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同時新增了學業水平考試相關要求,對中考命題改革做了進一步規范。以2022年蘇州中考道德與法治命題為例,從“立意 、情境、內容、任務”四個維度分析試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育人導向,可以為新課標下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思政課堂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中考;核心素養;學科育人;學生發展
[作者簡介]張小惠(1981—? ? ),女,江蘇張家港人,張家港市教師發展中心,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議題式活動型課程教學。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道德與法治課程“學業水平考試以考查學生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為目標。依據學業質量標準,充分體現基于核心素養的命題導向與立意,正確處理核心素養與課程內容、任務、情境之間的關系,有效測評學生學業成就,落實素養導向的課程改革要求”。本文以2022年蘇州中考道德與法治命題為例,從“立意、情境、內容、任務”四個維度分析蘇州中考命題的育人導向,希望能為思政課堂改革提供參考。
一、立意高遠,大格局育價值觀念
立意是試題之靈魂。道德與法治課程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應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將中考學業水平測試要求、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與時代大格局有機融合,有效考查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標指出,“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基于核心素養考查,2022年蘇州中考試題突出立德樹人,強化使命擔當。如第1~5題通過對航天科技、農業農村、建黨百年等時事考查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增強時事政治的敏銳性;第20題香港行政長官任命等,引導學生擁護黨的領導,維護祖國統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意在強化政治認同;第12題誠信經營,引導學生發揚傳統美德,增強道德修養;第13題“國家憲法日”、第24(2)題《家庭教育促進法》等,引導學生樹立法治觀念;第6題《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通過加強勞動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第10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古語、第16題網上公開征求意見等,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和社會,有序參與公共事務,增強責任意識。
道德與法治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尤其要在價值引領、學科育人上下功夫,實現知識性和價值性相統一。這就要求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必須把握時代脈搏,緊密聯系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在大格局中培養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二、情境活化,大生活育必備品質
情境是試題之載體。新課標指出:“試題情境創設要考慮情境的真實性、典型性、適切性、復雜性”“呈現方式多樣,充分利用文字、數據、圖片等表達形式。”基于評價目標將適宜材料和考查內容相結合,塑造源于社會生活的試題情境,既能體現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性、時代性,又能從正確認識自己,以及個人與家庭、他人、社會、國家和人類文明的關系中培養學生的必備品質。
2022年蘇州中考試題通過選取適宜的素材呈現現實中的問題情境,再現學科知識產生的場景。如第18題選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顧誦芬的榜樣故事為青少年健康向上成長指引方向;第24(1)題“孝”文化是以傳統文化為背景,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培養文化自信;第23題共同富裕的蘇州樣板以地方特色做法為背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第11題糧食安全問題、第19題長江禁漁都是和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和社會發展;第21題“一帶一路”、第22題“人類文明互鑒”更是將學生置身于世界發展大局中,培養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這些情境的創設為考查學生素養水平提供了多種形態和選擇。
另外,此類試題還重視情境呈現的多樣化設計,客觀題部分第9題、第12題、第17題采用了漫畫或圖片的形式,第16題采用了表格的形式;主觀題均采用了非連續性文本的呈現方式,其中有圖片、表格、圖形、對話等,形式活潑,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內容豐富,多角度育主干知識
內容是試題之血肉。新課標指出,“道德與法治學業水平考試要根據所要考查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選擇測試內容。”道德與法治課強調價值引領,并不是弱化學科知識,而是在學生對知識的追求過程中加強價值觀教育。因此,命題應以學科知識為前提,實現正向的育人導向。
2022年蘇州中考試題圍繞“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五大學習主題,廣泛覆蓋了各個主題的主干內容,如第6、7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第8題考查學生能否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挫折,第9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21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24(1)題中華民族孝悌忠觀念,第25(2)題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第25(3)題樹立“勞動光榮、創造偉大”觀念,進行合理的生涯規劃等。這些試題聚焦學生在義務教育結束時的學業成就,考查學生在未來職業選擇等方面必須具備的知識。
學科必備知識是學生面對學科相關生活實踐和學科教學真實情境時,分析、解決問題所必須具有的基礎知識。教學時應以情境為載體、任務為驅動,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強基礎知識儲備,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主干知識體系。
四、任務多樣,多層次育關鍵能力
任務是試題之驅動。科學設計學科任務是命題的核心,新課標指出,“任務應具有多樣性,如描述特征、論證、辨析、評價、制定方案等。”多樣化的任務有助于提升學生在面對真實問題情境時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檢驗核心素養的培養情況。
2022年蘇州中考試題以新課標的命題要求為指南,結合學科特點,以描述特征、論證、辨析、評價、制定方案等為任務,突出信息獲取提煉、論證與闡釋、辯證思維等關鍵能力的考查。以主觀題為例,第23題要求學生從題干中提煉蘇州做法,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并進行提煉和表達的能力;第24題“孝”文化演變要求學生以教材為依據進行說明,考查學生的信息關聯能力;第25(2)題以職業教育發展為背景材料,通過學生對“技能勞動者無特權,要多履行勞動義務,少談勞動報酬”的觀點評析,考查學生辨析、評價的能力;第25(3)題通過學生制定未來職業和人生規劃方案,考查學生的選擇、規劃能力。綜合來看,試題設計圍繞關鍵能力,通過對學科內容和知識進行恰當組合,具有較好的層次性。
關鍵能力是學科素養的基礎支撐,教師要基于真實情境進行恰當的任務設計,積極探索議題式、項目式、體驗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從淺層的知識記憶走向情境中的知識運用、從機械刷題走向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統籌把握問題情境信息和問題之間邏輯關系的能力,促進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
五、結語
除了試題,2022年蘇州中考在試卷評分標準上進行了一定創新。例如,根據試題難度和思辨水平,第25(2)題觀點辨析在評分標準的制定上首次采用了等級描述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看到學生的素養發展水平。如果這道題的評價在開放性上更進一步:引導學生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角度闡述“多履行勞動義務,少談勞動報酬”的錯誤理由或從親近社會、奉獻社會、集體主義、國家利益等角度論證其合理性,將更能體現出高層次的思辨性。
總的來講,在新課標出臺后,試題穩中有變、難度適當,緊扣社會生活熱點,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運用基礎知識、關鍵能力解決問題,展現核心素養發展的水平,發揮核心價值的引領作用,對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把學科育人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