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剛
摘? 要:近年來,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方式的創新運用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教師積極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打造人性化的教學課堂,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基礎,展開多樣化的激勵措施,激發學生內在潛力,促進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積極心理學和教學模式的融合來構建新穎的教學內容,可提高授課效率,并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思考路徑。教師需要將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培養學生的高中數學學科素養放在首位,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產生新的解題思路和靈感,這樣還能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就積極心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積極心理學;應用價值;應用策略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教育的一種方式,是指教師對學生個體的成長抱以期待成功的態度,它是激勵性教育原則開展的思想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相信每個學生個體都可以成功。積極心理學的功能,首先在于改善師生關系,它可以使師生關系化冷淡、疏遠為親熱、密切、融洽協調;其次就是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感。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激勵措施,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成長。激勵性教學法的運用也是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明確學習目的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學生能夠全面成長。
一、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價值
(一)使學生個體充分認識自我
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能力的高低,學習只是學生精神生活中的一個領域,學生可以表現自己的領域有很多。學生成功的自信心是通過一系列受教育活動而形成的,同樣,自信心的喪失也是一系列挫折、失敗造成的。學生的健康心理狀態是提升學習質量的重要前提,也是培養核心素養的保證。有自信的學生能夠在生活中保持穩定的情緒,能夠從容面對壓力和困難,能在學習和工作中適應不同的環境,能與人正常交流溝通。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全面、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及興趣、愛好和特長,從而消除自卑感,樹立自信心,提高自覺性。教師應結合積極心理學改變學生內心對學習的排斥和恐懼,增加親切的溝通和語言的鼓勵,緩解學生的精神壓力,釋放學生心中壓抑的情緒。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容易導致心理疾病和厭學情緒,造成學習成績不斷下降。教師可以增加與學生之間的心理溝通交流,將教學主體從教師變成學生,通過語言和心靈的溝通放松學生的精神狀態,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生群體氣氛,這有利于學生個體自覺形成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意志力,保障學生的學習狀態。受到激勵的學生會對學習充滿期望和信心,有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激發學生學習潛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最大化地開發學生潛力是非常重要的。運用激勵法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價值就是鼓勵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進行拓展和探索,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加強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幫助其把學習重點放在理解與運用相結合上。教師在運用積極心理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一定的拓展方向指引,這樣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高中數學學科思維的成長,在課堂學習中完成二次學習。教師應做好教學調查分析,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展開激勵性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在以激勵性教學為基礎構建的高中數學課堂中,通過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重構自身的想象力,并注重問題引導、交流、激勵教學等教學模式的結合,學生愿意投入自己的全部努力,繼而通過多樣性的學習活動獲得思維的拓展,既能展示自身的學習能力,也能從小伙伴的想法中獲得思維的啟迪,有效加深對教材中包含的高中數學概念的深刻印象,給學生帶來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釋放自己的無窮潛力。激勵性教學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路徑,教師可以構建公平合作的氛圍,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以便學生能夠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學習的挑戰,并且在學習中全力以赴,反復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教師也要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結合針對性的指導措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心理激發方式。可見,高中數學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個體的重視,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積極心理學的應用策略
(一)通過問題引導與評價滲透積極心理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應用積極心理學的過程中,問題引導與積極的教學評價無疑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數學課堂問題與評價的創設無疑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通過問題的互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幫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并愿意用自己的思維去完成問題的思考,而不是完全依靠教師的指導。課堂提問是一種有效的師生互動方式,優質的課堂提問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僅僅跟隨教師,保證學生的專注力。另外,教師通過課堂提問,還能有效地檢驗學生的學習質量,掌握學生的知識薄弱點。良好的課堂提問,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通過積極的評價,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給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課堂提問與評價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課堂提問要有明確的目標。第一,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本節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更多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課堂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這也是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價值。例如在教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2.5“直線、圓的位置關系”這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與直線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圓,讓學生理解圓形就是一個封閉的曲線,基于此,教師圍繞這個基本點設計問題:直線和圓共有幾種位置關系呢,誰知道怎樣判斷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學生踴躍回答,教師可以在教學評價中對學生做出表揚。