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琦 陳炯
摘要:在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產業對數字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培育學生的數字素養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查閱國內外數字素養相關文獻發現,國內對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的研究較少,但提出了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在分析國內外數字素養框架和內涵的基礎上,探討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的要義,并結合當前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現狀,提出從制定數字素養評價指標、開展混合式課堂教學、優化數字化學習環境和開設拓展選修課等方面多管齊下,在培育學生數字素養通用能力的同時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特色,全方位提升高職學生的數字素養。
關鍵詞:數字賦能;高職學生;數字素養
隨著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的不斷加快,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為代表的數字技術促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數字素養成了數字經濟時代人們必備的技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強調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1]2021 年 11 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正式發布了《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下文簡稱《提升行動》),其主要任務與重點工程之一是提升高效率數字工作能力,包含提高產業工人數字技能、提升信息職業群體數字技能等內容。[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指出,“十四五”時期,新的就業增長點和新就業形態不斷發生變化,迫切需要勞動者提升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3]由此可見,國家和社會對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層次的數字素養要求,為滿足社會對數字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水平是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
一、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的涵義
(一)數字素養的內涵
“數字素養”概念最早由以色列學者 Yoram Eshet-Alkalai 提出,他認為數字素養包含圖片—圖像素養、再生產素養、分支素養、信息素養和社會—情感素養五大要素,強調數字素養是關乎全民基本生活能力、具有整合性以及跨學科特點的重要技能。[4]隨著新技術的興起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國內外機構和學者對數字素養的定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其內涵逐步明晰。2011年1月歐盟開始實施數字素養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提出了歐盟數字素養框架,包括信息、交流、內容創建、安全意識、問題解決等五個素養域。[5]2016年新媒體聯盟認為數字素養由通用素養、創意素養和貫穿各學科之中的素養三部分組成。[6]2017年歐盟又對數字素養框架進行升級,指出數字素養框架包含信息和數據素養、交流和協作、數字內容制作、安全和解決問題能力。[7]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數字素養定義為:“面向就業、獲得體面工作與創業,使用數字設備和網絡技術安全且合理地獲取、管理、理解、整合、交流、評估和創造信息的能力,包括各種能力,即計算機素養、信息和通信技術素養、信息素養和媒體素養”[8]。2021年11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的《提升行動》中明確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9]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我國高職學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字素養定義的“面向就業”與高職教育就業導向相契合,因此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我國《提升行動》中對數字素養內涵和框架的界定,同時借鑒《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中學生發展模塊的指標描述來深入探討高職院校學生數字素養的含義。
(二)高職院校學生數字素養的要義
高職學生數字素養是一種綜合技能,既具有數字素養的普遍內涵,又呈現出高素質技能人才特色,是全民數字素養的通用能力和職業相關的數字技能的有機融合,是從數字知識、數字操作技能到專業數字問題解決與創新的跨越,是從數字意識到批判性數字思維的升華,能促進高職學生有效運用數字技術與工具進行高效學習,并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中創造性地解決數字問題。
1.數字安全與倫理是前提。近年來,網絡詐騙層出不窮,高職院校學生受害案例也不少,其根本原因是高職學生在使用數字媒介過程中防范意識不強、缺乏保護個人信息等隱私的觀念。網絡上的信息紛繁復雜、良莠不齊,高職學生首先應在保護自己與他人隱私,遵守道德倫理、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分辨健康、有價值的信息,才能經過后續的知識加工才能將高質量信息為自己所用。國家在相關的政策文件中也強調數字技術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與倫理。《提升行動》中提出七項主要任務與重點工程,其中有兩項是提高數字安全保護能力和強化數字社會法治道德規范。2020年6月發布的《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中,學生發展模塊中的二維指標包含信息安全意識、信息道德與倫理、信息法律法規,指出職業院校學生應保護隱私、辨別不良信息、自覺遵守信息社會中的道德倫理、尊重知識產權。[10]
2.數字知識和技能是基礎。《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中,學生發展模塊中的信息知識與技能,包含信息科學知識和信息應用技能兩個子維度,信息科學知識要求學生了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常用技術工具、熟悉軟件平臺的操作;信息應用技能是指學生能夠有效檢索、選擇、評價、加工、整合各類信息。[11]在教育數字化轉型和疫情的雙重推動下,高職院校絕大多數課程都使用智慧職教等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怎么加入慕課、查看學習資源、參與討論、提交作業、完成測試測評等成為高職學生必須掌握的數字知識。為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或者深入學習某知識,學生根據自身需求獲取專業權威的資料、選擇有價值的信息、加工整合信息資料形成原創的數字作品,這些數字技能是高職學生形成高水平數字素養的基礎。
