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姝琳 魏嚴
摘 要:傳統課堂受時空所限,其內隱的困境在疫情期間顯現并爆發。高職醫學院校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思政點與課程內容的融合,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生態,能夠啟迪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精神,培養他們的職業素養,從而實現教學閉環。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OBE理念;形態實驗學;課程思政
為更好適應時代發展和推進高質量課程的建設,以線上線下相結合和課程思政為核心理念的創新教育模式受到廣泛關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擴大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提高教學效率,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課題組以高職醫學院校形態實驗學課程為例,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思政建設,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這一重要指示明確了當前加快構建和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化職業教育制度體系的思路和要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學習者獲取知識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課程教學改革應與時代相呼應,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與共享。在基于成果導向的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縮寫為OBE)理念指導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的具體目標——技能提升與知識學習,然后遵循OBE理念對教學整體框架進行規劃與設計,使線下教學與互聯網技術充分結合,最終實現教學理念與學習模式的轉變,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在課程中的獲得感和對職業的認同感。
一、形態實驗學課程教學現狀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是00后,他們尚未完全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過度依賴互聯網又讓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發生深刻改變??偟膩砜?,包括形態實驗學在內的幾乎所有課程,其學情都發生了明顯變化。針對這一現狀,傳統的單一的課本教學或者課件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教師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式。相較于本科醫學院校,高職醫學院校的學生在入學時分數普遍偏低,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學習和理解能力較弱,這也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形態實驗學課程開設的時間在大一第二學期或大二第一學期,學生對大學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融入不夠、感受不深,尚處在適應階段,少部分學生甚至對所學專業還沒有足夠的認知。而該課程又涉及組織學、微生物學、解剖學、病理學等多個學科,理論知識繁多,重難點也多,并且要求多學科之間融會貫通。課堂教學中涉及的專有名詞和需記憶的內容很多,學生可能會感到非??菰?,導致學習缺乏自主性和積極性,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如何革新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值得教師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二、基于OBE理念的形態實驗學課程建設
(一)課程設計理念
OBE課程設計理念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設計預期的學生學習成果(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SLOs),即經過學習可為學生提供哪些知識,這些知識能夠幫助他們做什么;第二,設計可接受的學習證據,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第三,基于評估情況對學習過程進行再設計,評估什么樣的學習活動可達成預期教學目的。
(二)課程設計方法
課前,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綜合利用線上資源構建科學、系統的知識體系,然后發布任務,設置討論話題,提供低階的測評,從身邊的常見臨床疾病判定、社會熱點事件入手,引起學生對形態實驗學課程的興趣。學生課前進入平臺學習并提交學習報告,完成線上課前小測驗;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教學前的前瞻性反思,確定和優化教學目標、策略。
課中,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根據學生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運用多元化教學資源和多形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中的總結性反思。例如,在家兔空氣栓塞實驗過程中,通過在平臺上傳有關我國動物實驗的發展史以及“世界實驗動物日”的資料,引發學生對倫理學的思考,引導學生善待實驗動物、反對虐待動物,向學生傳遞“動物福利”思想,使學生在未來的醫學職業生涯中能夠做到尊重生命、關愛患者。
課后,教師借助教學平臺發布作業、拓展學習資源以及設置討論話題,學生自主探究并進行知識鞏固和拓展,借助“超星學習通”班級空間進行溝通與討論。
(三)課程思政建設
教師逐個梳理課程的知識點,挖掘其中蘊含的醫學職業精神,設計典型素材及其融入方式,形成涵蓋愛國情懷、人文教育、社會責任、榜樣力量、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六大要素的課程思政案例,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三觀”,樹立崇高的醫學職業理想。例如,講解“組織損傷與修復的病理切片觀察”這節實驗課時,教師分別列舉壓迫性萎縮和去神經性萎縮所造成的裹小腳和骨髓灰質炎,以孫中山下令廢除纏足、“糖丸爺爺”顧方舟為代表的科學家團隊不斷探索活疫苗技術路線等內容為案例,使學生了解解放女子運動及新中國脊髓灰質炎糖丸普及等衛生健康發展成就,堅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講解血氧指標時,通過視頻展示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應征入伍的學生不懼缺氧等不良反應,堅持駐守高原、守護祖國邊疆的先進事跡,利用朋輩榜樣力量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三、建立形態實驗學課程評價體系
(一)課程考核評價機制與方式
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是持續推進課程建設工作的制度保障,而教學評價則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為了使在線課程真正發揮作用,而不是變相地給師生增加負擔,高職醫學院校的實驗教學應堅持“同步性、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對課程效果進行線上線下雙評價。線上評價根據在線課程中任務點完成情況、章節學習次數、課堂積分、章節測試等進行;線下評價根據實驗操作、課堂紀律、團隊協作、語言表達情況、勞動教育情況等進行。評價主體力求多元化,可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生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評價學生課堂知識吸收狀況、技能的訓練情況,更注重評價學生學習態度、思想素質、專業素養的養成等,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公正、客觀、全面。
(二)在線課程應用評價
形態實驗學在線課程上線學習通以來,3個月內累計瀏覽量達860747人次,累計選課人數6879人,累計互動次數2733次。平臺數據顯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探究、課后測試和討論的完成度均為100%,所提交的實驗報告實驗目的和原理清楚明了,繪圖清晰規范。
學生普遍評價課堂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熱情顯著提高,課余時間更愿意去了解專業最新進展,對未來的職業選擇也更具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師認為,通過線上平臺和線下課堂相融的方式,課堂教學的效果明顯提升。相較于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混合式教學通過具體數據使教學效果更加直觀地顯現,教師得以根據相關數據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通過參與在線課程建設,進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教學能力,通過對錄課、視頻剪輯、音頻設計等環節的不斷優化,將所講述的課程打造成廣受學生歡迎的“金課”。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學習通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應用與時代發展相契合,對現代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課題組以高職醫學院校形態實驗學課程為例,系統研究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思政創新,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并基于此構建了相應的評價體系,為切實提升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素質及綜合素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美娟.互聯網+教育時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變革與支持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9).
[2]胡瑋.教育視角下“95后”特點分析[J].亞太教育,2016(3).
[3]吳石金,邱樂泉.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探析[J].發酵科技通訊,2019(2).
責編: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