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綜述與展望

2023-05-30 10:48:04劉東
理論建設 2023年1期
關鍵詞:研究綜述

摘 要: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當前學界的熱點議題,學者們從生發邏輯、理論內涵、基本特征、價值意蘊與實踐指向等維度展開了系統研究,涌現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呈現出新的學術動向。但目前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普遍存在切入視角局部化、研究方法單一化、成果樣態碎片化、跨學科合作低頻化等局限。在未來研究中,可以通過強化問題意識以深化理論闡發,拓展研究視角以豐富內容體系,加強學科協作以開拓研究新局面。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多維度闡釋,有助于進一步深化研究內容、拓展研究空間,為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學理支撐。

關鍵詞:黨的二十大;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文明新形態;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4767(2023)01-0039-13

黨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奮斗的百年歷程中,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建設實踐探索中,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勝利,成功地“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1]。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2]16。因此,中國式現代化的生發邏輯在理論意蘊和實踐指向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從抽象概念到具體實踐的轉變、從目標愿景到奮進道路的升華。深入研究與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生成與理論演進、科學體系與發展外延、基本特征與本質意涵、理論價值與時代意義、價值導向與實踐能動,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價值體系、話語體系和實踐體系,是當前學界面臨的重要且緊迫的時代課題。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研究概況

“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概念自提出以來,便受到了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學者們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內涵、特征、價值與實踐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諸多重要觀點,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學術研究視野。

(一)研究成果紛呈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數據源,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檢索詞,剔除不相關條目,經檢索發現,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中國知網已收錄學術論文1 200余篇,其中CSSCI來源論文383篇,且總體上呈穩定遞增的研究勢態(詳見圖1),這也充分表明了當前學界對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高度關注。統計顯示,自2021年7月1日以來,中國知網首篇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論文成果為董慧于2021年7月8日發表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內涵與經驗啟示》一文,文章從生成基礎、精神源泉、核心要義與經驗啟示四個維度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進行了探討。此后,有關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論文便“井噴”而出,分別從理論、特征、實踐與價值等方面對這一重要概念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究,為學者持續深化該課題研究提供了參考。

此外,在著作方面,由人民日報理論部主編的《中國式現代化》一書輯錄了人民日報理論版所刊登的有關“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精粹,從宏觀視野初步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基礎、核心概念、基本內涵、主要特征及其實踐要求,勾勒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整體概貌,為學者后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論資源。同時,戴木才撰著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一書,自2022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來,也受到了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吨袊浆F代化道路》一書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歷程、科學內涵、理論特征與價值意涵,從“中”“西”比較的研究視角深刻論述了現代化視野下的民族、國家、人民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及其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關聯,同時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所彰顯的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歷史意義及其世界意義。

這些已有成果基于多重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內涵、特質及其價值進行了系統分析與深入探究,相關學術思考為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進一步擴展與深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與思路借鑒。

(二)研究視角新穎宏闊

伴隨學界對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熱情的日漸高漲,諸多學者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經濟學和歷史學等學科視角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究,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

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梳理可以發現,國內學者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已較為深入,有著多重維度和多個主題的切入與探索(詳見圖2)。從圖2可知,當前學界主要從哲學、歷史學、經濟學等研究視角,圍繞人類文明、共同富裕、民族復興、國家治理、黨的建設等主題,對中國式現代化展開了系統論述與探討。相關學者或是從哲學的研究視角切入,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闡釋維度,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哲學邏輯及其理論體系所蘊含的辯證思維展開了系統分析與解讀[3],或是從經濟學的研究視角深入探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邏輯與發展意蘊[4],也有從歷史發展的視角全面梳理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演進邏輯、話語體系及其世界歷史意蘊[5]。

這些研究成果在思想考辨和理論爭鳴的作用下,多視角多維度地推動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與實踐研究的創新發展,形成了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新穎視域與宏闊局面。

(三)研究方式方法多樣

目前學界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較多采取文獻研究法、概念分析法、學理思辨法、比較研究法、歷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邏輯、理論內涵、基本特征、價值意蘊與實踐指向等問題進行了系統思考。