3.職業問題解決和創新是最終目的。數字經濟時代,從業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發生變化,應具備的能力素養也隨之改變,從業者需要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完成創造性的工作任務,創新思維、創新實踐素養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高職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一。[12]《提升行動》中指出的主要任務與重點工程之一是激發數字創新活力,具體方法是打造企業數字化競爭力、探索數字驅動科研新范式。[13]《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中,學生發展模塊中有一項重要指標是“信息化專業思維與職業能力”,強調學生能夠運用數字化工具分析專業問題、尋求專業問題解決方案,突出利用信息化手段針對職業崗位能力進行綜合實踐。[14]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企業人才,作為企業人才重要組成部分的技能人才更應積極迎接企業數字化轉型挑戰,確定工作需求和問題,運用數字技術或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創造新產品。高職學生只有具備職業問題解決和創新能力,才能勝任將來的崗位工作。
二、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的現狀
(一)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的主體意識欠缺
當代高職學生作為“數字原住民”,從小“浸泡”在網絡中,順應時代潮流,他們會積極探索移動支付、網上購物、網絡社交工具等的使用,以此使生活更加便捷。但是由于高職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而且習慣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形式,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在教師的要求下被動地使用某個學習客戶端或者瀏覽MOOC學習資源以完成學習任務,很少有學生主動去查找數字學習資源以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更少有學生主動探索應用數字工具來解決專業問題,提高自身的專業操作技能。
(二)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缺乏職業特色
目前,國家尚未出臺權威的關于高職院校學生數字素養的課程標準,大多數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或“計算機基礎”課程來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但是這些課程知識點劃分過細,注重軟件的具體操作步驟,缺少相關職業崗位工作任務情境下的運用。在高職教育領域,何麗玲等提出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15],胡瑛分析了高職藝術類學生數字素養現狀并提出培養途徑[16],但這些研究側重于在理論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數字素養,缺乏實踐教學模塊的數字素養培養,未體現出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教學特色。
(三)高職學生數字素養水平差距明顯
高職學生因家庭環境、教育經歷、專業背景、學習風格等因素,數字素養水平差距明顯。其一,高職學生來自不同生源地,各省份高中階段信息化程度不一,信息技術課程開設與教學內容差別較大,造成高職學生在數字素養基礎知識的積累、數字工具的操作水平方面差距較為明顯。其二,進入高職院校后,由于學習的專業不同,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如動漫設計、大數據、云計算等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已經包含了數字素養相關內容,而另一些傳統的專業如船舶工程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的教學內容對數字素養的涉及相對較少,這也使得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呈現不同的水平。此外,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和學生個人的學習偏好也對高職學生的數字素養水平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育的路徑
2022年8月,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中國天津召開,大會形成了《天津倡議》。倡議強調,職業教育要適應后疫情時代的特點和數字化變革的需求,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強化數字技能、綠色技能培養。[17]《天津倡議》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對技能人才數字素養的要求。因此,培育高職學生的數字素養十分必要,應從制訂數字素養評價指標、開展混合式課堂教學、優化數字化學習環境和開展拓展選修課等方面多管齊下,全方位提升高職學生的數字素養。
(一)制訂高職學生數字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引導高職學生形成主體意識
高職學生數字素養是一系列綜合能力,不僅涵蓋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要求,更突出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標準。這既符合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是國家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必然要求。而現實情況是,高職學生數字素養主體意識欠缺、水平差異明顯、問題解決與創新能力不足,這些現狀迫切需要制訂一套權威的高職學生數字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它能從全局上引導學生認識數字素養在學業和未來職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促進高職學生主動學習數字知識,積極使用數字資源及以數字工具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并探索應用數字工具提升專業技能、解決專業問題,進而形成高職院校學生提高數字素養的主體意識。制訂評價指標體系主要有以下三個步驟:首先,高職院校應以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對本專業學生應達到的數字素養能力水平進行分解,合理設置評價維度和權重,制訂科學的評價依據,最終形成系統的數字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其次,注重過程性評價,以數字素養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為依據,將學生學習過程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動態跟蹤其數字素養水平發展;最后,將學生的數字素養測評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成績的一部分,作為評優評先的參考依據。
(二)開展混合式課堂教學,強化數字技能,突出數字素養的職教特色
