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騰君 劉禎 鄧利軍 吳華偉 萬銳


摘 要:汽車運用工程課程是汽車服務工程和交通運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本文從課程專業要求出發,提出了一種以學生對章節知識的講解為主、老師重難點剖析為輔的一種多段式、全方位的新型教學模式,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傳統課堂教學質量,并通過教學任務后的階段性問卷調查和匿名信的形式進行反饋調查。這種模式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了專業素質和文化的培養,同時強化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操練融入點,精準設計教學內容,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實現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的有機統一,豐富了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汽車運用工程 自主式教學 教學模式創新 課程思政
Abstract: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the majors of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tarting from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ulti-stage and all-round teaching mode,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students' explanation of chapter knowledge and supplemented by teachers' analysis of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t also carries out feedback surveys in the form of periodic questionnaires and anonymous letters after teaching tasks. This mode has greatly stimulated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strengthened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ulture, strengthened teachers'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racticed integration points, accurately designed teaching content,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d evaluation standards, realized the organic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enriched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 words: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autonomous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習近平書記在召開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專業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教育政治資源,實現全員全方位育人”。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刻板的教育及枯燥的公式理論使學生喪失了大量的學習興趣[1],在專業教育的課程實踐中穿插著思政教育,構建一種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專業實踐課程和思政課程同行的教學體系[2],實現專業思政教育的潤物無聲。
學習《汽車運用工程》讓學生能掌握有關車輛運動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方面的知識[3],從而提高汽車的動力性、降低車輛的排放、改進安全性能與經濟性、以及增長車輛壽命的方法與措施。在專業技能知識的培養方案中,強化對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也是十分迫切的。通過課程思政,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領悟能力,活躍大學生的思維多角度的思考問題,還可以協助和培養正確學生的人生觀、價值理念。
1 汽車運用工程課程性質
近年來,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汽車產量急劇增加,同時群眾對車輛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所以許多高等院校也開設了汽車運用工程這門課來滿足社會的需求。汽車運用工程課程也是中國普通高等院校的四年制本科生汽車服務工程和交通運輸專業知識的主干課程,屬于基礎理論和實際結合緊密的專業課程。
汽車能夠最大發揮高效率、低成本、安全舒適的能力叫做汽車的使用性能。《汽車運用工程》主要是學習汽車的使用性能,重點研究在車輛的整體壽命期限內,怎樣以最小的損耗保持并發揮車輛固有的特性以及汽車主要使用性能與其結構參數之間的內在聯系,探討各種影響汽車主要使用性能的因素。課程學習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有關車輛的基本知識,讓學生了解怎樣合理的利用車輛,并以較少的損耗發揮較大的性能,從而增長機動車輛的使用壽命。
2 汽車運用工程課程現狀
在汽車運用工程的傳統教育過程中,由于長期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4],課程結構單一、教學方法枯燥,教師自身專業素養略低,教學內容嚴重脫離社會以及企業需求導向,課堂講解乏味[5],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專業知識的獲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快速崛起、以及社會要求的日益變化[6],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2.1 教學體系問題
多數高校教師為了適應高校統一的課程考核制度,不顧實際情況,在課程的編寫、教學策略、教學內容的制定上只注重于課程的內容,而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政治意識遠遠不夠。所以需要制定專業的教案、課程日歷等,而不是只顧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了解和學會書本的知識,這只能成為滿足高校課程體系條條框框的知識傳授手段,使他們在高校教學活動中處在較被動的地位,而無法充分發揮學生主動、積極的優勢,學習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極大程度地影響著對學生創造力的培育。此外,由于老師們僅能獲得課堂教學的評價,但對自己課堂教學方面的特點卻了解相對較少,從而降低了自身課堂教學水平。
2.2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汽車運用工程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實用性突出的課程。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以理性的思維了解車輛的各項特性和在實踐教學中產生的感性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對車輛各項特性的認識。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和科技的迅速發展,新科技、新產品的不斷涌現,而普通高校課程的學時卻維持相對平穩甚至有明顯下降的態勢。同時,在專業實踐課程中,由于實踐性環節嚴重不足,學生普遍存在標準意識不強、創新思維不夠、自主能力不足等問題,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實際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內的投入程度能一定程度上體現課堂的專業教學水平,所以課堂設計也十分重要。如果學生不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就無法按照學生的需求來設計教學,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和教師溝通交流,那就很難提高課堂的教學品質。與此同時,在當前信息化的社會,中國高校基礎教育課程也開始逐漸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式,但由于在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施的方案中沒有對網絡資源、新興媒體以及社交等網絡平臺的合理運用,所以課程思政教學也只能停留在表層,只有形態上的課程思政。
3 與授課內容結合的思政融入點
