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凝 鐘德仁 郝世綿
摘?要:培育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本科生是信息化時代創造性人才培養的重要訴求。由于統計學中所蘊含的批判性思想、所包含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及統計學的廣泛實踐性,可將統計學作為經管類本科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重點課程。在統計學教學中融合批判性思維教育,通過改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樂于且善于運用批判性思維的人才。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統計學;統計素養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73
0?引言
批判性思維是基于論據的邏輯性的、不偏頗的思考。本科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對信息化時代創造性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處于信息化時代,信息以幾何級數方式增長,這對學生是否能夠批判性閱讀和評價信息并對此保持合理的質疑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必須具有批判意識、掌握批判性思維技能,才能在處理海量信息時,審慎理性獨立地思考,識別各種觀點的真偽,探尋事物最真實的本質。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維是觀念創新的基礎。批判性思維可以突破定勢思維,進而提出創新問題,從而形成新知識。在當前我國創造性人才培養受到前所未有重視的背景下,加強本科生批判性思維教育比任何時候更加必要。統計學是經濟和管理類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它不僅是關于數據收集與分析的學科,而且是一種思考和推理的方法。在經管類專業沒有開設批判性思維相關課程的情況下,可將統計學作為培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點課程。
1?批判性思維的內涵及培養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專注于決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反思性和理性的思維,即批判性思維的目的在于對人們的信念和行為做出理性的決策。
學者對批判性思維的定義不一,但總結來看,批判性思維包含技能和傾向兩個層次。批判性思維技能強調其工具性。如拜爾提出了以下10種批判性思維技能:
(1)區分價值主張和事實。
(2)區分相關信息和無關信息,區分各種主張和原因。
(3)確定某一論點的事實準確性。
(4)確定某一信息來源的可靠性。
(5)識別含糊不清的主張或論點。
(6)識別未說出的假設。
(7)覺察偏見。
(8)識別邏輯上的謬誤。
(9)識別出推理過程中邏輯上的不一致。
(10)確定一種論點或主張的說服力。
批判性思維傾向是一種態度、習慣、價值觀。如果說批判性思維技能使學生善于進行批判性思維,那么批判性思維傾向便是樂于且僅在合適的時候使用批判性思維。具體而言,批判性思維傾向包括探索真理、思想開放、推理自信、分析性、系統性和判斷的成熟性。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認知技能和傾向相互作用并不斷融合提高的過程。因此,本科生批判性思維教育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還應注意批判性思維精神的培養,以使得求真、開放和公正發展成持久的傾向,以使得能有效地運用批判性思維技能。
關于什么樣的課程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目前,學者將此分為三類:獨立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將批判性思維融合在各學科的“融合課程”或者二者兼有。獨立開設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強調批判性思維技能知識的理解應用,但在實踐教學中面臨著如何和專業課程教育結合的難題,存在師資、資金、課時安排等多方面難題。要使批判性思維能夠有效發揮,必須具備所思考問題領域的相關知識,而融合模式的優勢便在于學生練習批判性思維時運用的是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因此,將批判性思維教育有效地融合在各學科教學實踐中,是實現培養本科生批判性思維態度和技能目標的最重要途徑。
2?統計學中的批判性思維培養
統計學是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數據并從數據中得出結論的科學。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培養公民的統計素養成為國際統計研究的共同目標。Wallman(1993)認為統計素養是能夠理解和批判性地評價統計結果的能力,能夠懂得統計思維在公共和私人、專業和個人決策方面做出的貢獻的能力。Gal(2002)提出統計素養應包括兩個特征:
一是能對不同的情境中的統計信息、與數據相關的觀點及隨機現象進行解釋,尤其是合理質疑與批判性評價。
二是能圍繞所給的統計信息討論和交流自己的觀點,比如是否認同相關結論。
Gal(2004)還進一步提出由知識因素和情感因素兩個維度構成的統計素養模型,具體地,知識因素由讀寫能力、數學知識、統計知識、情境知識及提出批判性問題的五種能力構成,情感因素由對統計的信念和對統計結果的批判立場構成。可以說,Gal認為統計素養由統計相關知識技能,對統計的態度和信念及批判性思維構成。國內學者李俊認為統計素養的核心要素應當由基本統計知識與技能、統計方法與經驗、質疑的精神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共同構成。統計素養的內涵也在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而變化。Ridgway等(2018)將統計素養分為知識、實現流程以及參與和行動3個方面,其中,參與和行動中包含批判性評價和反思、性情、對社會和政策的意義。
綜上,雖然統計素養的含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改變,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批判性思維是統計素養的重要內容。然而,在以往的本科生統計教學中,我們側重于統計基礎知識方法的掌握,未能給批判性思維培養足夠的重視。