同時,學界也通過學術會議的形式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廣泛探討,相關議題頗具代表性。2021年10月30日,由上海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理論視野》雜志社等聯合主辦的“百年大黨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主題論壇,從百年黨史的視角回顧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對中國式現代化演進歷程、歷史經驗、發展邏輯、本質特征、世界意義等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梳理與探討,為深入開展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2021年12月18日,由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中共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聯合承辦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主題研討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邏輯、多重超越以及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核心要素、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新發展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與交流。2022年8月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高端論壇,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核心主題,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基本特征、推進之路、戰略步驟、實踐要求及時代意義。2022年11月18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等共同舉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論研討會暨首屆中國式現代化高端論壇,深入探討了黨的二十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鮮明特色和本質要求的闡釋,并提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迫切要求。

總體上看,目前理論界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最新趨向與推進動態呈現出多維度和多場域的發展趨勢,有力推動了中國式現代化研究視角的進一步拓展和研究內容的進一步發展。

二、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主題

當前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相關學術探究,學者們多是圍繞其發展、內涵、特征、價值及實踐展開,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與學術觀點。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論

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創新說。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在著作中并沒有正式提出“現代化”這一具體概念,但是早在唯物史觀形成之前馬克思就已初步具有了現代化思想。馬克思在批判資本現代性及其無限增殖、膨脹的同時,創造性地提出了現代化發展的新思路,為世界其他民族和國家能夠選擇符合自身客觀實際與發展需要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參考模板[6]。中國式現代化正是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以人民為中心”根本立場的堅守,更是對唯物史觀的系統貫徹。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是當代中國立足于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在遵循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市場化、工業化、民主與法治化三條主線基礎上的中國解讀,給深陷資本主義結構性危機的西方現代化國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理念與實踐方案,實現了對資本主義文明舊形態的多重超越。

中華民族傳統文明升華說?,F代化與傳統兩者之間絕不是彼此對立的關系,而是有著在文明發展與承襲上的辯證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更是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文化根基與文明因子。中國式現代化所蘊含的重要的文明因素便是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國傳統文明和社會主義文明雙重屬性,更是中華文明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歷史承襲與文明升華。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包含著解答西方現代化危機之困的核心“秘匙”。中國式現代化所蘊含著的中華文明的內在底蘊和文化基因,如“中和位育、安所遂生”理念,就深刻體現了堅持生命至上和期望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7]。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于中華大地,傳承自中華文明并從中汲取文化滋養,因而有著鮮明的文化底蘊和顯著的民族標識,是中國式現代化生成的文明底色與覺醒因子,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

黨領導的現代化實踐探索說。中國式現代化根植于中華大地,是黨百年來帶領人民在偉大社會變革中艱難探索出來的寶貴經驗與理論結晶。近代以來,黨在百年輝煌歷程中堅持守正與創新相融合、傳統與現代相貫通、獨立自主與兼容并蓄相結合、黨的領導和人民主體相統一,走出了惠及全國各族人民的現代化新模式。特別是在從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不斷探索中,黨領導人民走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之路,呈現出了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中國模式與中國樣態[8]。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具有的里程碑意義,主要體現為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過程凝聚著中國現代化探索的寶貴經驗和歷史主動精神,形成了世界現代化創新發展的中國樣態,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起點。在此過程中,不僅實現了國家發展與社會轉型的多維互動,并在互動的進程中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充分彰顯了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偉大品格。由此可見,道路問題與黨的事業緊密相關,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敗決定著黨的興衰。中國式現代化也因此成為一種超越西方政治思維局限的現代化發展新理念和現代化建設新模式,黨在其中更是肩負著組織和凝聚國家前進力量和民族復興偉力向現代化邁進的偉大使命[9]。可以說,正是在黨的領導下,隨著對中國式現代化探索的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涵得到了豐富與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的現代化新路。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的產生和發展有著多重邏輯意蘊,從產生和發展的脈絡延展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理論、歷史和實踐相統一的必然產物,為解決當前人類的現代化“困境”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從五個維度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基本內涵[2]22-23,理論深刻,意涵深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發展階段,精準理解與系統詮釋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三維度內涵說。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豐富而精深,可以從現代化主體、現代化性質和現代化樣態三個維度去把握,具體來說就是要在“中”與“外”的比較中深刻把握將“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華民族”這三個關鍵要素深度融合的現代化新模式,要在“前”與“后”的承接中精準理解致力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解放的現代化新理念,要在“守”與“變”的互動中鮮明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價值遵循和發展方向[10]。

