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得勇
摘 要:近些年,我國提倡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理念,美術教育受到重視。高中美術教育對美術鑒賞這一內容越來越關注,并已作為重要教學內容之一,美術是一種表現帶有特定的空間結構或水平,具備視覺性的美術作品,而美術鑒賞是美術中最關鍵的一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鑒賞方面的意識,使他們從美術鑒賞中感受美術的內涵,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素養(yǎng)和內在涵養(yǎng),由此可見,培育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非常重要。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有效性
引言
美術鑒賞課程作為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擴展。因為美術鑒賞課程沒有測驗的壓力,所以學生對美術鑒賞課的學習常常僅憑個人愛好而進行,淺嘗輒止。因此,我們在進行美術鑒賞課程時,應該盡量避開傳統的“鋪陳”式的講授方式,以引導型的課堂形式開始講授。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實施過程中,應根據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特點,建立適合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方式。
1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概念和特征
康德認為:“鑒賞乃是判斷美的一種能力?!辫b賞是人們通過特定的媒介(如語言之于文學、音色旋律之于音樂等)與藝術形式,逐步進入對作品的具體感受、體驗、欣賞和鑒別的精神活動。鑒賞的內容豐富,涵蓋范圍廣泛,可以是文學的,可以是歷史的,也可以是藝術的。學習時間的長短、參觀博物館的數量多少、閱讀經典名著的冊數或者觀看運動項目的頻度高低,都不是提升或降低鑒賞水平的必要因素,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識別和感知能力,讓學生在細節(jié)中發(fā)現評價對象不同的思維類型、認知特點、心理世界和生活背景。鑒賞有助于發(fā)掘學生真實的能力和豐富的內心世界,使學生領悟到“撥開云霧見太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義。美術鑒賞是基于美術作品產生的鑒賞活動,它能促使美術作品發(fā)揮社會作用,與美術創(chuàng)作相輔相成,沒有美術作品就沒有美術鑒賞的對象。反之,沒有美術鑒賞,美術作品就難以產生長久甚至永恒的價值。
高中美術鑒賞是欣賞和評價美術作品,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感受、體驗、分析與判斷美術作品,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作品背后美術現象本質的活動。欣賞僅停留在感知、想象、情感體驗等感性方面,一般是觀者在態(tài)度上對作品的肯定與贊賞。而鑒賞不僅要求鑒賞者有一定的欣賞水平,而且要求其具有判斷美的能力,需要鑒賞者通過認真地感受、分析、判斷作品,作出贊賞、肯定或是否定的評價。鑒賞增加了理性分析、鑒別、評價等要素,可以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遠。高中美術鑒賞課能讓學生通過識別與感知美術作品提高創(chuàng)意表現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并凈化其心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2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策略
2.1提高學生美術鑒賞的能力
在目前的高中生活中,一味的掌握書本知識已無法作為全部的教學任務了,而要適應當今社會生活就需要有更寬廣的眼界了,但這并非簡單的通過書本學習就可以解決的,關鍵在于我們要多出去看看,接觸一下新奇的事物,而美術鑒賞也正是要培養(yǎng)這種東西的,因為美術鑒賞培養(yǎng)的是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審美感受能力,在這個世界中,新鮮事物不斷產生變化,對新鮮事物做出評判,對新鮮事物接納也是每個人所應該具有的,所以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開展美術鑒賞能夠豐富他們對美的觀念的理解,開展美術鑒賞也是對學生負擔的減輕,在巨大的學業(yè)負擔下,如果多開展一點美術鑒賞這類項目,能夠有效減輕他們的負擔,又不至于干擾他們的正常學業(yè),還可以拓寬他們的眼界,更能提高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這樣,把學習和美術鑒賞有機融合,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業(yè)方面大幅度提高,也會讓個人修養(yǎng)大大提高。
2.2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小組合作的探討及應用
新一輪課程改革,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促進了學生由消極的學習向積極地探索,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自主思維和合作探究能力進行適當的訓練。因此,在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探究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應遵循合理分組、多樣化導入、明確目標和分配學習任務、小組討論開放性學習、教師評價和擴展知識等基本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理的過程和科學的引導,以提高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能力。
2.3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體驗
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上,教師可用直接經驗的情境,如實物演示、表演體會、多媒體營造情境、生活展現情境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體驗、主動學習,已成為一線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努力追求的目標。良好的教學情境需要緊扣教學內容,還原生活內容,這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體驗并反思體驗等,為學生提供真實或模擬的體驗,以增強學生的興趣,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讓學生講述親身經歷的事件,通過展示、爭論、欣賞、表演等,在富有情感的教學體驗中,了解更真實的場景,體驗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課堂環(huán)境。
結語
總之,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大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學校和教師工作的重點。美術欣賞是中學藝術教學的一門必修課,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美術欣賞是美術鑒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富有創(chuàng)意地采用多種方式去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可以自覺地去感知、體驗、分析、解讀圖像,從而形成具有批判意識的圖像,并了解圖像中的符號和寓意,最終引導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以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艷紅.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美術教學研究,2018(22):142.
[2] 馬蘭.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2018(8):46.
[3] 師錄軍.淺談高中美術鑒賞課探究性教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