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生
【摘要】基于項目式學習的視角探討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旨在反思當前數學作業的設計存在的問題,創新數學作業設計的形式,進而使學生經歷真實深度的數學探究,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文章在分析小學數學項目式作業設計價值基礎上,從作業內容、作業實施、作業成果、作業評價等方面,對項目式作業設計的具體方法進行總結,期望以項目推動學生發展,落實核心素養的培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項目式作業設計;策略
項目式學習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學習方式,面向的是素質教育.其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真實問題和真實情境,讓學生通過對有關學科的核心知識的驅動性問題開展探究,通過做中學的方式積累經驗,達成學習目標.項目式作業與項目式學習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可以通過項目式作業設計驅動學生通過深度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解決問題,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經驗,為后續參與初中階段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一、小學數學項目式作業設計的價值
目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期間,部分教師還沿用傳統設計理念,以機械化的方式期望通過作業驅動學生發展.此種作業形式,難以滿足學生現實需求,且容易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完成的作業質量普遍不高.文章提到的“項目式作業”,區別于傳統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推廣具有以下價值:第一,有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強調“核心素養”一詞,要求教師通過有效指導方式落實核心素養培養.作業設計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關鍵環節,教師通過項目式作業設計,能充分突出探究性學習的重要作用,驅動學生在參與項目實踐中發展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其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將學習的自主權歸還于學生,讓學生通過運用已有知識對數學學科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在完成項目式作業期間,學生需要調動已有知識進行探究,逐漸實現個體素養的發展,在與同伴協助、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從而突出數學科目的育人價值.第二,有助于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得解決生活問題的技能,驅動學生實現學以致用.借助項目式作業設計手段,教師可以將瑣碎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整理,基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興趣愛好,圍繞大概念、大觀念設計項目式作業,以發展學生學科思維以及學科概念性理解為目標,可以順利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問題解決能力,解決現實小學數學作業內容定位給零散化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完善知識結構,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此外,學生在整體思考期間也能順利實現知識的遷移與運用,進一步強化自身對數學探究學習的重視程度,對其后續學習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區別于常規書面形式作業,項目式作業實踐性較強且對教師的設計能力具有相當高的要求.學生在完成期間,將經歷真實且有深度的數學探究,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合作精神,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作業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得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作業練習取得收獲.
二、小學數學項目式作業設計策略
(一)指向核心素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計
目前,部分教師在設計項目式作業期間,缺乏整體結構化設計,使作業的呈現方式以活動為中心,難以引發學生真實的學習.項目式作業設計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形成對數學概念的深度認識.對此,在項目式作業設計前期,教師需要明確作業內容的具體定位,依據教學目標合理規劃項目式作業設計的大方向,突出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導向功能,以直觀的項目清單呈現,幫助學生了解項目式作業的真正目的,將學生從“好玩的”作業引到“有意義”的探究中,確保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學科知識.
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大數的認識”一課作業設計為例,在項目式作業設計前,教師首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并發現,本課知識點涵蓋億以內數的認識、數的產生、億以上數的認識以及計算工具等內容.通過本課學習,學生需要掌握數的讀取方法,了解“億”這個單位,并且能夠在真實情境中解決相關問題.圍繞重點知識,教師對作業目標進行設計:指導學生根據數位順序表對數字進行正確讀寫,培養其數感能力;啟發學生結合學習成果解決生活問題,強化其應用意識.依據教學目標內容,教師可以設計主題為“一億有多大?”的項目式作業,并以表格的方式呈現不同板塊的任務內容(表1):
設計說明 上述表格內容指向本課核心知識,強調學生對大數計數單位的認識,通過經歷有意義的項目探究,學生既能了解“億”的基本概念,還能在操作中意識到節約資源的重要作用,切實驅動學生在實踐中構建數的模型,為其后續參與項目式作業指明方向.
(二)融合真實情境,以生活為線索進行設計
項目式作業的設計脫離不開生活情境,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依托學生生活經驗,選擇生活素材,指導學生在參與項目實踐中建立學科知識與生活的聯系,確保學生能通過作業練習實現知識的順利遷移與運用.同時,在圍繞生活線索設計項目式作業期間,教師還需要關注情境內容與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避免情境與項目式作業內容出現脫節的情況.