綜上所述,統計素養強調對統計信息批判的態度和對統計結果批判性評價的能力,統計學課堂對本科生批判性思維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只有個別學校在經管類專業開設專門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在此情況下,可把統計學作為培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課程。
統計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教育主要表現在統計學原理中蘊含的批判性思維精神、統計學知識中包含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和運用批判性思維對統計學實踐的審視三方面。
一是講授和強調統計學原理中蘊含的批判性思維精神,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意識。
統計學研究是通過有效設計的試驗來收集數據,經過適當的數據分析來驗證所給出的假設,并提供線索做出可能的替換。應該認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據的積累,每一個假設都有可能被拒絕,被更好的更有用的假設所取代。可以說,懷疑一切是統計學研究的開始,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開端。另外,統計學研究是基于歸納推理得出結論,由此產生的知識具有不確定性,因此,要用包容、開放、審慎的態度對待統計結論。在統計學理論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批判性思維應該貫穿在統計研究的整個過程,使學生養成對統計觀點質疑和開放的批判性思維態度。
二是講授和強調統計學知識中包含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在統計學概念的掌握和應用中提高批判性思維技能。
很多統計學知識本身就是批判性思維技能的一部分。例如,批判性思維技能之一是判斷數據信息的來源是否可靠,這必須考慮數據是如何獲得的,可利用統計學中抽樣的知識來判斷,提出數據是否隨機抽樣獲得的、樣本容量的大小是否滿足要求、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如何等一系列批判性問題。再比如,統計學中的相關關系不一定是因果關系、統計推斷是一種概率推斷,可用來檢驗邏輯上的謬誤。
三是突出運用批判性思維審視統計學實踐。
統計學作為研究數據的學科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現實中的應用隨處可見,同時也經常被“濫用”。這需要學生面對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得出的統計結論及解釋時都保持批判性態度并用批判性思維技能去質疑、分析和評估。在用統計學解決實際問題時,或者閱讀有數據作為證據的信息時,要考察證據的效力,首先要確定數據的來源是否可靠,數據是由誰提供的、是如何被采集的,其次思考數據整理分析過程是否科學,最后批判性地評估結論是否符合邏輯,這樣才能透過數據信息的表象接近事實真相。在教學中,可利用現實的統計學案例有效示范批判性思維,并通過小組討論和教學對話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3?統計學教學中培養本科生批判性思維的途徑
將批判性思維教育滲透在統計學教學中,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就要改善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3.1?在教學目標上,將批判性思維培養作為重要目標
常規的統計學教學以知識傳遞為主,注重的是記憶、理解和應用這些初級認知,結果是很多學生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但是不具備分析、評價和創造的高級認知能力,進而導致批判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低。知識需要轉化為能力,而思維是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鏈接。批判性思維能夠幫助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能夠實現對知識的運用、評估和創造,從而進一步決定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應用能力乃至創新能力的高低。另外,批判性思維并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學生掌握了學科知識就自然而然會的,而是教育和培訓的產物。雖然大多數人或多或少具備一些批判性思維,但專門的批判性思維知識和習性的培養會使這方面的能力顯著提高。因此,要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作為統計學課程教學目標之一,教育理念由“知識傳遞”向“思維培養”轉變,培養樂于并善于進行批判性思維的本科生。更具體地,統計教學的重要目標應該包括培養學生以批判性態度審視數據的習慣,具備根據統計知識和方法對統計研究過程和結論的正確性進行合理質疑的能力,在數據整理分析時具有獨立思考和作出客觀判斷的能力。將批判性思維培養目標寫入教學大綱中,在開始的課程介紹中向學生說明什么是批判性思維并舉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及統計學這門課中的批判性思維是什么樣子。
3.2?在教學內容上,注重批判性思維技能傳授
在把批判性思維培養作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還必須切實教授學生批判性思維知識技能。僅僅掌握統計學基礎知識和統計方法并不足以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應把批判性思維技能與統計學知識結合應用,教授學生關于統計研究過程與結果的批判技能。批判性思維技能指意識到一整套環環相扣的批判性問題,并有能力在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提出并回答這些問題。在統計教學中,可以從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及結論的產生與解釋三方面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教授學生通過提出批判性問題進行批判性思維。關于數據是如何收集的:例如,研究樣本是抽樣產生的嗎;怎樣組織抽樣過程的;抽樣的對象包含哪些群體,是否能夠代表總體;是否還有哪些類型的群體由于某種原因而沒有涵蓋到;樣本容量滿足研究的需要嗎。關于數據如何整理呈現的:例如,統計圖表是否恰當;圖表是否已經正確反映了數據的變化趨勢;數據有沒有欺騙性,是否只提供了絕對數值或百分比,是否缺少比較等。關于數據分析與結論:例如,研究結論是否基于數據分析的結果所產生;數據是否涉及了因果關系,如果是,還需要再問,有可能是偶然事件嗎?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嗎?這種因果關系反過來成立嗎?有能夠驗證其研究結論合理性的其他數據與方法嗎;是否有其他重要信息被省略了。這些評價性問題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基于統計知識與方法對從數據來源到結論的整個過程全面審視,并對統計數據和觀點進行客觀地分析與評價,有助于啟發學生深入地思考與探討現實生活中的統計問題,有助于學生形成以批判性的眼光客觀看待統計研究的意識,有助于學生掌握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擁有批判性思維習慣。