課堂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主陣地,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數字素養的首要任務是將數字知識的獲取和數字設備的操作兩方面的內容滲透到所有的公共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實訓課中,但在不同的課程中融入方式又有所不同。首先,更新現有的“信息技術”等數字素養培育專門課程的內容,增加與崗位工作任務相關的運用案例,強化學生的基礎數字技能。其次,將數字素養融入專業理論課的教學環節中。專業理論課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方面都應體現數字素養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結合工程實例創作數字產品,如小組匯報演示文稿、產品介紹視頻等。最后,將數字素養融入專業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人才培養規律與目標,以實際生產任務為案例,指導學生操作專業數字工具(如工業制圖軟件CAD),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術應用能力,課后提供工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使用數字工具解決問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字職業技能。
(三)優化數字化學習環境,為高職學生數字交流、數字創新提供支持
數字化學習環境是高職院校培育學生數字素養的重要支撐,包括數字化學習資源、軟硬件設備和智慧教室、虛擬仿真實訓室等空間場所。學習環境的數字化程度對高職學生數字素養水平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隨著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高職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對高職學生的數字素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與此同時,高職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變革,獲取知識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智能化,混合式學習成為常態,學生在數字學習環境中獲取信息、加工知識、建構知識,自身的數字素養得到不斷鍛煉和提升。高職院校必須繼續優化數字化學習環境,進一步深化數字校園建設工作。具體來說,一方面,確保校園網絡全覆蓋,擴大智慧教室在全校教室總數中的占比,為學生數字素養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環境;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應緊跟數字時代步伐,主動采用數字工具搭建有利于學生數字交流的教學場景,積極探索促進學生數字創新的虛實結合的工學環境。
(四)開設拓展選修課,促進學生數字素養的自我提高
高職院校應開設不同水平層次的數字素養拓展選修課,為不同數字素養基礎、不同專業的學生提供層次化的數字素養學習內容,為學生個性化自主提高數字素養提供支持。首先,充分利用已有的優質數字素養教育資源。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具有豐富的數字素養相關學習資源,高職院校可以將這些高質量的線上學習資源引入學校所使用的網絡學習平臺中供學生選修學習,高職教師充當“助教”角色,負責學習指導、考勤、成績評判等工作。其次,高職院校應依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專業大類建設一批具有職教特色的數字素養課程。對于數字素養基礎較差的學生,特別是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將編輯實訓報告、制作信息統計表、設計演示文稿等后續學習需應用的信息技術知識內容,結合專業大類,通過在線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的方式呈現,幫助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掌握大學學習生活中必備的數字基礎知識和技能。對于有一定數字素養的學生,或者本身具有專業優勢的云計算、虛擬現實、軟件工程等專業的學生,可以提供高階性的選修課,將最新的數字技術發展前沿,如區塊鏈、數字孿生、元宇宙、混合現實等呈現給學生,促進學生數字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和完善。對于數字素養水平較高或高年級的學生,結合企業真實案例,指導學生運用數字技術制作數字作品,為在將來工作崗位中數字問題的解決和創新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N].人民日報,2021-03-13(001):21-23.
[2] [9][13]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EB/OL].(2022-11-28)[2021-11-05]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3] 鄧勇,劉傳樂,董俊冬,熊文清,唐燦,唐藝文.職業院校技能培訓效果評價機制構建——以無損檢測培訓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22,6(06):10-14.
[4] 肖俊洪.數字素養[J].中國遠程教育,2006(05):32-33.
[5] 任友群,隨曉筱,劉新陽.歐盟數字素養框架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5):3-12.
[6] [7]馬克·布朗,肖俊洪.數字素養的挑戰:從有限的技能到批判性思維方式的跨越[J].中國遠程教育,2018(04):42-53+79-80.
[8] 張春華,韓世梅,白曉晶.面向未來發展的數字素養及其培養策略——基于《新媒體聯盟地平線項目數字素養戰略簡報》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9(04):9-16.
[10] [11][14]教育部.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EB/OL].(2022-11-28)[2020-06-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7/t20200702_469886.html.
[12] 黃慧婷,莊榕霞.智能時代人才需求與高職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培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6):63-69.
[15] 侯玲.高職院校學生數字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1):94-95.
[16] 何麗玲,歐陽郁慧.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數字素養的培養[J].英語場,2017(11):117-118.
[17] 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發布《天津倡議》[J].職業技術教育,2022,43(24):68.
收稿日期:2022-12-26
基金項目:2022年江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育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22GZYB113)
作者簡介:楊琦(1989- ),女,九江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