教學的出發點應該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著思政元素,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制訂課程思政教學計劃。下面以汽車的使用性能的三個指標為例以及課程思政規劃流程圖如下。
在專業課教育的過程中結合思政元素,不但可以讓思政內容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還可以的將思政教育案例完美融入行業要求中。同時貫徹基礎理論教學應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以需求為第二要求,強化應用、培養技能為主要原則,在學生理解范疇內,講清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同時將課程教學目標整合成具體的學習任務,依靠現有的教學條件對各種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梳理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實施整個教學方案,并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需結合融入了思政元素的案例,讓學生將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內在素質的提升,最后通過多方面因素評估機制來解決教學質量標準不夠完善的問題。
3.1 教學模式設計
實施企業需求作為課程導向的專業培養計劃,以社會實踐人才培養教學的理念進行指導學習。要求學生以將來社會工程職業實踐項目為引導,以強化基本專業技能訓練為目標,充分考慮學生在整個授課環節中的不同影響因素,以良好的教學方法貫穿于整個專業課教學流程。
先將章節知識點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讓每個小組都挑選一個知識點作為課堂作業進行專業講解,以學生自主講解為主,老師面授教學為輔,學生對章節知識的講解為主體,老師重難點剖析為補充,結合線下實踐操作,建立一個多段式、全方位的新型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教學上也不只是講解案例項目,而是優化課堂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現有項目基礎上大膽進行思考和創新。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了解不同學生特點,為班級提供個性化服務,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形成專業學科教學的主框架。
3.2 效果評估
通過問卷調查和匿名信以及專業實踐情況的反饋,對比課程思政前后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課堂氛圍,在接受思政教育后學生的職業素養、兢兢業業的專業精神、創新意識、團隊意識、愛國之情、工匠精神等方面都有明顯提高,實現了課堂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這表明實施的方案是切實可行的。
4 教學實踐改革
任課教師不能夠改變學校教育評價體制,但是可以通過和學生溝通和看課堂回放來認識自身專業素養不足的地方,以便提升自身的教育水準。所以,要進一步提高汽車運用工程課程的教學質量,需從完善教學模式和新教學手段開始實施課程。
汽車運用工程重點研究車輛的各主要使用性能及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方式,通過項目化課程可以把教學講授內容分割為若干個與教學有關的小項目,而項目的具體分類則要依據這些方面。
(1)應與汽車企業的實際生產和工作過程密切相連,了解以后的職業規劃發展。
(2)要以教材為依據,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在項目學習及實施過程培養專業技能、團體協作精神與溝通交流技巧,培養實踐工作能力。
(3)課程設置應與國內外最新的汽車發展技術密切聯系,讓學生步入社會而不與社會脫節,使學習過程更具時俱性。
按照課程大綱要求特點,工程項目教學設計工作應當堅持由淺入深,體現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性、課堂教學培訓的實用性、課堂教學培訓的趣味性,從而有效引發學生濃厚的興趣。每個工程項目的進行工作最好以小組為基礎單位,遵循相應的教學規則,通過工程項目的教學設計工作與實學活動的開展,促進老師逐步改變課堂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主體由老師變成學生。老師應該多注重學生自身的發揮,指導學生在當前項目的基礎上不斷拔高、創新。
4.1 內容討論教學
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其素養,教師們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先用互聯網搜集一些有關國外品牌的發展歷程和國產的作對比,以此來引發學生的討論,加大了學生的參與感提高了思考的積極性,這既精簡了教學內容,又能讓學生充分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改變以往教學過程枯燥無味的現狀,對學生后續的學習產生積極作用。
4.2 多種教學方式組合搭配
高校為了培育行業高質量人才,應進行相應的課程體系構建。但高校在眾多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課程也難免存在著章節設置不合理的現象,首先是各個章節的知識點相對獨立,這也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無法建立清晰的認識框架,進而加大了學習難度。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對比法課堂教學,將聯系較多的知識點展示在多媒體上,來讓學生理解知識點的本質特征,更易于掌握各獨立知識點,進而形成系統的知識,以避免知識點的混淆與分割,同時指導學生對知識點間的差異加以反思,并對其比反復對比,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在思考過程中使新舊知識點相互貫通。單純通過教材講授往往達不成深入理解知識的目的。運用多媒體和互聯網,通過圖文、視頻和PPT講解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強專業知識的實踐學習。
除上述的對比教學法外,可組合使用案例教學法、模塊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們學習,同時課前發放課件預習,課下發放例題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實訓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職業精神,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 結語
汽車運用工程是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取得良好教學效果,首先應該向適應大眾、引領發展的方向進行專業水平的建設。其次學習氛圍也很關鍵,除自主式學習模式外,還應重視老師與學生課下的溝通交流。同時汽車運用工程作為研究車輛性能的基礎課程,與企業發展、社會進步有著眾多的聯系,故需在汽車運用課程中融入大量的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使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深入剖析教學課程各個部分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強化思政意識,操練融入點,從根本上提升專業課的質量,完成對專業知識的傳授與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讓課本知識的學以致用,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現課程思政的自然融入。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Q20202602)、湖北文理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SZ2021021)、湖北文理學院研究生質量工程項目(YZ5202104)。
參考文獻:
[1]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 [N].人民日報,2019-08-15:20.
[2]高延齡.汽車運用工程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吳心平,韓亞賽,馮天培.模塊化課程思政在汽車理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12):54-56.
[4]徐亞丹,劉冬梅,張鵬飛等.汽車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現狀與創新探索[J].時代汽車,2022(05):31-33.
[5]張學艷.《汽車運用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J].教育現化,2018,5(44):100-101.
[6]劉紹娜,倪驍驊,熊新等.《汽車理論》課程思政建設探索[J].時代汽車,2022(02):78-79.
作者簡介
黃騰君:(1995—),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械結構優化設計。
通訊作者:
劉 禎:(198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渦旋機械流動控制及可靠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