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雅琴
摘 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越來越受重視。語文教師要分析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特點,對教育模式進行靈活性的調整。分析當前的實際教育情況,設計多元化的教學體系。本文主要針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0-0194-03
從當前的教育發展情況來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開展啟蒙性教育。深入分析當前的實際教育情況,探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多元化的教育體系,推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1.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觀念相對落后
從當前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學的具體開展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教育觀念相對落后。部分教師受到應試思維的影響,沒有及時關注當前新課改的主要內容,也沒有對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學體系進行創新。部分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成績,忽視了交流過程中的內容設計,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采取的大都是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傳統的教育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影響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發展。這種教育模式如果不及時得到改變,會讓學生正確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生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在課堂上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一些教師會將傳統的教育觀念潛移默化的滲透給學生,學生受到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更加重視自己的語文成績,忽視了自身主觀思維的培養。
(2)教育方式有待提升
在任何學科的教育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最終的教育效果都有著直接的聯系。從當前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沒有考慮到低年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針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對教育模式進行創新。部分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方式過于單一且枯燥,在課堂上只是針對一些問題進行講解,沒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教師在課堂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內容進行講解,但是學生真正接受的知識點比較少。教師采取的教育模式過于單一,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沒有及時針對一些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這樣的教育模式會影響學生的實際效果,也會影響后續教學水平的提升。一些教師只是圍繞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講解,忽視了教輔資料的作用。沒有考慮教輔資料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忽視了學生認知水平能力的提升和進步。
2.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策略
(1)做好備課研究工作
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教育中,教師要認真做好備課工作,分析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語文教材對知識內容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把握語文學科教學重點,制定多元化的教育體系。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課堂上的內容進行科學的設計,在備課環節要對課堂上的內容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考慮小學低段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低段小學生的學習內容。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積累到的語文知識比較有限。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做好備課工作,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對各種教育內容進行整合。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了解學生潛在的一些問題,做好預設工作。結合實際教育情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中,做好前期備課研究工作尤為重要。教師要明確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找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對教育問題進行改革優化。
(2)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者要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讓學生有優異的成績和學習態度,同時要重視學生注意力的提升和培養。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中,教師要重點考慮低年級教學的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做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工作,同時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要結合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在課上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要采取一些有效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有更強的學習積極性,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提高整體的教育效果。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教師要考慮小學生年齡偏小的問題,學生在接觸一些新鮮事物時,整體的接受能力比較強。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基本特點,對教育方法進行創新,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打破傳統單一的教育模式,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育內容進行創新,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要結合課文的實際內容對教育形式進行創新。除了要將植物生長和植物繁殖這部分的內容進行講解之外,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設備的作用,給低年級小學生展示一些學生日常接觸不到的植物情景。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植物變化的一些圖片和視頻,這樣能夠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夠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觀察風吹蒲公英的情景,然后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探討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講解,之后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各種植物種子傳播方式的印象。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現代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也能夠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打破傳統教學的一些束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
(3)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
在當前的教育中,新課改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教師要明確教學要點,分析教學的核心要素,并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異常生活情況,開展有趣的生活化教育,將語文學科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增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除了要對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外,還應該搜集現有的各種教輔資料,將不同的資料內容整合在一起,采取現代化的方式進行教育,結合當前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方案,尋找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符的一些教育資源。此外,還要通過生活類的素材為學生創造有趣的教育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輕松地學習一些語文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一起學習《拍手歌》的時候,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漢字。在教學之前,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學習這些字的發音,然后帶領學生分析字形。采取這樣的方式能夠給學生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也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和知識之間的聯系。采取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之后,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字詞,不斷開拓學生的思維視野,豐富學生的儲備量,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的習慣,積極開展有趣的生活化教育模式,真正凸顯語文教學的實際意義。
(4)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課改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對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學科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給學生安排自主預習的任務。如可以通過預習的方式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前預習的作用,讓學生在特定的時間段中了解文章中的一些生字詞。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要將文章中自己不懂的生字詞畫出來,然后帶著感情對文章內容進行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時做好標記,在課上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自己認識的生字詞進行講解,為學生安排課程溝通和交流的時間,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記住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對于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生字,可以采取拆分的方式增進學生的記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尋找不同漢字之間的聯系和關系,對不同的漢字進行系統化的記憶。
例如,帶領學生一起研究學習“情、請、清、青、晴”這些漢字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漢字的規律和特點進行觀察分析,讓學生大膽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樣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開展知識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自由的朗讀,可以讓學生自主朗讀,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朗讀。采取這樣的方式開展教育之后,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更強的學習思維和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朗讀,找出其他同學朗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糾正。
(5)積極開展家校合作教育
在新課改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在小學七年級階段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要求家長主動地參與到學生教育中,并且配合相關教育工作的開展。教師和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形成合力,對教育的情況進行分析,對學生開展全面化的教育引導。例如,帶領學生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課文的時候,除了在課上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分析之外,教師還要結合課文內容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能夠熟讀課文,并且對課文中的生字詞會讀會寫。教師可以安排家庭互動的課堂作業內容,讓學生回家將自己理解的課文內容,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分享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教師也要和家長進行溝通,要求家長盡可能地預留一定的時間配合孩子講故事。這樣的作業難度并不大,能夠有效拉近親子距離,也能夠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要配合教育工作的開展,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讓孩子對后續的學習有更大的信心。同時,家長要做好配合與引導工作,觀察孩子的故事分享情況。如果發現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出現卡殼現象,家長就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能夠更加順利地描述后續的故事內容。
(6)開展多元化的評價工作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育中,語文教師要明確語文學科的教學重點,采取科學的方式對教育內容進行評價和優化。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采取一些針對性較強的評價方式。結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了解當前的學生學情,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工作。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充分發揮評價工作的效果。比如,授課時,如果某名學生對問題回答比較出色,教師就要不吝嗇地給出自己的鼓勵和肯定。教師可以跟學生說:“真棒,回答得真漂亮。”“老師沒看錯你,果然那么聰明。”教師通過肯定的話語給予學生鼓勵和評價之后,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大的信心。學生回答出問題之后,能夠立刻得到教師的肯定,這對于學生的整體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這些激勵性語言的運用,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一些肢體動作或者是一些眼神對學生進行暗示。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有更大的興趣和信心。比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完課文之后,可以讓學生勇敢的嘗試自我朗讀。
3.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育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通過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真正產生興趣。教師要正式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傳統的教育思路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升整體的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郭艷華.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實踐探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5.
[2]劉樹梅.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64).
[3]楊麗艷.新課標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