3.3?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小組討論和教學對話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還需要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法。常規的統計教學方法是概念灌輸式,教師教學生概念和公式,教學生如何做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機械地套用知識和方法,缺乏反思,缺乏批判意識和技能。要使本科生真正掌握批判性技能并形成批判性思維習慣,應采用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并發現和審視自己思考過程的教學方法。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利用現實中的“統計陷阱”案例,進行小組討論和教學對話。小組討論和教學對話的關鍵在于,充分尊重不同的觀點,進行有效交流,在學生和老師的對話中或學生和學生的交流中,讓學生發現自己是如何思考的,進而反思思考的過程。統計學是關于數據的學科,然而,很多數據并沒有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客觀公正,反而常常因為一些人為或者非人為因素的干擾對人們產生誤導,我們可以稱之為“統計陷阱”。例如,有一些報道通過故意夸大數據結論來博人眼球。比如,他們可能會說,多食用某種食物,會讓患某種疾病的風險翻倍,但如果找來原本的研究結論,可能會發現,這個翻倍只是從0.1%上升到了0.2%。所以,統計學尤其需要批判性思維,“統計陷阱”適于作為批判性思維教學素材。這些素材需是現實中的案例,且盡量是發生在各領域的,一方面是因為真實的案例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激發思考,另一方面是讓學生感受到統計學的廣泛用途。這些可以是教師在日常教學及生活中積累的,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搜集的。在討論中,學生以3-5人組成學習小組,根據案例圍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思考:筆者的觀點、理由和證據分別是什么?你的觀點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有確鑿的證據嗎?你如何看待與之對立的觀點?這也是教師與學生對話所圍繞的主要角度。同時,為使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機會并能積極聆聽,在宣布討論問題后,給最多三分鐘安靜時間整理思路和思考答案,然后每個學生輪流發言,接著進入自由的發言環節,但是討論者需圍繞他人提出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接受不同觀點的自由討論課堂氛圍,強調最重要的是給出所持觀點的理由和證據而非僅僅給出答案。
4?結論
總之,批判性思維是信息化時代創造性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統計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批判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維素養,把批判性思維教育融合在統計教學中,運用思維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進來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同時,批判性思維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育管理部門、教師和學生合力創造適于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批判性思維:概念界定與教學方略[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1):316.
[2]陳振華.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模式之爭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9):5663.
[3]賈俊平.統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4]Wallman?K?K.Enhancing?statistical?literacy:?Enriching?our?society[J].Journal?of?the?American?Statistical?Association,1993,88(421):18.
[5]Gal?I.Adults’?statistical?literacy:?meanings,?component,?responsibilities[J].Int?Statistical?Rev,?2002,70(1):125.
[6]Gal?I.The?challenge?of?developing?statistical?literacy,?reasoning?and?thinking[M].New?York:?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4:4748.
[7]李俊.論統計素養的培養[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1):1016.
[8]Ridgway?R,Nicholson?J,GAL?I.Understanding?statistics?about?society:a?framework?of?knowledge?and?skills?needed?to?engage?with?civic?statistics[C]//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eaching?Statistics(ICOTS12).Kyoto:?IASE?and?ISI,2018.
[9]C.R.勞.統計與真理:怎樣運用偶然性[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0]尼爾·布朗,斯圖爾特·基利.學會提問[M].許蔚翰,吳禮敬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