四邏輯內涵說。中國式現代化是黨在遵循人類共同價值的基礎上,立足本國國情,形成的具有獨創性價值指征和內生性發展指向的現代化新理念,其中隱含著四重邏輯。從生成的四重邏輯來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科學理論的守正創新、推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五個文明協調發展和整體性推進、反對當代國際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必然結果[11]。從結構體系的四重邏輯來看,科學內涵、本質要求、基本特征、戰略安排分別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之基、制度保障、鮮明特色和最終歸屬[12]。從戰略實踐的四重邏輯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有著立意高遠和指向明確的戰略部署,在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途中始終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戰略的依托,將新發展理念作為秉持的發展原則,堅持以“五位一體”統籌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分“兩步走”實現中國式現代化[13]。

五層次內涵說。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普遍從五個層次展開論述。具體來說,從發展基礎上看,是基于中國人口規模巨大這一客觀實際的現代化;從滿足對象上看,是追求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從實踐內涵上看,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推進、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從價值取向上看,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從本質屬性上看,是堅持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14]。其中,物質生產力的極大提升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前提,是在中國這一人口規模巨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目標,是人民性取向和本質性規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實踐進程中的“一體兩翼”,蘊含了社會整體性發展的內在規律與實踐指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基礎,彰顯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社會雙向互動中的生態價值意涵與發展范式變革;走和平發展之路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所秉持的義利理念與大國意識,體現了實現民族復興和人類共同發展的實踐要求與擔當精神[15]。從人類發展的維度來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了從物質、政治、精神、社會和生態五個維度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詮釋與實踐表征[16]。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是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模式和傳統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多維度突破與超越,開創了人類現代化發展的新形態,有著豐富的理論內涵。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基于本國國情,蘊含中國精神,呈現中國樣態,盡顯中國特色。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體系、實踐路徑上都有著鮮明特征。

結構性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有著顯著的人民性、鮮明的時代性和突出的自主性特征。從現代化的時空視角看,中國式現代化在結構上具有空前的建設任務疊加性、突出的建設時間壓縮性、鮮明的建設要求協調性和顯著的建設戰略趕超性等多重特征[17]。從價值視角看,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科學理論作為指導思想,以先進政黨作為領導核心,以人民至上作為宗旨理念,以共同富裕作為奮斗目標,實現了對“增長崇拜論”和“文明沖突論”的超越[18],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結構在生成邏輯、領導核心、價值旨趣、實踐指向四個方面實現了根本轉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之處還表現為三大結構的有機統一,這三大結構分別為:黨、市場與人民三者凝聚合力推進現代化持續發展的動力結構;國家、社會與個人互相融嵌推進現代化全面發展的平衡結構;確保資本、勞動與權利在合理發展限度內推進現代化健康發展的治理結構[19]。

理論性特征??傮w上看,中國式現代化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旨趣,創建了新的文明形態,彰顯了人民性實質,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的先進性,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人民性,堅持人與自然、社會統籌發展的協調性,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包容性。從理論生成視角看,黨的全面領導、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等諸多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規定,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何以生成、“新”之何以體現的內在旨趣,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特征[20]。從理論比較視角看,“時刻壓縮”視角下的“人的相互依賴性”這一普遍客觀聯系和“以物的依賴性”架構中所蘊含的“人的獨立性”以及時空發展變化過程中的“自由個性”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特征[21]。從唯物史觀視角看,中國式現代化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本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超越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串聯式”現代化模式的復合型“并聯式”現代化[22],彰顯了民族性與世界性、傳承性和創新性的辯證統一。

實踐性特征。從歷史方位認識視角看,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這一新的歷史方位和新時代的偉大變革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性發展,即在黨的領導下砥礪前行,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走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征程,開創世界大國和平發展道路,構建與人類共發展、共命運的創新綠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體現了全面性與協調性的辯證統一[23]。其中,黨的領導是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也是其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優勢。從發展動力、制度保障、價值基礎、發展進程和交往原則五個層面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摒棄了資本主宰勞動的發展邏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以“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為價值根基的“并聯式”疊加發展的現代化新模式[24],這就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統一、發展性與創新性相結合的顯著特征。

總之,現代化是當代各國的發展主題和共同祈愿,當前世界是多元性、復雜性與獨特性的統一體,現代化發展模式不存在絕對的理想模式。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守正與創新相統一中形成的中國式現代化,既包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獨特的結構特征、理論特征與實踐特征,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新模式。

