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銳福
摘 要:數學是思維能力極強的學科,初中數學教學引起重視。近年來,為了促進新時期減負工作的合理發展,教育部門經過探索后提出了雙減政策,其有效明確了我國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和減負工作的主要任務。在雙減背景下,大批教育工作者結合日常教學實踐對于如何組織教學工作進行了解讀,其進一步促進了教學模式的持續拓展。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師的視角出發,對于雙減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學質量進行了分析,力求實現減負提質的教育教學目標。
關鍵詞:雙減;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引言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學為導向的,在教學中,教師根據考試內容來決定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忽視師生之間的溝通,導致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缺乏自主性。由于教師一味地講解、訓練,學生進行死記硬背,不能獨立地進行思考,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依賴感,從而產生思維上的惰性,缺乏主動性和創造力。在實踐中,教師應注意創新數學的教學策略,注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1嚴格“雙減”要求,提高課堂實效
教育質量是教育事業中一個永遠不變的話題,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切實貫徹“雙臧”方針,切實提高課堂教育的質量。為落實“雙減”的具體措施,把重點放在《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上,讓廣大老師了解“雙減”的有關規定,減少作業的數量和時間,減少學生的繁重工作。二是要堅持“講課要質”的理念,在“雙減”的前提下,要不斷地改進課堂教學,真正扭轉過去“課上丟課后補”的弊端。三是強化“三管”和“三提”,從管好教育教學秩序、管好考試評價、管好教師亂補等途徑,提高教育質量,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后工作質量,強化合作、共建共享等措施,為教師在課堂上的綜合素質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2重視減負的意義,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認真貫徹國家出臺的相關教育方針,理順思想,切實認識到“雙減”的重要性。最關鍵的是,老師和學校要注意對學生的教育,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這就需要相關的教育機構對學校實施《國家課程》進行規范,從而使其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嚴格遵守《教法》,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公平、公正的學習。同時,學校也會根據這些規定,對老師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摸索出新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提高了課堂上的教學水平,提高了每個人在學校的學習氛圍中的作用,《意見》中,《雙控》中明確指出,要將工作的總量和時間全部壓縮。這就需要初中數學教師給他們安排家庭作業,并按照課程的內容來安排他們的任務,避免了反復練習的方式,讓他們通過反復練習來提高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同時,老師也要注意作業的量,盡量讓孩子們在學校做好功課,不要讓他們回家,而是讓他們在夜晚做功課。更何況,數學本身就是一種很有邏輯的東西,需要更多的思考。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數學課程很困難,因為它的內容很抽象,而且很難讓人明白。因此,這就需要初中的數學教師在教學生時,在學習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同學們體驗到數學的快樂,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并以一種更為積極、樂觀的態度投入到數學的研究中,在沒有了繁雜的家庭作業和補習課程的情況下,可以更容易地進行數學的研究,以達到更好的綜合素質。
3注重培養學生科學學習的方法和習慣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要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就必須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能夠讓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時,不僅應注重教導初中學生數學知識,啟發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更要重視培養初中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以“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教學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加強師生互動,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了解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困惑,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在“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知識點中,不僅需要初中學生理解其中的知識原理,了解其中的知識框架,還需要學生進行模擬和操練,因此教師將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實踐練習,讓初中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有效驗證理論知識,同時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使初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拓展和開發,增強初中學生對數學的深度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等新型教學方法,幫助初中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讓每個學習者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實現高效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習成果。
4注重教學與實際的結合
新時代、新觀念、新目的。在新時代教育中,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當代的教育既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又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還要具備較高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所以,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地安排更多的綜合性實踐活動。比如,在《數據的表示》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安排一個校內的研究活動,讓學生對在校的學生進行一次以手機的使用時長和視力水平為研究對象的活動,將最終的調查結果整理成條形、扇形、折線等多種統計圖表,通過對比,發現手機的使用時長和視覺的變化,既可以增強實際操作的效果,又可以促進學生對健康生活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從而促進新時代的數學教育。
結語
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有效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應首先做好對于雙減思想的充分解讀,同時積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期確保學生群體思維能力的拓展與優化。與此同時,教師應合理探索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實踐活動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提供助力。最后,教師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確保教學工作要點及時調整,以期推動減負提質教學工作目標的充分達成。
參考文獻:
[1] 潘建琴.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一以實效性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1.
[2] 付婉婧,窺探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4(10):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