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摘 要:理答指的是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的一種行為,可以將其稱為一種教學評價。它代表的是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作出的即時評價,會影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有效理答,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推動學生思維發(fā)展,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高整體課堂教學質(zhì)量。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要格外重視課堂理答,通過實踐探索,找到有效理答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理答;實踐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5-008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29
初中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時,要通過有效理答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教師要明確,理答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思維互動的過程,能夠實現(xiàn)教學信息的傳遞,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動力。
一、課堂理答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理答行為的實質(zhì)是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反應以及處理。課堂理答主要涉及四個環(huán)節(jié),即發(fā)問、候答、叫答及理答。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圍繞教師和學生開展,發(fā)問是指教師結合所教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候答是指學生聽到問題后進行思考并等候回答的過程;叫答是指教師叫某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理答則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反應。通過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共同組成了理答行為。
教師的理答行為被專家劃分為四種不同的表現(xiàn),即積極反應、消極反應、探問和轉問、再組織。其中,教師在理答期間表現(xiàn)最多的便是積極反應,通過表揚、認同、獎勵等方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正面反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更加積極主動地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從而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1]。除此之外,教師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或者不確切時,利用探問和轉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能夠為他們提供不一樣的思路,使其思維探究能力得到鍛煉。再組織則是指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重新進行組織、概括,完善答案內(nèi)容。而消極反應是教師理答時出現(xiàn)最少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消極反應主要包括不贊成、批評以及訓斥等反應,會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傷害學生自尊心。
二、語言性理答方式的主要內(nèi)容
(一)激勵性理答
對于學生來說,初中物理屬于一門較難的課程,所以教師要慎重選擇理答方式,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回答欲望。但是,教師在進行激勵性理答期間,不能單純使用“真棒”“回答得很好”等較為空洞的語言鼓勵學生,而是要選擇更具實質(zhì)性的方式進行理答,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次數(shù)和回答狀況設置積分制度,調(diào)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表現(xiàn),推動教學發(fā)展。
(二)目標性理答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因為知識儲備不足,思維能力有限,出現(xiàn)回答不夠完善或者回答錯誤的情況。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進行目標性理答,即幫助學生歸納答案,在完善答案的同時,告訴學生應該如何正確思考問題。此種理答方式能夠明確指出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存在的問題,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情況下,使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問題,掌握正確答案。
(三)發(fā)展性理答
發(fā)展性理答與探問和轉問理答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要通過追問、轉問等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此種理答方式不僅能鍛煉學生思維,還可以推動物理課堂教學高效發(fā)展。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有效理答的意義
教師能否做到有效理答,關系著課堂氛圍、教學效果,甚至還會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為此,物理教師在課堂上應從智慧、情感、技巧等角度出發(fā),完善理答方式,引導學生跳出理解誤區(qū)。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時很容易被情緒左右,對自己喜歡的課程更感興趣。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以此提高教學效率[2]。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達到這一標準,而有效理答可以增加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獲得成就感,加強他們對物理課程的了解,最終喜歡上物理。可見,有效理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有利于改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時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一般情況下,教師會通過與學生互動、設計課堂活動等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但由于普通的課堂互動、課堂活動過于形式化,學生難以從中感受到樂趣,既浪費時間,又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然而,教師有效理答卻可以改變此種情況,通過提問、回答、給出反應的過程,完成師生互動。當學生回答得好時,教師可以選擇激勵性理答表揚學生。在此種氛圍下,學生會感受到物理課堂教學的樂趣,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
有效理答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反應,合適的反應能提高教師提問的效率,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改善師生關系的目的。由于受傳統(tǒng)文化理念的影響,學生往往對教師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嚴重影響師生關系的發(fā)展,不利于高效開展教育工作。但是,教師有效理答可以改變此種情況,在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反應期間,通過追問、轉問等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在交流互動中教授學生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拉近師生關系。
四、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有效理答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理答理解不充分
理答行為在物理課堂中很常見,教師在教學時會對學生進行提問,并在學生回答問題后無意識地給出反應,此種行為便是理答。但是,很多物理教師對此并不了解,在進行理答時沒有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實際選擇合適的理答方式,使得教師無法有效發(fā)揮理答的價值,不利于物理教學高效開展。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需要注重與教師的溝通,加強他們對理答的正確認識,明確理答在課堂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實現(xiàn)有效理答。