(四)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論

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深入推進的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多重價值意涵。因為,歷史和現實都決定了中國決不能走前人已經走過的“老路”和“邪路”,只能開辟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現代化“新路”,這也是中國為人類發展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從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維度來看,中國式現代化在理念彰顯、模式生成和具體實踐上既超越了西方現代化模式,也超越了后發國家現代化建設路徑,更異于傳統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走過的“老路”,是具有時代特點、中國特色和實踐特征的現代化新理念。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成功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文明借鑒”“文明創新”“文明再造”“文明共存”分別破解了“歷史終結論”“社會主義失敗論”“西方中心論”“國強必霸論”[25],突破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彰顯了黨領導下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優勢和精神特質[26]。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跨越式發展進程、思想境界、價值取向和戰略安排,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與創新邏輯,給后發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啟迪。

從世界現代化的發展維度來看,中國式現代化的不同之處在于,中國式現代化在遵循世界歷史整體運行邏輯、助推人類解放的同時,跳出了非此即彼的現代化發展思維模式,引領世界現代化潮流走向“和合共生”的人類文明新形態,超越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增加了現代化發展模式的多樣性,為破解當前西方現代化發展“桎梏”,推動世界現代化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方案,重構了世界現代化體系。同時,中國式現代化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蘊含著深刻的經濟文明機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資本的三重限度,彰顯了傳統“義利”觀與倫理哲學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形塑[27]。此外,中國式現代化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的現代化建設,體現的是一種中國式現代化社會公共治理思維和善治理念[28],超越了西方“資本中心主義”的狹隘現代化理論,為世界現代化增添全新的理論樣態與實踐模板,對現代化理論體系的創造性發展和中國式轉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從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維度來看,中國式現代化的超越性主要體現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揚棄資本邏輯的現代化實踐中建構人類文明新形態。從價值正義性指向上來看,是對西方現代化發展價值取向的價值性超越;從發展創新性指向上來看,是對以往社會主義現代化早期探索的創造性發展;從實踐可能性指向來看,是對后發國家現代化發展模式的創新性示范[29]。因此,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不僅振興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從發展路向、價值旨趣、前進動力、目標水平、構建格局等多重維度共同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強化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重塑了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提升了全球治理水平,破解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難題”,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意蘊,彰顯了人類文明的多重樣態,佐證了新時代不可逆轉的和平發展潮流。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維度來看,現代化是人類共同的美好期許和發展追求。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其極具中國特色,在生成、建設和制度保障三個方面蘊含著多重倫理意蘊[30],其對生成文化的揚棄性選擇、建設經驗的創造性傳承和制度保障的創新性實踐,體現了人類社會倫理價值、倫理要求和倫理策略的當代轉向,蘊含著豐富的人類文明倫理意蘊,對人類社會發展有著突出貢獻和重要意義。從人的解放視角來看,現代化的本質不僅在于物質生產力的極大釋放,更在于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中國式現代化聚焦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及其彼此之間關系,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辯證方法上的“新”、本質規定上的“新”、實踐路徑上的“新”[31]。從現代化發展模式視角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成功解答了“世界之問”,開創了全新的現代化發展的文明路向,引領了世界文明新走向,豐富了人們對于現代化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的認知,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走上現代化道路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其最重要的價值意蘊體現在中國式現代化是由發展中國家開辟的現代化新形態,引領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方向,彰顯了“中國之治”與“中國之制”的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實踐指向,同時拓展了走向現代化美好未來的道路,給其他國家提供了中國樣板,給世界走出當前的全球現代化發展困境提供了中國答案,對經濟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五)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從多維度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與實踐路向[2]23-24。當前學界主要從實踐主體、實踐要素、實踐途徑和實踐動力等角度,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踐行展開論述。

實踐主體說。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主體和力量之源,無法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現代化,就是脫離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背離了興黨強國根本目標的現代化,本質上就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旨趣和價值意蘊彰顯了深刻的人民性,始終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主導價值,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動力。一言蔽之,就是在推進和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要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32]。只有緊緊依靠人民,切實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向緊密結合,發揮人民群眾的集體力量,才能為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才能創造出屬于人民、蘊含民族智慧、不愧于時代的歷史偉業。

