需求之間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在時代命題與青少年的生活之間尋找合適的對接點,在有意義、有意思的思政教育內容與青少年的興趣內容之間尋找合適的結合點,在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尋找合適的著力點,都是教輔期刊《初中生學習指導》編輯高度關注的問題。
(一)主題選擇:緊扣正確導向和時代需求的主題,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切入點
教輔期刊思政教育選題策劃要具有主題性和時效性。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2022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成功舉辦,2023年是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60周年等。近年來,《初中生學習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動、重大節慶和重大理論等題材,通過地方資源特色的“小切口”,展開思政教育宣傳的“大敘事”。
2019年,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初中生學習指導》推出專訪文章《走進我國最大的“機器人王國”》《放飛戰鷹衛國疆—中國殲擊機搖籃擷英》《我為祖國畫郵票—專訪懷揣拳拳愛國心的郵票設計師李晨》。2021年,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初中生學習指導》連載6期以“走進紅色遺址,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的油畫寫生作品,其中有遼寧大學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鵬的《長征第一山》《瑞金葉坪》等24幅作品、遼寧教育學院編審崔曉曉的《偉大的長征》系列作品、沈陽大學教授關宏臣的《瀘定橋》《臘子口天險》等12幅作品。2022年,《初中生學習指導》刊出以“弘揚北京冬奧精神”為主題的《吉祥物的秘密》《“泡泡”里的世界》《冬奧志愿十二時辰》等9篇文章,從北京冬奧吉祥物、閉環生活、志愿工作和冬奧會場館等“小切口”入手,介紹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在科技、智慧、綠色等方面的特色,展現了中國智慧、中國文化、奧林匹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等主題。
(二)內容選擇:講好中國故事、實現學科融合,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對接點
教輔期刊作為向青少年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主流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政教育平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增強“四個自信”,打牢思想根基。
講好中國故事,是教輔期刊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主要對接點。教輔期刊編輯要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講好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故事[5]。2019年—2023年,《初中生學習指導》結合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講述了既有深度又有溫度,既能增強教育效果又能展現人文關懷的中國故事,其中包括圍繞國家建設題材的《中國速度》,圍繞脫貧攻堅題材的《苗寨扶貧記》,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題材的《中國大運河》,圍繞實現中國夢、強軍夢題材的《中國航天托舉民族復興夢》等。
思政教育與學科教育通力配合、協同完成,也是教輔期刊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有效對接點。教輔期刊編輯要將思政教育融入翔實、生動、豐富的各類學科課程內容,實現學科教育、人文教育與意識形態教育相統一?!冻踔猩鷮W習指導》的語文板塊《贏在素材》欄目關注“時代楷?!秉S文秀、當代“愚公”毛相林、“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等充滿正能量的時代熱點人物?!禥國學》欄目挖掘詩詞歌賦、古典人物故事以及二十四節氣豐富的文化內涵,發揮在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優勢,開展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政教育探索。《書單來了》欄目薦讀《寫給青少年的黨史》《苦難輝煌(青少版)》《革命烈士詩抄》等好書?!冻踔猩鷮W習指導》的理科板塊將2022年北京冬奧會、“天宮課堂”等社會熱點融入試題?!稙l危物種》欄目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毒C合實踐課》欄目關注生存安全教育、勤儉節約美德教育及勞動教育。這些與各學科融合的思政教育內容,能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智育與德育的“雙提升”,達成全方位、全過程科學育人的目標。
(三)形式選擇:整合資源、跨界融合,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結合點
在全媒體時代,教輔期刊編輯要堅持整合資源、跨界融合,拓展傳播渠道和傳播形式,利用短視頻、全景視頻、線上直播、有聲書、舞臺劇、廣播劇等多種媒介和手段,完善塑造思想、引領價值、培育道德的全媒體傳播鏈。
《初中生學習指導》由遼寧教育學院主管,遼寧愛德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該集團以“活動引領、融媒助力、部門聯動、資源相融”為思路,開展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遼寧教育學院“學到匯”公眾服務平臺開展直播活動,并開設“青少年期刊講黨史”系列活動上傳作品通道?!吧蜿柍踔猩鷮W習指導”微信公眾號和《初中生學習指導》雜志參與活動推廣,發表優秀作品,薦讀全媒體圖書。兩年來,遼寧教育學院“學到匯”公眾服務平臺依托優質的教育資源,與遼寧電視臺合作,以遼寧省開學第一課為契機直播“百名好少年講百年黨史故事”優秀節目以及“感受家鄉新變化 喜迎黨的二十大”教育實踐活動,在線觀看人數近百萬。遼寧教育學院“學到匯”公眾服務平臺以遼寧省全民讀書節為契機直播開幕式、閉幕式,并薦讀融媒體圖書《打卡遼寧紅色地圖》,掃描書中二維碼進入H5頁面觀看人數達2758.17萬。
該集團還利用遼寧教育學院遼寧愛德智慧教育(數字出版)產業基地的沉浸式360度幻境中心、兒童創造力體驗中心,MR+90沉浸式教學演播室、XR擴展現實教學演播系統,助力開展青少年思政教育活動。
(四)價值選擇:弘揚中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政教育實施路徑的著力點
青少年正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階段。作為教輔期刊編輯,其要“為每個青少年播種夢想、點燃夢想,讓更多青少年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讓每個青少年都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6]。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2019年—2023年,《初中生學習指導》策劃了一系列以弘揚中國精神為主題的思政教育作品,如有弘揚雷鋒精神的《雷鋒的故事》、有弘揚焦裕?精神的《焦裕?》、有弘揚塞罕壩精神的《六女上壩》、有弘揚長征精神的《赤化全川》、有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你該追的那顆星》、有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的《逐夢星辰大?!?、有弘揚勞動精神的《鞍鋼的故事》等。這些優秀作品引領青少年學會思考、學會熱愛、學會奉獻,堅定自身理想信念。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輔期刊編輯策劃的有溫度、有力度、有深度且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作品,能夠潤物細無聲地向青少年傳遞向上、向善、向美、向好的精神能量。
四、結語
在全媒體傳播環境以及家、校、社會聯動的全方位育人格局下,教輔期刊思政教育既要聚焦“小切口”做到從實處著力,又要開闊大視野做到以點帶面;既要利用主題閱讀、實踐活動、線上直播、短視頻、全息影像等手段做到媒體融合,又要創新整合跨學段、跨學科、跨主體、跨場域的思政教育資源,并將其做活、做深、做廣;既要厘清“講什么”“為什么講”“怎么講”等問題,又要加強對青少年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的引導。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輔期刊思政教育實施路徑,有助于青少年理解重大題材的創造性講述以及英雄人物、時代楷模的時代化書寫,激發青少年的情感共鳴,促進青少年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和追夢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8)
[2023-01-2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028/c1001-29613514.html.
[2]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EB/OL].(2021-03-31)[2023-01-22].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331/c64094-32066280.html?ivk_sa=1024320u.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2-26)[2023-01-22].http://cpc.people.com.cn/n1/2022/1026/c64094-32551700.html.
[4]張賀.學習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精神:“青少年期刊講黨史”主題宣傳活動綜述[N].人民日報,2022-01-18.
[5]齊鵬飛.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J].紅旗文稿,2022(10):14-17.
[6]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