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作業設計為例,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在復習小數性質基礎上,與教師共同探索了小數計算的具體方法,了解到學習小數計算在解決生活問題方面的重要應用.在作業設計期間,教師可以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購物”話題作為線索,設計名為“跳蚤市場”的項目主題,并以主題為核心以此補充相關子任務:子任務1.尋找家中不常使用的物品,將物品進行清潔后根據其使用價值、使用年限、保存程度等進行打分,并對照商品購買原價設計二手物品的售賣價格(價格金額需要為小數);子任務2.前往市場進行走訪調查,了解售賣者在售賣商品時的行為表現,了解物品買賣的基本途徑.子任務3.回到家中設計“跳蚤市場”售賣牌匾,標記出自己售賣商品的名稱以及價格,回到班級內模仿售賣者的吆喝售賣商品,吸引其他同學進行購買,并為其計算購買商品的價格以及應找回的錢數.
設計說明 以上項目式作業內容以生活中的購物為線索,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能經歷小數的分析、小數概念的整理、商品的售賣、價格計算等環節.本次作業設計中的顯性成果為“幫助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對比小數計算與整數計算之間的差異,進一步發展學生運算能力.”隱形成果則為“通過搜集廢舊物品的能幫助學生形成廢物利用思想,在生活中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通過售賣活動則能鍛煉學生交際能力與表達能力,幫助其在售賣、購買期間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為強化學生參與項目式作業的實踐探索熱情,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DIY商品進行售賣,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交互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遵循以生為本原則,增進項目式作業設計合作性
現階段部分教師參與項目式作業設計期間,并未關注到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設計的內容知識單純的任務堆砌,無法展示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的內部聯系,同時還會影響學生參與作業實踐的主動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增強項目式作業內容的實踐性,在設計中增強學生需要合力完成的項目.這樣,既能保障學生的參與意識,還能使學生在參與項目期間增強合作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拉近與同伴之間的距離.
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扇形統計圖”一課作業設計為例,在本課教學期間,教師帶領學生探索了扇形統計圖的讀圖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讀圖能力,并能依據圖表中的信息解決問題.設計項目式作業期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設計學習小組,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實踐.據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分析,教師安排以下作業內容(圖1):
設計說明 以上任務需要學生構建學習共同體參與完成.在參與項目式作業實踐期間,學生將明確知道小組需要在歷經探究與討論之后得出水資源保護中涉及的具體知識點,在與同伴協作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通過表達以及交流增進合作意識,在探究中獲得發展.
(四)將展示活動納入項目式作業中,完善評價機制
教育改革背景下倡導教學評的一體化發展,項目式作業設計期間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在完成任務后的展示與交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分享活動,表達自己在作業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分享自己對項目式作業的理解與收獲.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交互氛圍,通過評價的方式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學習效能.
接上例,學生在完成扇形統計圖表設計后從清晰的表格中發現家中部分生活用水數據較高,為避免資源浪費可以在家中設計循環用水方案,如:將洗菜使用的水用于沖廁所、將洗衣服使用的水用于拖地等.各組成員在提出自己的環保方案后,教師根據項目評價表對小組成員的項目式作業完成情況作出評價(表2):
設計說明 有效的評價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依據評價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調整學習狀態,逐漸適應項目式學習的方法,在長期實踐中提高自身核心素養.
三、小學數學項目式作業設計要點
探究性學習是目前課程與教學改革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上文中筆者對項目式作業設計的具體方法進行總結,在實踐效果檢驗中仍有不足之處,具體的研究反思與展望如下:
第一,需要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保障項目式作業的分層化.受現實因素影響,學生在參與小學數學學習期間表現出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具有顯著差異,作業設計期間教師同樣要關注到差異的存在,嘗試采用分層組織的方式,基于學生學習能力安排不同項目任務,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有選擇性地完成,這樣才能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在實踐中增進學習能力.
第二,關注對學生成果以及過程的評價.項目式作業設計中,成果展示與評價是重要環節,隨著教育的改革、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研究的進步,針對數學項目式作業的設計策略應有新的思考,關注評價的重要性,積極推廣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通過評價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進方法,確保項目式作業發揮效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與需求.在后續指導中,筆者將對項目式作業的設計不斷完善,為培養優秀數學人才、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 語
綜上所述,作業設計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師利用項目式設計形式,對作業內容、作業呈現方式做出調整,可以驅動學生在探究中深化學科知識,提高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相信學生在完成項目式作業期間,也能夠順利提高個人學習能力,為后續參與初中階段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潘美娟.“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單元項目化作業設計實踐探索[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281-282.
[2]張曉蕾;潘澤浩;李明偉.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項目式作業設計研究———以“節約用水”假期作業為例[J].遼寧教育,2022(17):44-51.
[3]范季;張佳;雷青青;湯海琳;許沖;周曉.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數學實踐作業設計[J].湖南教育(B版),2022(3):50-53.
[4]馬華平.小學數學“項目化作業”實踐探索[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2(2):56-61.
[5]趙淑琦.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大學,2021(S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