實踐要素說。總體上看,中國式現代化因結構復雜,有著眾多關鍵構成要素,包括了制度屬性、發展動力、理論內涵、系統布局、基本格局等內容。因此,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重點在于在經濟方面要制定動態調整的經濟規劃,統籌各大經濟關系,大力推動中國實體經濟邁向高層次和高質量的發展之路[33]。同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堅持揚棄資本邏輯的理論指導,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堅持國富民強的目標指引和發展旨趣,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體系下堅持弘揚全球“共同價值”。此外,必須有歷史自覺,要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繼續推向前進。

實踐途徑說。共同富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發展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因此,從本質屬性上來看,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性規定,其蘊含的共建共享原則也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唯一可能的實踐方式[34]。具體來說,就是要在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以村社集體創新促進小農農業現代化,形成小農農業基礎上的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35]。在生態建設方面,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指南與實踐指導,以新發展理念為行動遵循,處理好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明確現代化發展目的、動力、方式和路徑的生態指向,讓綠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突出特色和鮮明底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向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態生活的迫切需求,將宗旨意識、問題意識、憂患意識貫穿生態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36],加快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實踐動力說。發展目標的導向力、傳統文化的內蘊力、主動精神的支撐力、發展制度的依托力、深化改革的內驅力、偉大政黨的領導力、科學理論的指引力、核心價值的引領力、人民情懷的感召力等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動力”,要通過這九個次動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快速發展[37]。同時,中國式現代化也有著自身特殊的體系框架及其內在形成和發展邏輯,其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本質規定,決定了只有以黨的全面領導為主導性動力,以人民群眾的積極能動作為主體性動力,通過黨和人民的互動和配合,形成自身獨特的協同性動力[38],才能使持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為可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構建之路走得對、走得通、走得穩、走得好。

三、中國式現代化研究評價與展望

(一)總體評價

國內學者基于各自的學術背景和研究志趣,通過相關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以“現代化”作為現實坐標,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后續的深入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照。

一是科學總結了中國式現代化“新”之所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在堅持立足本國國情創新現代化新形態,給世界上其他追求現代化的國家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新”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舊模式,旨在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新”在主張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要實現文明的交流、互鑒和共存,形成“美美與共”的文明交融新圖景,反對制造文明隔閡與沖突,反對走“國強必霸”和戰爭掠奪式的現代化,創立了具有包容性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新”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進世界和平發展與交流,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努力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

二是全面歸納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相結合而生成的現代化新理念,有著多重邏輯意蘊,是理論、歷史和實踐相統一的必然結果。中國式現代化包含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五位一體”建設的整體性推進,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有著鮮明的理論特質、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傊?,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深刻的中國智慧,為世界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在理論淵源、價值追求、理論內容三個維度實現了當代轉向,開創了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樣態,有著科學、完整、全面的理論體系和邏輯架構。

三是系統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意蘊。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從國情出發,超越了西方的現代化模式,是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出的通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途徑,創新了現代化的新樣態,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價值體現為能夠凝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共識,“中國之治”的成功密碼也蘊含著世界各個國家主體以及各種文明之間互相尊重、求同存異、交流互鑒的中國傳統智慧,為破解當下全球面臨的一系列挑戰提供了新思路,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了新力量,展現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夠改變中華民族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是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必將引領人類文明走向更加光明的前景。

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方興未艾,相關研究雖然視角宏闊、成果豐碩,但相較于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宏大體系,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切入視角局部化、研究方法單一化、成果樣態碎片化、跨學科合作低頻化等局限。

一是切入視角局部化?,F有研究成果雖已從不同部分對中國式現代化展開了宏觀式或抽象性的論述,但是研究著眼點大多聚焦于理論溯源、理論內涵、理論特征、理論價值以及實踐創新等方面,仍然局限于傳統的研究范式。對于中國式現代化演進的歷史進程、演進特點、邏輯展開及其經驗與教訓,都需要進行深入地梳理、總結與提煉。

二是研究方法單一化。通過梳理現有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文獻資料,可以發現研究方法多是概念分析與文本解讀,呈現的是一種橫向性的概念剖析與文本結構。其實,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可以從實際出發,基于現實案例或相關數據等佐證材料,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邏輯、現實邏輯以及實踐邏輯均可有著很好的確證,從而提升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闡釋力、話語的影響力和實踐的引領力。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就其理論本身而言,通過比較研究的方法其實更可以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性進行客觀地對比與分析。