這樣一來,經過教師問題的引導和評價,有效地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第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問題要深入淺出、層層深入,保證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平面向量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直角坐標系的方式,讓學生總結一下變量之間的關系,很多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切入,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發散思維去完成學習,通過總結變量之間的關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第三,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問題的藝術性,把握提問的時機。要結合積極心理學進行趣味教學評價,讓學生煥發思維的活力,積極與教師互動,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也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動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互動渠道完成溝通與鼓勵
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有必要通過積極心理學的運用,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拓展,尋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學生對課堂所學的印象,完成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其中,教師有必要結合積極心理學,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動力,鼓舞學生的士氣,教師可以利用便捷的網絡交流渠道,與學生完成心理溝通,拓展教學寬度,為學生布置一些課下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任務的完成實現自主學習的過程,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去探究數學知識背后的奧秘,讓學生能夠在課下通過網絡渠道來獲取更加豐富的課外學習內容,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形成,也能夠讓學生將課內課外知識相聯系進行學習,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整體內容產生一個全面的認知,并且,課外知識的掌握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去探索,改變以往以教材為主的學習模式,這也能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路徑,提升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幫助學生完成思維拓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總結出學習經驗和解題技巧。教師需要圍繞教材中的內容來向學生拓展知識,使其找到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以此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這節課時,在講解完理論內容后,教師可以借助積極心理學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渠道搜尋國內外對數列的研究歷史,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材料的收集和學習,認識到數列概念的由來,并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入地思考。涉及斐波那契數列,教師便鼓勵學生完成深度學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信息的查找,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其中,同時這種方式也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能夠了解各類數學概念的由來,使其能夠通過整體的學習過程,逐漸意識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能夠受到數學家的影響,逐漸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讓學生能夠逐漸形成勇于鉆研、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的形式與學生溝通,滲透積極心理學,使學生能夠通過這種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得到教師的鼓勵,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進而更加認真地面對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獲取的內容以及課上所學習的理論性知識進行整理,將這些內容記錄在PPT中,使學生能夠通過這一過程來進行知識點的總結,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反復思考,以此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提信息平臺來檢驗學生的學習進度,并結合積極心理學為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幫助學生改善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而不斷總結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使積極心理學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三)結合激勵教學法提升學生高中數學復習質量
積極心理學對提升學生潛力有重要作用,激勵教學法就是積極心理學的一種有效的應用模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采取適宜的激發策略,使學生在內心產生了迎難而上、勇攀高峰的心理暗示。高中數學課后復習對提升教學質量來講非常重要,但是對學生而言是非常無趣的,而且復習的內容較多,需要學生保持耐心和毅力。通過一項項任務的完成,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自己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化和內化,讓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只有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數學知識,才算真正的掌握。對高中生來講,很多時候都會產生畏難的心理,因此復習質量不高,也無法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高中數學教師利用激勵教學法的情感引導,可以給學生灌輸挑戰困難的勇氣,樹立克服困難的自信心,促使學生激發自身未被調動的學習潛力,突破自我,在復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并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此外,高中數學教師要給學生設定一定的復習任務目標,并結合激勵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輔助學生完成更高層次的復習任務。例如在高中數學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采取不同的激勵教學措施。比如某同學學習基礎較差,當前每天只能復習5道數學題目。對基礎差的學生來講,多做、多練是提升成績的最好方式。教師可以為該同學設立挑戰性的復習目標,鼓勵其完成每天復習8道題的挑戰任務,然后再到每天復習10道題,從而幫助其樹立挑戰自我的意識,激發他內在學習潛力。
三、結語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通過積極心理學的運用,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有87.5%的學生取得了學習的進步,而且根據教學評價的反饋,學生對高中數學課的滿意度也有大幅度增長。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結合積極心理學構建教學課堂,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也能夠推動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椿盛. 淺談積極心理學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J]. 考試周刊,2017(40):113.
[2]張紅.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率——也談積極心理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2):101.
[3]賈軍. 積極心理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明日,2019(31):55.
[4]蔡海濤. 積極心理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4):6+8.
(責任編輯:秦? 雷)