(二)對理答方式選擇不合理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理答對課堂教學的影響。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所選擇的理答方式并不合理,他們既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也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預設,只是單純地從教學需要出發(fā)隨機選擇理答方式。調(diào)查顯示,教師在課堂中應用較多的是語言性理答,這也導致不同理答方式的使用次數(shù)失調(diào),甚至出現(xiàn)理答行為形式化的問題。因此,物理教師要積極了解理答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
(三)學生課堂發(fā)言不被尊重
理答是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反應,所以教師在進行理答之前,要了解學生的發(fā)言內(nèi)容,結合問題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完成理答。就當前情況來看,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后,過分重視目標答案,如果學生無法說出標準答案,教師就會直接給予消極理答。這不僅不尊重學生的發(fā)言權,還會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學生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開始抵觸物理課程,學習積極性下降,整體課堂教學效率也會降低[3]。面對這一情況,教師要認識到理答中存在的問題,要尊重學生的發(fā)言權,看到學生的進步,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理答。
五、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有效理答的實踐與探索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理答的重要性。教師在面對不同學生的回答時應采用不同的理答方式,且理答語言要應用準確。
(一)以理答原則為基礎,進行有效理答
首先,教師要遵循尊重原則。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較為敏感,自尊心強,教師在提問和理答的過程中,要以尊重為前提與學生互動,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學生對話,保證理答過程中溝通的有效性,實現(xiàn)有效理答,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所掌握的知識。
其次,教師要遵循換位思考原則。理答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應,此時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進行理答,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
再次,教師要遵循差異性原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因為理解能力不同、所掌握的知識不同而導致的學習能力存在的差異。基于此,教師在面對不同學生時,要選擇合適的理答方式,確保給予所有學生有效理答,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自信心。
最后,教師要遵循合理性原則。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分配時間,確定提問環(huán)節(jié),對理答環(huán)節(jié)進行預設,避免出現(xiàn)沒有理答和理答時間過長的現(xiàn)象。因為沒有理答會影響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而理答時間過長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煩躁心理。為此,教師要把握課堂的整體走向,保證課堂教學正常開展。
(二)提高教師理答意識,合理進行預設
當前,大部分教師對理答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教學期間能夠進行理答。但是,由于對理答的了解不夠全面,理答意識較為薄弱,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理答時過于刻意,無法充分發(fā)揮理答的價值,未能實現(xiàn)有效理答。為此,學校要加強初中物理教師對理答的認識,提高教師理答意識。
理答是一種隨堂反應,要求教師思維敏捷,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分析學生的回答情況,并盡快給出反應,這就突出了理答預設的重要性[4]。理答預設并不是單純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猜測,而是根據(jù)這一猜測,設計合適的理答。教師不必對所有問題進行預設,而是對教學中難度較高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預設。同時,在預設時要格外重視換位思考原則,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保證教師在理答時盡可能貼近初中生的真實想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理答的作用。另外,教師還要結合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對理答時間進行控制。當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猜想后,要在合理時間內(nèi)預設理答,以實現(xiàn)有效理答,保證物理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正確選擇理答方式,鍛煉學生思維
初中物理教師在理答實踐過程中往往過分重視答案的標準性,而忽視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此種情況雖然能夠保證教學嚴謹,但并不利于初中生的個人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積極反思,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角度出發(fā)分析理答,認識到傳授知識不如引導學生正確思考這一事實,從而改變想法。在之后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使他們的思維得到充分的鍛煉。
在日常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要明確,物理是一門自然類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要利用物理知識帶領學生走進物理世界,讓他們喜歡上物理,學會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分析物理問題。力學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教師在課堂中要結合彈力、重力等內(nèi)容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回答相關問題,教師進行及時的理答。教師提問以及學生回答的過程,便是學生思維得到鍛煉的過程,教師理答能夠指出學生思維中的錯誤,促進學生思維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為此,物理教師在有效理答過程中,不要過分關注答案的正確性,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理答,看到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思維的發(fā)展,以及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進步。教師從綜合角度出發(fā),選擇合適的理答方式,通過理答激勵學生,改變他們對回答問題的看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得到充分鍛煉。
(四)注重課后反思歸納,提高理答能力
理答行為是初中物理課堂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充分發(fā)揮理答的價值。為此,教師需要養(yǎng)成反思歸納習慣,不斷總結自己在理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理答能力,真正實現(xiàn)有效理答。教師在反思過程中,不能單純從自身角度出發(fā)進行反思,還要了解學生對教師理答行為的反饋,發(fā)現(xiàn)自己在理答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另外,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以理答為主題的反思總結會議,在討論中吸取經(jīng)驗,提升自身理答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格外重視有效理答。為了在實踐教學中實現(xiàn)有效理答,教師要加強對理答的認識,了解初中物理課堂中教師進行有效理答的意義,發(fā)現(xiàn)有效理答實踐期間存在的問題,結合問題總結探究教師有效理答的策略。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師還要注重對課堂提問的設計,預設學生的回答等,為有效實現(xiàn)理答價值打好基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推動物理教育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邱紅.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有效理答的原則[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72.
[2] 傅玲燕.初中物理課堂教師理答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
[3] 康建平.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如何進行有效提問和理答——有效提問 ?合理應答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7(1):42.
[4] 閆學利.有效理答 ?優(yōu)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5(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