三是成果樣態碎片化。在理論溯源上,學界普遍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蘊含著多重邏輯意蘊,其中理論淵源多是從馬克思主義現代化思想、西方現代化理論以及中華文明等維度展開。但梳理現有研究成果可以發現,這些研究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溯源上存在著“各自為政”的傾向,相關研究多呈現出碎片化的樣態。因此,在后續的研究工作中不僅需要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來源進行深入挖掘,同時還應將現有思路進行整體性考察與創造性概括,并將其置于馬克思主義系統觀之下,找出不同理論之間的相同點與關聯性,在此基礎上形成完整、科學的理論體系。

四是跨學科合作低頻化。當前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政治學、哲學和經濟學領域,鮮有立足于民族學、教育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視野相對比較單一。當前,還需要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拓寬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視域,形成更多有影響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如何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相關問題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跨學科研究,既是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思考的熱點,也是解決現實問題的需要。

(二)未來展望

針對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最新論述與要求,未來需要在深化理論闡發、創新研究思路與方法、推進跨學科研究上進行相關探索與創新,開拓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新局面。

一是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闡發。首先,在梳理學界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與深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問題研究。當前,學界較多地將研究視角聚焦于“現代化”本質的解讀,其實對“中國式”的辨析也需要立足中國的客觀實際,從本質屬性、歷史進程、制度優勢、中西對比、實踐結果等維度展開分析,從“中國”的視角系統剖析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邏輯,分析其中所蘊含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模式的“歷史主動”,對于黨在中國式現代化探索、發展與生成過程中的理論創新力、文化領導力與實踐引領力也需要進一步展開研究。其次,深入核心性問題的研究?!爸袊浆F代化”自提出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發表了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系列重要講話。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圍繞中國現代轉型過程中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西方現代化理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等核心問題,在后續研究中需要深入思考。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背景、世界導向、哲學意蘊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問題意識、系統觀念、科學思維、辯證邏輯等核心觀點也需要進行系統性探究與升華。最后,中國式現代化開拓了現代化的新形態,打破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現代化”的傳統思維定式,超越了西方式現代化文明形態。因此,在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要注意協調好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張力,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的現代融合力,結合傳統智慧和現代文明,通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輿論格局[39],提升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國際影響力。

二是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思路與方法。目前,學者主要聚焦于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內容、特征及貢獻,而對其之所以被稱為“中國式”背后所隱含的認識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證研究的探究則相對薄弱。因此,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新視角,要在遵循“原著索引、問題指向、本土關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與推進。首先,要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爬梳“現代化”的思想因子,梳理其發展脈絡,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夯實學理之基。其次,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和觀點,在研究過程中,也應當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思維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通過構建“大歷史觀”的研究框架和理論體系[40],基于整體性視角、發展的觀點、系統性思維,科學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整體性概念,全面掌握其發展邏輯,系統闡釋其生成、內涵、特質與價值。最后,要注重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本土觀照?;谖覈緡榕c歷史探索經驗,用馬克思主義總體觀來分析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構成要素,有力地推動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領域的改革發展,明確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和目標指向,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注入強大能動之源。

三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跨學科研究。現有研究多是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視角展開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探討,同時也有從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學科視角展開的分析,但是總體上研究視角仍然比較單一。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提出的具有民族特質、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理念,也必將貫穿于今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全過程,這就使這一課題本身所涉及的研究視域與研究內容變得寬廣與宏大。因此當下應努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跨學科研究,立足于“中國”坐標,在不同的學科視角中構建多維研究的協同視域,從而形成多學科解讀的理論場域與實踐指向。同時,不同學科的研究切入,對破解當前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研究視角比較狹窄且存在重復研究問題有著重要作用。此外,通過不同學科研究視角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多維度、立體式解讀,對于不斷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成果,系統構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2]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唐愛軍.唯物史觀視域中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J].哲學研究,2021(9):5-12,127.

[4] 逄錦聚.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協同推進共同富裕[J].政治經濟學評論,2022(1):3-13.

[5] 馬敏.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歷史演進及前瞻[J].歷史研究,2021(6):21-29.

[6] 臧峰宇.馬克思的現代性思想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邏輯[J].中國社會科學,2022(7):39-55,204-205.

[7] 沈湘平.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傳統文化根基[J].中國社會科學,2022(8):109-123,206-207.

[8] 王靈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J].中國社會科學,2022(3):77-96,205-206.

[9] 張飛岸,肖楚鋒.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三重內涵[J].理論探討,2022(5):87-94.

[10] 阮博.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內涵[J].黨建,2021(11):31-32.

[11] 徐建飛.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生發脈絡與世界意義[J].江蘇社會科學,2022(3):21-31.

[12] 林毅夫,付才輝.中國式現代化:藍圖、內涵與首要任務——新結構經濟學視角的闡釋[J].經濟評論,2022(6):3-17.

[13] 劉文勇.中國式現代化的遵循與創新[J].天津社會科學,2022(6):4-13,37.

[14] 朱香敏.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獨特優勢[J].紅旗文稿,2022(3):27-29.

[15] 周建超.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唯物史觀意蘊[J].學術界,2022(9):21-28.

[16] 張士海.“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的內涵解讀[J].理論與改革,2022(6):18-22.

[17] 鄒一南.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時空特征與實踐邏輯[J].理論視野,2022(3):43-49.

[18] 陳玉斌.論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新現代性理論范式[J].社會主義研究,2022(2):17-23.

[19] 楊安,張艷濤.論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三重結構[J].青海社會科學,2022(1):74-81.

[20] 張素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2(4):5-13.

[21] 周紹東,陳藝丹.中國經濟學: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理論表達[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2(4):106-114,2.

[22] 黃建軍.唯物史觀視野下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坐標與世界意義[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6):32-43.

[23] 楊榮剛.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蘊含的辯證邏輯及其實踐要求[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2):128-135.

[24] 王藝苑,蔣明敏.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鮮明特征和世界意義[J]. 學海,2022(5):5-11.

[25] 龐立生.大歷史觀與中國式現代化的三重意蘊[J].思想理論教育,2022(12):12-18.

[26] 李新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非洲發展的啟示[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4):1-10,155.

[27] 王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經濟哲學闡釋[J].河北學刊,2022(5):61-69.

[28] 袁祖社,王鑫.生態理性的價值關切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實踐探索[J].哲學動態,2022(7):5-15,127.

[29] 吳媚霞,王巖.比較視域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三重超越[J].河南社會科學,2022(5):28-34.

[30] 李建華,劉暢.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倫理意蘊[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27-39.

[31] 孟慶龍.人的解放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13-21.

[32] 宋學勤.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生成的歷史邏輯[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1(24):82-89.

[33] 夏杰長.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J].改革,2022(10):1-11.

[34] 何顯明.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規定[J].浙江學刊,2022(2):4-14.

[35] 王海娟,胡守庚.村社集體再造與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道路[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163-172.

[36] 黃承梁.從生態文明視角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J].黨的文獻,2022(1):20-27.

[37] 于安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動力論析[J].上海經濟研究,2022(5):67-76.

[38] 史宏波,李尉清.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力量[J].思想理論教育,2022(12):26-32.

[39] 劉東,荊蕙蘭.新時代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的系統思考——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論述[J].理論導刊,2022(11):4-9.

[40] 漆思.從大歷史觀看人類文明新形態[J].哲學研究,2022(10):5-11,128.

Abstract: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a hot topic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systematic research from such dimensions as generative logic,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value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orientation, and a number of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emerged, showing new academic trends.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generally limited by the localization of entry perspective, the simpl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fragmentation of achievements, and the low frequenc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 we can strengthen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to deepen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exp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o enrich the cont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cooperation to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of research.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ill further deepen content and expand the new space for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 research review

[責任編輯:夏? ? 麗]

猜你喜歡
研究綜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培育途徑研究綜述
心理健康教師能力構成的研究綜述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2:24:03
我國教師教育實踐研究綜述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51:11
兒童旅游研究綜述
旅游學刊(2016年9期)2016-12-06 19:45:17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文獻綜述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近五年農村征地糾紛問題研究綜述
小學課桌椅設計研究綜述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關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綜述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3: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亚洲精品|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视精品| 性欧美精品xxxx|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欧美在线导航|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日本黄色a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日本免费a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欧美| 日韩视频免费|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91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乱视频网站|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色伊人|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 久久a毛片| 日本色综合网|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伊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欧美亚洲激情|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久草视频精品|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a级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37.|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欧美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 国产91av在线| 夜夜操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